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粒用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鉴选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为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耐盐新种质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用20 份高粱种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150 mmol/L NaCl 溶液进行处理,置于人工气候培养室,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等相关指标;将20 份材料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催芽,用150 mmol/L NaCl 溶液浇灌,以等量的浇水为对照,调查并比较幼苗成活率、生长速率及枯萎指数。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50 mmol/L盐胁迫下,‘3438’、‘航天育种SP42’、‘09305R’、‘3560R’品种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其他指标均小于对照。20 份材料中,在芽期鉴选出耐盐材料4 份,苗期筛选出3 份;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植株鲜重>发芽势;20 份材料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等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品种5 类。确定150 mmol/L NaCl选定为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标准盐浓度,确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叶长、植株鲜重可用于高粱耐盐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NaCl对高羊茅萌发的胁迫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艳  兰剑  谢应忠 《种子》2009,28(12)
通过室内模拟盐胁迫对高羊茅不同品种萌发的胁迫效应研究,揭示单盐对牧草、草坪草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和萌发盐分临界值,以期为盐碱地改良和优良牧草的引选提供依据;用不同浓度NaCl作为高羊茅萌发培养液,通过测定相对发芽率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aCl盐胁迫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在0~0.6%的低盐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不明显,NaCl盐浓度高于0.6%时抑制作用显著;0.4%、0.6%、1.2%的NaCl浓度是高羊茅相对发芽率变化的几个"拐点"(即敏感点);高羊茅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Y=101.75-47.371 x,r=-0.98;14个品种中萌发期较耐盐的品种有佛浪、爆发力和翠碧A,火凤凰、交战2和火凰RT耐盐性较差;高羊茅萌发阶段进行耐盐性评价时,相对发芽率和耐盐半致死浓度是很好的萌发能力的鉴定指标,可以作为种子耐盐能力评价指标,但耐盐致死浓度不宜作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水稻耐盐种质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进一步鉴定现有水稻材料的耐盐性,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种质资源和耐盐亲本。以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获得的耐盐品系和当地水稻育成品种共21份为试验材料,评价各材料在盐胁迫下发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处理下,各材料发芽率及芽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材料D-1,D-3,D-4,D-7,D-13,‘长白10号’,‘节9’和D10在盐处理下的发芽率较高,相对盐害率较低,耐盐性均表现为极强,耐盐级别为1级,芽长盐处理(T)与非盐处理(CK)的比值较高,说明其受到盐的抑制较小,芽期耐盐能力较强;用100 mmol/L NaCl对各材料幼苗处理8天后,材料‘长白10号’、D-10、‘节10’、D-13、‘天井4号’、D-14、D-11、D-2、D10和D-8的相对死叶率较低,盐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含水量与未用盐处理的相比下降幅度较小,可溶性糖积累量较多,说明其渗透调节能力较强,属于苗期较耐盐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稻品系芽期耐盐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水稻品系在芽期耐盐性,为今后培育耐盐品种提供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以7个水稻品系为实验材料进行芽期耐盐试验,用不同浓度NaCl(盐浓度分别为0、0.125、0.15、0.2 mol/L)胁迫后,对水稻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芽鲜重以及主根数目进行测定分析,并通过多元分析对各品种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不同水稻品系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0.15 mol/L盐处理下,‘S83’,‘S85’号水稻品系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S88’号水稻品系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盐胁迫下‘S88’号水稻品系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以克旱16和新麦9为实验材料,研究由不同浓度NaCl和Na_2SO_4混合盐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将NaCl和Na_2SO_4按照3:0、2:1、1:1的比例进行5个浓度梯度的混合,配成15种混合盐溶液,以纯水作为对照,分别对克旱16和新麦9的种子进行盐胁迫,观察并分析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种子活力指数、幼苗长度、幼苗期主根长度、幼苗期单株根数以及幼苗干鲜重等数据,所得实验数据表明,高盐浓度对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抑制作用。同时,不同的盐组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抑制作用不同,NaCl的抑制作用强于Na_2SO_4。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杂交油葵品种耐盐性鉴定及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鉴定中国新育成杂交油葵品种康地102(K102)、康地5(K5)的耐盐性,以引进的高耐盐杂交油葵G101为对比材料,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通过萌发期、幼苗期、全生育期实验,比较了它们的耐盐性。实验结果表明,油葵萌发出苗期耐盐性较强,含0.2% ~ 0.6% NaCl的盐土胁迫使油葵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时间延长,但最终不影响出苗率;在NaCl处理下,油葵的生育期延迟,其株高、茎粗、果盘面积和籽粒重均显著下降,0.6% NaCl的盐土胁迫下所有油葵品种均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而0.4% NaCl 的盐土胁迫下K5不能完成其生活史。不同油葵的耐盐性顺序是:G101>K102>K5。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全生育期试验是油葵耐盐性鉴定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甜高粱幼苗的耐盐能力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甜高粱是一种能源作物,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的特点。本研究以BJ-17、BJ-18和M-0011三个甜高粱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高盐胁迫下甜高粱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比较分析了三个品种(系)的耐盐性,为高耐盐性甜高粱选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甜高粱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并有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萌发抑制的程度随之增大的趋势;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系)甜高粱幼苗的六项生理生化指标呈现出以下规律:甜高粱幼苗的鲜重和株高均有所下降,甜高粱幼苗叶片电解质相对外渗率、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所上升,甜高粱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其中叶绿素b含量下降最为明显;三个甜高粱品种(系)六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BJ-18具有较强的耐盐性,BJ-17弱之,M1-00110的耐盐性最差。  相似文献   

8.
旨在为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耐盐新种质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用20份高粱种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150 mmol/L Na Cl溶液进行处理,置于人工气候培养室,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等相关指标;将20份材料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催芽,用150 mmol/L Na Cl溶液浇灌,以等量的浇水为对照,调查并比较幼苗成活率、生长速率及枯萎指数。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50 mmol/L盐胁迫下,‘3438’、‘航天育种SP42’、‘09305R’、‘3560R’品种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其他指标均小于对照。20份材料中,在芽期鉴选出耐盐材料4份,苗期筛选出3份;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植株鲜重发芽势;20份材料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等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品种5类。确定150 mmol/L Na Cl选定为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标准盐浓度,确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叶长、植株鲜重可用于高粱耐盐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NaCl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2个黄瓜品种(‘津春五号’、‘世纪春秀’)为材料,以浓度(150 mmol/L)的NaCl溶液结合外源水杨酸SA(0~1.0 mmol/L)处理黄瓜种子并进行发芽试验,观察了黄瓜种子的发芽情况及幼根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对黄瓜幼苗根伸长的抑制比茎更明显;外源SA能显著改善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特性,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发芽和根系生长的伤害,并以0.25 mmol/L的SA溶液处理对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效果最好。NaCl胁迫下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和外源SA的缓解效应存在差异,‘津春五号’的耐盐性和外源SA的缓解效应高于‘世纪春秀’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NO供体硝普钠(SNP)浸种黄金树种子得到其幼苗,采用NaCl琼脂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 SNP浸种可以明显缓解100 mmol/L NaCl胁迫对黄金树苗高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2 000μmol/L SNP浸种可以明显缓解100 mmol/L NaCl胁迫对黄金树发根数造成的抑制作用;黄金树种子在外源NO供体SNP浸种后萌发得到的幼苗耐盐性较优,可为黄金树耐盐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旨在加强玉米耐盐性的研究和利用,本研究采用水培法,以NaCl胁迫拟田间盐生条件,在适宜的盐胁迫处理浓度的基础上,以耐盐系数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42 份玉米自交系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鉴定。结果表明:发芽率、根干重、苗干重、根鲜重、根长和苗鲜重可作为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盐性筛选和鉴定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42 份玉米自交系苗期的耐盐性划分为5 类,其中B红-2 等12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较强,NC320 等42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中等,50K-4-1 等58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一般,H070480 等77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敏感,甘1 号等53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S. Y. Lee    J. H. Ahn    Y. S. Cha    D. W. Yun    M. C. Lee    J. C. Ko    K. S. Lee    M. Y. Eun 《Plant Breeding》2007,126(1):43-46
Using a population of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of the 164 genotypes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Milyang 23’ (indica) and ‘Gihobyeo’ (japonica) in rice (Oryza sativa L.), salt tolerance was evaluated at a young seedling stage in concentrations of 0.5% and 0.7% NaCl.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related to salt tolerance was carried out by interval mapping using Qgene 3.0. Two QTLs (qST1 and qST3) conferring salt tolerance at young seedling stage were mapped on chromosome 1 and 3, respectively, and explained 35.5–36.9% of the total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0.5% and 0.7% NaCl. The favourable allele of qST1 was contributed by ‘Gihobyeo’, and that of qST3 by ‘Milyang 23’.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0.5% and 0.7% NaCl for 2 years were similar in flanked markers and phenotypic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3.
11份芦笋种质材料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给滨海盐碱地发展芦笋产业以及芦笋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设置了0%、0.1%、0.2%、0.3%、0.4%、0.5% 6个NaCl盐度水平,对11份芦笋种质材料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育指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芦笋不同品种耐盐能力差异明显,从种子发芽情况看,NJ956、06-9耐盐能力最强,在0.5%盐浓度下仍能正常发芽,其次为NJ982、‘阿波罗’,能耐0.4%的盐浓度,‘冠军’和06-6能耐0.2%~0.3%的盐浓度;从幼苗生长情况看,‘硕丰’耐盐能力最强,其次为06-9、NJ982、‘阿波罗’、NJ956、NJ978和‘冠军’。综合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06-9、NJ982、‘阿波罗’、NJ956、NJ978、‘冠军’和‘硕丰’能耐0.3%或更高浓度的NaCl胁迫,可以作为耐盐品种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比不同品种水稻发芽阶段的耐盐性,筛选出耐盐性更强的品种,以0、0.3%、0.5% NaCl处理水稻种子,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下9个水稻品种生长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水稻发芽阶段,0.3%和0.5% NaCl处理下显著抑制其出芽和生长,其中‘9311’水稻品种变化最小。与无盐处理相比,仅在0.5% NaCl处理下的芽长和根长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1.9%和11.5%。盐分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抑制程度高低顺序为‘G1’>‘银香38’>‘津原U99’>‘软香粳’>‘金稻919’>‘津原77’>‘津原E28’>‘天隆粳2号’>‘9311’。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在9个水稻品种中‘9311’的耐盐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不同小麦品种芽期耐盐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在芽期的耐盐性,本研究以6 种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NaCl (盐浓度分别为0%(CK)、1%、1.5%、2.0%)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并分析小麦芽期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都随之降低。其中,在高盐(1.5% NaCl)处理下,‘宁春4 号’、‘Drasdal’在芽期比较敏感,‘红芒麦’、‘毛火麦’在芽期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宁春27号’、‘山融3号’表现出比较强的耐盐性。因此,在高盐胁迫下‘宁春27号’、‘山融3号’芽期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及其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阐明盐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性状表现和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能强弱,同时为改良盐碱化土壤提供更加耐盐碱的植物品种,提高盐碱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本试验以5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均有较大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苗长和根长明显缩短,而且,高质量浓度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间的差异显著;品种间各指标的表现不尽相同,发芽势与发芽率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苗高和幼根长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单项指标耐盐系数和品种综合耐盐指数来看,5个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能强弱顺序为‘Magnum salt’>‘中苜1号’>‘维多利亚’>‘巨人201T’>‘皇冠’。  相似文献   

17.
NaCl胁迫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春  高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2):135-141
为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的NaCl盐浓度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萌发期的室内发芽鉴定,通过对不同盐浓度下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及根、茎、苗高等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盐胁迫下(0.2%,0.4%,0.6%),多数品种(13个品种)都能保持较高的发芽能力(89%以上);而当盐浓度达到0.8%时,各品种发芽能力有了较大差别。同时,开始出现畸形苗,是开展苜蓿萌发期耐盐(NaCl)鉴定时最适的起点浓度。耐盐能力越强的品种,畸形苗出现的比例越少。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毒害作用越大,很多已萌发植株的根失活,而苗越长的植株虽然根已失活,但个别苗会从根茎处发出新根,增加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耐盐较强的品种有:‘岩石’、‘中苜1号’、‘陇东’、‘中苜3号’、‘DS310FY’。本试验的开展,为紫花苜蓿耐盐碱品种快速筛选及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和培育较耐盐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下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特性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不同杂交水稻组合发芽期对盐胁迫的反应,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用4、8和12 g/L 3个NaCl单盐浓度对8份杂交水稻组合进行盐胁迫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培养皿放30粒种子。分别于4天和7天后调查种子发芽率,7天后调查芽长、主根长和根数。以相对盐害率对杂交组合进行耐盐性评价。发芽率、芽长、主根长和根数随盐浓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较低盐浓度(4、8 g/L)时的下降不明显,部分组合还高于对照;高浓度盐溶液(12 g/L)显著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芽长、主根长和根数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35.8%、57.6%、76.1%和83.8%;随着盐浓度的提高,根数下降较快,盐胁迫对杂交水稻组合的根数影响要大于芽长和根长;筛选出发芽期强耐盐组合‘桂源优500’、‘II优1040’(1级),‘II优1050’、‘甬优12号’(3级)。以12 g/L NaCl单盐浓度可作为杂交水稻组合发芽期耐盐性分级评价的适宜浓度,相对盐害率可以作为杂交水稻发芽期耐盐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