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自然变温和人工变温条件下,测定樟子松木蠹象(Pissodessp.)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方法。经测定,卵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10.63±0.38℃、80.17±7.61日度;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11.63±1.32℃。201.69±37.63日度;蛹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13.58±0.94℃、93.99±10.18日度。并对有效积温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等多种鳞翅目(Lepidoptera)食叶害虫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本文对该蝇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日本追寄蝇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2℃、8.86℃、7.81℃、9.88℃,有效积温分别为59.89日·度、100.2日·度、189.47日·度、20.43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15℃,有效积温为383.25日·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定点观测,研究了杨潜叶跳象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杨潜叶跳象卵孵化率为82.1%,幼虫成活率93.1%,羽化率53.3%,性比为1:1。卵期发育起点温度11.65℃±0.18℃,有效积温8.27±1.28日度。幼虫期发育起点温度14.53±0.45℃,有效积温31.54±7.16日度。预蛹—蛹期发育起点温度16.80±0.31℃,有效积温24.76±3.41日度。  相似文献   

4.
紫薇梨象Pseudorobitis gibbus Redtenbacher是危害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的重要害虫,可严重影响紫薇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其发生期预测预报对于科学防控紫薇梨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期距法、物候法和有效积温法对泰安地区紫薇梨象发生期进行了预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2015年运用期距法和物候法测定紫薇梨象各虫态发生的始盛末期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各虫态期距相对稳定。利用有效积温法测得紫薇梨象越冬蛹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91±0.87)℃和(13.98±0.88)℃,有效积温分别为(116.18±4.79)度·日和(54.4±3.32)度·日,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指数趋势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拟合。  相似文献   

5.
对云杉八齿小蠹寄生为害期有效积温的研究结果表明:云杉八齿小蠹自成虫蛀入寄主树皮下时开始至下一代新羽化的第1头成虫羽化后扬飞时止,其有效积温为195.415日度±10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8.294℃±0.2℃,平均历时50.2 d。  相似文献   

6.
经测定 ,落叶松腮扁叶蜂蛹在自然条件下发育起点温度为 8.3 85 6℃± 0 .5 5 0 2℃ ;有效积温为 1 0 2 .5 41 9± 2 6.5 2 2 9日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黄带山钩蛾Oreta pulchripes Butler各虫态在恒温16,19,22,25,28℃下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黄带山钩蛾的卵、幼虫、蛹、成虫期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8 ±1.27),(8.47±1.33),(7.20±1.12),(10.70±0.97),(8.40±0.46)℃.相应的有效积温分别为(85.39±7.58),(223.40±20.94),(131.91±9.60),(62.98±5.08),(507.97±16.53)日度.根据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初步测得黄带山钩蛾在苏州一带的年发生世代数为7代左右,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温度对内蒙古地区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卵发育影响,测定20,25,30℃下双条杉天牛卵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20℃时卵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25,30℃下卵的发育历期,25℃与30℃下卵的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用有效积温法则中"最小二乘法",得出双条杉天牛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为(14.99±5.06)℃,有效积温(K)为(51.86±4.62)度·日,并建立双条杉天牛卵的发育历期预测模型。结果可为预测内蒙古地区双条杉天牛卵的孵化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柑桔褐带卷蛾的人工饲养,得到其发育的历程,通过计算:卵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10.8温日度;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为。℃,有效积温日度;蛹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73.5955486.212.6104.3日度;成虫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日度;整个生活史的发育起点温度为℃,有效积温日19.022.712.3704度,通过相关系数的测验,证实了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范丽清  孙宗华 《林业科技》2014,(2):44-45,49
对杨黄褐锉叶蜂雄性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杨黄褐锉叶蜂雄性幼虫在18、22、26、30℃4个温度下可正常生长发育,而在34℃条件下不能完成发育,不同龄期(共5龄)雄性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存在差异,且不同龄期对二者的要求不一致,有效积温分别为37.68、30.26、29.18、42.55、75.01日·度,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07、5.61、8.84、8.67、5.50℃。杨黄褐锉叶蜂雄性幼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35℃和220.68日·度,发育历期预测式为N=220.68/(T-6.35)。  相似文献   

11.
经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华山松木蠢象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据此,分别提出该虫卵、幼虫、蛹和一世代的有效积温预测式卵N=124.15±25.77/[T-(9.83±2.64)],幼虫N=201.86±56.3/[T-(19.58±0.86)],蛹N=255.71±39.14/[T-(12.06±1.41)],一世代N=522.14±14.58/[T-(19.38±0.87)]。本研究为有效防治华山松木蠢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白蜡吉丁啮小蜂蛹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吉丁啮小蜂是蛀干害虫白蜡窄吉丁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寄生于寄主幼虫的体内,为人工聚殖和应用于生物防治,在7个温度梯度下观测了白蜡吉丁啮小蜂蛹的发育速率,并应用“最小二乘法”测得该小蜂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6.823±1.381)℃,有效积温为(78.851±0.442)日度。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子对喙尾琵甲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温度、光照和基质含水量对喙尾琵甲(Blaps rhynchopetera Fairmaire)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 - 28 ℃ 6个恒温条件下卵均可孵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卵的发育历期缩短(32.92 - 5.83 d),发育速率加快(0.03 - 0.172/d)。12 - 25 ℃下孵化率较高,平均孵化率70%,8 ℃和31 ℃未见卵孵化。喙尾琵甲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08±0.93) ℃,有效积温为(99.91±8.11)日·度。在0 - 8 000 lx光照条件下,随着光照度的增加,孵化率呈下降趋势,光照度≥8 000 lx,卵不孵化。基质含水量和温度共同影响试验中,基质含水量、温度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卵的孵化有显著影响,多重比较分析后筛选出了适宜卵孵化的温度含水量组合;并对云南地区限制喙尾琵甲卵孵化的气候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遵义县龙坑镇金鼓实验区的松褐天牛迁飞期2007年至2009年三年的实际观测,以及利用天气预报的预测方法,表明实验林区内的松褐天牛初迁期始算温度为11.7℃,越冬幼虫发育至迁飞期的有效积温为302℃±4.5℃,同时也表明可以利用天气预报来大概预测松褐天牛的迁飞期。  相似文献   

15.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卵产入美国白蛾蛹后至成虫咬破寄生蛹壳出来为止,研究这一时期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在设定的20、25、27℃的生化培养箱内用3个精密自动控温控湿仪器,完成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的控制试验,试验结果看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26℃,有效积温354.05日度。  相似文献   

16.
以5年生马尾松、湿地松为寄主材料,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对微红梢斑螟与桃蛀螟2种害虫的蛹期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害虫化蛹的一些行为学特性、蛹的历期和羽化时辰节律存在一定差异,而蛹体长、蛹最宽、翅芽最宽、翅芽最窄等蛹的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微红梢斑螟羽化高峰期出现在晚上(18:00~24...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梢小卷蛾卵和蛹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在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卵和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方法。经测定,蛹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为:12.26士0.83(℃),120.54土1.27(日度),卵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为:14.19土1.27(℃);81.64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