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国的食用木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食用木耳山西省中药材学校刘茵华我国产的木耳属(Auricularla)约有十一种左右及一个变种。其中可以食用的有:木耳[A.auricula(L,exHook.)Under-W.]、毛木耳[A.polytricha(Mont.)Sa-cc,]、...  相似文献   

2.
黑粪蚊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中国食用菌》1997,16(4):20-21
黑·粪·蚊·发生危害与防治李勇(四川省农业大学农学院雅安6250141996年3月~10月,四川盆地食用菌主产区相继发生(爆发)黑粪蚊(Scatopsesp.),严重危害黄背木耳、平菇及金针菇,致使黄背木耳等菇类大面积减产,减产率10%~40%,个别...  相似文献   

3.
贵州宽阔水的食(药)用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阔水地处黔北山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真菌资源非常丰富。作者鉴定了宽阔水大型真菌标本1400余号,共整理出具食药作用的大型真菌26科95种。其中有代表性者或量较大者列名如下。所有标本现存于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系孢子植物标本室。凉山虫草 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 et Hu.圆锥羊肚菌 Morchella conica(L.) Pers.羊肚菌 M.esrulenta Pers.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 Berk.木耳 Auriculara auri…  相似文献   

4.
多菌灵在木耳制种中的使用刘石,高士举(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哈尔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多菌灵对木耳菌丝生长不但没有抑制作用,而且能抑制木霉,那么在木耳原种和栽培种生产中能否使用多菌灵?笔者通过一系列试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材料:木耳母种采用...  相似文献   

5.
王本辉  韩秋萍 《蔬菜》2006,(2):20-21
庆阳野生地木耳,当地人称地软儿,或称地软软。地木耳(Nostoc Commune Vanch.)是一种陆生蓝藻,在庆阳市境内各县(区)均有分布。近几年,随着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和人们对大自然返璞归真的食味营养的追求,庆阳地软软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时尚食品。地木耳营养丰富,氨基酸成分全面,具有健身美容、益寿延年之功效,值得研究开发和人工模拟栽培。  相似文献   

6.
张富平  王敏强 《蔬菜》2001,(3):17-18
当前,随着木耳市场的不断开拓,尤其是优质木耳的出口,木耳的栽培量逐渐扩大。相继出现了“木耳村”(如西华县田口乡大滩村)、“木耳县”(如河南省的卢氏县)等现象。木耳的大规模生产,随之产生了大量废料,废料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掌握了一套木耳废料的再利用技术。现将木耳废料的再利用方法之一──木耳废料栽培平菇的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不吃料或菌丝较稀疏 不吃料或菌丝较稀疏是木耳废料栽培平菇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料未处理或处理不得当耳的…  相似文献   

7.
黄背木耳室外袋栽高产技术孔凡海(四川省云阳县江口食用菌研究所624506)(一)外界环境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黄背木耳生长发育的外界因子主要是营养、水分、温度、光照、空气、酸碱度等。现分述如下:1.营养黄背木耳是一种腐生性真菌,只能完全依靠从现成的...  相似文献   

8.
黄背木耳病虫害防治孔凡海(四川省云阳县江口食用菌研究所634500)病虫及杂菌的为害,是黄背木耳生产的大敌。如不及时防治,对木耳产量和质量都有严重影响,重者造成绝收。目前,影响黄背木耳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一)杂菌类常发生在菌袋接种后,进入菌...  相似文献   

9.
白背木耳菌丝体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白背木耳深层培养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并对菌丝体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白背木耳的适宜发酵条件为:pH为5,移种量为5%,种子周期5d(天),发酵周期4d。Zn 和赤霉素可以明显促进白背木耳深层发酵的产量。三十烷醇可明显提高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白背木耳菌丝体富含18种氨基酸,总量为20.72g/100g干样。  相似文献   

10.
西藏野生食用菌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食用菌生于自然界,比栽培种具有更丰富的矿质营养,并且不受药物的污染,是一类有着广阔开发前途的自然资源。西部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野生自然资源的开发。为此,我们对西藏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共有野生食用菌94种,归属于12个科、40个属。本文报道了部分野生食用菌所属的科,以及在西藏的生态地理分布情况。 木耳 Aur中科院昆明植物所,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分布八宿县、波密县和亚东县海拔3200~3300m云杉林下。 薄木耳 …  相似文献   

11.
柑桔体细胞杂种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甘霖  孙中海 《园艺学报》1995,22(3):209-214
以4个柑桔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飞龙炽(CitrussinensisOsb.cv.Hamlin+PoncirustrifoliataRaf.cv.FlyingDragon)、哈姆林甜橙+粗柠檬(C.sinensisOsb.cv.Hamlin+C.jamhiriL.)、伏今夏橙+宁波金柑(C.sinensis,Osb.cv.Valencia十FortunellacrassifoliaSwinglecv.Meiwa)、伏令夏橙+宜昌橙(C.sinensisOsb.cv.Valencia+C.ichangensisSwingle)及其融合亲本为试材,对其抗寒性、耐热性和抗脚腐病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从叶片膜脂脂肪酸成分分析了体细胞杂种的抗寒性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哈姆林甜橙+飞龙枳杂种表现抗脚腐病、抗寒(-14℃)、耐热(52℃)、矮化、半落叶、扦插易生根,是极有希望的新砧木类型;伏令夏橙+宜昌橙杂种表现抗寒(-12℃);哈姆林甜橙+粗柠檬杂种表现耐热(53℃)。4个体细胞杂种的抗性较之抗性弱的亲本一方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甘蓝与菜心种间杂种的幼胚培养及F_1代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甘蓝与菜心种间杂种的幼胚培养及F_1代的快速繁殖梁红,何丽贞,覃广泉(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L.2n=18CC)和菜心(B.parachinensisBail.2n=20AA)?..  相似文献   

13.
荔枝果皮色素,酚类物质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测定了两个荔枝品种妃子笑(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和糯米糍(L.chinesesis Sonn.cv.Numici)果实发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可溶性酚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糯米糍果皮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妃子笑,是糯米糍着色好于妃子笑的直接原因之一,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对两品种的着色差异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瓜无蔓性状发现及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南瓜无蔓性状发现及利用李海真贾长才菜用南瓜主要有三个栽培种,即中国南瓜(CucurbitamoschataD.),俗称倭瓜;印度南瓜(CucurbitamaximaD.),俗称笋瓜;美州南瓜(CucurbitaPepoL.),即西葫芦。以上三种南...  相似文献   

15.
黄苗寒青小白菜新品系及其在优势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苗寒青小白菜新品系及其在优势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许一鸣,金永庆,沈晓昆(江苏省镇江市蔬菜研究所212017)(镇江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黄苗寒青小白菜[B.compestrisL.ssp.chinensis(L.)Malsino.var.communis...  相似文献   

16.
张欣 《北方园艺》1997,(5):28-28
野生蓝靛果忍冬资源开发张欣蓝靛果忍冬(LoniceracaeruleaL.var.enulisTur-czetHerd.)又名山茄子、蓝靛果、黑瞎子果、狗奶子等。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L.)植物,是一种分布广...  相似文献   

17.
果梅低产原因及其对策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金光,卢开椿梅(PrunusmumeSied.etZucc)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Linn)植物,梅果营养丰富,为公认保健食品。经分析,每100g鲜梅果,内含碳水化合物8.51g,脂肪2....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菜用枸杞的保护地栽培张德纯王德槟马宾生(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石艳荣田力华张琦(河北省迁安市迁安职教中心)枸杞为茄科枸杞属(LyciumL.)多年生灌木,有两个栽培种:宁夏枸杞(L.bar barumL.)和枸杞(L.ch...  相似文献   

19.
欧洲菟丝子寄生辣椒简报张春凯,娄芝平,王世喜,赵博虎(大庆市农牧渔业局)(大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欧洲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R.Br)是旋花科(Conrolvulaceac)菟丝子亚科(Cuscutoideae)菟丝子属(Cuscut...  相似文献   

20.
玉木耳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夏季,三明真菌研究所科技人员在仙游县九里湖地区采集到一个野生木耳菌株,经鉴定为木耳属(Auricularia)琥珀褐木耳(Auuicularia fuscosuccinea)。笔者对该菌株进行驯化栽培。在驯化过程中获得一个该菌株的纯白色变异株。经多年栽培,证实该白色变异株的白色性状能稳定遗传,依据其颜色特征命名为玉木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