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栽培香菇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八二年冬至八三年春全县产量已达千担干菇。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段木栽培香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菇木的选择适宜的树种是获得丰产的首要条件,以壳斗科这类树种产量较高,而且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用菌》1996,15(5):23-24
对17个树种袋料栽培的香菇子实体进行氨基酸和香菇多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基质对香菇的氨基酸含量、蛋白质量、多糖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香菇的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量均比较高的基质树种有枫香、栓皮栎、白栎、自花泡桐、麻栎、银荆、杜英;香菇多糖含量比较高的基质树种有桤木、小果冬青、银荆、阿丁枫、拟赤杨、栲树、杜英、光皮桦;香菇多糖含量与氨基酸含量之间显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等7个优良菇木树种的不同年龄树木木屑作为栽培基质,选用126香菇品种做供试菌株,通过香菇总产量、冬菇产量、香菇营养物质含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7种菇木林树种7年树龄木屑栽菇香菇的性能优于或不低于15年成年树龄,用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麻栎、锥栗、枫香、银荆作为经营短轮伐期菇木林树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杉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香菇栽培对阔叶树资源的消耗和研究杉木屑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的可行性,通过对杉木屑与杂木屑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杉木屑栽培配方与品种筛选、香菇营养与毒性检测等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屑除半纤维素含量明显较低外,其它化学组成及含量与杂木屑基本相近,可部分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添加比例需严格控制在50%以内,才能保持杂木屑常规配方的香菇产量水平,若杉木屑的添加比例控制在30%以内,香菇产量显著高于杂木屑常规配方,同时发现添加10%的棉籽壳有促进发菌和提高香菇产量的效果。杉木屑栽培的香菇营养成分与杂木屑香菇相当或更优,食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以越南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树木屑为主料栽培香菇L808,发现不但香菇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早期出菇量多,而且香菇子实体菌盖表面颜色比对照更浅,商品性提高。试验结果表明越南安息香是当前香菇L808的适宜基质树种,越南安息香可作为香菇专用林的营造树种。  相似文献   

6.
保水剂MD-1在香菇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量保水剂MD-1于培养料混拌栽培香菇。在试验范围内,节水、省人工、减少污染、提高香菇产量,其中以含量为1%保水剂MD-1配方表现最好,显著的提高香菇产量。  相似文献   

7.
陈晓  包金亮 《食用菌》2023,(1):35-36+39
为探索香菇工厂化栽培的可行性,筛选适宜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株,进行武香1号、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L808等6个香菇菌株的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考察试验香菇菌株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栽培效益和污染率等,结果供试香菇菌株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相比较适宜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8.
香菇工厂化栽培的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适宜香菇栽培的树种、树种资源现状、寻找替代原料尚未成功三方面,指出香菇栽培需要的木屑资源紧缺;分析我国传统菌棒栽培存在的问题及目前国内、外几种香菇主要栽培模式,比较各模式的利弊;指出目前工厂化栽培的难点,提出现阶段大规模进行香菇工厂化还不现实的论点。  相似文献   

9.
陈雪  龙芳  姚南 《食用菌》2023,(4):25-27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的香菇品种,进行10个香菇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香菇0912适宜中高温出菇,出菇效果好,生物学效率、产量最高,抗杂性强,品质优;香菇808、香菇130、庆元212适宜中温出菇,生物学效率较高,抗杂性较好,品质较好;香菇135适宜中低温出菇,生物学效率较高,抗杂性较好,品质良好。上述5个香菇品种均适宜在贵阳市栽培。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林下栽培品种及方式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个云南常栽食用菌种/品种菌棒在3种林下栽培处理后的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两个品种产量较高,较适合林下栽培。对香菇(Lentinus edodes)3种栽培处理的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菇菌棒露出地面3 cm,并覆盖松毛的栽培处理方式,其产量较高。以此种方式,可以进行香菇林下栽培。  相似文献   

11.
短轮伐期木麻黄木屑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轮伐期木麻黄木屑栽培香菇的产量是每袋0.64kg,而杂木屑(对照)栽培香菇的产量是每袋0.65k,生物学效率分别是74.42%和80.25%,二者的差异不显著,且木麻黄树龄对栽培香菇的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用菌》2014,(1):47-47
香菇起源于我国,人工栽培最早于中国,近年来整个香菇产业的发展非常稳定,香菇的产量和价格都稳中有升,香菇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香菇的市场行情虽好,但目前由于从事香菇栽培会比较辛苦以及从业人员的老龄化,产量始终也不能得到明显提升,所以香菇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分工合作及工厂化将成为香菇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菇木林资源是指在一个地区或某局部林区中 ,能提供用于栽培香菇等木腐型食用菌的菇木林数量。菇木林资源应以菇木树种、蓄积量、生长量、轮伐期、资源再生情况、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难易程度等综合指标来衡量。尽管在我国约有2 0 0种阔叶树种能用于生产香菇 ,但一般由于壳斗科、金缕梅科、桦木科、杜英科等树种柔和力较强 ,容易被香菇菌丝分解 ,菌丝生长旺盛 ,能取得较理想的制菇效果。因而被认为是香菇的优良树种而被广泛利用。有些树种香菇菌丝生长缓慢 ,菇产量低、菇质差 ,利用率不高 ;另外有些树种如樟科的樟树、楠木及山茶科的木荷等则…  相似文献   

14.
林下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对比不同香菇栽培料配方袋装生产香菇,综合分析不同配方基料上的香菇成品袋数、出菇时间、鲜菇品质、鲜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林下栽培香菇较好的配方供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香菇双单杂交育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香菇的一个野生株(Q)与一个栽培株苏香(S)的4种孢子单核体进行双单杂交,获得四个杂交后代。栽培结果表明:1,2,4号菌株产量明显高于双亲产量,其中以2号菌株产量最高,其生物转化率为8691%,产量优势为2129%,3号菌株产量高于双核体亲本Q,其杂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6.
北方香菇袋料栽培转色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继伟  杜庆栋 《食用菌》2006,28(4):40-40
香菇属中低型菌类,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具有香菇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近几年来北方香菇栽培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我国香菇栽培的主要区域。由于香菇栽培中香菇转色技术要求较高,且紧密关系着香菇产量和品质,因此我们结合北方地区袋栽香菇的特点对转色技术进一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五个高温香菇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河南省栽培面积比较大的5个高温香菇品种在菌丝长势、出菇特点、产量及商品形状等方面的比较,得出香菇新科25在菌丝长势、产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可以作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利用我省丰富的油茶蒲资源,缓解近年食用菌栽培原材料上涨压力,研究以油茶蒲部分代替杂木屑栽培高温型香菇,以配方试验方式,探寻利用油茶蒲栽培香菇的配方技术。结果发现,以30%的油茶蒲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香菇产量及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速生树种木屑栽培香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春市食用菌研究所根据市科技局重点计划项目“速生树种栽培香菇技术研究”的课题设计要求,2003年3月~2004年5月对我市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推广的江南桤木、杨树、酸枣树3种速生树种进行了袋栽香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草代木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卫平  王钫  陈德富 《食用菌》2006,28(2):23-24
以香菇Cr—04作为节木栽培培养摹配方的栽培菌株。通过不同节木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香菇出菇试验表明。节木培养料栽培香菇在产量和品质上是有保证的,其中配方3较为适合节木栽培。与木屑对照相比,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简成品率高、转色早、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