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适用药剂量和最佳防治龄期,开展了直升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美国白蛾2~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在120 m L/hm~2和150 m L/hm~2用药剂量下,美国白蛾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施药后2 d分别为96.5%和100%;3龄幼虫施药后4 d分别为97.5%和99.0%;4龄和5龄幼虫施药后6 d分别为77.8%、83.1%和99.8%、77.9%,施药后7 d均达100%;施药后8 d投放5龄幼虫,7 d后虫口减退率仍在80%左右。在90 m L/hm~2用药剂量下,施药后7 d,仅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达到100%,3龄幼虫虫口减退率为68.6%,4龄和5龄幼虫虫口减退率只有40%左右。航空喷雾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适用药剂量为120~150 m L/hm~2,持效期可达15 d,最佳防治龄期为2~3龄。  相似文献   

2.
释放周氏啮小蜂对桑园内美国白蛾进行防治试验。一是放蜂数量与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地投放3万头小蜂,美国白蛾的寄生率最优达到68%。二是周氏啮小蜂扩散距离所需时间,在越冬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扩散到50m、100m、150m、200m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0天、25天、30天、35天。在第一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花角蚜小蜂扩散到100m只需要20天,三是是周氏啮小蜂扩散距离与寄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离放蜂点越近处,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相似文献   

3.
"绿色威雷"保护性防治杨树云斑天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斑天牛成虫在湖北省羽化期为4月10日~5月20日,在成虫羽化初期,采用“绿色威雷”200倍液对杨树4 m以下主干喷雾,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对大面积成片杨树林,通过防治林缘天牛可达到控制整块林地天牛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饵木诱集观察法、样木解剖调查法和诱捕器诱集调查法,对松墨天牛在恩施市海拔400~1 200 m处的发生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在恩施市发生期为4月下旬末~10月中旬;随着海拔的升高,成虫羽化高峰期逐渐推迟,海拔400~600、600~800、800~1 000 m、1 000~1 200 m天牛羽化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不同海拔高度该虫均为1年发生1代,都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分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但在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该虫各虫态发生期不同,低海拔400m处各虫态的发生期要比高海拔1 200 m处提前30 d左右。恩施市为典型的盆地气候,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差异显著,防治适期不一,该研究为该市松墨天牛的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烟雾机防治杨扇舟蛾的药剂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us是杨树主要食叶害虫,在河北昌黎地区1 a发生4代,若在第1,2代发生期不加以控制,第3,4代极易暴发成灾,严重影响新植杨树的正常生长。为了控制杨扇舟蛾的发生与危害,解决树高林密、喷雾防治难等问题,2004年9月在杨扇舟蛾第4代发生期,进行了应用烟雾机喷烟防治片林害虫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宜的药剂与浓度。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昌黎县刘台镇大葛庄村,为3 a生杨树速生林,树高6~10 m,株行距2 m×3 m,幼虫2~3龄,有虫株率100%,虫口密度100~900头/株,面积为20 hm2。2材料与方法2·1材料6HYB-25型弯管烟雾机(南通…  相似文献   

6.
云斑白条天牛对城市园林树木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寄主选择性试验和室外调查,初步查明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成虫最喜食的营养寄主为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其次为流苏Chionanthus retusus和小蜡Ligustrum sinense;树龄超过25 a的白蜡受害率为42.1%~75.0%,树龄低于20 a的受害率为19.0%~34.5%;胸径16~28 cm的白蜡受害率为72.7%,胸径7~12 cm的受害率为19.0%;危害部位集中在2.1m以下,蛀孔数占整株的72.9%;扩散危害距离为40 m左右;物候法可以预测云斑白条天牛各虫态发生期。利用SGY药膏虫孔注药防治树干2.1 m以下幼虫、蛹和成虫的防效可达96.0%;10%吡虫啉WP 1500倍液和8%氯氰菊酯CS 300倍液喷洒树干防治成虫的效果分别为70.5%,50.0%;花绒寄甲对幼虫的寄生致死率为40.4%;可结合人工捕捉和灯诱成虫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治云斑白条天牛。  相似文献   

7.
用20盏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以灯距120m、灯高1.5 m在杨树、桐树纯林266.7 hm2内做诱虫试验,从5月1日到8月20日诱杀鳞翅目成虫91 837头,占总诱虫数的54.63%,鞘翅目占40.86%,防治成本平均一年要224.35元/hm2,由于该灯采用了频振高压电网,在实际使用中即可作为预测预报的工具,又可起到了杀虫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哈尔滨实验林场的各混交林中,随机选取20m×20m的大样方进行主要蛀干害虫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白桦、胡桃楸和水曲柳混交林的主要害虫分别为光肩星天牛、蝙蝠蛾和柳蝙蝠蛾,并针对各树种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阿维·三唑磷对杨干象幼虫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阿维·三唑磷点涂杨干象取食刻痕毒杀效果显著,以5倍液浓度防治效果最佳.通过其他触杀能力强、有代表性的菊酯类和磷制剂农药进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阿维·三唑磷杀虫效果最佳,防治期以5月10-20日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10.
在松褐天牛的成虫期进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20%的苦头碱、15%的吡虫啉胶囊、8%的绿色威雷,进行松树注药或喷洒防治,均能较好地控制该虫的蔓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