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我国剑麻比较高产的栽培种,是1963年从东非引入的龙舌兰麻杂种11648(又称东一号麻),开割后的麻田,年平均亩产纤维500-600斤,最高达1000斤以上,比普通剑麻和番麻产量高2~3倍。东非肯尼亚于1964年从剑麻大田选出剑麻新变种,单株周期产叶510片,而剑麻仅264片,可见,选育良种对提高产量是一项重要的措施。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阐述中国剑麻初加工机械和深加工机械及相关标准制定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剑麻加工机械的发展方向,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东方红农场,种植H·11648剑麻面积三万多亩,近三年平均收获面积为24585亩,年产鲜叶片11.71万吨,亩产鲜叶片4.76吨,其中有10个生产队平均亩产超5吨,亩产达6.5吨至7吨以上的有63个家庭农场.该场剑麻获得高产,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坚持按高标准种植.起畦种植,畦高20厘米,畦面呈龟背形.选用高70厘米、重6公斤以上无病虫害的壮苗.重施基肥,  相似文献   

4.
针对2009年金融风暴给剑麻产业造成的巨大损失,提出增强科研能力,调整剑麻产品结构;以工补农,调动剑麻种植业积极性;增强产业防御风险能力,突破制约剑麻产业的瓶颈;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剑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加快剑麻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热作学会剑麻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四人小组于1987年2月中旬赴福建省主要剑麻生产单位进行了参观和考察,在调查过程中还应邀参加了漳州农垦局2月13-16日在漳州市召开的剑麻生产会议。听取了各县植麻农场的代表交流了剑麻生产、加工经验以及讨论了当前剑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考察了福建省热作所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我国剑麻业的种植、加工和贸易状况及加入WTO后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了我国剑麻业应对加入WTO后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选育种目前我国剑麻比较高产的栽培种,是1963年从东非引入的龙舌兰麻杂种11648(又称东一号麻),开割后的麻田,年平均亩产纤维500~600斤,最高达1000斤以上,比普通剑麻和番麻产量高2~3倍。  相似文献   

8.
我区植麻场部分中老岭麻田,常见一种剑麻轴腐病。其症状是:开始发病时,麻株生长缓慢,叶片色黄而松散无序,呈萎缩状,严重时,在生长点处坏死腐烂,锥形叶轴从茎部折断,嫩叶在轴上腐烂,有霉酸菜的臭气,病状如图1。国营桃城农场鸡罩山,一九七三年种植170多亩东一号剑麻,由于土质差,基肥少,  相似文献   

9.
剑麻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杂草危害给剑麻生产带来严重障碍和损失。为了掌握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剑麻园杂草情况,从而进行科学防控。本研究采取踏查和定块系统调查相结合,全面调查了我国剑麻园杂草种类、分布与危害。结果表明,剑麻园共有杂草49科144属200种,其中禾本科40种,菊科24种,豆科20种,茜草科和莎草科各10种;一年生杂草79种,二年生杂草1种,多年生杂草100种,其它生活周期20种;种子繁殖杂草143种,种子、茎和根茎等繁殖杂草57种;外来杂草68种,本地杂草132种;5级危害的杂草3种(大白茅、铺地黍和香附子),4级危害的杂草7种(牛筋草、短颖马唐、假臭草、阔叶丰花草、加拿大蓬、鬼针草、薇甘菊)。在剑麻园杂草防控方面,提出了"生态优先,以草治草"策略和"不生草的剑麻园不可能是生态剑麻园,只有生良草的剑麻园才可能是生态园"的新观点,并采取剑麻园种草控草、养地、养麻、养畜和驱虫防病的生态化管理技术措施,达到减肥减药、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H.11648麻盆栽施用白云石石灰、白云石石粉、氯化钙的试验,探讨它们对剑麻叶片生长量、叶片营养成份含量以及改良土壤酸性的作用。白云石石粉是剑麻增产效益高、改良土壤酸性效果好、成本较低的优良钙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