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棚室内甜瓜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0.5%大黄素甲醚水剂、20%戊菌唑水乳剂、42%苯菌酮悬浮剂3种新药剂进行棚室内甜瓜白粉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2%苯菌酮悬浮剂的速效性最优,20%戊菌唑水乳剂次之,0.5%大黄素甲醚水剂相对一般;42%苯菌酮悬浮剂和20%戊菌唑水乳剂都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而0.5%大黄素甲醚水剂则相对稍差;3种药剂均无药害。  相似文献   

2.
30%爱苗乳油与43%好力克悬浮剂对水稻穗期3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30%爱苗乳油与43%好力克悬浮剂对3种病害均有一定的综合防治效果,且田间无明显药害现象,是水稻穗期病害综合防治的理想药剂,其中以30%爱苗乳油300 mL/hm2与43%好力克悬浮剂270 mL/hm2综合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3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3种药剂均能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2种药剂防治效果要显著好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单剂的防治药效,可作为生产上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4.
潘连富  付岗  张雯龙  晏卫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79-1580,1598
以不同浓度10%稻腾悬浮剂、20%康宽悬浮剂和40%毒丝本乳油等3种药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1、2龄幼虫高峰期,每公顷使用10%稻腾悬浮剂450~900 mL,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平均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6.3%,且药效期长,防效和20%康宽悬浮剂相当,明显优于40%毒丝本乳油。从使用成本与防治效果两方面综合考虑,生产上10%稻腾悬浮剂的使用剂量以675 mL/h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的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最佳,药后3、7、10 d的防效分别为99.0%、97.4%、94.9%;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其次,其药后3、7、10 d的防效分别为95.5%、92.6%、90.4%,明显优于对照农药。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可作为吴江市防治小菜蛾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6.
15%安打悬浮剂防治烟青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15%安打悬浮剂防治烟青虫试验,结果表明:用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药后3 d后虫口减退率可达100%,15%安打悬浮剂3500倍液药后3 d虫口减退率可达95.65%,明显优于氧化乐果500倍液和清水对照。一般从烟青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用药1~2次即可有效控制烟青虫的危害,建议生产上使用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  相似文献   

7.
文章用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和50%氯溴异氯尿可溶性粉剂五种不同药剂进行了高、中剂量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噻森铜悬浮剂、20%噻唑锌悬浮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三种药剂无论高、中用量,防治效果均较显著,但三者间差异不明显,生产上均可作为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8.
50%丁醚脲悬浮剂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使用50%丁醚脲悬浮剂1500g/hm2与750g/hm2在施药1d、3d、5d后防效分别为41.5%、57.9%、93.4%,31.3%、48.5%、88.1%,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而50%丁醚脲悬浮剂及对照药剂25%丁醚脲乳油各处理的防效相比较,药后1d、3d、7d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2种药剂防治赤松毛虫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2种药剂对赤松毛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茚虫威悬浮剂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赤松毛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略好于15%茚虫威悬浮剂,其对赤松毛虫具有快速的毒杀作用,且持效性较好。适宜用药量为150~300 mL/hm2时,药后7 d对赤松毛虫的防效可达96.6%~97.0%。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性,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2020年梅雨期长、阴雨天气多的情况下,连续用药3次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仍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次调查防效均在7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建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与24%腈苯唑悬浮剂3 200倍液交替使用。本结果可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登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35 %油草光悬浮剂与其他对照药剂的试验表明 :3 5 %油草光悬浮剂对油菜田单双子叶杂草有理想的防效 ,在杂草 2~ 3叶期施药效果较为理想 ,推荐用量为 75 0ml/hm2 。  相似文献   

12.
陈勇兵  胡丽秋  许美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1-7881,7920
[目的]为了检测浙江禾益农化有限公司新研制生产的20%腐霉利悬浮剂防治黄瓜菌核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喷施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1 200倍液、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和喷清水(CK)共5个处理,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第3次药后10 d,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1200倍液、50%扑海因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2.70%、65.35%、56.72%、74.19%,其中800倍液防效极显著高于1200倍液处理。[结论]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处理结果与对照药剂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处理防效相当。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为避免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导致病菌抗药性的上升,可以使用其600~800倍液防治黄瓜菌核病。  相似文献   

1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丁氟螨酯悬浮剂对铁皮石斛红蜘蛛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0%丁氟螨酯悬浮剂1 500倍稀释液防效最佳,药后3、7、10 d的防效分别为94.4%、93.9%、92.8%;20%丁氟螨酯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区防效为次,其药后3、7、10 d的防效分别为90.5%、90.4%、90.3%,明显优于对照农药15%哒螨灵悬浮剂2 000倍液,可作为苏州市防治铁皮石斛红蜘蛛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8%精甲霜灵·锰锌、80%烯酰吗啉4种不同药剂对槟榔芋疫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00 mL/hm2、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 050 mL/hm2、68%精甲霜灵·锰锌1 650 g/hm2与80%烯酰吗啉525 g/hm2对槟榔芋疫病的防效均较好,可作为常用药剂的替换或轮换药剂用于防治槟榔芋疫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方法]试验设空白对照和25%嘧菌酯悬浮剂450、600、750 g/hm2以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 g/hm2 5个处理,于2012、2013连续2年开展了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防效为70.0%~83.6%,使用时推荐剂量为25%嘧菌酯悬浮剂600 g/hm2,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前或初开始喷药,间隔7 d喷一次药,共喷药3次。[结论]该研究可为25%嘧菌酯悬浮剂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有效药剂,采用浸种处理的方式,在单季晚稻秧田开展了0.3%四霉素水剂、25%咪鲜胺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3种杀菌剂防治恶苗病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对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浸种处理后防效达94%以上。在实际生产中,四霉素可以作为咪鲜胺等的轮换药剂用于恶苗病防治。  相似文献   

17.
选取3种农药开展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10 g·667 m~(-2)防效(55.06%)最好,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 g·667 m~(-2)(53.89%)次之,20%戊唑醇·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1.53%)最低;几种药剂对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其中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 g·667 m~(-2)和43%戊唑醇悬浮剂10 g·667 m~(-2)增产效果相当,幅度最大(16.0%、15.4%),20%戊唑醇·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667m~(-2)增幅次之(11.3%);将43%戊唑醇悬浮剂剂量增加3倍(30 g·667 m~(-2)),与对照相比,对小麦仍有一定的增产效果(2.8%);43%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对小麦安全,且价格便宜,可推广应用于生产。在小麦抽穗55%、抽穗95%、扬花5%、扬花35%、扬花75%、扬花90%、扬花100%等7个不同生育期喷施43%的戊唑醇悬浮剂10 g·667 m~(-2)防治小麦赤霉病,结果表明,小麦抽穗100%到扬花35%为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治生育期。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对水稻细菌性条菌病的防治效果,选用5种常见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120 mL/hm2)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第2次用药后7、14 d防治效果分别为60.38%、66.23%,水稻产量达到了5 418.75 kg/hm2,较不施药处理增产55.96%;20%噻菌铜悬浮剂(160 g/hm2)的防治效果与20%噻唑锌悬浮剂(120 mL/hm2)差异不显著,第2次用药后7、14 d防治效果分别为63.94%、64.73%,水稻产量达到了5 065.40 kg/hm2,较不施药处理增产45.78%。据此试验结果,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水稻种植过程中,间隔14 d连续2次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或者20%噻菌铜悬浮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提高水稻产量,建议将上述两种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10%科佳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用10%科佳悬浮剂1500倍液、2000倍液防治黄瓜霜霉病,第3次施药后7d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分别为89.6%、83.7%,第3次施药后14d防效分别为79.2%、71.3%,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期,在生产上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 :40 %玉农乐悬浮剂 112 5~ 15 0 0ml/hm2 或 40 %玉农乐悬浮剂 75 0ml/hm2 +40 %莠去津悬浮剂 75 0ml/hm2于杂草 3~ 5叶期作茎叶处理 ,药后 10d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 10 0 %,对阔叶草的防效达 85 .5 %以上。 1次用药可有效防除夏玉米田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