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1997,(3)
我所是专业从事以木耳、香菇等菌种研究为主的科技企业,所供菌种均是大面积栽培、选育、鉴定后的推广品种:①木耳:黑菊8号、秦巴60、燕耳、94-1号,耳片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耐雨淋,点种当年出耳2~3潮,适宜浅、中、高山区栽培,周期架产5~15kg。另有毛木耳781、白背毛木耳、特大毛、台湾毛等。②香菇:段木种中温早熟品种有912,864。1303,日本大叶;中低温品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1997,(4)
我所是专业从事以木耳、香菇等菌种研究为主的科技企业,下所供菌种均是大面积栽培、选育、鉴定后的推广品种:①木耳,黑菊8号,秦巴60、燕耳,94-1号,耳片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耐雨淋,点种当年出耳2~3潮,适宜浅、中、高山区栽培,周期架产5~15kg。另有毛木耳781、自背毛木耳、特大毛、台湾毛等。②香菇:段水种中温早熟品种有912、864、1303,日本大叶,中低温品种有西优1号、沪农1号、沪农3号、白花1号,8404、920Z、花菌908号等,代料种有241-4,闽丰1号、甲优1-1、日50,9015、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1997,(5)
我所是专业从事以木耳、香菇等菌种研究为主的科技企业,所供菌种均是大面积栽培、选育、鉴定后的推广品种:①木耳:黑菊8号、桌巴60、燕耳、94—1号,耳片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耐雨淋,点种当年出耳2~3潮,适宜浅、中、高山区栽培,周期架产5~15kg。另有毛木耳781、白背毛木耳、特大毛、台湾毛等。②香菇:段木种中温早熟品种有912、864、1303、日本大叶:中低温品种有西优1号、沪农1号、沪农3号、白花1号、8404、9202、花菌908号等;代料种有241-4,闽丰1号、甲优1-1、日50、9015、62、939高棚花菇种等。⑧其它:平菇、金针菇、猴头菇、竹荪、灵芝、茯苓、蜜环菌、天麻萌发菌等100多个品种。母种自取每支5元,邮寄1支12元、2支18元、4支以上每支7元,原种自取3元,邮寄10元,5瓶起邮。本所每年还有新选育的秦巴系列优质高产黑木耳、番菇、天麻萌发菌原管种,自取每支30元,邮寄35元。邮局汇款,歉到即寄。另供菌种袋、药品及原辅材料,代购销木耳、香菇产品,杂交天麻种。简章函索。地址;陵园路23号,邮编:723500电话:(0916)6224356,联系人:张国华  相似文献   

4.
玉米粒制作香菇木耳菌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所一直推广玉米粒制作香菇、木耳菌种。玉米粒菌种质量好,原料易取,操作简便,转接效率高。一瓶玉米粒菌种有600~650粒玉米,可接120~130袋香菇栽培袋,为常规木屑种接种袋数的4~5倍。用玉米粒菌种,菌丝体洁白、粗壮,用于栽培香菇、木耳,具有发菌快、菌丝壮、污染少、出菇早、产量高等优点。近几年我市已普及推广玉米粒菌种栽培香菇、木耳。现将玉米粒菌种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1 玉米选择与处理 玉米要选无霉变、无虫蛀、无破碎、颗粒大小均匀、干燥的,以利于提高菌种质量。将经筛选的玉米用清水浸泡40~50小时(依气温高低而定,中间换水2次),使玉米浸透至内无夹白心,再用自来水冲洗3~4次,捞出放在水泥地上稍沥干水后备用。 2 菌种制作 2.1 基质配方 以玉米粒量为基数。香菇配方添加石膏、石灰、过磷酸钙各1%,多菌灵2‰。木耳配方添加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栽培料配方对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不同处理的对比试验,获得了明确结果。一、木耳代用料栽培方式试验(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菌种:黑6(Auricularia auricula),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我所菌种号 A2。  相似文献   

6.
我县用段水栽培黑木耳已有多年,生产上用的菌种都是从各地引进,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出耳迟早、杂菌感染程度很不一致,据笔者观察,这与菌种密切相关。为了选出适于本地段木栽培的黑木耳菌种,笔者从1985~1988年对沪耳1号等三个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重复三个生产周期),现把试验情况简介如下:(一)材料:菌种为沪耳1号和沪耳2号,引自上海食用菌所,麻城黑木耳引自湖北麻城。按常规扩制母种。于1月制栽培种,配方为木屑78%、  相似文献   

7.
以木耳菌株"黑29"为试验材料,制备木耳液体菌种及固化菌种(1.5%琼脂固化菌种、2%琼脂固化菌种)。比较液体菌种和固化菌种萌发生长速度、菌丝形态、菌种活力、现耳时间、出耳产量等。结果表明:液体菌种和固化菌种均随菌种保存时间的延长表现出菌丝生长速度减缓,发满菌袋时间加长、出耳时间延迟,产量略有下降。液体菌种保存15d,失活不萌发,但固化菌种仍然保持较高的活性,可以正常生长、出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黑龙江垦区食用菌生产发展速度很快。木耳段木栽培遍地开花,平菇地栽2万平方尺以上,滑菇、猴头、金针菇等也有小批量栽培,适合黑龙江垦区栽培的香菇苗头菌种正在试验中,香菇生产已初露风头。84年10月,苏木河农场颜廷策同志到上海马陆公社学习了香菇栽培技术。85年初从农  相似文献   

9.
两点接菌法     
生产木耳、香菇、双孢蘑菇等原种或栽培种,从接种培养到菌丝长满全瓶,一般都要25~40天,特别是原种生长更慢,同一瓶里不同部位的菌丝其菌龄相差悬殊,活力也各有不同。根据真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点——从接种点向周围呈球状逐步扩大,我们在生产食用菌原种、栽培种时,常常采用“两点法”接种,可使菌丝提早1/3~1/2的时间长满瓶,不仅节约时间和开支,而且菌龄较一致,活力也更强。为了说明事实,我们重新作了“两点法”接种和“一点法”(常规法)的比较试验。试验菌种为新鲜的木耳、香菇、银耳、平菇、紫晶蘑和双孢蘑菇斜面菌种各1~2管和原种各1瓶。木生菌用常规锯屑培养基,紫晶蘑和双孢蘑菇用  相似文献   

10.
综合菌棒发菌、出耳情况以及耳片商品品质,对来源于东北、陕西及浙江丽水等地的18个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菌株在浙江丽水地区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新科5、A97-2、A08、Au233、黑丰5号、916-1比较适合浙江丽水地区栽培;其中A97-2、A08、Au233、黑丰5号出耳早,产量较高,可以作为秋季接种较迟的品种,品质以A08最好;新科5、916-1出耳较迟,产量高,抗烂棒能力强,是当前栽培的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11.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世界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香菇菌种的准确鉴定是香菇大规模生产和菌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开发200对SSR标记用于25份常用香菇栽培菌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776,最小值为0.567,最大值为1。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7对带型清晰且重复性好的SSR标记,并成功构建了11份香菇商业菌种的多位点SSR指纹图谱。这11份菌种分别为:Cr-02、闵丰1号、香菇241-4、森源1号、森源8404、香九、广香51号、华香5号、L952、L9319、L808。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03,(1)
侧耳类 (高、中低温型 )有凤尾菇、榆黄蘑、佛罗里达、元蘑、糙皮侧耳、美味侧耳 ;香菇 (高、中低温型 ) ;黑 (毛 )木耳 (段木、代料 ) ;金针菇 (黄、白 ) ;灵芝 (红、紫 ) ;猴头菇 ;滑菇 ;双孢菇 ;榆耳等。母种每支 10元 ,2支起邮 ;原种每瓶 12元 ,2瓶起邮 ,均含邮资。栽培种自取 ,每袋 (17cm× 33cm) 1.8元 ,万袋以上 1.5元。函电联系。为使您得到适龄健壮菌种 ,请提前联系。地址 :勃利县支农街 12号 ,联系人 :丁国文 ,邮编 :15 4 5 0 0 ,电话 :(0 4 6 4 ) 85 2 4 90 3,呼机号 :0 4 5 395 82 8- 0 6 70 6 3(可留言区号、电话、姓名 )…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中常用麦粒制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等原种和栽培种。麦粒菌种具有菌丝粗壮、洁白、接种后萌发快的优点。但如果麦粒煮得过熟或是灭菌时瓶内进了水,麦粒间板结成团,菌丝就难长满瓶,会造成杂菌感染;此外,在接菌龄40~50天的香菇、木耳等麦粒种,即使在接种前消毒严格,培养时间一长感染率也很高。自从贵刊1988年刊载了用稻谷制作食用菌菌种后,我们的实践表明:稻谷菌种具有水分好掌握、不易板结、菌丝生长快、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菌丝稀疏、色淡、接种后萌发慢的缺点。为此,我们探索了稻谷加麦粒制菌种的方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便于耳农掌握段木栽培木耳发菌定植技术,笔者从1989年开始进行规格化圆木钉菌种与木屑菌种粗放发菌、管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供试材料黑木耳菌种为薛坪10号,由南漳县供销社菌种厂提供。圆木钉规格为直径12.smm、长1·SCmO (二)菌种制作木屑种培养基为杂木屑78%,狱皮20%,糖l%,石膏粉1%。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对废木耳粉碎料营养成分的分析,发现其营养适合栽培香菇。栽培结果表明:用度耳木粉碎料开放式栽培香菇和羽照木屑相比,其发菌速度快,出菇早、集中,生物学效率高。因此,废耳木粉碎料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16.
王鸿  刘芳秀 《食用菌》1993,15(6):9-9
为了寻求优质高产毛木耳新品种,我们在栽培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1990年分别引进了白背木耳3039、粗木耳Au-2等四个新菌株,于1992年进行了出耳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株黄背木耳为本中心保藏菌种,白背木耳3039和粗木耳4034引自台湾,粗木耳Au-2引自广东,紫木耳引自上海.(二)培养料配方①母种采用PDA+麸皮培养基;②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77%,木屑10%,麸皮10%,石膏、磷肥、糖各1%,水分56.5%,用2%  相似文献   

17.
采用段木栽培木耳、香菇等食用菌时,除了受绿色木霉、青霉、曲霉、毛霉等杂菌侵害外,还经常受到朱红栓菌、云芝、鸡毛菌、黑疔、牛皮箍等杂菌的严重危害。这些杂茵一旦侵入段木,就与菇耳争夺养料、水分和空间,甚至分泌一些毒素抑制菇、耳菌丝生长,使菌丝萎缩死亡,影响出耳、出菇,据调查,造成菇耳减产通常达20%~60%,有时甚至绝收。我们经过几年的段木栽培试验,总结出了杂菌综合防治的几项措施。现介绍给同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木耳新品种‘丽黑1号’是从浙江丽水市白云山采集的野生黑木耳中分离、驯化选育而来。菌丝抗高温能力强,出耳早,优质耳比例高,产量稳定,适合袋料栽培,适合干销或鲜销。  相似文献   

19.
木耳71菌株是笔者筛选出来的一个优良粗木耳菌株,自《食用菌》94年第1期介绍了它的特性后,有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栽培技术,现再报道如下: (一)安排好栽培季节 71木耳属中高温型品种,要根据当地全年气温适宜的季节进行栽培。以气温28℃左右时栽培出耳较为理想,栽培周期短,出耳期30天左右即可结束,耳质柔软无毛。低温20℃左右栽培出耳期长,要45~60天出耳才能结束,且绒毛不能脱落,耳质厚硬,会降低质量。一般安排.1~2月扩制母种,2~3月制原种,4、5月生产栽培袋,6~8月出耳管理。 (二)合理配制栽培料 该品种适应多种代料栽培,也可用段木栽培,栽培者可因地制宜选用栽培主料,并添加适量辅料和微量元素。这里介绍几个配方供  相似文献   

20.
猴头、木耳和香菇等食用菌代料栽培多采用木屑种进行接种,其不足之处是操作较繁琐、条件要求较高、接种速率低等.我们在试验中改用细木枝条做种和接种,效果较好,不仅接种效率高,操作简易,且成功率高.现将作法及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一)枝条选取和处理用作菌种的枝条应是猴头、木耳和香菇等菌类适生的木枝,如油桐、泡桐、板栗、麻栎等.试验选用法国梧桐和刺槐枝条制作.枝条以1~2年生、粗在8~12mm的冬季休眠枝为好,这样的枝条贮存的营养物较多,不脱皮,病虫少,作种效果好.生长期间的枝条,水分含量高,有机物少,易脱皮且病虫枝多,因而比越冬枝条质量稍差,使用效果上也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