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桔园主要天敌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作用及其综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8年调查了湖南桔园主要天敌——尼氏钝绥螨、深点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龟纹瓢虫的田间消长动态,测定了它们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型。5种主要天敌中,尼氏钝绥螨发生量最多,与柑桔全爪螨数量相关极为显著:中华草蛉的日捕食量最大,对柑桔全爪螨处置时间最短;深点食螨瓢虫食性较专一,对柑桔全爪螨瞬时攻击率最高。根据每种天敌的发生量、发生期、捕食能力及抗药性等4个因素,应用模糊分级方法综合评定对柑桔全爪螨控制作用大小依次为:尼氏钝绥螨、深点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龟纹瓢虫。这些天敌的综合作用可以控制正常年份柑桔全爪螨的为害。  相似文献   

2.
采用排除法,分析桔园中两种主要天敌对桔全爪螨的控制作用。试验表明,在一定益害数量比例条件下,尼氏钝绥螨或深点食螨瓢虫,均可在短期内发挥控制作用,将桔全爪螨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密度。当尼氏钝绥螨:桔全爪螨为1:20时,1个月后猎物密度从26头/叶降至1头/叶以下,而对照中则保持在20头/叶。当深点食螨瓢虫:桔全爪螨为1:25时,1个月后猎物数量从29头/叶下降至9.5头/叶。两种天敌共同作用时,猎物  相似文献   

3.
梁玉本 《植物医生》2002,15(6):20-21
红蜘蛛、白蜘蛛等害螨对果树的危害日趋严重 ,每年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进行防治 ,若防治不及时 ,即可迅速为害成灾。这主要是因为农药虽然杀死了大部分害螨 ,但同时亦消灭了它的天敌 ,使之失去了生态平衡。因此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势在必行。害螨的天敌昆虫主要有深点食螨瓢虫、小花蝽、黑顶小花蝽、六点蓟马等。现具体介绍如下 :1 深点食螨瓢虫该虫属鞘翅目瓢虫科。捕食果树上的红蜘蛛 ,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红蜘蛛的成虫、幼虫、若虫和卵 ,为红蜘蛛的重要天敌之一。1.1 生活习性深点食螨瓢虫 1年发生 4~ 5代 ,以成虫在树干老皮下、裂缝…  相似文献   

4.
新疆南部地区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开展棉田害虫生态控制,于2004年5~8月系统调查了新疆阿克苏棉区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捕食性天敌种类多数量大,有7目15科28种以上,高峰期天敌虫量平均达到8.86头/株;无干扰情况下能建立稳定的自然种群,对棉田发生的害虫基本上可有效控制;不同天敌田间消长动态存在差异,瓢虫和草蛉为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5.
根据江西省柑桔以螨治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协作组的安排,吉安市植保植检局2007、2008年重点在沙田柚上开展巴氏钝绥螨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示范。将一定数量的巴氏钝绥螨人工释放到沙田柚树上,捕食红蜘蛛,放螨后25-30d开始起效,一个半月后把红蜘蛛控制在100只/百叶左右,不需施药,减少防治成本,提高果品品质,每hm2纯收益5300元以上。减少农药用量,保护天敌,放螨园其它天敌数量同时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辣椒田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和发生规律?于2019年和2020年对昆明市盘龙区辣椒田的蓟马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并进行了时间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 辣椒田蓟马种类共有10种, 优势种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黄蓟马Thrips flavus?八节黄蓟马T. flavidulus和花蓟马F. intonsa, 其中西花蓟马的优势度最高, 两年分别为0.593和0.551; 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有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二叉小花蝽O. bifilar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其中南方小花蝽优势度最高, 两年分别为0.759和0.728?两年中, 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波动幅度最大, 在7月中上旬数量最高值两年分别为66.5头/m2和61.5头/m2, 而捕食性天敌昆虫活动高峰时间滞后于蓟马?2019年黄蓟马时间生态位宽度最高, 为0.80; 2020年八节黄蓟马时间生态位宽度最高, 为0.87?黄蓟马和八节黄蓟马同其他优势种蓟马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高, 两种蓟马在时间序列上活动情况相似?3种捕食性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相近, 在辣椒田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辣椒田蓟马发生量大且种类呈现多样性, 其中西花蓟马种群数量较高, 应着重对其进行防治?南方小花蝽?二叉小花蝽?异色瓢虫是控制辣椒蓟马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 在辣椒花期前以及各种农事操作时尽可能保护其种群数量, 增强天敌对蓟马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7.
拟小食螨瓢虫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拟小食螨瓢虫 Stethorus(Allostethorus)parapauperculus Pang 属鞘翅目、瓢虫科、食螨瓢虫属,是捕食为害木茨、木瓜叶片上二点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重要天敌之一。据在海南木茨作物上初步调查,为害木茨的二点叶螨的天敌有:瓢虫科2种:拟小食螨瓢虫、长管食螨瓢虫(St.longisphonulus Pang);隐翅虫科1种(Oli-  相似文献   

8.
斯氏钝绥螨对朱砂叶螨若螨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5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Athias-Henriot)不同螨态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若螨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斯氏钝绥螨不同螨态对朱砂叶螨若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型.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斯氏钝绥螨的捕食量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16~28℃之间,随着温度升高斯氏钝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捕食量增加、搜寻效应增强.斯氏钝绥螨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为E=0.330P-0.572.  相似文献   

9.
烟粉虱是农作物、瓜果蔬菜以及观赏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往往发生重、防治难。采用天敌防治针对性强且无毒无害,植绥螨作为防治烟粉虱较好的捕食性天敌,国际商品化程度高,但引进存在风险,希望发掘我国本土防治烟粉虱植绥螨优势种。在试验中发现,本地植绥螨优势种津川钝绥螨和东方钝绥螨对烟粉虱的卵及1龄若虫都具有一定捕食作用,为评价其捕食能力,本文研究了两者雌、雄成螨对烟粉虱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两种螨对烟粉虱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津川钝绥螨雌成螨对烟粉虱卵及1龄若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9.6粒/d、10.7头/d,分别高于东方钝绥螨雌成螨53.5%、2.6%;其雄成螨对烟粉虱卵的理论最大捕食量为3.6粒/d,对烟粉虱1龄若虫几乎不取食,东方钝绥螨雄成螨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3粒/d、4.3头/d。总体来说,津川钝绥螨比东方钝绥螨具有更强的捕食能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主要捕食玉米和豆麦作物上的红蜘蛛。据观察深点瓢虫在我市一年发生4-5代。各代各虫态历期的长短,主要受气温和饲料的影响。7、8月份气温高,瓢虫发育迅速,在短期内形成庞大种群,对红蜘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通过室内饲养:成虫可活30-76天(越冬代近一年),一头成虫一生可捕食玉米红蜘蛛  相似文献   

11.
真桑钝绥螨捕食朱砂叶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真桑钝绥螨Amblyseius makuwa Ehara防治害螨的可能性,本试验在(25±1)℃、RH 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组建了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为食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了真桑钝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若螨和雌成螨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为食,未成熟期发育历期分别为卵期1.90 d,幼螨期0.62 d,前若螨期0.82 d,后若螨期1.26 d。试验条件下真桑钝绥螨净增殖率为11.80,内禀增长率为0.175,世代平均周期为14.12 d,周限增长率为1.191,种群倍增时间为3.96 d,雌成螨日均产卵量为1.22粒,平均总产卵量为22.12粒。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3个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圆盘方程显示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的捕食数量最大,其次为若螨和雌成螨,a/Th值分别为12.5162、5.8730和4.4009。综上研究结果,真桑钝绥螨具备优良天敌的基本特性,是朱砂叶螨的潜在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武胜县园艺场种植柑桔1036亩,主要受柑桔全爪螨(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六斑始叶螨(黄蜘蛛)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 Riley、锈壁虱(柑桔瘿螨)Phyllocoptes oleivorus Aahmead等为害。控制害螨的天敌有长须螨、钝绥螨、巨须螨、食螨瓢虫、草蛉、六点蓟马、瘿蚊等,以长须螨Agistemns exsertus群体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柑桔矢尖蚧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8年在贵州省各柑桔产区调查矢尖蚧的天敌种类,经鉴定,捕食性天敌12种,寄生性天敌5种,病原微生物2种。矢尖蚧蚜小蜂为优势种天敌,不同柑桔园的天敌优势种有差异。南街柑桔园以矢尖蚧蚜小蜂的种群数量为最高,10月高峰期,每叶可达10头;二双斑唇瓢虫的虫口较多,8月高峰期每枝有3.4头。小山的蚜小蜂每叶为2.5头。两处桔园还有湖北红点唇瓢虫及日本方头甲,每枝均在0.5头以下。  相似文献   

14.
许雄  张敏玲 《昆虫天敌》1995,17(3):121-124
XRD—473对柑桔害虫四种捕食性天敌——尼氏钝绥螨、亚非草蛉、塔六点蓟马、食螨瓢虫在室内毒性很低,用田间使用浓度50mg/L进行胃毒试验,48小时死亡率分别为20.36、5.18、7.69和38.33%;对尼氏钝绥螨的触杀试验y=3.3986+3.4166x,相关系数Y=0.9330,LC_(50)=294.25mg/L,LC_(90)=697.19rug/L  相似文献   

15.
尼氏钝绥螨对柑桔红蜘蛛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氏钝绥螨对柑桔红蜘蛛的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Ⅱ型,其功能反应参数受捕食者及猎物虫态、捕食者饥饿程度,种内相互干扰作用、温度、空间异质性等因素影响。尼氏钝绥螨不捕食红蜘蛛卵,对红蜘蛛若虫有明显选择捕食作用,是控制红蜘蛛田间为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田间释放时,宜选用钝绥螨成螨,在红蜘蛛若虫盛发期,气温为20~30℃时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北京杏主产区延庆县鲜食杏园为例,系统调查了3次用药模式下天敌与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动态,并确定两者的生态位及其宽度以及灰色关联度,为减少杏园用药次数,保护和利用天敌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杏树树冠的优势天敌为捕食性蜘蛛、大草蛉、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寄生蜂和龟纹瓢虫;主要害虫(螨)为山楂叶螨、桃蚜和小绿叶蝉,其中山楂叶螨全年为害,桃蚜为害盛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小绿叶蝉主要在8月为害。通过生态位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异色瓢虫和大灰食蚜蝇与山楂叶螨和桃蚜同域性和同步性强,寄生蜂和小绿叶蝉的同域性和同步性强。由此认为,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寄生蜂为鲜食杏园优势害虫的主要控制性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Amitai et Swirski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柑橘产区,是我国柑橘园的捕食螨优势种之一。由于滥用化学农药,大量叶螨天敌受到危害,叶螨的抗药性却逐年增强。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叶螨成为近年来柑橘害螨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研究了江原钝绥螨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和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等3种橘园害虫的捕食能力及选择性。结果表明,江原钝绥螨在28 ℃时,24 h内可以捕食柑橘全爪螨幼若螨约18.5头、柑橘粉虱1龄若虫约13.9头、黄胸蓟马1龄若虫约10.4头,且对3种猎物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江原钝绥螨在28 ℃时具有最高的捕食效能,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减弱江原钝绥螨对猎物的捕食能力。在柑橘全爪螨、柑橘粉虱和黄胸蓟马这3种猎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江原钝绥螨会优先捕食柑橘全爪螨,占被捕食的比例为82.14%。江原钝绥螨雌成螨对柑橘全爪螨各螨态的取食具有选择性,其幼、若螨是江原钝绥螨的嗜好虫态。本研究表明江原钝绥螨对柑橘全爪螨、柑橘粉虱、黄胸蓟马均有较强的控制潜力,为江原钝绥螨的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以不同益害比释放江原钝绥螨的情况下,益害比及花粉存在对江原钝绥螨捕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柑橘全爪螨平均每片叶低于5头时,按益害比1∶10和1∶20的比例释放江原钝绥螨,当平均每片叶柑橘全爪螨多于5头时,按益害比1∶5释放江原钝绥螨,可将柑橘全爪螨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花粉的存在能减缓猎物密度下降对江原钝绥螨生长发育的抑制,当主要猎物缺乏时,花粉作为江原钝绥螨的替代食物,对其维持种群数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瓢虫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扁甲总科。除了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和瓢虫亚科的食菌瓢虫族Psylloborini外,绝大多数的种类是捕食性天敌(文献记载个别种类营寄生生活),捕食蚜虫、粉虱、叶螨、介壳虫和小型节肢动物。正因这样,人们对瓢虫以淑女(Ladybird)、圣母甲虫(德文),花大姐(中国北方)相称。在国  相似文献   

20.
胡瓜钝绥螨对柑桔红蜘蛛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瓜钝绥螨作为一种活体天敌,具备了活体天敌控害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按一定益害比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桔园,柑桔红蜘蛛一般出现“无峰型“、“双峰型“和“单峰型“的消长规律。出现柑桔红蜘蛛高峰期,主要是在释放胡瓜钝绥螨后的种群建立期间和越夏后。胡瓜钝绥螨对绣壁虱控制作用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