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生态省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基层组织形式—生态村的建设日趋广泛。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村的规划,更好地指导村庄开展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为此,从生态工程的理论、原则及其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安吉县高坞岭村为例,构建村庄生态经济链,并规划实施污水处理、固废处理、资源利用、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等多项生态工程,为山区休闲度假特色的生态村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亭区立足实际,采取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的方法,累计投入360万元,大力实施生态县建设。通过以户为建设单元,发展农户庭院内的小循环;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系统建设,实行山、水、田、路统一规划,农林牧副渔择优布局,培植“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的规模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村。  相似文献   

3.
一句话信息     
合力共建 真情凸现2004年,河北迁安几个供电所,为建设文明生态村慷慨解囊一路先行,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捐款。城关供电所38名电力工作者捐款2560元,支援迁安镇省庄村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村内绿化和街道亮化等项建设。——赠物。沙河驿供电所20名职工捐款3000元购买15吨水泥,送到小张庄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现场。——解难题。在素有“山路十八弯”之称的长城脚下,建昌营供电所职工挥汗如雨,先后6次立杆、撤杆,12次装卸变台和变压器,使大龙王庙村建设文明生态村村外6千米延长水泥路的铺设,沿途没有低压电源可供使用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4.
喀浪古尔水库配套工程规划的生态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水库建设应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出发点,以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景区建设为途径.才能实现水库建设与管理事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之目标。针对喀浪古尔水库工程的生态规划建设,提出了水库规划设计理念及水库生态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遵循“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妥善处理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关系,出色地完成我国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任务,在阐述中国生物能资源潜力、生物能产业化发展必要性、产业化技术和产业化前景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关系。生物能源产业化是生态灌区健康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态灌区建设重要而必须的内容之一;生态灌区建设是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强大后盾,生态灌区建设为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原料安全保障和增强经济竞争力、巨大消费市场和完善的生物能源市场。有助规划者和决策者对生物能源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有全面科学的认识,进一步推进生物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与生态灌区建设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小康,也就不可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为此.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在新的历史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水的需求势必不断提高。而在许多地区的农村,水资源本来就十分紧缺,因此,将雨洪管理纳入总体规划,有效控制当地雨洪径流、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化害为利,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村雨洪管理与利用现状的分析,在现代城市暴雨管理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的特点提出一套适合新农村的雨洪管理及利用技术体系,并且通过具体示范项目——北京市昌平区菩萨鹿生态村的雨洪管理及其资源化的设计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做好农机化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全社会的小康。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最根本的就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业机械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技术支持,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增强了抵御自然灾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天津市农委的部署,市农业机械局组织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科技人员于2007年6月在全市开展了秸秆气化工程建设调研丁作。近几年随着天津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的实施,农村秸秆气化工程应用发展很快,截至2007年6月,天津市已建设完成秸秆气化站37座,正在建设中的气化站有10座。分布在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汉沽、北辰、大港等8个区县的50多个村庄。目前建设完成的37座秸秆气化站中有4座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青海湟水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选取流域13个气象站点1959―2006年逐日降水与气温资料,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在春季和冬季有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有减少趋势;降水量以2.13 mm/10 a的速率减少。流域多年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348℃/10 a的速率升高。降水和气温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流域西北和东南地区降水量较少,中部地区降水量较多;流域多年平均气温自西北地区到东南地区逐渐升高。年降水系列的突变点在2001年,第一主周期为3 a,第二、第三主周期分别为8 a和15 a;年平均气温系列无突变点,第一主周期为25 a,第二、第三、第四主周期分别为8 a、15 a和3 a。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动态是评价易涝易渍农田生产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基于湖北四湖流域大量调查观测资料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易涝易渍农田地下水位存在明显的年、季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水平年间波动幅度不大,绝对偏差一般只有1 0~2 0 cm左右,最大不超过4 0 cm,地下水位呈现出在高水位上波动的特点;从微地形地貌看,沿江地势较高的农田其地下水平均埋深和地下水位波动与地势低洼的滨湖农田明显不同,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在较大尺度上当降水很接近时,农田地下水埋深随微地貌分异并不显著;对于水网密织的南方平原湖区,农田地下水位变化与周边水体相联系并受其影响,在农田涝渍防治中必须处理好农田与周边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s based model to characterise farmer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information-intensive practices, and its eval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PA). A participative methodology was developed in which farm managers decomposed their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into brief decision statements along with associate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The methodology was first developed on a university research farm in Denmark and further revised during testing on a number of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farms in Indiana, USA. Twenty-one decision-analysis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to characterise a farm manager’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n, a general data flow diagram (DFD) was constructed that describes the information flows “from data to decision”. Illustrative examples of the model in the form of DFDs are presented for a strategic, a tactical and an operational decision.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for a range of decisions related to operations by three university farm managers and by five commercial farmers practicing PA for cereal, corn and soybean production in Denmark and in Indiana, USA.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象来看已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存在理论上的就业竞争,城市中存在着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从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对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沈阳市为例,得出两者就业关系的相关结论。分析表明: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个体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就业途径、工作类型与工作条件上有较大不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处于劳动力就业的两个分层上,城镇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接受培训可能性大,因此,尽管平均年龄较农民工稍高,但其下岗人员可以得到政府相关就业政策的扶持,在劳动力市场就业选择时处于较高层次;而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平均年龄较小、接受培训比例较低等个体特征,多依靠亲戚朋友及一技之长寻找工作,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也多是较低的职业与行业。因此,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关系表现应以互补性为主。当地政府应从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加大政府培训力度、改善农民工就业条件等方面入手,促进沈阳市农民工及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景电灌区近年来气候变化规律,深化对灌区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以甘肃省景泰县1983—2017年的降水及气温日数据为基础,运用线性倾向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景电灌区降水与气温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并预测了灌区降水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35 a景电灌区降水量呈缓慢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8 mm/a,冬灌降水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余灌季均呈下降趋势;灌区年降水量变化存在7 a和11 a这2个主要的周期尺度;灌区近35 a平均气温和极高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56,0.050 ℃/a,而极低气温上升趋势不明显;灌区各灌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由此看出,景电灌区气候变化整体呈暖湿化趋势,灌季尺度上,仅冬灌期间呈现明显的暖湿化趋势,其余灌季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辽宁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区域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为主,但一直以来花生产量处于较低水平,种植品种比较单一,种植技术以传统栽培方式为主。对辽宁花生产业发展潜力剖析表明,全省花生产量仍有增长空间,花生品质较受市场欢迎,花生种植效益逐步提高,自主选育品种增多,加工企业逐渐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花生产业发展,还需要加快品种改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深加工业等,有效延长花生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7.
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接近均质压燃 (HCCI)燃烧 ,可视为准 HCCI过程。为认识其燃烧过程及排放物的生成规律和特点 ,采用发动机缸内燃烧分析以及相应工况的排放测试 ,对发动机的最高转速负荷特性和最大扭矩转速的负荷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与纯柴油燃烧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移动通讯网络实现了大型温室中温度、湿度、光照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的远程测量与控制.整个系统由中心站系统和测控基站系统组成,中心站系统包括服务器及应用软件、GSM模块和数据库系统;测控基站系统包括单片机系统、传感器、控制执行机构和GSM模块.由于系统硬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软件开发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完成,使系统易于扩展、维护和移植.采用GSM技术实现远程测控,解决了大型温室群采用有线传输网络一次性投资过大,使用维护不便等问题.由于GSM网络覆盖全国,研究成果可实现跨地域数据实时分析与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利用CFD技术预测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的方法,选取某一多级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多级离心泵内部全流场信息.分别选取多级离心泵单级、二级、三级的三维模型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获得了3种三维模型各水力部件内部的的水力损失,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多级离心泵内部各级水力损失大小基本类似,不随级数的不同而改变,这为通过对少级数的数值模拟以预测更多级数的泵性能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多级离心泵内部流场各级能量损失进行分析,分析各级能量损失特征及其流动特点,发现各级涡量分布基本一致,损失特性相同,只在最后一级导叶内部的涡结构有一定的区别.采用能量分析结合多级泵内部流场涡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多级离心泵性能数值预测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多级离心泵性能预测基于少级数模型数值分析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连作年限设施农用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与细菌群落功能变化及其动态响应关系,以北京市南郊设施农业集中地为研究区,采用时空替代法系统分析了未种植(CK)、连作年限0~5年(0~5 a)、5~10年(5~10 a)、10~20年(10~20 a)和20年以上(20 a+)SOC、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代谢功能的变化。结合冗余分析(RDA)、典型相关分析(CCA)、PICRUSt2功能预测及Mantel test探究了SOC及其活性组分与细菌优势菌群的动态响应,以及与细菌代谢功能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连作使研究区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易氧化有机碳(Easily oxidizes organic carbon, EOC)、SOC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OCD)均随种植年限先增后减,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含量在20 a+时最高,微生物熵(Q)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减小。连作降低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