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纤维素复合酶具有在家畜体内分解粗纤维的作用,从而使饲料中的粗纤维被充分吸收,提高了粗饲料的利用率.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不易被家畜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本试验是在山羊育肥期间采用低营养水平,并在饲料中加入纤维素复合酶,使秸秆在家畜体内被充分吸收利用,以降低饲养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比利时畜牧工作者研究出一种用小麦秸秆制牛饲料的技术。麦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牛饲料的养分组成部分。但由于麦秆中的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成络化物,影响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可消化性,因而不直直接用作牛饲料。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如将麦秆进行真菌发酵,可使大量的木质素被分解。于是他们以麦秆为原料,并补充葡萄糖之类其它营养物质,用来进行食用菌培养。这样,不仅培养出了高级真菌,而且麦拜中的木质素含量减少了一半,从而大大提高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可消化率,成了一种较好的牛饲料。用麦秆制牛饲料@李兵  相似文献   

3.
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被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利用,还有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结合,难于被消化利用。氨化可以破坏纤维素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并使少量木质素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改变,细胞壁膨胀,纤维软化,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由于秸秆对氨有吸附作用,所以氨化还可以提高秸秆饲料中游离氨的含量,增加秸秆饲料中的粗蛋白质。 一、氨化饲料的制作 1.氨化原料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在改善纤维饲料营养价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各地存在着大量可用作饲料的植物和作物残渣,但都具有共同的营养特点: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纤维饲料中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键,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纤维性饲料消化率低,最终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性能。如何提高纤维饲料的利用率已成为众多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有关纤维饲料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近几年随着生…  相似文献   

5.
日粮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具有广泛的开发价值,大量研究证明,纤维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能够促进畜禽的生产性能。文章基于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阐述纤维素酶在饲料、单胃动物及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饲料配方中纤维素原料的使用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纤维是反刍动物的一种必需营养素。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一饲料资源,提高其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已成为畜牧业中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日粮纤维泛指饲料中那些来源于植物,但又不能被动物胰腺或小肠消化酶所消化的细胞壁成分。Mertens(1997)认为,纤维是“不能被哺乳动物消化酶所消化的饲料组分”,包括与细胞壁结合的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结构性非多糖(木质素)及非结构性多糖。在奶牛营养中,一直将中性洗涤纤维(NDF)作为表示纤维的指标。NDF主要包括日粮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是饲料中被动物缓慢消化甚至不可消化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棉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棉籽,是家畜的一种很有用的饲料资源。大多数棉籽被压榨加工成油和饼,棉籽饼是另一种饲料组分源。大量的整粒棉籽适合作为奶牛和肉牛的饲料。因为整粒的棉籽中含有大约23%的粗蛋白和20%的脂肪,所以它可作为高产奶牛的极好饲料 整粒棉籽的壳或棉绒壳是奶牛饲粮良好的纤维素源。但绵绒中的纤维素会降低棉籽的适口性。而碾磨不适合作棉籽加工成反刍动物的饲料.因为它易使棉籽结块。 虽然大豆饼粕进行挤压膨化已有许多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纤维素对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 298只21~42日龄的北京鸭为试验动物,利用自行研发的肉鸭性能测定系统对北京鸭进行个体性能测定。试验鸭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0.5%纤维素组、1%纤维素组),分别测定各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5%纤维素可以显著提高北京鸭饲料转化率,日粮中添加0.5%和1%纤维素均可显著增加北京鸭体重,其中0.5%纤维素对体重增加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纤维素能提高4%的生长速度和2%的饲料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鸭日粮中适量添加特定类型的纤维素能显著增加体重,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饲料成本日趋上升,麦秸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人们重新把目光聚焦在小麦等谷物的秸秆副产品上,并进行了大量不同的秸秆化学处理试验,以期改善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秸秆,麦秸将成为反刍家畜潜在的巨大可再生碳水化合物来源。麦秸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其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可以被反刍动物消化利用,木质素则基本不能被利用,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阻碍消化吸收。麦秸氨化是利用氨与秸  相似文献   

10.
1优点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3天,羊的粪便就会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通过获取粪便提供的丰富营养,促使不断繁殖有益菌,形成菌体蛋白,羊食入这些菌体蛋白既可以补充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另外,由于羊的饲料和饮水中也配套添加微生态制剂,大量有益菌存在于胃肠道内,这些有益菌含有的一些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类能够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通过这种方法饲养,可以提高粗饲料的比例,降低精料额用量,从而降低饲料成本。根据生产  相似文献   

11.
第5讲 怎样提高肉牛的饲料转化率提高肉牛的饲料转化率,是肉牛生产的重要目标。影响饲料转化率的因素很多,除了肉牛品种外,生产中常见的因素有饲料加工、饲料配合以及饲养管理措施。1 肉牛消化饲料的特点为了了解饲料加工和饲料配合对饲料消化利用率的影响,我们有必要谈谈肉牛消化饲料的特点。肉牛瘤胃里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饲料到达瘤胃后,首先要被微生物分解发酵,产生一些新的营养成分,然后被肉牛消化吸收。有两类瘤胃细菌对于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起着主要的作用。一类是纤维分解菌,主要分解消化饲料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相似文献   

12.
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麦秆为原料,通过培养高等真菌肺形侧耳、漏斗状侧耳和香菇之类的食用菌以后,使木质素降解,再用来作为反刍动物的能量饲料。根据测定,秸秆类的农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反刍动物饲料中的能量来源。但由于其中的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结合生成络化物,影响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可消化性,使秸秆难以用来作反刍  相似文献   

13.
一、锯末饲料:利用水蒸汽和催化剂,把锯末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可使纤维素水解成淀粉质和糖类。据试验,用这种饲料掺入普通饲料中喂家禽、家畜,可降低成本20%,提高产奶量10%以上。二、松叶饲料:松树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各种纤维素,掺入其它饲料,用来喂养家畜家禽,在鸡饲料中加入5%的松叶饲料,可提高产蛋率15%。三、烟杆饲料:烟杆用水泡胀,再经碱溶液处理和高温加工即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可提高家禽、家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饲料资源十分紧张的国家,要保持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饲料问题。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十分丰富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如何能成功开发这一资源作为饲料原料,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目前,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饲料资源短缺的现状。1纤维素酶的功能纤维素酶是指能降解纤维素的一类酶的总称,是一个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复杂酶系,主要来自于真菌和细菌。根据各酶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1、葡聚糖内切酶,这类酶一般作用于纤维素内部的非结晶区,产生大量带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纤维素。2、葡聚糖外切酶,…  相似文献   

15.
比利时畜牧工作者研究出一种用小麦秸秆制牛饲料的技术。 麦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牛饲料的养分组成部分。但由于麦秆中的木质素和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16.
饲用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文理 《广东饲料》2005,14(2):39-41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自然资源。我国每年仅作物秸秆的纤维素产量就高达2亿t,其中绝大多数被烧掉,不仅浪费自然资源,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纤维素作为饲料来源.对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紧张、人畜争粮这一突出矛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残渣中各成分。试验采用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了米糠、小麦麸、白三叶、枸树叶、全株玉米、全株小麦、毛苕子、兔配合饲料、高粱、燕麦秸、苜蓿、稻秸、小黑麦干草、皇竹草、芦苇、花生秧、大豆秸和稻壳粉18种饲料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测定了饲料CF残渣中半纤维素、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的含量及回收率,同时测定了NDF和ADF残渣中半纤维素、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的含量,研究了饲料中的CF、NDF和ADF残渣中各成分含量及CF和ADF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测18种饲料中的纤维素在CF残渣中的回收率最高(71.28%~105.03%);饲料ADF含量(y_1)和CF含量(x_1)之间呈高度正相关:y_1=1.507 1+1.211 5x_1(r=0.979 2,RSD=1.863 4,P0.01);饲料ADF残渣中去除酸不溶灰分后的ADF含量(y_2)和CF含量(x_2)之间的相关性更高:y_2=2.406 3+1.077 0x_2(r=0.990 5,RSD=0.962 4,P0.01)。由此提出饲料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准确测定计算方法,即半纤维素含量等于NDF含量(无酸不溶灰分)减去ADF含量(无酸不溶灰分);纤维素含量等于ADF含量(无酸不溶灰分)减去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三、消化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及其营养意义 (一)各种饲料成分的消化农畜的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等所含的消化酶主要消化淀粉、糖、脂类与蛋白质,使之分解为葡萄糖、甘油、长链脂肪酸及氨基酸等,遂被吸收利用。青粗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10):15-20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设计,制成蛋白质含量为25%、30%、35%,脂肪含量为4%、8%、12%,糖含量20%、25%、30%,纤维素含量1.6%~2.0%、2.0%~2.4%、2.4%~2.8%的9种泥鳅幼鱼配合饲料,进行为期38 d的饲养试验,以探讨初始体重为(1.23±0.09)g的泥鳅幼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纤维素的适宜含量。结果表明,各营养素对泥鳅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的影响顺序为: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糖;当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为35%,脂肪为8%,糖为25%~30%,粗纤维为1.6%~2.0%时,泥鳅幼鱼的WGR、SGR最大,PER最高,FCR最小,CF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蛋白质为主要营养素(P0.05),脂肪、纤维素、糖的作用并不明显(P0.05),泥鳅幼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和纤维素的适宜含量分别为35%、8%、25%~30%、1.6%~2.0%。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广大农村有丰富的天然植物和农作物秸秆,这些饲料资源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营养价值很低,家畜,特别是猪不能很好消化。如果将这类饲料中的纤维素转化成可消化营养物质,这将对发展畜牧业,尤其对发展养猪业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为了扩大饲料来源,节约粮食,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我们开展了以绿色木霉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粗饲料的纤维素,使其转化成可消化营养物质,以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