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承载力研究可以为分析区域发展现状及确定区域发展方向提供依据。通过对东台市具体情况的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了东台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旨在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依据全面、科学、可比和简便适用的评价指标选择原则,通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系统的诸项定量指标,设计了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並以江苏省董徐村为例证,提出了对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定量评价的方法。在计算方法上,由于生态系统指标变化具有滞后性,作者认为需要将生态系统指标的变化进行“放大”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来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方法】本文基于能值理论,构建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ArcGis软件分析2016年山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区域差异。【结果】①2016年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据主导地位,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性过大;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资源储量的差异,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在社会、经济和自然3个子系统的能值指标测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③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来看,忻州市对外经济贡献最大,晋中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运城市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状况最好。【结论】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开发潜力较大,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政策措施,致力于提高系统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4.
杨艳芳  罗剑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22-3023
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以及各评价指标基本内涵的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确立,参照层次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列出了能够反映各效益的评价指标,并简要介绍了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中常用的综合评分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它分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简写为EES系统),建立了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范畴;同时依据协同发展原理构建了协调度评价的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等级理论,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共筛选出21个代表性指标对该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区在1995-2001年间,系统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弱度协调状态,协调等级为6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是降低趋势,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是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在平缓中略降,生态子系统协调度降低是导致整个系统协调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可见在资阳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法的重庆市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分析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构建了区域的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值,结合归一化指标数值,得出其生态、社会、经济子效益及综合效益分值,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评价了重庆市农业生态系统,并提出了实现当地可持续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原则和主要目标,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信息工程学中的"熵"的概念,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该体系中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做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W县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现状,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结合耦合模型与系统学思想,采用CRITIC-TOPSIS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乡镇数据库等数据,以W县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该地区2021年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以该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均值来看,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处于上升期,社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较好,空间上相似性和差异性兼具;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整体处于勉强协调以上阶段,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9.
对矿山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针对吉林省磐石地区建筑用石灰岩矿山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建筑用石灰岩矿山复垦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3个典型矿山进行了效益评价。基于AHP分析和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甲、乙、丙3个建筑用石灰岩矿的复垦效益评价为"良""一般""差"级别;该评价方法为石灰岩矿复垦效益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根据评价得出的"良""一般""差"级别,可以为地方管理部门评价已完成的矿山复垦,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矿山复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标准和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在分析生态经济城市内涵的基础上,以吉林省为例,总结了生态经济城市总体布局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标准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实施途径。确定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主线、控制生态经济城市人口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可以表述为: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题,从我国林业的实际出发,以满足社会多种需求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森林资源全面经营为基础,以突出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科教兴林为动力,以建立林业的大经营、大流通、大财经体系为重点,以分类、分区、分块经营和重点工程建设为途径,以系统协同为关键,实现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依据"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森林生态演替规律,阐述了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的必要性,认为:森林生态修复,是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必经之路、是推进林区经济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是保民生保稳定的必要措施。以吉林省湾沟林业局森林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按实验结果测算,采取森林生态修复措施,目前的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至顶级群落至少提前100 a。通过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增加林内珍贵树种比例,中幼龄林蓄积生长量可达10 m~3·hm~(-2)·a~(-1)以上,是没有经过生态修复林分生长量的2~3倍;吉林省森工林区,按照森林生态修复进行森林资源经营,以红松为主要目的树种的森林资源蓄积将达到300 m~3·hm~(-2)以上。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红松、胡桃楸结实期可提前5~10 a;湾沟林业局经过5~10 a的生态修复,红松、胡桃楸果仁年总产值可达到近亿元。针对吉林省森工林区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吉林省森工林区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入手,选取4个社会效益指标、4个经济效益指标、3个生态效益指标,构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AHP和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再采用物元分析理论,构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以某研究区为例,运用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各个指标值在各个评价等级中的关联度,得到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构建原理为基础,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不安全指数计算模型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993年和2003年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不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420和0.286,均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度比1993年有明显提高,但和全国相比,生态安全度还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区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环境改善为准则层的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并对广西省大新县生态经济建设规划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大新县生态经济建设综合水平将不断提升,到2015年后呈明显加速趋势,预测到2025年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现阶段建设规划把建设重点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节约等薄弱环节,较好地体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个别指标与总体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今后建设中须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19-220
吉林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民数量较多,综合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紧缺。在"互联网+农业"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就必须培养一批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高校教育资源更多的是理论的学习过程,而对于将高校教育资源转化实践,是一种模式的创新。对于带动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将高校的教育资源成果充分的为吉林省地方社会经济服务,从而带动大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充分阐述了将高校的教育资源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究,同时又将高校教育资源与吉林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充分融合,以期为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开辟一条可行之路。为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理论层面上为国家及吉林省政府寻求解决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致富的一条关键之路。  相似文献   

17.
张汉庆  陈军 《江西农业学报》2013,(11):143-146,150
选取了2006—2010年宣城市120个农村土地整治验收项目,并采用LMDI模型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计算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分析了效益的时间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影响,与规模经济呈正相关;(2)因整治方向和重点不同,不同时期影响土地整治的因素有较大差异;(3)不能仅以新增耕地率为约束性指标,还应实质考虑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在土地整治活动中应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格入  相似文献   

18.
以吉林省为例,将区域综合承载力系统划分为经济、水土、社会、生态4个子系统。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结合熵值法客观赋权,构建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4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科学评价,并诊断出制约区域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区域综合承载力和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部分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和整体承载力变化呈现出一致性;水土承载力一直是制约区域综合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前期社会性限制因素逐渐转变成生态因素;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各子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冲击,并对区域综合承载力造成巨大影响。对区域综合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价并进行障碍诊断,为政策制定和吉林省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DEA分析方法,基于黑龙江森工林区的产业体系,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模式进行产业划分,以最具代表性的营林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为投入指标,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生态经济模式进行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增加林业投入,扩大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规模可以有效提高黑龙江森工林区的生态经济效益.另外,应将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并兼顾社会经济要素的农用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以县(市、区)为分区单元,使用Ward系统聚类法,采用"空间方位+农用地整治策略"的命名方法,将吉林省划分为4个农用地整治区,根据分区指标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方向及重点,为分区开展农用地整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