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3):F0002-F0002
冯宗云,男,汉族,1963年生,四川省广安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委会委员。1986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2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方向: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获农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研究方向: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被分配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从事高粱遗传育种研究;19…  相似文献   

2.
对国外高粱×印度高粱杂交组合的广泛遗传分析已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的杂交种在产量性能上的主要遗传学改良,出路在于选择和培育已知上述各组合的衍生系,使其成为杂交种的亲本。目前正进行杂种优势的大小和配合力性质的研究,以及探索利用国外雄性不育系和国外×印度组合的优良育种衍生系培育新粒用高粱杂交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粒用高粱之所以含有单宁是由于它有一层种皮,而种皮层的有无受两个显性互补基因控制。所以,用遗传学的方法来消除高粱品系和杂种的种皮和单宁是不难做到的。但是,把所有粒用高粱的单宁消除干净也许意味着取消某些地区的高粱生产。所以,虽然含有单宁的高粱的饲喂价值差一点,但仍然会保持一定的面  相似文献   

4.
粒用高粱亲本系选育早代鉴定研究概述杨镇(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110161)在粒用高粱生产上当前几乎都是应用杂交种,杂交种比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且在高粱这一自花授粉作物中杂交种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培育高粱杂交种包括选育父本系和母本系,新选的父本系(恢...  相似文献   

5.
在分类学、遗传学和进化学研究中,研究节间类型是很有用的。节间类型已用作苜蓿(Jones,1950)、玉米(Wellhausen等,1952)、马铃薯(Mehra等,1965)、鹰嘴豆(Rohewal等,1966)和饲用高粱(Mehra等,1969)分类的附加特性。Van Overbeck(1935)发现,与正常高度的玉米相比,遗传性矮秆玉米族所含植物生长激素较少,表明植物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作物生产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研究作物对干旱胁迫反应的遗传因素,可以为改良作物的抗旱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高粱对干旱有广泛的适应性,是禾本科作物中研究抗旱性的优良模式作物。高粱对干旱抗性分为开花前抗旱性和开花后抗旱性。花前干旱影响穗子大小、稳粒数及籽粒产量;花后干旱会造成叶片、植株的死亡,导致炭腐病和倒伏发生并影响籽粒的饱满度,二者均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持绿是高粱的一种抗旱机制,具持绿性状的基因型,在开花后遇水分胁迫时抗旱抗植株过早衰老,籽粒正常灌浆。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重组近交系(RIL)群体和近等基因系(NIL),并结合分子遗传学手段研究持绿数量性状位点(QTL),发现了多个基因组区段控制对开花前和开花后水分胁迫的抗性,找到了多个在不同环境中持续表达的持绿QTL。持绿QTL的分子遗传分析为进一步理解高粱及其它禾本科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Plett  S 杨镇 《杂粮作物》1992,(2):12-14
高粱具有耐旱性,它是旱地农作中的一种轮作作物。在春季冷凉和秋季来得早的地区需要早熟的高粱品系。现已鉴定出高粱有4个主要熟性基因位点(Quinby,1966),所有4个基因位点都是独立遗传的,并且每个位点又有一组等位基因(Quinby,1967)。因此,高粱的熟性是呈梯度的,而不是分离的。已经进行的许多研究中高粱的一些遗传变异、性状遗传力和性状间相关性已经明确(Ali-khan和Weibel,1969;Dalton,1967;Crook等,1974;Esechie,1983;  相似文献   

8.
在乌兹别克,高粱是普通的粮食及饲料作物。其籽粒和绿色体的产量不亚于玉米,而且在土壤气候条件不良的地区往往超过玉米。考虑到高粱籽粒作为精饲料和育种原始材料的利用前途,近年来研究了灌溉栽培的地方品种及育成品种高粱籽粒的化学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高粱籽粒中  相似文献   

9.
选用目前辽宁省主要推广高粱品种辽杂10、辽杂13、辽杂18、锦杂93、锦杂100、沈杂5共6个为试材。开花期测定高粱不同品种根部形态指标,研究高粱根系形态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表明,地下部根系数量多,对高粱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冠比越大,越有利于高粱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高粱子粒的主要用途包括食用、饲用和酿造用。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粱子粒在食用上的需求量日益减少;由于我国配方饲料中高粱的比例极小,使高粱子粒在饲料用的需求上长期停滞不前,一直未能形成规模:我国以高粱子粒为原料的产业中只有酿酒业形成了较大的规模。酿酒业在我国具有传统优势,是不少省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来源。我国的名酒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11.
高粱叶角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粱骨干不育系、恢复系和自选紧凑型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高粱叶角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分析表明,高粱叶角性状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叶角具有不完全显性作用,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高粱叶角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在叶角的方差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要地位,所以在培育紧凑型品种时,直接选择是非常有效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很高,表明叶角受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表型变异较小,在早代进行单株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Jagad.  K 宋仁本 《杂粮作物》1993,(6):47-47,54
在育种方案中,配合力能帮助育种者选择利用优良的亲本。一般地说,只在雨季高粱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而雨后季高粱的这类资料有限,且大多数报道的是雨季评价的材料。鉴于此,在3种环境条件下对雨后季高粱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高粱属品种、系统特性时的性状选择,以及对所选择的性状进行分类,对高粱属的14个种76个系统的46个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性状间相关性及主成分作用效应等,选择了光泽性等21个性状作为系统分类的主要性状。在以此21个性状所做的主成分分析中,根据第一主成分的评定值首先进行原生单源种的分类,又根据第二主成分进行种与系统群内形态及生态的分类,再根据第三主成分在种、系统群内依据籽粒品质进行分类。在栽培种中分成2个群,在栽培种与草高粱野生种之间的种与系统中分成2个群,在草高粱野生种中分成2个群,计分成6个群。轮生花序高粱与最早的栽培种双色高粱亲缘关系较远。对野生轮生花序高粱向栽培双色高粱的进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种期对高粱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辽西北地区频繁出现春旱等灾害性气候条件下,通过对高粱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时期的生育特征及产量变化的研究,确定了高粱安全成熟下限播种时间及产量指标,为今后在春季阶段性干旱中高粱安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近一个世纪内,因采用了加强的育种程序,导致了适应于美国西南部的杂种高粱的发展。最近,发现一些在籽粒达到生理成熟时,田间植株仍然保持绿色及活力的品系,而此时“普通”高粱基因型已经衰老。初步研究证明,非衰老品系具有抗病虫害等特殊的理想品质。在田间鉴定高粱抗草地小爪螨[Oligony-  相似文献   

16.
在印度:因气候的变异使高粱产量的变异很大。高粱种植带的平均气温从生长季早期的31℃左右,到生长季晚期的23℃。虽然土壤水分低是高粱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但即使在最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籽粒产量的巨大变异仍取决于播期。气候对高粱影响的资料比较罕见。为此,在本研究中力图弄清实现高产所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高粱产业的发展——四论高粱饲料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饲料作物支撑。粒用高粱、草高粱、甜高粱等都是优良饲料,既可提供籽粒,又可提供茎叶。高粱籽粒作畜禽饲料时,其饲用价值与玉米相当。而且,由于其籽粒中含有单宁,在配方饲料中加入10%~15%的高粱籽粒,可有效的预防幼畜禽的肠道白痢病,提高成活率。近年,草高粱和甜高粱的生产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势,茎叶作青饲料,或连同籽粒作青贮饲料,或籽粒收获后制作干草饲用,均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专用高粱杂交种晋杂2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作为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在国外畜牧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国所有高粱籽粒均用作饲料,法国的工业发酵饲料消耗了70%的高粱。我国是高粱的主产国之一,高粱主要用于酿造,配方饲料中高粱的比例极少。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粱作为饲料作物的重要性。为此,  相似文献   

19.
在半干旱热带地区,高粱是一种耗养作物,并且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钾肥对高粱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具有提高产量、品质和抗各种环境胁迫的能力(Tandon 等,1988)。由于缺少关于雨养高粱钾营养的资料,因此,进行了在雨季钾肥对高粱产量的影响的研究。1988年在海得拉巴城,雨季种植了2个高梁品种(SPV462和杂交种 CSH5),随机区组设计,8次重复。土壤为中等深度淋溶土,有效  相似文献   

20.
高粱的遗传图谱——分子标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的遗传图谱——分子标记的应用黎裕(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100081)近十年来DNA标记在植物遗传研究和育种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在高粱这种古老作物的遗传研究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对应用分子标记构建高粱的遗传图谱的最新进展作一评述。1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