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遍四川几大江河,哪里有天然林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林业专家称他为“西部一宝”,他就是:  相似文献   

2.
凌树绩早已不是什么书记了,可南乡北寨的人们还是很敬重他,依然亲昵地称他林书记。我是为采访勤劳致富先进典型而专程来找他的。区委的同志介绍说,凌树绩承包了原大队的苗圃,仅去年向各地出售树苗一项,就收入了四千五百多元。我从收音机里收听到,为  相似文献   

3.
出身农家子弟的卢启全,从学校毕业后便一直扎根在林业战线上,一千就是30年。多年来,他从基层林业技术员到贵州省平坝县林业局副局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勇于进取,为平坝县的国土绿化工作呕心沥血,贡献着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他的足迹踏遍了平坝县的山山水水,全县哪里有一片山林,哪里有一片荒山荒地,他都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被誉为当地林业战线上的“活字典”。2004年,他被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相似文献   

4.
一个脚步一片绿色赛音德力格通辽市河西镇党委书记陈德义走到哪里,就把“造林”讲到哪里,把树栽到哪里。他栽一片活一片,一个脚步一片绿色。1989年9月,陈德义任双宝乡党委书记。双宝乡土地瘠薄,沙化严重。解放40年来,当地政府为了摆脱贫困,曾多次带领群众植...  相似文献   

5.
阳县李家寨镇的农民,如今眺望着满山的“摇钱树”——板栗,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称赞起镇里的“板栗书记”余美海。 位于“楚豫分界”处的李家寨镇,境内群山起伏,全镇3万余人人均0.5亩田、8亩山。7年前,余美海来这里担任党委书记时,全镇没啥成气候的支柱产业,农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余美海反复思忖:经济起飞的突破口应选在哪里? 余美海走村串户,寻求农民脱贫致富的“锦囊妙计”。他细心观察山上山下的一草一木,看到茶杯粗  相似文献   

6.
《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一位精通拳术的男士,拳打得远近闻名.然而有一天,他与老婆吵架,却被老婆一拳打翻在地,幸亏邻居赶来,才解了这位拳师的围.事后别人问他:“你是拳师,怎么打不过一个妇道人家?” 他说:“这混帐婆娘,全不按拳谱打,我哪里打得过她!”  相似文献   

7.
哪里有幽默、乐观,哪里就会有活跃的气氛。有位诗人说过:“幽默是教育最主要的、第一位的助手。幽默往往要比单纯的训斥或嘲弄使人开窍得多。” 毛泽东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陶铸则以“心底无私天地宽”自勉自励。邓小平在回答向他请教长寿秘诀的外宾时说:“我向来都很乐观,即使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顶着呢!”领袖人物的幽默乐观,给我们很深的启示,一个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也是智力超群的人。  相似文献   

8.
圈里人     
刘伟是我的大学同学,爱好写作,因为诗写得好,大伙都管他叫刘诗。叫他刘诗他很高兴,往后走在大街上有人问他你是谁,他就会笑着说:“圈里人管我叫刘诗。”毕业后,大家都各忙各的。3年后的一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了刘伟,刘伟一副老板的派头。我问:“刘伟在哪里发财?”刘伟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说:“搞了家公司。”我说:“不写诗了?”“不写了。往后老兄也不叫我刘诗了,哪味儿太穷,现在圈里人管我叫刘董。”我一时改不过口来,有时见了面还是叫他刘诗。后来我好不容易改过来,可他又不办公司了。这天我又见到了刘伟,我说:“…  相似文献   

9.
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不仅在文学上有巨大建树,而且在景观建造上也颇有造诣,称得上是一位风景建筑师。柳宗元被贬为湖南永州司马期间,乐于外出游览,他在游览时,对景观建造很感兴趣。他亲自动手在永州周围规划建造了愚溪、龙兴寺西轩、法华寺西亭等多处景点。后来,他被派到广西柳州作刺史,又在柳州城西南建造了一处景点,名为柳州东亭。他建造的这些风景点,都写有文章以记其始末。柳宗元通过实践,总结了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原则。他把风景区分为两类:一是“旷”,即开阔;二是“奥”,即深邃。这两类风景区,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发扬各自的特色。凡高垲开朗处宜于“旷”。“因其旷,虽增以崇台延阁,回环日星,临瞰风雨,不可病其敝也。”凡低坳适合之地宜于“奥”。“因其奥,虽增以茂树从石,穹若洞谷,蓊若林麓,不可病其敝也。”他造的龙兴寺东丘景点,就是以“奥”见长,而法华寺雨亭景点,则以“旷”取胜。他把景观设计的原则概括成三句话:“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逸其人”,就是要节约人力、物力、减少工程开支。“其因其地”,就是因地制宜,不要盲目改造地形,要利用原有的土石、水泉、草木来造景。“全其天”,就是要保存景色的天然真趣,不要过分人工雕琢,做到虽由人做,宛若天...  相似文献   

10.
京西煤老板,改行卖蝴蝶。他的故事曾被传为一段佳话。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龙泉雾村一处清幽的院落里,曾经的“煤老板”赵清林和爱人邓秀梅实现着自己的“蝴蝶梦”……  相似文献   

11.
董金贵工作20多年来,一直在绿化工作第一线,从一名普通的绿化工人到修剪队的队长,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将青春和热血默默的奉献给绿化事业。群众称他为身体力行的实干家,修剪队的人员个个都对他充满敬佩和感激。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被陕西省绿化委员会授予“陕西省绿化先进个人”称号,今年,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他“全国绿化奖章”。一、在绿化一线的实干家20多年前,当董金贵接过师傅交给的洋镐、大锨时,苦恼至极,但跟随师傅工作一段时间后,将自己完完全全溶入了“绿化”行业,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西安的角角落落都有绿色”。1999年被任命为绿化养护管理处修剪队队长,负责全市主干道行道树、草坪的修剪工作。以身作则,脏活累活抢着干,哪里危险哪里上,是董金贵在工作中的真实写照。西门改造工程中,他始终坚守在生产第一线,整地、挖苗、栽植等,钟楼内盘道改造工程工期短、任务急、工作量大,他亲自带人到草滩基地筛土、掺肥,而后又连夜将其复合土运至钟楼内盘道,为工程顺利进行提前做好准备。12月的天气异常寒冷,拉运营养土的运输车迟迟联系不上,董金贵组织修剪队司机,人停车不停,靠诫修剪队民工穿暖点、带厚点,赶快点、暖和点,而他自己连续在严寒中指挥,嘴冻的直打哆...  相似文献   

12.
看到《那些花儿》这本书时,书名让我不由得哼唱起同名的一首歌,歌词里有一旬唱道:她们在哪里呀?因此,不禁好奇作者郭宪的“那些花儿”又在哪里呢?该书的副标题“与100种野花的邂逅”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野花,自然是在野外、在深山里。  相似文献   

13.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敢于同沙漠斗争的大漠人。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二棵树嘎查牧民曹德木旺吉拉就是这样一位“情系绿色”的大漠人。  相似文献   

14.
卢梭是法国最早对大自然表示深沉爱恋的作家。他云游四方,到一处住下,就关心窗外是否“有一片田野的绿色”。他爱“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不慌不忙地在景色宜人的地方信步而行”,在这种旅行中享受着“田野的风光,接连不断的秀丽景色,清新的空气,由于步行而带来良好的食欲和他满的精神……”卢梭对大自然的眷恋至死不渝,他的墓碑上刻着:“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大自然和真理的人。’”卢梭深有体会的说:“我从来只有在露天下才能自由地写作和思考”,“在山石间,在树林里,脑袋才能进行构思。”他一生中创作的黄金时代,就是在流绿凝翠…  相似文献   

15.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敢于同沙漠斗争的大漠人。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二棵树嘎查牧民曹德木旺吉拉就是这样一位“情系绿色”的大漠人。几年来,曹德木旺吉拉率领妻儿老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向国家要一分钱,凭借自己的“愚公移山”精神,在二棵树嘎查的沙漠深处,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  相似文献   

16.
局长的睡眠     
老钟一当局长,就有人向他送了一个大红包,求他帮办事。那人要办的事是合情合理的,老钟很爽快地帮他办了,拒收他的红包。老钟并不富裕,拒绝那份厚礼后,妻子就嘲笑他:“看不出,你还是个焦裕禄呢。可儿子马上要读大学了,学费还没有着落,你说怎么办?”读4年大学要几万元,不是个小数目。靠那点死工资,刚够养家糊口,去哪里弄几万元?老钟睡不着觉了,夜里翻来覆去像烙大饼。妻子问:“天快亮了,还不睡?”老钟说:“我在想那个大红包。要是收下来,够儿子的一年学费了。当初怎么竟拒绝了呢?怪心疼的。”妻子说:“别想了,睡吧,以后还有机会。”果然,两个…  相似文献   

17.
陆汉魁 《广西林业》2011,(11):12-14
一位大学地理系的教师提问全班学生:“全球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在哪里?”很多学生都回答:拉丁美洲亚马逊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区。教师又问:“目前全球最大的岩溶天坑原始森林在哪里?”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学生能答上。这位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就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大石围天坑底部的准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18.
“奶奶,爷爷不在。”“不在,上哪里去啦?”李梅睁大两眼,望着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满七岁的孙女琳琳。“我不知道,奶奶。”琳琳急切地说。屋里出现了沉默。电视柜上的电子钟,发出有节奏的走动声,李梅抬眼望去,时钟已跨过带“7”字的大格。她突然站起身来,顺手解下围裙往沙发上一扔:“拿他真没办  相似文献   

19.
吴师强  黄国宁 《热带林业》2008,36(1):F0003-F0003
2008年3月4日,海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林盛梁一行到省林科所科研示范基地调研检查工作。省林科所所长王东明汇报了近年省林科所科研课题项目的基本情况,林书记对省林科所所取得的科研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张闹 《河南林业》2003,(1):39-39
栾川县林业局局长王卿既是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又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的实施者。他性格豪爽,生活简朴,上山下乡,就穿一双解放鞋,一身休闲装,标准的“乡下人”打扮。他说,下乡是去和林农打交道,不是进城逛街,要从外表装束上和群众打成一片。每到一处他都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