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本研究对我国10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主要栽培品种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在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的能力上因基因型不同而差异显著.以组培苗茎段侧芽或顶芽为外植体,在添加Picloram和2,4-D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2周后,可诱导胚状体的形成.生长素浓度中,2,4-D在6mg/L及Picloram在12mg/L为最佳使用浓度,并且Picloram的效果明显优于2,4-D.NZ188、SC124和SC205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可达到80%以上.诱导的胚状体经循环继代培养可形成次生胚状体.次生胚状体在成熟培养基上经2~3周的光培养可形成绿色子叶的体细胞胚,进而萌发形成再生植株.NZ188及SC8体细胞胚萌发频率最好,可达80%以上.以培养2周的子叶胚切块置于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次生胚状体,诱导频率都在77%以上.子叶胚切块置于器官发生培养基上可诱导芽器官发生,2周后可形成芽原基及不定芽,诱导频率在34.4%到72.2%之间,其中NZ188、NZ199和SC124诱导效果较好.再生培养附加乙烯抑制剂AgNO_3可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芽器官发生的能力,包括再生频率及芽再生的数目,浓度以4 mg/L为宜.从含AgNO_3的培养基上再生的芽有利于进一步生长和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2.
日本臭菘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日本臭菘幼叶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细胞复合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育及植株再生的培养基配方,建立日本臭菘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结果表明,LS+6-BA 1.0 mg/L+2,4-D 2.0 mg/L+IAA 0.1 mg/L适宜日本臭菘幼叶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细胞复合体诱导,诱导率为98%;LS+6-BA 0.50 mg/L+NAA 0.10 mg/L+IAA 0.10 mg/L最适宜体胚发育及植株再生,体胚萌发率为100%,萌发的体胚在发育培养基上继续培养42 d后全部发育成完整植株。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成功建立了日本臭菘体细胞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3.
关正君  郭斌  尉亚辉 《核农学报》2011,25(3):594-601
以樱桃番茄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6-BA 2.0mg·L+IAA 0.1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研究了樱桃番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某些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樱桃番茄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表现为SOD活性在培养第7天和第21天出现2次高峰,分别为73.69U·g-1FW和77...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剂量的高能混合粒子场(0、67、105、150和196Gy)辐照花生鲁花11号干种子,取其胚小叶外植体,先后置于添加10mg/L 2,4-D的MSB5诱导培养基和添加4mg/L BAP的MSB5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剂量辐照对外植体存活率、体胚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存活率,除67Gy辐照组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体胚诱导率,辐照剂量为67Gy时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当辐照剂量分别增加至105Gy和150Gy时,其体胚诱导率显著低于67Gy时的体胚诱导率,而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当辐照剂量再增加至196Gy时,未观察到体胚的形成;植株再生率,除105Gy和150Gy剂量时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在辐照剂量为105Gy时,外植体存活率、体胚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均约为对照的一半,因此推断105Gy可作为鲁花11号适宜的诱变剂量。再生苗嫁接后移栽于试验田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5.
苹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RAPD评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苹果栽培品种Gala试管苗叶片为材料 ,将叶片刺伤后接种于附加了BA1mg L、2 ,4 D 0 5mg L和NAA 5mg L的MS培养基 ,黑暗培养 7d后转移至附加BA1mg L的MS培养基 ,继续暗培养 40d ,97%叶片发生直接类型体细胞胚胎 ,单位叶片平均再生体细胞胚胎 2 5个。对来自同一植株上的前 3片展开叶中的 1片叶进行组织培养 ,再生得到 1 5株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后代。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 ,以供体 (原初供体 )为对照进行了供体和再生体间及再生体彼此之间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 ,没有观察到供体和再生体间及再生体彼此之间有DNA多态性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对上述 1 5株体细胞胚胎植株随机抽取 7个单株单叶进行培养 ,得到二代直接体细胞胚胎植株 ,分别从 7个单株单叶再生的二代植株中各随机抽取 1株 ,再次用RAPD方法进行原初供体和二代再生体间及二代再生体之间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分析 ,结果二代直接体细胞胚胎植株 5和引物OPF 0 6组合中出现一条多态带 ,其分子量约为 90 0bp,命名为OPF 0 690 0 ,重复 3次多态性稳定。结果表明 ,苹果离体叶片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植株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率接近自然变异率  相似文献   

6.
高羊茅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高羊茅(Festuca anmdinacea)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组分的最适配比,建立了高羊茅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MSM 5mg/L 2,4-D 0.02mg/L KT诱导高羊茅种子出愈率高达92%;愈伤组织可在培养基MSM 4.5mg/L 2,4-D 0.2mg/L KT上长期保持;愈伤组织在培养基MSM 2mg/L 2,4-D 0.2mg/L KT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后,可在添加2mg/L KT和20mg/L蔗糖的SH培养基(MSH)上诱导分化形成丛生芽,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96%。再生芽在1/2MS培养基上14d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茜  孙振元  卢琦 《核农学报》2005,19(6):441-446
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无菌苗的茎尖、子叶、下胚轴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单独添加1~3mg/L的2,4-D或与0.5mg/L的6-BA配合使用,均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在愈伤组织诱导起始阶段,用含2,4-D 2.0mg/L、BA 0.5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在2,4-D1.0mg/L、BA 0.5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两次连续继代培养后,在含BA 0.5mg/LI、AA 1.0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最好,并从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上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
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CI )转化甘薯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CI)导入甘薯(Ipomoea batatas)品种栗子香,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所用菌株为根癌农杆菌LBA4404,其携带的pBinh质粒上含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PT Ⅱ)基因和OCI基因。将继代培养3d后的栗子香胚性悬浮细胞与LBA4404(OD600nm=0.5)共培养4d。将共培养后的胚性悬浮细胞首先在含有2mg/L2,4-D和300mg/L Carb(carbencillin)、但不含有Kan(kanamycin)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然后在含有2mg/L2,4-D、50mg/L Kan和300mg/L Carb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4周后,将直径约1mm的抗Kan细胞团转移到添加2mg/L2,A-D、50mg/L Kan和300mg/L Carb的MS固体培养基上,共转移200个细胞团,诱导得到了8个胚性愈伤组织。将这些抗Kan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mg/L ABA、50mg/L Kan和100mg/LCarb的MS固体培养基上,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获得了13株再生植株。PCR和PCR-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13株再生植株中7株是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
百合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麝香百合"素雅"(white-Elegance)作为供试材料建立了百合农杆菌介导的受体系统。鳞茎片的诱导分化以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6-BA 0.2mg/LNAA为最好;再生苗鳞茎片的不定芽分化以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6-BA 0.2mg/LNAA为最好;再生苗小叶柄的诱导以MS培养基中添加1mg/LNAA为佳。确定了再生苗不同部位适宜的抗生素筛选浓度,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小鳞茎块确定为125mg/L,而小叶柄确定为75mg/L;头孢霉素抑菌浓度确定为250mg/L。  相似文献   

10.
平阳霉素对花生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花生离体培养高频率体细胞胚(体胚)诱导方法,及平阳霉素(PYM)对体胚发生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以PYM作为化学诱变剂进行花生离体诱变提供有效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20号和花育22号成熟种子的胚小叶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浓度2,4-D(0,5,10,15,20mg/L)的MSB5(MS无机盐+B5有机成分)培养...  相似文献   

11.
苹果叶柄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栽培品种嘎拉试管苗带柄叶片为材料,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BA和蔗糖及不同氨基酸的MS培养基上,诱导叶柄产生体细胞胚和再生嫩梢。研究显示,附加BA 1.5mg/L的MS培养基是叶柄形成体细胞胚进而发育成嫩梢的适宜培养基。培养基中蔗糖浓度调控叶柄的分化类型,浓度在5~10g/L时,叶柄由体细胞胚途径分化嫩梢,浓度为20g/L时,叶柄同时由体细胞胚和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嫩梢,浓度30g/L以上时,叶柄由器官发生途径分化嫩梢。4种氨基酸中,L-脯氨酸和谷氨酰胺促进叶柄体细胞胚形成,以L-脯氨酸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甘薯和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loba的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将甘薯(Ipomoea batatas )品种元气和近缘野生种I. triloba的叶柄原生质体用PEG法融合后, 培养在含有0.05~0.20 mg/L 2,4-D和0.5 mg/L KT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约7周后,将直径达1~2 mm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0.05~0.20 mg/L 2,4-D和0~0.5 mg/L KT的MS培养基上使其增殖。转移3~5周后,愈伤组织直径达8~15 mm。将这些愈伤组织再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或转移到添加 3.0 mg/L BAP的MS培养基上培养4~5周后再进一步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获得了69株再生植株。RAPD分析表明,其中1株再生植株是元气和I. triloba的种间体细胞杂种。杂种植株的株型呈野生攀缘型,相似I. triloba;而茎色呈绿-紫色,相似元气;其茎的节间长度和叶片形状表现为融合双亲的中间型。茎尖细胞染色体数为54~103,因细胞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海蓬子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植株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Thidiazuron(TDZ)1.0mg/L+NAA1.0mg/L+蔗糖30.0g/L+琼脂7.0g/L;继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1.0mg/L+TDZ0.1mg/L+蔗糖30.0g/L+Gelrite3.0g/L,愈伤组织快速生长;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NAA1.0mg/L+TDZ0.1mg/L+BA2.0mg/L+蔗糖30.0g/L+琼脂7.0g/L+NaCl8g/L,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可达62.2%。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5mg/L的麦芽提取物(maltextract,ME)可显著增加每株的平均根数。NaCl促进海蓬子愈伤组织的分化,麦芽提取物可促进幼苗侧根的发生,但NaCl和麦芽提取物均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本试验建立了较高频率的海蓬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4.
赵明霞  孙海燕  隋炯明  乔利仙  范乾程  王晶珊 《核农学报》2012,26(8):1106-1110,1124
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确立的花生体胚诱导及高频率植株再生体系和确立的适宜平阳霉素(PYM)诱变浓度基础上,进行花生离体诱变及定向筛选抗逆突变体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20号成熟种子胚小叶为诱变材料,在含3mg/L PYM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周进行诱变处理。以羟脯氨酸(HYP)作为筛选压力添加于培养基中,确定体胚萌发阶段培养基中添加4mg/L HYP,以及体胚萌发后添加8mg/L HYP为适宜浓度的筛选方法。2011年将获得的HYP耐性苗经嫁接移栽田间,成熟后13株耐性嫁接苗获得种子。2012年将13个单株的部分种子分别播种于田间,生长发育阶段观察发现,12个耐性植株后代在株高、茎枝颜色、株型、开花习性等方面与诱变亲本不同,明显表现出变异,并且大部分植株后代性状发生分离。13个耐性单株中的7个单株收获的其他种子分别播种于塑料大棚,苗期进行干旱处理后,大部分植株生长正常,而诱变亲本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取干旱处理后的叶片测定POD活性和SOD活性,结果显示,这7个耐性单株中的5个单株后代SOD活性高于亲本,这5个单株后代中的4个POD活性也高于亲本。  相似文献   

15.
枣幼胚子叶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影响金丝小枣幼胚子叶再生植株的相关因素,获得了金丝小枣幼胚子叶的再生植株。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金丝小枣幼胚子叶在附加TDZ0.6mg/L、IAA0.5mg/L、NAA0.3mg/L的1/2MS培养基中,暗培养20d,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频率均最高,分别达到100%和41.86%。再生获得的不定芽在MS培养基上,添加6-BA1.0mg/L和IBA0.1mg/L,增殖效果最好;在1/2MS+IBA1.0mg/L培养基上,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纹瓣兰作为一种野生的兰花资源有其重要的保护及保存意义,本试验以纹瓣兰的种子作为外植体对其进行无菌播种,并成功诱导出再生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椰子水和6-BA的1/2MS培养基中纹瓣兰的种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原球茎,其中以添加6-BA 2.0mg/L+10%椰子水诱导效果最佳。添加6-BA 0.5mg/L+NAA 0.2mg/L的1/2MS培养基最有利于纹瓣兰芽的分化,在分化培养50d时其分化率可达到100%,且芽生长健壮。当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mg/L时,纹瓣兰的生根率达95%;生根培养30d后移栽,幼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小孢子培养是创造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红花的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红花游离小孢子的高效培养体系,用20份红花材料研究花药及小孢子培养中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和胚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时期、红花品种、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浓度是影响红花诱导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花药培养的愈伤及胚诱导率高于游离小孢子,且受基因型影响。单核靠边期管状花长度为 0.45~0.50 cm时,诱导成功率达到68.32%。供试的20份红花材料中,有11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有1份分化出了胚状愈伤,诱导成功率为15.79%。分化培养最适培养基组合为1/2 MS+B5+ 6-BA 1.0 mg/L + NAA 1.0 mg/L;小孢子悬浮培养最适培养基激素浓度以添加6-BA 4.0 mg/L 和NAA 0.5 mg/L效果最好,诱导愈伤率为22.5%。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大花卷丹百合的优质种苗,促进其规模化生产,以大花卷丹百合的鳞片为外植体,采用MS、N6、B5培养基,添加激素NAA、6-BA、GA3,进行了大花卷丹百合的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N6培养基中产生愈伤组织最快、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6+1.0 mg/L 6-BA+0.1 mg/L NAA;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N6+0.5 mg/L 6-BA+0.1 mg/L NAA+1.0 mg/L GA3。NAA诱导小鳞茎效果最佳,最适培养基为 N6+1.0 mg/L NAA;促进小鳞茎膨大生根要在诱导鳞茎的基础上加入IBA,即最适培养基为N6+0.1 mg/L NAA+2.0 mg/L IBA。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东方百合"甜梦"品种花器官的组织培养,为"甜梦"百合种球生产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以"甜梦"花器官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MS添加不同浓度6-BA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MS添加不同浓度6-BA及NAA配比为诱导叶片产生不定芽的培养基,MS添加不同浓度糖为结鳞茎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花器官不同部位诱导愈伤组织从易到难为:子房花柱花药花托;愈伤组织分化以MS+6-BA 3.0 mg/L培养基较适宜;无菌叶片诱导不定芽以MS+6-BA 2.0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为好;添加60 g/L糖的培养基利于不定芽结鳞茎生根;带鳞茎组培苗可直接移栽于大田菜园土。通过"甜梦"花器官的培养,得到可用于生产的组培苗,该技术可应用于"甜梦"百合种苗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那日  杨生  邢万金  杨体强 《核农学报》2010,24(4):748-751
研究了不同电场剂量处理细枝岩黄芪种子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电场强度为7kV/m,处理时间为100min,诱导培养基为MS+2,4-D 2.0mg/L+6-BA 1.0mg/L时出愈率可达91.0%,且生长情况较好,褐变程度轻。在MS+2,4-D 2.0mg/L+6-BA1.0mg/L诱导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后的各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当电场强度为7kV/m,时间为100min时分化率最高,达到7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