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为了有效、持续地控制天幕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并尽量避免害虫防治时破坏生态环境,试验采用低毒无公害的植物源药剂对其3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木烟碱5 000倍液的毒杀作用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可以达到97.73%,而木烟碱的10 000倍液1、5 000倍液、20 000倍液的效果次之,校正死亡率分别是95.45%、86.36%、90.91%;苦参碱的4个浓度的药剂的防治效果不明显,校正死亡率分别是20.45%、47.72%、47.72%、43.17%:豚草效果最差,校正死亡率仅为20.44%、15.9%、40.9%、40.9%。  相似文献   

2.
为在黄褐天幕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生产中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开展好林木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以公路绿化林内山桃上发生的黄褐天幕毛虫为试验防治对象,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清水为对照,选用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 000倍液、8 000IU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600倍液、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和1%苦参碱水剂1 500倍液等4种生物农药,研究了4种生物农药对3龄前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施药1 d后即效果显著,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达到最高;4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均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虽然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低于高效氯氰菊酯,但施药7 d后除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虫口减退率未达到90%以外,其他3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施药10 d后4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全部高于高效氯氰菊酯,且均在90%以上,其中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和苜核·苏云菌悬浮剂2种生物农药的虫口减退率超过95%,防治效果高出高效氯氰菊酯近7个百分点。除虫口减退率较高,生物农药对天敌影响较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  相似文献   

3.
采用4种无公害杀虫剂对杨卷叶象甲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吡虫啉1 000、2 000、3 000倍液的胃毒效果较好,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84%、74%;苦参碱500、1 000、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次之,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2%、67%、39%;森得保3个浓度药剂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校正死亡率低于55%;除虫脲3个浓度药剂的防治效果校正死亡率低于20%。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纱笼法,分析了三种农药(敌杀死、阿维菌素、1.2%烟·参碱乳油)防治杨小舟蛾的效果。结果表明,敌杀死6 000倍和8 000倍灭虫效果最好,在施药48 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100%;其次为阿维菌素6 000倍液,施药72 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94.48%。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推荐3种药剂的施用顺序是敌杀死8 000倍液、敌杀死6 000倍液,阿维菌素6 000倍液。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吉林西部干旱寒冷地区桑树虫害开展生物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可使红蜘蛛虫口减退率大大提高,均高于对照,以2 0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76.32%以上;使用苦烟乳油防治野蚕和桑毛虫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以1 800倍液处理最佳,虫口减退率达85.85%以上。  相似文献   

6.
应用不同浓度1.2%苦参碱·烟碱乳油喷雾防治黄栌胫跳甲Ophridaxanthospilota幼虫,结果表明:1.2%苦参碱·烟碱乳油500,1000倍液喷药2 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均为100%;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喷药后8 d幼虫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87.4%;2000倍液对黄栌胫跳甲1~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在喷药后6 d达到最高,只有10.9%;生产上宜采用15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采用纱笼法,分析了3种农药(灭虫灵、吡虫啉、敌杀死)防治杨扇舟蛾的效果。结果表明,4 000倍和6 000倍灭虫灵效果最好,在施药48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100%;其次为敌杀死,施药72 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93.19%。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3种药剂的施用顺序是灭虫灵6 000倍液、灭虫灵4 000倍液,敌杀死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8.
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黄斑星天牛林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对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成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持效期可达60 d,产卵刻槽减退率91.2%,孕卵成虫死亡率90.9%。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3种化学药剂不同施药剂量对国槐叶小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使用的3种化学药剂中,50%杀螟松乳油以100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最高,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最高,40%乙酰甲胺磷乳油以150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最高。根据研究结果,生产上推荐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防治国槐叶小蛾幼虫。  相似文献   

10.
青虫菌(Bacillus thuringiensjssrp)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于1985年对松毛虫越冬代、第一代和第二代,1987~1988年对第一、二代马尾松毛虫幼虫进行青虫菌6号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在防治区内第6天虫口死亡率高于对照区,以300倍液效果最好。林间经三年试验以300倍液,每亩用量25毫升,校正减退率为64~73%。2.防治效果不受温度影响。3.防治成本较低。4.青虫菌6号对天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