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啤酒大麦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合理轮作、优选豆茬 ;秋整地、有深松基础、整平耙粹 ;冬雪大 ,耙耢雪、创三层 ,冬雪小 ,增墒保墒 ;肥沃土壤增磷钾肥 ,豆茬适当减氮肥 ,缺硼土壤要增施硼肥 ;保苗株数因品种、肥力而异 ,二棱宜密 ,多棱宜稀 ,肥地要稀 ,瘦地要密 ;3~ 4叶期压青苗 ,控上促下 ;拔节前施壮丰安壮秆蹲苗防倒 ;后期灌水增加粒重 ,提高产量 ,降低蛋白 ;适期收获 ,分段收割。  相似文献   

2.
汕优63在海南作早稻栽培的生育特点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优63在海南省作早稻栽培,增产优势明显,根据其生育特点,高产栽培宜抓住四个方面,即:合理利用温光资源,适时早播;合理利用分蘖优势,稀播壮秧,小蔸密植,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增施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运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3.
以京农科728为材料,探讨不同密度下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强弱势子粒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增密和施氮显著提高产量5.3%~28.3%和8.5%~26.0%。子粒鲜体积、鲜重和干重强弱势子粒间均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施氮后子粒鲜体积、鲜重和干重显著提高0.2%~45.5%、0.1%~33.3%和0.4%~95.3%。增密强势子粒鲜体积降低1.0%~1.7%,鲜重提高9.4%~9.6%,弱势子粒分别降低7.1%和5.5%。综上,在夏玉米延迟收获条件下,施氮提高粒重而提高产量;增密导致弱势子粒粒重降低但强势子粒粒重提高实现增产;施氮和增密提高子粒脱水速率,达到子粒机收含水率标准,为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形成和机械直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影响紧凑型夏玉米产量的几个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紧凑型夏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有:地力不足,施肥单一;种植偏稀,群体密度达不到指标;只追施拔节、孕穗肥,不重视后期增施攻粒肥;收获偏早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彭福元  刘继尧 《茶叶通讯》1997,(2):16-19,22
以第四纪红色粘土茶园土壤为材料,用盆栽和田间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客沙后,茶园土壤物理性砂粒淡51%的处理比其它处理均好,这与传统名优茶区物理性砂为闰比率基本相同,客施纯沙要注意增施肥料,特别是配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6.
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高峰茶场土壤理化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高峰茶场(海拔2400~2650m)土壤pH(水)达6.62,接近中性,富铝化程度弱,pH(盐)达5.47;土壤的潜在肥力很高。有机质含量达9.202%;氮、钾营养丰富,磷营养中等;而其C:N较高。即有机质矿化分解率较低;土壤风化程度较轻,质地为“二泥八砂”的轻壤土;生产中尤其要注意增施生理酸性肥料,使土壤的pH值降到6.5以下,以适应茶树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7.
旱地小麦套种花生粮油双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试验表明,旱地麦田增施有机肥料,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贮水能力;在花生套种垄上地膜覆盖,能起到保水、集雨、提温的效果,进而提高小麦和花生产量,覆膜越早效果越明显。因此,增施有机肥和进行秋季覆膜是旱地麦套花生取得粮油双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1整地造墒整地造墒是提高棉花播种质量、一播全苗的关键环节。水浇条件好的盐碱地最好在播前 1 5~ 2 0天灌溉 ,灌水量以每公顷 1 2 0 0~ 1 5 0 0 m3为宜 ,灌水后及时浅耕耙耢 ,以土地平整 ,表土细碎无坷垃 ,土壤疏松无板结 ,上松下实为好 ;水浇条件差的 ,可在雨后或墒情适宜时先盖膜、保墒 ,到适播期再打孔点播。重盐碱地不宜冬耕冬灌 ,要在春季返碱后敛碱或开沟躲碱 ,然后大水压碱 ,待墒情适宜时整地覆膜待播。要结合整地拾净地里的残膜 ,以免影响棉花根系下扎。2施足底肥盐碱地棉花施肥 ,应提倡增施有机肥 ,以改良土壤。有机肥、磷肥、…  相似文献   

9.
棉田生物钾肥施用技术棉田施用生物钾肥已有报道,本试验认为,棉田施用生物钾关键要掌握两个时期,即:蕾期每公顷增施生物钾15kg;或花铃期每公顷增施生物钾15kg;可达到如下目的:l增果节、增铃数花铃期施用其单株果节56.9个,较对照增6.5一个,单株成...  相似文献   

10.
翟洪民 《江西棉花》2006,28(2):41-41
1要精细整地 棉花播种前必须对田块精耕细耙,尤其对偏粘的土壤,要做到耕三耙六,反复耙压,使棉田无坷垃、无裂缝、不板结、上虚下实。  相似文献   

11.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经济作物,每年有4至5个采摘轮次,针对茶树所特有的多轮采收特性,要提高茶叶单位产量,必须把握以下六点技术要领。一是选地选苗,精心栽植.栽种茶树前,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具有团位结构、呈微酸性的肥沃土壤.茶苗要选择无带菌、苗木健壮、根系发达的幼苗,茶苗栽植后要精耕细作,保持土壤松软,以利幼苗根系发育,促进生长,为茶树高产稳产打好基础.二是施足基肥和适时追肥、合理搭配有机肥和化肥.首先,茶苗栽植前要施足人粪尿、牛粪、土杂肥等有机肥,配合施一定量的磷肥;其次是在茶树投产期间要增施氮磷…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整地方法试验,得出如下结论:留茬播种可以提高播种前后0~20cm土壤含水量;耙茬播种可使出苗率提高;耙茬播种利于株高增加,茎粗增大,叶面积提高;耙茬播种利于产量的提高,可比翻地增产11.7%。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钙肥对瘠薄红壤旱地花生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同时为优化花生生长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 湖南长沙选取红壤瘠薄旱地以及3个不同粒型大小花生品种(大粒湘花2008、中粒湘花55、小粒蓝山小籽),运用土 柱试验栽培法,设置施钙肥(CaO)和不施钙2个处理,对花生主要生育期的根际、0~20cm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试与 分析。结果表明:在缺钙酸性土壤下,施钙能提高所有品种、各时期(成熟期略有不同)、各土层花生土壤的pH值, 调节土壤过酸强度;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蓝山小籽>湘花2008>湘花55);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湘花55>湘 花2008>蓝山小籽);更好地提高大、中粒型品种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大、中粒型品种土壤有效磷含量。因此,在 氮、磷、钾营养元素充足,钙元素缺失的土壤下,增施石灰钙肥,既可降低土壤酸度,又能提高有机质、碱解氮、有效 钾含量,却降低速效磷含量,在缺钙酸性土壤花生生产中施用石灰时应增施磷肥,从而保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4.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承启 《作物研究》2003,17(3):138-139
2000年在岳阳采用南薯88进行了甘薯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要获得甘薯高产,在栽培技术上必须做到:一要适当早插,最佳插期在5月上旬;二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三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到前促后控。  相似文献   

15.
2001-2002年间在哈里亚纳农业大学卡纳尔地区糖业研究站进行春植蔗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对照、施NP肥、施NPK肥、施NPKZn肥、施N肥 厩肥12.5吨/公顷、施N肥 亚硫酸法滤泥12.5吨/公顷和施N肥 田菁绿肥回田、施NP肥 厩肥、施NP肥 亚硫酸法滤泥、施NP肥 田菁绿肥回田、施NPK肥 厩肥、施NPK肥 亚硫酸法滤泥和施NPK肥 田菁绿肥回田,其中N,P,K和Zn肥的每公顷施用量分别为150公斤N,50公斤P2O5,50公斤K2O和25公斤ZnSO4研究结果表明,施用NPK肥比施用NP肥提高甘蔗产量,增加甘蔗有效茎数、单茎重、株高、茎径、含糖分(%)和商品蔗糖含量(%);施用NPKZn肥的效果与施用NPK肥相同;N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这几个甘蔗参数的影响效果与施用NP肥相同;在施用NP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会提高甘蔗有效茎数、单茎重、株高和茎径等产量构成因素,效果与施用NPK肥相同;NPK肥与有机肥配施的这些甘蔗参素值最大。总之,在甘蔗生产上采用NP肥或NPK肥与有机肥配施是比较好的措施。在施用NP肥的基础上增施K肥会提高土壤中的有效K含量。有机肥与N,NP或NPK肥等无机肥配施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NP肥或NPK肥与有机肥配施会提高土壤中的有效P、K含量。因此,有机无机肥料的配合施用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肥水平下苏棉9号的生育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密、肥水平下苏棉9号生育主要特点有:株高、果枝台数、主茎果枝节间距等随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节位数随密度下降(或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单株结铃数(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棉铃的分布以中、下部和内围铃为主;伏秋桃比一般在6∶4~7∶3之间,稀植(或高肥)条件下霜后花和僵瓣花的比例增加以及增密的效益比增肥的效益要高等特点。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用量,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的关系,控制主茎节间距和果枝长度,减少外围果节的结铃数,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结铃率,促进早熟,提高品质,提高种植苏棉9号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全市334个观测点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分析,全市土壤缺钾和潜在缺钾面积共51359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1.20%,其中大豆缺钾发生黄化的面积达33350hm^2。通过增施有机肥料、调整种植结构、增施钾肥、叶面喷熟消黄灵等措施可有效防治大豆缺钾症。  相似文献   

18.
甘蔗由于长期连作,生产中施用大量化肥,生物有机肥少施或不施造成蔗地土壤板结、酸化、沙化、土壤营养比例失调,土壤功能弱化、出现重茬障碍等,最终导致甘蔗产量和糖分降低。增施生物有机肥,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可有效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供给,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蔗地增施生物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促进甘蔗增产10.865~22.585t/hm^(2),增产率为15.02%~31.22%;蔗糖分增加0.41%~1.01%(绝对值),增产增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晾晒烟生产中遇到的烟苗移栽后缓苗死苗问题,采用对土壤增施有机质肥料和熟石灰的办法进行试验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晾晒烟生产区,对土壤增施有机质肥料和熟石灰1125-1875kg/hm^2使土壤pH值达到5.5-7.0,能有效地解决烟苗移栽后的缓苗死苗问题,并能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与钝化剂及其配施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d污染土壤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钝化剂及其配施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钝化剂及其配施对水稻皆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增施有机肥3000、6000kg/hm。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增加18.6%和20.9%,并提高了水稻的经济系数;增施有机肥3000、6000kg/hm。的稻米Cd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降低了14.3%和21.4%,而对土壤pH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Cd在稻米中的分配比例;增施钝化剂及其与有机肥3000、6000kg/hm^2配施的水稻稻米Cd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降低28.6%、28.6%、42.9%,茎Cd含量分别下降8.9%、29.7%、43.6%,叶Cd含量分别下降18.8%、25.0%、25.0%,增施钝化剂及其与有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抑制了水稻对Cd的吸收积累,且有机肥与钝化剂配施对钝化剂的钝化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