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猪舍保温防寒 加强猪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提高猪舍保温性能的根本措施。开放式、半开放式猪舍的温度状况受外界气温影响大,冬季一般稍高于舍外。密闭式猪舍冬季的温度状况,在舍内热量来源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空气对流和通过围护结构散失热量的多少。失热越多,达到热平衡时舍内的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2.
猪舍靠外围护结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3.
猪舍靠外围护结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4.
猪舍靠外围护结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5.
猪舍靠外围护结构不同程度地与外界隔绝,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  相似文献   

6.
猪舍以其外围护结构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7.
1猪舍隔热 隔热是阻止舍外热量传到舍内。猪舍隔热性能的强弱取决于所用建筑材料的热阻值和蓄热性能。热阻值高、蓄热能力强的外围护结构,传入舍内的热量少,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可以减少内表面对猪的热辐射,所以应选择合适的外围护结构材料和结构,保证达到理想的隔热效果。夏季太阳辐射屋顶,易将辐射热传到舍内。为了提高屋顶的隔热性能,以防署为主的地区可采用通风屋顶,即将屋顶建成2层,  相似文献   

8.
猪舍以其外围护结构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同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试、计算分析了拱形轻钢屋架聚苯板保温猪舍围护结构的冬季保温性,按照内表面最高温度标准对围护结构的夏季隔热性进行了评价,从围护结构影响舍内气温从而影响生产效益的角度分析了围护结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华南地区开放式猪舍冬季使用卷帘的保温防寒效果,试验测定了使用卷帘的不同猪舍内外、保温红外线灯周围以及哺乳母猪舍保温箱内外的各种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各种猪舍内的温度均达不到猪体最适温度要求,并且分娩舍内和保温箱内氨气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分娩舍外(P0.05或P0.01)。说明冬季开放式猪舍通风不良,仔猪红外线灯保温措施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封闭式猪舍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气流等温热状况及光照进行观测的基础上,结合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发病及死亡状况,对该猪舍的温热环境、保温隔热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猪舍各季节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相对湿度均高于舍外.尤其是冬季舍内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比舍外高20.4℃和24.8℃.在冬季比较明显地改善了畜舍的温度环境.是一种较好的猪舍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冬季相对湿度过高、夏季舍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足,致使冬、夏季生产水平较低且发病率较高,需从畜舍的保温隔热设计和管理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河北省规模化羊场冬季羊舍外围护内表面温度的分布规律.选择规模化羊场的6栋羊舍,采用定点定时的检测方法,分别于早、午、晚对各舍外围护内表面(屋顶2个坡、墙4个侧面和地面料道两侧)温度及舍内温湿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舍内环境温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r=0.94),回归方程为y...  相似文献   

13.
监测1天中3个不同时间段(6—9时、12—15时、17—20时)不同围护结构的育肥猪舍墙体内表面温度及实时监测舍内外温湿度变化,研究冀北寒区猪舍不同围护结构墙体的冬季保温效果,以期找到保温效果优良的围护材料。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的墙体在对照组(单层彩钢板屋顶、24 cm清水砖墙)墙体结构基础上增设3 cm泡沫保温板。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温湿度连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温度均表现为中午高、早晚低的变化规律,除晚上外,试验组温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全天大部分时间的猪舍内温度适宜育肥猪所需的温度范围(13~21℃);舍内相对湿度均表现为中午低、早晚高,试验组猪舍的相对湿度平均每天有12~18 h超过75%,对照组相对湿度平均每天有16~20 h超过84.7%。此外,2种猪舍的墙体内表面温度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6—7时的温度最低,试验组的4面墙体的内表面最高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保温板+砖墙"的冬季保温性能优于无保温板的砖墙,需要注意猪舍内早晚通风除湿。本研究可为冀北寒区猪舍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4.
阎宏  蒋发斌 《家畜生态》2000,21(3):31-35
本文在对封闭式猪舍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气流等温热状况及光照进行观测的基础上,结合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发病及死亡状况,对该猪舍的温热环境、保温隔热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猪舍各季节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相对湿度均高于舍外。尤其是冬季舍内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比舍外高20.4℃和24.8℃。在冬季比较明显地改善了畜舍的温度环境。是一种较好的猪舍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冬季相对湿度过高、夏季舍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足,致使冬、夏季水平较低且发病率较高,需从畜舍的保温隔热设计和管理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5.
李俊营  詹凯  吴俊锋  刘伟 《中国家禽》2012,34(16):15-19
以安徽省合肥市某蛋鸡养殖场有窗封闭式鸡舍为对象,对其外围护结构的冬季总热阻、夏季总热阻、总衰减度和总延迟时间等指标进行了测算,并对该鸡舍夏季和冬季舍内空气环境质量进行了测定,评价其保温隔热性能.结果表明,在安徽省合肥市及其气候相似地区,鸡舍外围护结构墙体和屋顶的冬季低限热阻分别为0.736 m2·K/W和1.226 m2·K/W,夏季低限热阻分别为0.182 m2·K/W和0.838 m2·K/W.采用24 cm厚度墙和彩钢瓦屋顶的封闭有窗式鸡舍的冬季保温性能不能达到产蛋鸡的要求,而夏季外围护结构的墙体隔热性能基本可以满足产蛋鸡的需要,屋顶结构达不到隔热要求.夏季和冬季的舍内温度分别为30.06℃和10.85℃,相对湿度超过80%,超过产蛋鸡的适合温度区间,也反映了围护结构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需要.因此,提高外围护结构热阻和减少窗户面积有助于提高有窗封闭式鸡舍保温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在猪舍机械通风中,猪舍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调控取决于气流组织的形式。气流组织的形式取决于猪舍风机的配置和进风口的分布,而设计气流组织的前提是必须有经济合适的通风量将舍内的多余热量、湿度和有害气体排出到舍外。因此,确定猪舍的通风量在设计猪舍通风方案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尤其在协调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时。  相似文献   

17.
妊娠猪舍全年热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少环境温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北京市某猪场妊娠母猪舍为试验猪舍,通过监测试验猪舍全年舍内、外热环境指标并记录妊娠猪舍母猪3年返情率,研究妊娠猪舍全年热环境变化规律,并统计分析母猪返情率与月份、季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试验期间妊娠猪舍舍内、外温度偏高。夏季舍内温度为34.6℃时舍外温度为35.2℃。舍内日平均温湿指数THI大于舍外,舍内、外日平均温湿指数THI均多数时间处于危险级79≤THI≤83,部分时段进入紧急状态(THI≥84)。冬季试验期间舍内温度偏低,春季舍内温度较为适宜。妊娠猪舍母猪返情率存在季节性变化规律,第3季度返情率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季度,第3季度母猪返情率较高与北京市6—8月的高温有关,高温对母猪返情的影响存在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轻高温、低温对北京市母猪、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对北京市某猪场分娩猪舍一年四季热环境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按月统计分娩猪舍生产性能指标,并分析舍内温度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娩猪舍夏季温度偏高,日最高温度为34.3℃,舍内温湿指数(THI)大部分时间处于危险级(79≤THI≤83)和紧急状态(THI≥84)。冬季温度偏低,日最低温度在5℃左右;春、秋季舍内温度较为适宜;夏季、冬季舍内温度变化幅度较舍外小。分娩猪舍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但是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仍需对分娩猪舍采取有效的隔热降温、保温供暖措施。舍内高温、高湿、低温对断奶仔猪成活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封闭式断奶仔猪舍空气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观测封闭式断奶仔猪舍春、夏、冬季舍内空气温热及卫生状况的基础上,对其空气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观测结果该猪舍各观测期内的舍内温度、相对湿度均高于舍外的相应指标,尤其是冬季舍内平均温度可达到14.8℃,比舍外高出24.6℃,最低温度比舍外高出28.6℃,明显地改善了畜舍的温热状况.而且畜舍光照合理,有害气体浓度较低.是一种较好的畜舍形式.  相似文献   

20.
如皋市是生猪养殖比较密集的地区,生猪养殖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每到初夏,有许多农户会心疼地卖掉刚隔奶的仔猪,究其原因就是害怕高温季节生猪难以过夏。本人作为在农村工作多年的老兽医有一定的实践知识,总结了一套夏季猪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1猪舍隔热隔热是阻止舍外热量传到舍内,其隔热性能的强弱取决于所用建筑材料的热阻值和蓄热性能,热阻值高、蓄热能力强的外围护结构,传人舍内的热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