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县优质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标准与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祁县是山西省"十二五"一县一业水果基地县,目前全县果树面积1.5万hm2。"十二五"以来通过标准化果园创建示范引导全县果园实施标准化生产,内容主要包括园区选择及基础设施标准、果园投入及产量指标、树相指标、果品质量标准、技术应用规范、果园生产档案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千阳县南寨镇三合村是全县发展果树的首富村,家家户户都栽苹果树,全村果园面积已发展到86.7公顷,今年果品收入400多万元,人均收入2500元,苹果变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金蛋蛋"。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果品产业是静宁县委、政府依据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而确立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果园面积达4.6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7.6%。2008年,该县结果园面积1.5万hm^2。产量24万t,产值4亿元;建成了7个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专业乡(镇)和60个专业村。全县户均果园面积达到0.43hm^3。人均0.09hm^2。果品产业中.全县农民人均收益达8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果品产业呈现出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态势。  相似文献   

4.
<正>农超对接模式是果品供应链发展史上的最新变革,是现代果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新干县围绕"活流通,增效益"目标,积极探索农超对接模式。至目前,全县已有8个果业基地及合作社与县内5家农产品超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互惠共赢。但是,农超对接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寻找相应的发展对策。1新干县实施农超对接存在的几个问题1.1果品质量不能保证现代果业发展刚起步,特色果业基地不多,果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从产品到包装上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果品进入超市不能保证品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沂源县立足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深入实施"品牌惠农"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县构建起2万hm2苹果、0.67万hm2桃、0.33万hm2大樱桃、0.33万hm2葡萄、1.33万hm2干果、0.33万hm2蔬菜、0.2万hm2中药材的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格局。农民收入的70%来自林果业,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全国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  相似文献   

6.
正苹果产业是吉县的主导产业。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在28万亩,年产量22万吨,产值10亿元,果农人均果品纯收入6 000余元。苹果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指标中占到四个"80%以上",即:苹果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果农占农民的80%以上,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7.
1982年以来、我县的果树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1986年,全县果园面积由1982年的8万亩,发展到23万亩,其中结果园已达8万多亩,年产果品8000万公斤,收入7000多万元。15万亩幼果园也长势喜人,预计三年从后。全县果品生产可达到6,9亿斤,纯收入4.4亿元,将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8.
<正>截止2012年平陆县"一县一业"苹果产业发展到2.2万hm2,年总产量3.5亿kg,产值4.8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2 37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3 100元的76.4%。全县228个行政村中有181个村是苹果村,"纸+膜"双套袋和套纸袋面积达0.47万hm2,总产值占苹果总产值的30%左右;全县建成标准化示范园区16个,标准化示范园260个,果业农民农业合作社108个;全县现有果业恒温保鲜库12座,土窑洞贮藏库165座,果品贮藏能力为15 500t,其中土窑洞贮藏能力7 500t,恒温冷  相似文献   

9.
刘成武 《中国果菜》2010,(10):27-28
<正>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县关于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要求,提出了稳定面积、突出优势、调优结构、提质增效的果品工作思路,全县优质果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工作有了较大提升,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主要成效1.1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形成了0.307万公顷优质果茶基  相似文献   

10.
正果品质量安全和人类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果品质量安全认证是提高中国果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消费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它不仅推动了芮城县果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而且提升了芮城县果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1果品质量安全认证对芮城县果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芮城苹果"是芮城县支柱性龙头产业,全县水果  相似文献   

11.
平泉县是河北省山杏主产区之一,全县现有山杏面积超过4万hm^2,年产杏仁1500t,平均每667m^2产杏仁3k,这种面积大、产量低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县果品产业的发展。为此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实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县山杏低产改造的相应措施,并在全县进行了推广,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和人们对高质量果品的强烈要求,全国果品业掀起了以提高果品质量为中心的品种结构调整高潮。武眭县抓住这一契机,下定决心,狠抓了全县柑桔劣质果树改换和发展名优果品工作,促进了我县果树生产向良种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通过几年努力,全县已改换劣质柑桔树七十余万株,新栽名优果苗五十余万株,计划在本世纪末将全县二百余万株柑桔劣质品种全部改换。今年果品改良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礼泉县是陕西省最大的苹果基地县,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面积、果业生产结构等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果业产业化的道路还处于低层次阶段,果品生产结构的调整依然是当前果业发展的一条主线。1生产情况礼泉县从1996年开始果业生产结构调整,正在从过去以苹果占绝对量的果品结构调整到以苹果为主,梨、葡萄、桃等果品共同发展的果品生产结构。目前,全县已建成果品基地4·67万hm2,其中苹果3·33万hm2、梨0·67万hm2、特色杂果0·67万hm2。苹果品种主要以富士优系、秦冠、嘎拉优系、粉红女士等为主;早、中、晚熟比例为8∶17∶75;杂果中,桃占0·17万hm2…  相似文献   

14.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金三角地带,年均气温12.9℃,年日照时数2 353 h,平均降雨量500 mm,无霜期217 d,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大县.   1 果业生产现状   临猗县现有55万人,耕地面积10万hm2,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一个传统的粮棉大县转化为果业大县.全县果林面积发展到6.7万hm2,在2007年中国苹果年会上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20强县(市)"之首,为全国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县.2007年全县水果面积发展到5.7万hm2,其中苹果面积4.9 hm2,占水果总面积的86%,其余为杂果面积(梨0.4.万hm2、石榴0.2万hm2、桃0.07万hm2,李0.03万hm2、杏0.07万hm2、葡萄0.03万hm2).果品总产量160万t,全县农民人均果业纯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已成为临猗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5.
苹果作为静宁县优势产业.得到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苹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至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4.67万公顷,占耕地的46.5%,户均0.49公顷,人均0.107公顷.2007年结果园面积1.1万公顷,产量19.8万吨,产值3.7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2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2008年挂果面积1.5万公顷,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2009年挂果面积2万公顷.产量30万吨.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300元以上.占当年农民收入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玉田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最西端,京津唐三角区中心地带,西距北京117 km,气候为典型的京东气候。玉田县北部山区均为石灰岩山区耕地,面积为13135.2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11%,到2012年底已发展果树6666.7 hm2,果品产量70194 t,果品产值超过2.16亿元,经济林总产值超过2.5亿元。为进一步促进石灰岩山区果树的发展,促进果品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省隰县开发推出了凭借梨果仓单质押的"梨商通"信贷产品,有效缓解了梨商和果农交易资金不足的问题,扭转了梨果交易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梨果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发放支持果业发展、果品改良、新种植、贮存果品等贷款169户,670余万,重点涉及阳德垣、习礼垣、后堰垣、北庄垣等20多个行政村,惠及果农、果商达1 000余户。"梨商通"贷款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出,支持和引导购销大户、梨果经纪人创新营销理念。同时,通过与果业  相似文献   

18.
<正>临邑县位于德州市东部,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其水果产业的发展对于平原地区来讲颇具代表性。介绍了临邑县果业生产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1 基本情况1.1 果业发展规模果业是临邑县的特色产业,全县果园面积900hm~2(1.35万亩)左右,果品年产量2万t以上,以苹果、梨、冬枣为主。其中苹果主要分布在临邑镇、临盘街道,面积400hm~2(6000余亩),年产量1万t;梨主要分布在兴隆镇、临南镇,面积150hm~2(2200余亩),年产量  相似文献   

19.
1991年冬主产南丰蜜枯的南丰县遭受百年未遇特大冻害后,南丰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开展多形式全方位恢复和发展南丰密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无论种植面积和果品总产量,还是农户人均收入均已跃居省内前茅,成为名符其实的江西省农业发展先进县。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果品量大、品质提高缓慢,滞销卖难问题日渐显露。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00年以来。甘肃省静宁县苹果产业有了长足发展。2003年,农业部将静宁划定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县委、政府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将果品产业确定为推进富民强县的第一大产业;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提出了建设全国优质果品大县,制订全省优质果品创汇基地和“平凉金果”主产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制订了《静宁县果品产业五年规划》。从项目配套、信贷贴息等方面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果园新植速度由2003年以来的每年3333hm^2提高到2006年以来的每年6666hm^2。目前,全县果树经济林面积突破4.67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