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智能虫情测报灯连续10年对武汉地区豇豆豆野螟进行了监测,并对其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探索,摸清了豆野螟的田间发生规律,武汉地区豇豆豆野螟主要发生期在6~9月,发生高峰期主要在8月份;建立了以新型杀虫灯诱杀技术、性诱剂诱杀技术、生物导弹防虫技术为主线的豆野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该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武汉地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豇豆是我市主要的伏季蔬菜。而豆野螟是危害豇豆生长的主要害虫。由于其生育进程不一、食料丰富,3~4代豆野螟危害盛期长、防治效果差。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觅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2003年笔者应用5%锐劲特进行防治豆野螟的试验,取得理想防效。  相似文献   

3.
豆野螟是本地豇豆种植中的主要虫害,为筛出合适的防治药剂,为大面积防治豆野螟提供科学防治建议,本文选取6种不同的防治药剂开展了防治豆野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对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非常突出,药后5 d的防治效果可达95.0%左右,好于其他几种药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也较好,药后5 d的防效可以保持在80%以上;15%茚虫威乳油3 500倍液的防效也不错,这3种药剂可以在生产上交替使用防治豇豆豆野螟。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 500倍液、10%三氟甲吡醚乳油1 5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1 500倍液对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不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豆野螟又叫豆荚野螟、豇豆荚螟、豇豆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各地均有发生分布,它是豆科蔬菜上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豇豆、菜豆、扁豆、芸豆、豌豆等,以豇豆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5.
豇豆两种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豆野螟豆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豇豆荚螟、豇豆螟、豇豆蛀野螟、豆螟蛾、豆荚野螟。除为害豇豆外,还为害四季豆、扁豆、蚕豆、豌豆、毛豆等,是豆类的重要害虫。近年来为害豇豆越来越严重,已成一种难治害虫。以幼虫为害,幼虫蛀食花蕾,引起落蕾落花;幼虫蛀食嫩荚,造成落荚;后期蛀食豆荚,并在其内取食幼  相似文献   

6.
豆野螟是夏秋季豇豆生产中主要害虫,由于近年来豇豆栽培面积扩大,茬口安排复杂,该虫害发生程度日益严重,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据温州市农科院2002~2003年系统调查,现在豆野螟6~10月均发生严重,发生呈波浪状多峰形,花、荚危害率均大幅度上升,而在20世纪80  相似文献   

7.
豆野螟是浙江省海宁市豇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为探究豆野螟的科学防治方法,选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湿性粉剂开展了不同防治方法对豆野螟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隔5 d施用1次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于花朵和豆荚等部位,共施药2次,可较好地控制豆野螟的虫量和为害,且以下午施药对豆野螟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寄主植物对豆野螟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观察了豆野螟取食扁豆、豇豆和四季豆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结果表明:豆野螟取食不同寄主后的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均以取食四季豆为最低;豆野螟取食四季豆、豇豆和扁豆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9.9d、11.2d和11.7d,三者差异显著;取食豇豆后5龄幼虫体重达53.9mg,显著高于取食扁豆和四季豆的5龄幼虫体重.  相似文献   

9.
以豇豆为试材,研究了针对防治豆野螟的主要6种药剂按推荐剂量施药,比较施药后2,4,6 d残留量,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检测豇豆中6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试样采用QuEChERS方法提取,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本试验结果为夏季露地栽培模式下豇豆防治豆野螟科学合理选用药剂种类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豆野螟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名豇豆荚螟,豇豆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是豆科蔬菜的一种重要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年年有不同程度发生,轻则影响豆科蔬菜生长,重则影响产量和质量。 1 危害状 豆野螟幼虫大多数蛀食花蕾,引起落蕾:蛀食嫩荚,造成落荚;蛀食后期豆荚,产生蛀孔和排出腐烂状的绿色粪便,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此外,幼虫也可吃食叶片和卷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