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花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菇栽培技术黄秀治(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福州350003)(一)花菇的成因花菇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比例一般只占香菇总产的6%左右。花菇菌盖表面龟裂成的花纹不是品种固有的特性,也没有一个自然能形成花菇的菌种。而任何一个香菇菌株只要给予生花菇的外界条件都可...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庆元县2月26日召开“人造菇术栽培花菇的研究”阶段性鉴定会。该项目研究从1988年开始,围绕花菇栽培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分别对室内、外人造菇木栽培花菇工艺进行了探索,从气候角度分析了对花菇形成过程的影响,通过四年多的努力,摸清了花菇形成因子,否定了以往一直认为花菇形成必须具备低强、昼夜温差大的条件的观点,证实了花菇的形成主要是湿度因子同子实体生长相配合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分析探讨了花  相似文献   

3.
花菇是香菇的上品,自古就为皇宫贡品。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和有关部门于1988年开始研究袋料栽培花菇技术,1993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94年被列入浙江省科委计划研究项目,经过两年深度研究,完成了高棚层架室内、室外袋料栽培花菇两套新技术,选育出适于袋料栽培花菇的庆元9015(939)、135两个优良菌株,花菇率可达45.5%(室外)和80%(室内),  相似文献   

4.
花菇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栽培花菇必须考虑品种 ,栽培季节 ,栽培模式 ,气象条件、海拔高度等限制因子。湿度和温度是决定花菇形成和花菇品质最直接、最关键的因子。在自然条件下 ,海拔高度可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气温和温差 ,海拔每升高或降低 10 0m ,气温相应下降或升高 1℃ ,而较低的温度和较大的温差有促进花菇形成和提高花菇质量的作用。一个地区 ,海拔越高 ,其气温相对较低 ,温差较大 ,有利于花菇栽培 ,这一点在我国气温偏高的南方和中原地区感觉尤其明显。这些地区栽培花菇需选择一定的海拔高度 ,一般要求海拔在 4 0 0m…  相似文献   

5.
谈谈促花“八法”管理技术浅见刘世祥,林宇清(浙江省景宁县农经委会食用菌办公室323500)花菇不是香菇的自然形态,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畸形菇。多产这样的产品是栽培花菇的目的。栽培花菇与品种、场地选择、培养料的配制,菇棚的形式等等有关,关键是人工管理...  相似文献   

6.
汪西强  张奉军 《食用菌》2000,22(4):28-29
香菇是较典型的变温结实性、好氧性木腐类真菌,栽培中的温湿度环境直接影响香菇孢子的萌发、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好坏及产量、效益的提高。而花菇是香菇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自然发生率仅为4%~5%。前几年徐州市一些食用菌生产单位的花菇生产试验,花菇率仅为35%。自1997年起,我们在丰县范楼镇指导花菇生产工作,在河南“泌阳模式”即大袋(袋装湿料4kg,含2kg干料)、小棚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气候、地理等条件,经过二年的探索实践,摸索并总结出了花菇生产管理条件的控制技术,将花菇率提高到9…  相似文献   

7.
吴学谦 《食用菌》1996,18(4):4-4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在以往原、段木栽培香菇中,自然发生产量很低。国内虽有不少学者对花菇形成过程和成因进行过论述,但大多是根据表象推断,认为花菇必须在低温、昼夜温差大和干燥等生态逆境中才能形成。我们从1988年以来,对代料栽培香菇在自然气候条件下花菇形成过程进行了实地观测,并围绕影响花菇形成的因素开展了研究,现把影响花菇形成的内外因素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代料花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代料花菇形成的最关键因素是湿度差,全天要有4~5h保持60%的相对湿度;通风对花菇形成有明显的影响,风速应保持在4.4m/s以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别很大 ,根据各地方的气候特征 ,材料、生产习惯等特点 ,形成了南北方不同的花菇培育模式。本文就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品种、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等方面 ,对南北方花菇栽培模式作一比较。1 花菇形成的环境条件①低温 低温是花菇形成的重要因素。气温低 ,香菇生长缓慢 ,菇肉厚 ,蕾期进行“蹲蕾”管理 ,蹲蕾是优质花菇形成的基础。②低湿 湿度及干、湿差是决定着花菇能否形成的主要因子。形成花菇空气相对湿度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 ,培养基内含有足够的水份和养份供应菌丝体吸收 ,满足花菇形成及正常发育。③温差 花菇…  相似文献   

10.
花菇立体袋栽的几点浅见王振洲(浙江省庆元县科协食用菌所323800)笔者近年来进行代料花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初见成效。通过研讨和观察认为:在适宜的季节,人为地控制某些环境条件,限制香菇局部的生长机理,培育花菇是可行的,能成倍地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发...  相似文献   

11.
花菇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高贵的香菇,花菇的龟裂纹越宽、越深,品质越好。自然条件下,形成率较低。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在大棚内从菇蕾形成到育成花菇的渐进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按这3个阶段巧育花菇,花菇形成率可达到98%左右。该项技术可使每间香菇增加产值数千元。  相似文献   

12.
室外人工栽培花菇新技术代料香菇近年在福建省发展很快,产量虽成倍增加,但质量却不尽人意,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所子1992年对森林采集的花菇通过分离、驯化,培育成数个菌株,经3年的研究和摸索进行代料试验获得成功,筛选出宁研9305、933...  相似文献   

13.
代料花菇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学谦  吴庆其 《食用菌》1996,18(3):9-10
虽然花菇的白色裂纹并非某一品种固有遗传特性,没有一个能自然形成花菇的品种,只要适合代料栽培的香菇菌株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代料栽培花菇管理时都会形成花菇,但是不同特性的菌株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形成花菇有容易与不容易、快与慢、产量高与低、质量好与坏之分,故而进行代料栽培花菇技术研究时还要进行菌株品比试验,以选择最适宜花菇栽培的优良菌株。经1993~1994、1994~1995两个年度的品比试验,筛选出一个中低温型单生的菌肉特厚、鳞片多的优良菌株939,另外9015、241-4菌株也较适宜代料栽培花菇。现把品比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环境因子对代料花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代料花菇形成的最关键因素是湿度差,全天要有4~5h保持60%的相对湿度;通风对花菇形成有明显的影响,风速应保持在4.4m/s以上。  相似文献   

15.
郝永趵  赵振霞 《蔬菜》2001,(9):17-17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遇到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保护性的生理变化,而形成的优质畸形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提高香菇栽培中花菇的比例和品质,是提高香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选择适宜品种及催花期 虽然花菇的形成同品种没有必然联系,但不同的香菇品种会因温或停止生长形成花菇丁;而直径3.scm以上的菇营则很难形成花菇。培育花菇的最佳时期为菇营直径2—3.scm,此期菇营已贮备充足的养分,能够在逆境中顺利完成自身的生理变化而形成花菇。 二.温度 温度和温差对花菇的形成和质量的优劣有重要作用。花菇形成…  相似文献   

16.
袋料生产花菇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老法种香菇过程中,在特定季节和特殊条件下能够形成花菇的原理,移用到现行的袋菇生产中来,连续四年以袋料生产花菇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袋料生产花菇不但可能,而且很有发展前途。花菇率高达33~59.1%,并随着精细管理水平和花菇形成条件控制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香菇品位均在厚菇以上,大大提高单袋产值和经济效益。它与普通袋菇生产相比,综合了袋料生产花菇的十条工艺技术环节和六大生产优势。为开创花菇生产新局面,提高香菇质量,增强商品竞争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袋栽香菇多出花菇新技术210042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文献馆徐家琳袋栽香菇,因子实体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处在荫棚下的塑料膜内,长期处于较高和较稳定的空间湿度,子实体在这种趋于饱和环境湿度中生长,很难形成花菇,不仅降低了香菇的品质,更缺乏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代料栽培花菇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工厂化代料栽培花菇技术,根据花菇成因及香菇菌丝生长、原基分化、花菇形成三个阶段所要求的生态条件不同,分别按三个阶段设计了培养室、催蕾室、催化室,利用设施人工调控工艺条件,进行菌丝培养、催蕾和催花管理,使花菇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小试获得了80%的花菇率,比室外高棚层架方式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19.
朱石金  苏敏 《食用菌》2001,23(4):26-27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在自然生长下成花率很低,仅4%~5%、经人工控制培育条件,花菇率可提高到90%以上。1 形成原因 花菇的形成是非遗传性的,属气候生态型变异、环境条件与菇体自身状态起决定作用。通风干燥、低温及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花菇的形成。单生菇多、抗干燥能力强、多鳞片、菌皮薄的品种可提高成花速度与比率。在低温条件下,香菇子实体生长缓慢、菌肉肥厚、质脆嫩,相对湿度 80%以下的干燥环境,菌盖皮层细胞分裂生长速度缓慢,而菌肉细胞分裂生长速度较快,引起皮层开裂,这时若空气相对湿度继续偏低则会形成明花…  相似文献   

20.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对花菇品质和9个环境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确定影响花菇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后,以花菇子实体4个形态特征指标(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和子实体高度)为因变量,以花菇棚内4个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基于有效积温的花菇子实体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花菇品质与棚内的湿差、温差、光照强度的关联度最大;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子实体高度与有效积温间分别符合Gauss模型、Cubisc Ratio模型、韦布尔函数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可为花菇的工厂化栽培管理提供理论数据,通过对花菇不同时期的表型特征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产量并增加生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