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金进  叶亚新  程明  陆爱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944-946,948
研究了铈对酸雨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mg/L铈对酸雨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具有最佳防护作用;30mg/L铈对酸雨胁迫下玉米幼苗的防护效应较好,可使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及质膜透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强度增加,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升,SOD和POD活性下降,CAT活性上升及脯氨酸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2.
采用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0、0.001、0.01、0.05、0.1、1.0和2.0mmol·L~(-1))的水杨酸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POD、CAT和SOD活性降低。适宜浓度水杨酸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MDA含量降低,POD、CAT和SOD活性增强,其中以浓度为0.01~0.05mmol·L~(-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水培法分别探究了酸雨对玉米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以及稀土元素铈、镧对酸雨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pH值3.0)的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理机能受影响,导致幼苗保护酶系统中SOD、CAT活性减弱,POD活性增强;叶片分别喷施30 mg/L铈、20 mg/L镧减轻了酸雨胁迫对幼苗产生的不良影响,CAT、SOD活性提高.这表明稀土元素铈、镧对酸雨胁迫下的玉米幼苗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铈所起的防护效果优于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酸雨胁迫下酸雨敏感植物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mg/L氯化镧对酸雨胁迫下番茄幼苗的保护效应较好,稀土元素镧的施用,可使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及质膜透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减弱了由于酸雨胁迫所导致的POD活性的下降幅度。表明适当浓度的镧对酸雨胁迫下番茄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文彦 《吉林农业科学》2020,45(1):21-24,78
以中性溶液(pH=7.0)为对照,研究了pH值为1.0、2.0、3.0、4.0、5.0和6.0模拟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pH值的降低而降低,pH值模拟酸雨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pH值的降低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弱酸(pH=5.0和pH=6.0)条件下玉米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和生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玉米幼苗苗长、苗干重、苗干物质分配和根长、根干重、根干物质分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出一定的耐酸性;在pH值低于5.0时,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严重受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pH值为1.0时,玉米种子失去活性而完全没有萌发;玉米种子浸提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pH值的降低呈增加趋势,根系活力(TTC)随pH值的降低呈降低趋势,说明模拟酸雨降低了玉米种子的根系活力。不同pH值模拟酸雨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指标影响较大,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保护酶(SOD、POD、CAT)和非保护酶(PPO、PAL)活性随酸性的增强呈降低趋势。综合分析认为,玉米种子萌发对pH值模拟酸雨胁迫下的临界值和极限值为3.0~4.0。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3、3、20、60、120、180、240 mg·L-1)镉胁迫下,万寿菊属植物幼苗(万寿菊、孔雀草)的生理指标与富集指标,比较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镉吸收量,明确不同质量浓度镉胁迫下万寿菊属植物幼苗生理调节机制与富集能力。【方法】通过水培试验,采用镉胁迫处理幼苗,测定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镉吸收量,研究镉胁迫对万寿菊、孔雀草幼苗的生理指标与幼苗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Cd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加,万寿菊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随Cd质量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孔雀草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过氧化物酶先上升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万寿菊、孔雀草幼苗对镉的吸收量随Cd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加积累能力逐渐增强,万寿菊幼苗与孔雀草幼苗在180 mg·L~(-1)Cd胁迫时,幼苗内Cd含量分别达到440.40、478.23 mg·kg~(-1)。【结论】中、低量的Cd胁迫(0.3–120 mg·L~(-1))对万寿菊、孔雀草幼苗生理影响小,自身可以调节,高量的Cd胁迫(180、240 mg·L~(-1))产生破坏作用,影响较大;万寿菊、孔雀草幼苗富集量随Cd胁迫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直到幼苗不萌发;万寿菊幼苗抵抗Cd胁迫生理机制过氧化物酶起主导作用,孔雀草幼苗抵抗Cd胁迫生理机制超氧化物歧化酶起主导作用;采用万寿菊、孔雀草种子进行植物修复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镧对铅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有防护作用,最适浓度为30mg/L;镧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有: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强度增加,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升,SOD、POD、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表明镧有缓解铅胁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用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的硝普钠(50、100、300、500、1000μmol/L)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的根、茎长和鲜质量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降低,适宜浓度的硝普钠浸种,缓解了干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迫害,SOD、POD、CAT活性均升高,MDA含量下降。通过对比几种不同SNP浓度,结果说明,500μmol/L SNP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的保护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浓度铝离子(0,25,50,100μmol·L~(-1),p H=4.5)胁迫处理高粱幼苗,以探究铝胁迫对高粱BTx623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铝处理后,高粱幼苗株高无显著变化,但其根系长度和相对伸长率显著下降;25μmol·L~(-1)铝胁迫下幼苗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1.4%,50.0%,32.1%和32.5%,而50和100μmol·L~(-1)铝胁迫下幼苗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铝胁迫程度加大,根尖铝积累量、根系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逐渐增加。25μmol·L~(-1)铝胁迫下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上升了44.5%和33.7%,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不显著,而100μmol·L~(-1)铝胁迫下这3种酶活性均显著降低。综上,25μmol·L~(-1)铝胁迫下高粱BTx623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对鲜重、干重和叶绿素含量亦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根系伸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50和100μmol·L~(-1)铝胁迫对高粱BTx623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亚精胺浸种对渗透胁迫下玉米(Zea mays L.)种子萌发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渗透胁迫下,玉米发芽势、发芽率和胚芽鞘长度均下降,且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下降;用亚精胺(Spd)浸种处理后,抑制了玉米种子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其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长度、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以及淀粉含量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Spd浸种处理通过提高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降解,从而促进渗透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NO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模拟低温胁迫状况,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的SNP均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抑制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MDA含量的上升,降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增加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明外源NO可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或减少损伤,提高植物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在SNP不同的使用浓度中,以100μmol·L-1SNP对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当SNP浓度过低和过高时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镧对酸雨胁迫下大豆萌发种子能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La(Ⅲ)对酸雨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动态变化的影响,以pH 2.5、4.0模拟酸雨和La(Ⅲ)(25 mg·L-1)处理大豆种子,采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培养方法,测定了La(Ⅲ)对不同酸雨强度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时ATP含量、能荷、过氧化氢酶活性、线粒体活性及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胁迫强度的增加,大豆种子萌发ATP含量、EC含量、CAT活性、线粒体活性和呼吸速率均降低;La(Ⅲ)预处理可缓解酸雨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ATP含量、Ec含量、CAT活性、线粒体活性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增强种子抗酸雨胁迫能力.说明La(Ⅲ)可通过增强能量代谢来缓解酸雨对大豆萌发种子的伤害,增强种子抗酸雨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山农24’为试材,100 mg·L~(-1)的硫酸铜模拟铜胁迫环境,采用营养液盆栽法,设硝酸镧和亚硒酸钠两个因素浸种,研究了镧、硒浸种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率及铜盐胁迫下小麦幼苗干物质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胁迫处理降低了小麦地上干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其中,50 mg·L~(-1)镧元素(La~(3+))、30 mg·L~(-1)硒元素(Se~(4+))提高冬小麦发芽率效果最佳;50 mg·L~(-1) La~(3+)、20 mg·L~(-1) Se~(4+)水平处理铜胁迫小麦幼苗地上干物质含量恢复最明显,较原来水平显著提高129.12%(P0.05);100 mg·L~(-1)La~(3+)、30 mg·L~(-1) Se~(4+)水平处理使小麦SOD活性较原来水平提高126.75%;100 mg·L~(-1) La~(3+)、10 mg·L~(-1) Se~(4+)水平处理使小麦POD活性较原有水平显著提高282.43%(P0.05);100 mg·L~(-1)La~(3+)、20 mg·L~(-1)Se~(4+)水平处理使小麦CAT活性较原有水平显著提高123.85%(P0.05);100 mg·L~(-1) La~(3+)、10 mg·L~(-1) Se~(4+)处理使小麦可溶性蛋白较原有水平处理组降低86.09%。综合而言,镧、硒共同作用可有效提高冬小麦细胞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抑制铜离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耐镉细菌Delftia sp. B9对镉(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吸收积累Cd的影响,以两种水稻(华润2号、深两优5814)为材料,研究水稻在3种Cd胁迫浓度(0、0.01、0.1 mg·L~(-1))下添加Delftia sp. B9菌液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浓度为0.1 mg·L~(-1)时,Delftia sp. B9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少2.87 mg·L~(-1),产铁载体相对含量下降17.34%。Cd胁迫浓度为0.1 mg·L~(-1)时,添加Delftia sp. B9菌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耐性系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d胁迫下添加Delftia sp. B9菌液的处理(T3)与对照(T1)相比能显著增加两种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添加Delftia sp.B9显著降低两种水稻幼苗根、茎、叶中Cd含量,使华润2号根、茎、叶中Cd含量分别降低63.81%、67.59%、70.84%,使深两优5814根、茎、叶中Cd含量分别降低75.95%、74.84%、80.81%。研究表明,耐镉细菌Delftia sp. B9可促进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增加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株高,并降低根、茎、叶中Cd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屎肠球菌胞外多糖对Cd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法,在含有Cd(20、40 mg·L~(-1))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胞外多糖(500、1 000 mg·L~(-1)),考察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关代谢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Cd胁迫明显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效率与幼苗各器官的发育情况,而添加不同浓度的屎肠球菌胞外多糖可以显著促进Cd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根部发育,但水稻萌发后的芽长受到显著抑制,而这种抑制作用在水稻幼苗生长阶段并未观察到。在Cd胁迫条件下,胞外多糖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内类黄酮与花色素苷的含量提高了18.6%~208.7%,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力显著上升,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胞外多糖提高了Cd胁迫下水稻叶片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和羧酸盐的含量,并可能通过加强渗透作用来降低Cd对水稻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屎肠球菌胞外多糖可以显著缓解Cd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高纤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D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NaCl胁迫下,施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亚麻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1)NaCl胁迫下,采用0.05~0.5 mg·L~(-1)BR浸种,与对照相比,亚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显著提高(P0.05),采用0.5 mg·L~(-1)BR浸种效果最好。适当浓度BR预处理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亚麻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SOD、POD、SuSy、β-1,3-葡聚糖酶等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盐害胁迫。通过综合比较确定,0.1~0.2 mg·L~(-1)BR处理对提高亚麻幼苗耐盐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酸雨区三叶草作为地被植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pH为2.5、3.0、3.5、4.0、4.5、6.5(清水)不同梯度酸雨胁迫对地被植物三叶草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抗性指标的影响。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用酸性茚三酮显色法测定,POD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在不同pH酸雨影响下,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蛋白质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pH的下降呈上升趋势。[结论]pH3.5的酸雨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腐植酸对干旱胁迫下谷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腐植酸(HA)对干旱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腐植酸(HA)浸种晋谷21号和张杂10号,用18%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的腐植酸(50、100、200、300、400mg·L~(-1))对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萌发期萌发指标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对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50~300mg·L~(-1)的HA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2个品种谷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芽长及根长,对张杂10号的抗旱指数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采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析表明,腐植酸作用于谷子的最佳浸种浓度为100mg·L~(-1)。[结论]干旱胁迫下,适宜浓度的腐植酸浸种对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效缓解了干旱胁迫对谷子的伤害,增强了谷子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京尼平苷(Geniposide,GD)对盐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玉米幼苗形态、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吉龙2(耐盐碱)和欣煊58(不耐盐碱)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培养玉米幼苗,探讨150 mmol/L盐碱胁迫(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1∶9∶9∶1,摩尔浓度比)条件下,GD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形态、根系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APX、GR、MDHAR、DHAR)活性及抗氧化物(AsA、GS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GD处理能有效缓解盐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促进吉龙2和欣煊58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使渗透物质积累保持渗透调节平衡;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含量以及AsA/DHA和GSH/GSSG。表明GD能提高植物细胞内的AsA-GSH循环运转效率和玉米幼苗的抗盐碱胁迫能力,本研究为黑龙江盐碱地种植玉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给稀土元素农用拓展及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以永良四号小麦幼苗为材料,采用模拟盐害的方法,探索了盐胁迫下铈的不同施用方式产生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MDA 含量明显上升,POD 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盐胁迫前24 h 用30 mg/L 铈采用叶面施肥、根部施肥的方式处理后,MDA 的积累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下降,POD 活性在各个时间段也都有明显上升。稀土铈的不同施用方式都能诱导小麦幼苗对盐胁迫产生抗性,减轻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叶面喷施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