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华北区耗水型果树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耗水型果树减蒸降耗及种植管理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形成的苹果、梨节水技术集成模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梨以外围沟灌最优,局部灌溉次优,漫灌最差;苹果以局部灌溉最优,小管出流次优,漫灌最差。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用于节水灌溉方案选择的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综合考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以及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节水灌溉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地形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的节水灌溉方案选择的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所得结果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基本相同,说明该方法用于节水灌溉方案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杨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79-508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节水灌溉项目效益评价方面,该方面又主要包括单项效益评价与综合效益评价两个部分。虽然节水灌溉项目效益评价的研究已日趋成熟,但在评价对象、评价时点、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应用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选择节水灌溉方式的灰色关联投影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用于节水灌溉方案选择的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综合考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以及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节水灌溉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地形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的节水灌溉方案选择的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所得结果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基本相同,说明该方法用于节水灌溉方案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农业节水项目进行社会效果后评价可以使它们在社会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为拟建项目提供决策依据。但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从法律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以及评价成果反馈及应用保障机制3个方面进行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保障机制建设,以确保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宸  童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6,(35):228-231
以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为例,运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与效率以及社会发展3个方面,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区社会影响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克芬  方崇  张春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321-11323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结合评价目标要求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从社会性、资源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生态环境性等5个方面,提出了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对节水改造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关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技术避免了评判专家主观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灌区改造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模糊综合评估权重确定问题,运用博弈论方法确定模糊综合评估指标权重,将层次分析法和简单相关系数法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使得到的综合权重与单一权重向量之间的偏差最小,从而达到消除单一权重法的片面性,并使得权重更为合理.该方法操作简洁,便于实际应用.以陕西关中九大灌区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博弈论方法确定权重的模糊评估方法运用到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评估研究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值法的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国内外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熵值法应用于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并以陕西关中9大灌区为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熵值法能有效减少主观因素对项目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项目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基础资料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不同水源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年收入、支出、年净效益和投资回收期等,得到不同水源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年净效益平均值,完成节水灌溉方式经济适宜性的评价分析;以灌水均匀度作为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适宜性评价结合3种灌溉水源(地面水、浅井水、深井水),3种作物模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果),3种地形地貌(1/1 000~3 000、1/100~1 0001、/10~100)5,种土壤质地(砂质、砂壤质、壤质、粘壤质、粘质),完成节水灌溉方式技术适宜性评价分析;根据调查资料整理和总结,得出群众对各种灌溉方式的评价结果,完成节水灌溉方式的社会适宜性评价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节水灌溉方式的适宜性评价。并且以典型灌区为实例,对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和决策集及建立的节水灌溉方式评价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完成了节水灌溉方式的优选。  相似文献   

11.
王茜  杨建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01-10103
灌区节水潜力主要取决于节水工程的投入、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程度、灌区需水程度、管理水平等因素.节水的主要途径有高效利用浅层地下水、开源与节流并重;衬砌输水渠道、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降低作物的经济需水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降低灌区结构需水量;改善耕作制度、培育和推广节水抗旱优良品种、覆盖保墒、减少生物耗水量,并加强灌溉管理和调控水价促进节水.只有采取多项综合实用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锋 《北京农业》2012,(24):146
新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可有效解决项目区灌水难的问题,提高水的利用率,改善耕地质量,带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状况和稻作发展的基本特点,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南方丘陵区节水稻作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提出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综合效益评价的16项评价指标.并以国家"863"项目推广示范的节水灌溉双季稻模式、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稻油轮作模式3种节水稻作模式和当地常规双季稻模式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节水稻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均优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以稻油轮作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双季稻区适当发展稻油轮作节水稻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前景.该评价结果可为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稻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春红  凌志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800-2801,2809
农业节水项目所采取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概述了农业节水项目和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的含义,指出其产生机理研究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的产生机理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从而使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更具针对性,评价结果更科学、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15.
草地节水灌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牧区经济、社会、草原生态等相关技术指标为基础,运用系统工程的观念和评价方法,对草原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旨在探索科学、客观的草地节水灌溉工程综合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为我国牧区水利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搞好西北地区未来的农业节水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对已完成的农业节水项目进行以社会影响后评价、社会风险后评价以及社会互适性后评价为内容的社会效益后评价,以总结经验教训,为拟建项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设节水型灌区农业节水关键技术支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型社会建设就是通过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最终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利用.发展农业节水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可归纳为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水管理节水技术等4种类型.研究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建立灌区高效管理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对实现节水型社会,确保宁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南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国家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该工程的实施,使灌区内环境改善,节水明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