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逯改霞 《落叶果树》2014,46(5):40-42
应用性诱芯进行诱杀桃潜叶蛾成虫、预测预报该虫的发生动态和防治技术研究.分析2011、2012年两年的试验数据表明,在甘肃秦安,桃潜叶蛾一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在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后的3~5天即第1代幼虫初孵化期喷1次药,以1%甲维盐3000倍液防治效果好,防效98.2%.在以后各代成虫高峰期后3~5天可择期喷药4次,适宜的喷药虫口密度临界值为666.7m2面积上5个诱捕器平均每天每个诱捕器诱得200头成虫时开始喷药.  相似文献   

2.
苹果园金纹细蛾性诱剂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7年性诱剂应用试验,初步明确了金纹细蛾在山东省烟台市1年发生5代,第2代后存在世代重叠,但各代均有明显的高峰期,以第3代成虫数量最多,周年成虫高峰期以8月中下旬居多。诱虫结果表明,越冬代盛发期与3月下旬平均气温、第1代盛发期与6月上旬平均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它代发生期与温度、降雨量有相关关系。第3代卵孵化盛期为重点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3.
根据性诱剂连续7年诱测结果,桃潜叶蛾成虫在山东省烟台地区1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除越冬代盛期不明显外,第1代至第3代有明显的盛发期,且发生历期渐次拉长,出现世代重叠;多数年份以第3代蛾量最多,第3代成虫至9月下旬终止;10月下旬性诱剂仍能诱到少量成虫,视为越冬代。建议生产上以第1代成虫或第2代卵孵化盛期为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4.
利用金纹细蛾性外激素诱捕器监测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本地1年有5次成虫发生高峰期,即1年发生5代;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发生期很明显,从第2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在每代成虫高峰日出现后2~3天喷药防治,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2011—2015年在甘肃省秦安县利用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动态监测,同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越冬场所及不同类型诱捕器和不同糖醋液配方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在甘肃省秦安县浅山丘陵沟壑区,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含越冬代),其中第1代高峰期距越冬代高峰期间隔30 d以上,7月以后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不同,在监测期间,以三角形诱捕器诱杀效果最好;不同配方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不同,以白糖∶醋∶白酒∶自来水=1∶0.5∶3∶80的配方比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桃-苹果混栽果园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成虫昼夜交配取食活动规律,探讨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梨小食心虫1~4代成虫羽化高峰期间,连续72 h监测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在地上0、1.0、1.5、2.0和2.5 m 5个不同悬挂高度对梨小食心虫每2 h的诱捕量。【结果】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每24 h内诱捕到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时间段均为4:00—8:00和16:00—22:00,诱蛾高峰期为18:00—20:00;而糖醋酒液的诱蛾量显著低于性信息素(α=0.01)。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在地上2.5 m高度诱蛾量最多,均显著高于其他悬挂高度(α=0.01)。【结论】梨小食心虫交配与取食活动节律基本一致,糖醋酒液和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诱捕器在地上2.5 m高度诱蛾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性诱剂分别对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红富士苹果园和香梨园进行监测,经过测定,初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5代;苹果蠹蛾1年发生3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4代。通过诱捕成虫数量调查发现两种食心虫的越冬代成虫羽化期时间长而且数量最多,化学防治的关键为越冬代的成虫和第1代幼虫;通过对红富士苹果园、香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捕效果对比,初步表明梨小食心虫为我区蛀果害虫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8.
李江峰 《蔬菜》2014,(4):4-5
以水盆诱捕器和粘胶板诱捕器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种不同诱捕器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性诱剂水盆诱捕器的平均诱蛾量是船形粘胶板诱捕器的6倍,且差异极显著;水盆诱捕器单器单日最大诱蛾量是船形粘胶板诱捕器的4.3倍,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证明水盆诱捕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甜玉米田中主要害虫之一。试验利用性信息素技术在田间不同位置放置中捷四方干式诱捕器(立杆)对玉米螟雄蛾的诱集量;不同寄主田放置中捷四方干式诱捕器(立杆)对雄蛾的诱集量;不同类型干式诱捕器、性诱芯的匹配在甜玉米大豆田间的诱集量;不同类型干式诱捕器与自制诱捕器对不同寄主田诱集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6月中旬~7月上旬,利用中捷四方(立杆)干式诱捕器诱捕亚洲玉米螟雄蛾,在甜玉米田边缘处0 m位置与田中心处300 m位置的玉米螟雄蛾种群数量最大;利用中捷四方(立杆)干式诱捕器诱捕亚洲玉米螟雄蛾,发现在大豆田、水稻田、蔬菜田和高粱田诱捕到的数量比甜玉米田多。这表明大豆、水稻、蔬菜和高粱4块寄主田是玉米螟首选栖息地,甜玉米田是比较好的栖息地;8月中旬甜玉米大豆田中捷四方干式诱捕器(立杆)诱集效果最好,绿橡皮性诱芯比牙签式性诱芯的诱集效果好;6月上旬~6月下旬,不同寄主田内干式诱捕器诱集效果依次为三角板黏胶、14 cm制式、中捷四方诱捕器(立杆)、10 cm制式、6.5 cm制式诱捕器。  相似文献   

10.
国槐小卷蛾诱捕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小卷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钻蛀性害虫,应用诱捕法调查国槐小卷蛾成虫在河北石家庄的发生规律,结果显示:国槐小卷蛾成虫发生初期为5月中旬,终见期为10月上旬,一年中有2个发生高峰期,且第1个高峰期的诱蛾量大于第2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11.
利用性诱芯诱捕的方式监测了金纹细蛾成虫的消长动态,同时研究了3种类型诱芯对金纹细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太谷县具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成虫始发于4月份,7月份为其高发生期,一年发生5代。单一诱芯对金纹细蛾的诱捕效果明显,复合诱芯易产生拮抗作用。建议在治理金纹细蛾的过程中,以性诱芯诱捕为主并配合以适当的农业防治措施以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斜纹夜蛾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成虫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杀斜纹夜蛾效果来看,以放置宁波斜纹夜蛾性诱剂和UMT-B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好;从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芯的个数来看,则以UMT-B诱捕器放置诱芯3枚的效果最好,其次是2枚、1枚。  相似文献   

13.
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成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斜纹夜蛾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斜纹夜蛾成虫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杀斜纹夜蛾效果来看,以放置宁波斜纹夜蛾性诱剂和UMT-B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好;从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芯的个数来看,则以UMT-B诱捕器放置诱芯3枚的效果最好,其次是2枚、1枚.  相似文献   

14.
六种不同处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梨小食心虫性诱剂为诱芯,研究比较了同种样式不同颜色诱捕器及不同捕杀液6种处理方法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以常规颜色加常规捕杀液的处理诱捕器诱集梨小食心虫的数量最高.诱捕器不同位点和周边植被都会对诱蛾量产生影响.糖醋液诱捕器再加上诱芯的诱蛾效果比无诱芯的诱捕器提高了343.05%.在诱捕器上再加上黑色贴,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杀率又提高了4.84%.常规捕杀液(0.5%洗衣粉液)处理的诱捕器,加黑色贴与不加黑色贴的诱捕器相比,梨小食心虫的诱杀率降低了34.82%;与常规捕杀液加10%酱油的诱捕器相比,诱蛾量降低了59.21%.比较梨小食心虫雌雄蛾诱集比例,发现糖醋液诱捕器中雌蛾比例最高,占总数的83.7%;糖醋液+诱芯+黑色贴处理诱捕器,雌蛾占总数的76.8%;糖醋液+诱芯处理诱捕器,雌蛾占总数28.3%.  相似文献   

15.
京东板栗产区桃蛀螟发生规律及有机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研究了京东板栗产区桃蛀螟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进行了有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桃蛀螟在唐山北部山区,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堆果场、玉米茎、向日葵花盘、栗树皮缝和干栗苞等处越冬;5月5日以后出现越冬代成虫,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30日至6月9日,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出现在7月19日至7月29日,第2代成虫羽化盛期出现在8月28日至9月7日;第2代成虫于8月中旬在栗蓬刺间产卵,以两蓬之间最多;第3代幼虫蛀食栗蓬,盛期在9月上旬。向日葵对桃蛀螟具有诱集作用,以6月15日种植的诱虫效果最好;最佳种植方式为板栗园每隔20m种植1行向日葵。频振式杀虫灯对该虫诱虫效果较好,挂灯区栗果虫果率仅为0.6%,比对照区低8.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性诱芯诱捕的方式监测了石家庄地区3年生新苹果园与17年生老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的消长动态,同时比较了性诱芯和糖醋液诱捕对金纹细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石家庄地区1年发生5代,成虫始发于4月,5、6月为其高发期,具有世代重叠现象。通过性诱芯与糖醋液的对照试验,发现糖醋液的诱捕效果甚微,而且成本较高,因此生产中不建议采用糖醋液进行防治。在实际生产中防治金纹细蛾时,建议以性诱芯诱捕为主并配合适当的农业防治措施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上海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与危害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是上海地区危害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2008~2010年利用性诱剂诱捕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危害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a间上海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均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第1代成虫、第4代成虫发生比较整齐,第2代、第3代成虫发生不整齐,并有世代重叠现象;而危害桃树新梢的高峰期多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8.
性诱剂诱杀液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6种用于性诱剂诱捕器的诱杀液在桃园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以糖醋液+0.5%洗衣粉的诱捕效果最好,平均单日诱蛾数为23.58头/诱捕器;苹果汁液和梨果汁液处理的诱捕器诱蛾数基本相等,平均单日诱蛾数分别是15.58和15.50头/诱捕器;桃梢汁液处理的诱捕器诱蛾效果好于常规洗衣粉液诱捕器,平均单日诱蛾数13.0头/诱捕器;桃果汁液处理的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差,低于常规洗衣粉液诱捕器,平均单日诱蛾数为9.0头/诱捕器。表明改进的诱杀液可大幅提高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橘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虫口数量、性比以及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蛹期、蛹存活时间、羽化时间、羽化率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作初步研究,同时对橘小实蝇常用诱捕器的设置技巧及常用防治药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芒果上虫口密度最大,在主要寄主上雌虫数量高于雄虫。在相对湿度控制在83%~86%的条件下,温度为15℃时,蛹期最长30.9 d。蛹在8℃条件下保存时间越短,羽化率越高。成虫羽化高峰时间为12∶00~14∶00时。橘小实蝇在温度恒定为25℃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为83%~86%时,羽化率最高,为89.3%;在湿度恒定为83%~86%的条件下,温度为20℃时的羽化率最高,达到94.1%。在定湿的条件下,温度为25℃时,成虫寿命最长。通过诱捕器和药剂筛选试验可知诱捕器1号、3号和4号对小实蝇有较好的诱捕效果,诱捕器设置间距为20 m、树冠中部、诱剂量2 ml时,诱蝇效果最好。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敌百虫,杀虫单、吡虫啉和毒死蜱等有较好的杀蝇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防技术对甜樱桃果蝇诱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类型诱捕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性诱剂与杀虫剂对汶川县海拔为1 600、1 800与2 000m3个地方的甜樱桃果蝇进行诱杀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甜樱桃果蝇发生高峰期,海拔1 800m地方的甜樱桃果蝇数量最多,应加大防治力度;甜樱桃果蝇诱杀效果以自制诱捕器C(在矿泉水瓶中部对称划开2个1.2cm的十字开口,诱芯为脱脂棉球)+98%诱蝇酮1.5mL+1.0%敌百虫(杀虫液其余成分为红糖3.0%,52°白酒5.0%,陈醋1.0%,盛200mL于诱捕器中)的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