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竹叶提取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20℃时天然植物金竹叶提取物(PSLE)在1.0 mol/L HCl溶液中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并用吸附观点探讨了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SLE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缓蚀率高达94.2%。PSLE通过含O、N的极性官能团,在钢表面发生吸附起到缓蚀作用,且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极化曲线表明,PSLE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其EIS谱呈半圆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缓蚀剂质量浓度(c)的增加而增大。AFM表明PSLE在钢表面吸附形成了致密的缓蚀剂膜层。  相似文献   

2.
采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钓鱼慈竹竹叶提取物(NALE)、三角枫叶提取物(ABLE)和滇润楠叶提取物(MYLE)在盐酸中对铝的缓蚀性能.详细研究和讨论了缓蚀剂质量浓度(0.1~1.0g/L)、温度(20~50℃)、腐蚀浸泡时间(1.5~6 h)和盐酸浓度(1.0~3.0mol/L)等因素对缓蚀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采用失重法及扫描电镜法研究了2-(3'-羟基苯基)-4,5-二(2’羟基苯基)咪唑(HHIP)在1MHCl溶液中对低碳铜的缓蚀作用,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1M HC1溶液中,该缓蚀剂对低碳钢的缓蚀效率可达到90%以上,最佳缓蚀效率达到95.12%,当缓蚀剂浓度为1mmol/L、实验温度为30℃,吸附成膜时间4h,缓蚀效率达最大值,此后基本不变.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该缓蚀剂在低碳铜的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且吉布斯自由能显示为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4.
用丙烯酰胺(AA)单体对木薯淀粉(CS)进行接枝共聚化学改性,合成了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SGC),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CSGC对冷轧钢在羟基乙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CSGC能有效抑制冷轧钢在羟基乙酸中的腐蚀;缓蚀率随CSGC添加量的增大而不断上升,缓蚀率会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缓蚀率随着羟基乙酸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时100 mg/L CSGC在0.3 mol/L羟基乙酸中浸泡24 h缓蚀率(失重法)高达92.1%,浸泡时间延长至72 h缓蚀率可达到89.13%。20~50℃时CSGC在0.3 mol/L羟基乙酸中的钢表面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焓(ΔH~Θ)为-23.8 k J/mol、吸附Gibbs自由能(ΔG~Θ)为-28.3~-28.9 k J/mol、吸附熵(ΔS~Θ)为15.4~16.8 J/(mol·K)。羟基乙酸中CSGC在钢表面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且吸附伴随熵增加的放热过程。在0.3 mol/L羟基乙酸中CSGC为符合"几何覆盖效应"机理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由Nyquist图谱显示,钢/羟基乙酸界面上存在H_2O、H~+、HOCH_2COO~-和CSGC的吸附/脱附过程,CSGC通过挤走水分子发生吸附。  相似文献   

5.
糠醛对碳钢在盐酸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秸秆催化热解制得的糠醛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其缓蚀效率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法进行了评价,初步探讨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糠醛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在盐酸介质中缓蚀作用良好,室温下糠醛添加量为0.7%时,其缓蚀效率可达91.3%,能使碳钢的腐蚀反应活化能降低,腐蚀速率明显下降,同时其缓蚀效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其吸附符合Lan...  相似文献   

6.
非木本木质素磺酸镁的缓蚀性能及其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木本木质素磺酸镁(ML)来源于造纸厂非木本原料亚硫酸盐制浆废液,属于来源丰富、无毒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作者研究了ML在循环冷却水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用失重法测定其对20^#碳钢的缓蚀率可达22%,缓蚀率随运行浓度升高而减小。通过氧化反应制备了改性木质素磺酸镁(MML)缓蚀剂,失重法测定其对20^#碳钢的缓蚀率可达75%,并且随运行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测定粘度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氧化反应后ML分子被部分降解;通过电化学极化发现MML和ML都是阴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7.
竹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抗炎等功效。探究不同黄酮含量的竹叶提取物对腌肉抗氧化作用和抑制有害物质亚硝胺的效果,发现0. 2%的高黄酮含量竹叶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制亚硝胺的作用,0. 2%的低黄酮含量竹叶提取物也有一定的功效,说明竹叶提取物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用于腌制食品中。  相似文献   

8.
竹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芦丁为对照,竹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破碎提取竹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超声波脱色,大孔树脂Diaion HP-20吸附分离纯化竹叶总黄酮提取物.结果表明,20 g竹叶粗粉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0%(体积分数)乙醇做溶剂,液固比为10:1(mL:g)提取1次,5 min.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进行分离富集,以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5mL/min,收集并减压浓缩各洗脱部分的总黄酮提取物,精制后的总黄酮纯度可达76%.  相似文献   

9.
采用AB-8大孔树脂对竹叶黄酮提取物进行纯化,考察其动态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并对AB-8大孔树脂动态柱层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上样吸附率和洗脱解吸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流速和上样体积、洗脱液体积分数、洗脱体积和洗脱流速来优选最佳工艺条件;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总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缓解木材资源供求紧张的局面,采用毛竹竹叶剩余物制备竹叶基活性炭,应用于染料污染的水环境治理.以经乙醇提取后的毛竹竹叶剩余物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通过不同炭化温度(500,600和700℃)制备竹叶基活性炭.通过竹叶基活性炭吸附刚果红的试验,考察其在不同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