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在温室条件下施加不同剂量的重过磷酸钙(0,50和100mg·kg-1P),对典型水铝英石土壤(Orthic Allophanic Soil)的土壤植物有效磷、磷素营养和伴生有金雀花(Cytisus scoparius)或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的辐射松苗木生长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磷肥增强了辐射松根际和磷素匮乏土体的有效磷。与辐射松苗伴生的金雀花、黑麦草根际土壤有效磷也增加。辐射松新枝和老枝松针、茎和根系中磷含量随施加重过磷酸钙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金雀花、黑麦草对辐射松苗磷素营养的影响依赖于土壤磷状态。未施肥处理下,与金雀花伴生的辐射松新枝和老村松针、茎和根系中磷含量要高于与黑麦草伴生的辐射松苗,而施肥处理下,结果相反。这可能与金雀花生长大量消耗土壤中有效磷有关。因为,在两个施肥剂量(50mg·kg-1P和100mg·kg-1P)上,与金雀花伴生的辐射松根际土壤中Bray-2磷含量始终低于与黑麦草伴生的辐射松根际土壤。此外,在施肥浓度100mg·kg-1下,与金雀花伴生的辐射松苗干特质量低于黑麦草伴生的辐射松。说明在中、高施肥水平,辐射松苗与黑麦草伴生生长好于与金雀花伴...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及根际土壤营养差异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利用5a生马尾松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研究不同种源对磷肥的遗传反应式样以及在低(缺)磷环境下的根际营养差异。结果发现,广东高州和广西岑溪两种源对磷肥的反应显著,属于对磷肥敏感型种源。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磷肥反应不敏感,属于耐低磷型或对磷肥不敏感型种源,而江西崇义种源显著的磷肥效应仅在造林后头2~3年显示。对于根际土的的化学性质,不同种源虽有较大差异,但根际土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一般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不同种源根际对土壤中的磷都具有活化作用和富集作用,尤其是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对土壤磷的活化和富集作用最为强烈,这可初步解释这两个种源对磷肥不敏感、能适应低(缺)磷胁迫的遗传机制。马尾松不同种源根际土壤并未发生明显的酸化。  相似文献   

3.
测定云南松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全磷、有机磷、有效磷、pH值、酸性、中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的全磷和有机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有效磷含量差异极显著.根际土pH值极显著地低于非根际的.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占总酶量的比例较大,碱性磷酸酶的较小.根际土的3种磷酸酶的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非根际土的.根际活化磷的能力与土壤中的总磷含量、有机磷含量以及pH值和碱性磷酸酶的数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磷的活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林龄的云南松根际对磷的活化有一定差异,年龄小的云南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的有效磷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4个不同树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揭示人工林改善土壤生产力的微生物学机制,为人工林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臭椿、榆树、绒毛白蜡和刺槐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臭椿、榆树、白蜡和刺槐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分别有27、26、28和28门,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3门细菌在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是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群落;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浮游菌门、芽单胞菌门和疣微菌门5门细菌相对丰度超过1%,是根际土壤中的主要群落。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WS3、蓝藻菌门、广古菌门、厚壁菌门、OD1和软皮菌门7门细菌丰度差异显著。2)4种人工林中刺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 828.49、2 602.81、8.92和0.95。榆树根际土壤细菌物种数和白蜡根际土壤细菌Chao1指数最低,分别为1 703.36和2 161.69。臭椿根际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最低,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8.73和0.98。3)榆树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最低。刺槐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47 mg·kg-1,显著高于其他3种人工林。臭椿根际土壤pH、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8.52、48.63 mg·kg-1、330.27 mg·kg-1和74.83 g·kg-1,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人工林。4)人工林根际土壤电导率、含水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相关关系显著,土壤pH与细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黄河三角洲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结构相似,但部分细菌丰度差异显著;刺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土壤电导率、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细菌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根际pH值与供磷水平及土壤磷有效性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根分泌物的作用 ,根际pH值将发生不同于土体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植物利用难溶性营养元素 (如磷素 )上是极其重要的。迄今为止关于草本植物和作物根际pH值变化与土壤中难溶性磷利用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Grinsted和Hedley( 1 986)研究发现生长 35天的油菜幼苗根际pH值可降低 2 4个单位 (由 6 5到 4 1 ) ,相应其根际有效磷的浓度增加 1 0倍 (王庆仁等 ,1 998)。Marchner( 1 986)发现白羽扇豆在缺磷土壤中形成排根 ,排根分泌的有机酸能降低根际土壤的pH值以促进其对磷的吸收。目前人们普遍认…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具有排根的引种作物—澳洲坚果对低磷的适应特征,采用室内控制试验与山地澳洲坚果园调查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澳洲坚果幼苗、大树的排根和细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根系分泌物"解磷"特性及磷素利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室内控制试验中澳洲坚果61.80%-71.29%的排根及63.81%-82.60%的细根分布在0-40cm的土层,山地果园中澳洲坚果的排根及细根分布在0-40cm土层,80%以上的排根与细根分布于表层0-20cm的土壤,但细根在20-40cm土层中分布比例较排根多;低磷处理或不施化肥(山地果园)能促进排根产生,适度施磷处理(40mg/kg)或不施化肥(山地果园)有助于细根在表层土壤的生长,高磷处理(400mg/kg)或山地果园中长期施含磷(P_2O_5含量15%)化肥则抑制其排根产生和细根生长;排根及细根均能大量分泌酸性磷酸酶和柠檬酸进行"解磷",排根分泌量远大于细根,排根越多,酸性磷酸酶和柠檬酸分泌量越大;随着施磷量的升高,澳洲坚果叶片磷含量也升高,但土壤磷含量与叶片磷含量相关性较差,而不施磷处理(0mg/kg)和山地果园不施化肥条件下,澳洲坚果叶片中磷含量均在正常水平(含量为0.068%-0.071%),没有发现缺磷症状,高磷(400mg/kg)处理和长期施用"高磷"的复合化肥澳洲坚果叶片有磷中毒倾向(含量达0.11%);外源含磷复合化肥施入土壤中后,土壤中总磷含量随施入量的增加而升高,尤其山地澳洲坚果园长期施用"高磷"化肥,土壤表层(0-20cm)总磷含量高达3.59g/kg。可见,引种到本地种植的澳洲坚果,仍能适应低磷环境,但为了保障澳洲坚果经济产量,适度的外源磷投入是需要的,生产上采用叶片营养诊断法指导磷肥的施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荒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沙棘、刺槐和油松三种人工林0~80cm土壤养分与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刺槐和油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8.1~11.9g·kg-1,全氮含量0.53~0.82g·kg-1,全磷含量1.34~1.75g·kg-1,含速效钾85.5~175.5μg·g-1,碱解氮32.9~66.4μg·g-1,速效磷3.08~5.14μg·g-1。与荒地相比三种人工林林地有机质和土壤养分明显增加。土壤表层(0~20cm)与下层养分含量差异显著,表层以下差异不显著;人工林地表层土壤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向下逐渐降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转换酶、脲酶和酶活性总体水平表现为刺槐林沙棘林荒地油松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1年生灌木铁线莲菌根苗与非菌根苗根际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氮沉降的响应规律,分析菌根生物技术对苗木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调控机制,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年生盆栽灌木铁线莲菌根苗(3种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处理:根内根孢囊霉、摩西斗管囊霉单一接种和2种AMF菌剂等质量1∶1混合接种)和非菌根苗(未接菌处理)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氮沉降处理,即不施氮(0N,0 g·m-2a-1)、低氮(LN,3 g·m-2a-1)、中氮(MN,6 g·m-2a-1)和高氮(HN,9 g·m-2a-1),分析1年生灌木铁线莲根际土壤有效养分生态化学计量比、微生物生物量化学计量比、酶化学计量比和微生物养分限制(向量长度表示微生物碳相对限制程度;向量角表示微生物氮或磷相对限制程度)等指标,探究接菌和氮沉降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的调控机制。【结果】各氮沉降处理中,3种接菌处理苗木根际土壤可溶性有...  相似文献   

9.
不同林龄人促天然更新林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改进方法对福建省顺昌县不同林龄(21年生、31年生、49年生)米槠人促更新林Castanopsis carlesii表层土壤(0~10 cm)磷素有效性和磷素形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1年生、31年生、49年生米槠人促更新林土壤总无机磷含量分别为237.53、238.75和251.89 mg/kg;各形态无机磷中,树脂-P、氢氧化钠无机P最大值均出现在49年生米槠林土壤,而碳酸氢钠无机磷、稀盐酸无机磷、浓盐酸无机磷、残留磷变化不大;表层土壤有机磷形态中NaCHO3-Po和NaOH-Po及总有机磷的含量均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大,但C.HCl-Po没有变化;土壤有效磷含量亦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且土壤有效磷与树脂-P、NaCHO3-Po、NaOH-Po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树脂-P可以作为红壤磷素缺乏的一个预测指标,而森林土壤有机磷矿化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科院长白山生态系统定位站,从地表20cm处采集土壤样品,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氮肥(NO3--N,NH4 -N和NH4NO3)处理土壤样品,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年生红松苗木受不同浓度N源影响而产生的根际pH变化及其对根际Fe、Mn、Cu和Zn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加铵态氮使根际pH降低,而施加硝态氮则使根际pH增加。根际pH变化的方向与程度取决于N源及施加的浓度。根际pH的变化对根际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到苗木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根际有效Fe、Mn、Cu和Zn的含量与根际pH呈负相关,而苗木叶中Fe、Mn、Cu和Zn含量与根际有效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图5参11。  相似文献   

11.
酸性土壤无机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土壤磷素的分级、土壤磷各组分所占的比例和现状,以及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磷素的特点;阐述影响酸性土壤供磷能力的因素以及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途径;总结以往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为今后土壤磷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堃  汪苹  徐鹏飞 《绿色科技》2013,(11):183-187
综述了以PAO(聚磷菌)、DPB(反硝化聚磷菌)和磷酸盐还原菌处理含磷废水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聚磷菌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除磷工艺的各种改进和发展以及反硝化除磷的单泥、双泥系统的除磷效能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马褂木种源磷效率特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低磷(5 mg·kg-1)和高磷(180 mg·kg-1)两个磷素处理水平的盆栽实验,研究马褂木6个代表性种源的磷效率特性差异及其相关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马褂木种源磷效率差异较大,其值变化在15.4%~38.9%.结合考虑种源对磷肥的敏感性及在不同磷素水平下的生长表现,认为湖南通道为耐低磷型或高磷效率的优良种源,而贵州黎平和湖南邵阳则分别为磷素中等敏感型和磷素敏感型优良种源.研究发现,马褂木种源磷效率与磷素的吸收效率有关,而与磷素的利用效率相关性较小.低磷水平下种源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可很好地指示磷效率的大小.高磷效率的种源在磷胁迫条件下具有干物质积累量高、叶片宽大、数量多、须侧根发达等特点,而低磷效率种源的干物质积累量低、叶片窄小、须侧根不发达,并呈现缺磷症状.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种源磷效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选用5个对磷肥反应差异显著的马尾松种源,设计3种磷素水平的盆栽试验以研究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确立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结果表明: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很大,尤以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福建武平种源最高,其磷效率高于70%,为最低磷效率种源的2倍左右,该种源在低磷胁迫下具有最大的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最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参试的3个南方种源中,广东信宜种源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磷效率。低磷水平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磷素利用效率有关,而与磷素吸收效率相关性较小,磷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高的种源其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其根体积、侧根数、侧根总长和须根总数等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已有水培和土培试验结果,初步认为侧根总长、侧根数、根体积等根系参数以及根系有机酸分泌物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等可作为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改革后的氢氧化钠-草酸钠沉淀法和快速法,测定尾叶桉、湿地松和杉木林地土壤有效磷与林分各生长量及叶片含磷量的相关性,均明显地高于几种常规方法;测定广东省3000多个各种类型林业土壤有效磷,均具有检测灵敏度高,不出现零值,脱色好,操作方便的酸性、中生和碱性林业土壤有效磷的结果,亦说明沉淀法和快速法可以测定酸性、中性和碱性各种类型林业土壤有效磷,特别是对测定南方以酸性土为主的各类型体业土壤有效磷效果  相似文献   

16.
Succession rules of soil acidity quality of larch plantations in first rotation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succession rules of soil acidity quality of young stand of larch plantations in second rot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acidity and various forms of organic phosphorus and inorganic phosphorus were studied in mountainous area of eastern part of Northeaster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tive acidity (pH value) inrhizosphere soil decreased continually with stand age increasing from young stand, half-mature stand, near mature stand to mature stand, but active acidity (pH value) in non-rhizosphere soil, exchange acidity, exchangeable aluminium, total hydrolytic acidity, and the ratio of exchange acidity and total hydrolytic acidity in rhizosphere soil and in non-rhizosphere soil increased apparently; total organic P, moderately resistant organic P, and highly resistant organic P in soil decreased at all age stages in larch plantations when soil acidity added. For rhizosphere soil of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不同种源P素吸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田间试验下对P肥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马尾松种源在3种P水平(水培试验中为0、5、20μmol·L-1)下根系P素吸收总量、离子动力学参数(Imax、Km和Cmin)等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溶液P素浓度的升高,马尾松各参试种源的苗高生长、P素吸收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变化因种源而异。福建武平和广东信宜两种源对P素增加的反应敏感性(高生长和P素吸收增长率)远低于其他3个参试种源,与大田P肥试验结果一致。对1年生和半年生水培幼苗离子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揭示,随着培养溶液P素浓度的升高,各参试种源的Imax下降,Km和Cmin增加。比较分析发现,低P水平下广东信宜和福建武平两种源具有相对较小的Km和Cmin,相对较大的Imax,对分布于武夷山脉南端的福建武平种源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不同磷效率马褂木种源对磷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将以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机制主动适应胁迫环境,包括根系对生长环境中难溶性磷的活化,有效吸收、运转、分配及再利用等.植物通过改变对养分的需求以维持自身代谢和改变根系形态、生理机能来增强自身活化和吸收养分的强度[1].具有较高的磷素吸收能力是植物耐低磷胁迫的基础[2],研究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对揭示耐低磷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在农作物方面有过一些研究[3~6],但在林木方面研究不多.本试验以不同磷效率的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Sarg.)6个种源为材料,试图研究低磷营养胁迫下马褂木种源在膜脂过氧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及与磷效率的关系,为优良耐低磷马褂木种源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爱丽  刘松 《绿色科技》2012,(10):111-112
对废水中的磷用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量,对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给出不确定度,以如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度,提出了在检测过程中应采取一些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所改变的土壤利用方式将显著地影响土壤磷素(P)含量水平。本研究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的南昌市选取灌丛、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的P素连续分级法分析了土壤全P及各功能P形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表层土壤全P和可提取态P的含喇均表现为城区(0.71g·kg-1和378.50mg·kg-1)明显高于郊区(0.30g·kg-1和150.74mg·kg-1)和农村(0.31g·kg-1和147.38mg·kg-1)(p0.05)。在树脂P、NaHCO3-P、NaOH-P、声波P和HCl-P等5种功能P形态中,城区森林土壤HCl-P的相对含度最高,为36%,明显高于其郊区相对含量为8%年农村相对含量为6%的水平。而郊区和农村地区,土壤NaOH-P是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41%和50%。可见,城区土壤P积累将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P循环,且其高含量的HCl-P可能加速P在城区水生系统的富集。图3表2参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