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步探讨了微山湖红荷湿地16种植物间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的差异.结果表明:SLA和LDMC在16种植物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16种植物SLA和LDMC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62.3~532.5 cm2/g和0.12~0.35 g/g;SLA和LDMC在不同生活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叶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其与植物科类群、高度、生活型、繁殖性状、分布区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摩天岭北坡植物叶性状的种间分异特征及其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植物功能性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摩天岭北坡邱家坝保护站(海拔2338~2916 m)木本植物的植物功能性状进行研究,包括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叶碳含量(LCC)、叶磷含量(LPC)的变异特征及其与科类群、植物高度、生活型、花序、花色、果型和分布区的关系.【结果】摩天岭北坡邱家坝山地森林为针阔叶混交林带,共有木本植物37种,其中乔木21种,灌木和竹类16种.1)37种木本植物的SLA平均为14.22 m~2/kg、LDMC平均为0.43 g/g,LNC、LCC、LPC平均为23.69、458.94、36.30 g/kg;变异幅度依次为:SLA(103.45%)LDMC(61.61%)LPC(20.76%)LNC(20.38%)LCC(4.86%).2)相关分析显示,植物的高度与LC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LNC与LP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LCC与LDM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科类群的植物间LCC差异极显著(P0.01),LNC差异显著(P0.05),科类群能解释SLA、LDMC、LNC、LCC和LPC变异的42.4%、50%、63.3%、74.1%和32.4%;不同高度的植物间LDMC差异显著(P0.05),LCC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生活型的植物间LNC和LPC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花序类型植物之间的LDMC(P0.01)和LCC(P0.001)差异极显著.不同花色的植物LNC差异显著(P0.05).不同果实类型的植物间SLA(P0.001)和LCC(P0.01)差异极显著,其间LDMC差异显著(P0.05).植物的分布区对叶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植物功能性状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其形态和功能性状的特征不仅受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受植物生活史和物种系统发育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6,(1):38-42
农作物叶片性状特征反映了其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最主要的两种农作物(向日葵和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面积、叶饱和鲜重及干重,计算了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结果表明:两种农作物叶面积和叶重的关系均为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001),因此用叶重推算叶面积是可行的。其中,通过叶饱和鲜重推算的叶面积值准确度更高、误差更小。两种农作物的SLA、LDMC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向日葵和玉米的SLA分别为(17.77±5.41)m2/kg、(11.29±2.22)m2/kg,LDMC分别为(170.93±31.15)mg/g、(266.85±43.91)mg/g。SLA和LDMC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9005,P0.0001),可用幂函数y=ax-b来表述。SLA和LDMC较好地反映了农作物利用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几种丛生竹叶的平均叶面积(MLA)、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沿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方法]对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内12种丛生竹不同冠层高度叶片MLA、SLA和LDMC进行调查,分析丛生竹不同冠层MLA、SLA和LDMC的垂直空间结构与差异。[结果]不同丛生竹的上、中、下冠层MLA与LDMC变化较小,SLA变化较大,MLA与LDMC均以唐竹最高(上、中、下冠层MLA均值分别为26.0、33.7、27.4 cm~2;LDMC分别为766.0、814.8、792.4 m~2/kg),LDMC以大黄苦竹最低(上、中、下冠层分别为528.4、548.5、479.0 mg/g);SLA均以高节竹最高(上、中、下冠层分别为629.0、284.9、440.7 m~2/kg);同竹种不同冠层间MLA差异不显著(P0.05);除白哺鸡竹外,其他11种竹种3个冠层间的SLA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光照、水分资源及养分在冠层不同高度的分配,共同导致MLA、SLA和LDMC沿冠层垂直方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3种杨树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综合反映了植物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也体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3种杨树(新疆杨、二白杨和小叶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面积、叶饱和鲜重及干重,计算了SLA和LDMC,探讨了3种杨树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3种杨树叶面积和叶重之间均为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00 1),可用叶面积与叶重的关系式来推算叶面积。其中,用叶面积与叶饱和鲜重的关系式推算的叶面积数据准确度更高。3种杨树的SLA、LDMC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新疆杨、二白杨、小叶杨的SLA和LDMC分别为(9.955±2.574)m~2·kg~(-1)和(420.38±68.046)mg·g~(-1),(12.964±2.465)m~2·kg~(-1)和(301.017±32.647)mg·g~(-1),(16.462±6.286)m~2·kg~(-1)和(287.678±72.055)mg·g~(-1)。SLA和LDMC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1),可用幂函数y=ax~(-b)来表述。SLA和LDMC较好地反映了3种杨树对乌兰布和沙漠贫瘠与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新疆杨的适应性优于二白杨和小叶杨,建议今后该区域防护林更新与重建过程中应适当加大新疆杨的数量比例。  相似文献   

6.
测定解放钟枇杷、东魁杨梅、桂橙一号甜橙、翠冠梨4种果树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性因子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果树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指示了不同树种间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能力差别较大.4种果树品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及单位面积叶N含量(Narea)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此外,LDMC与SLA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单位面积叶N含量(Nmass)呈现极显著负相关;SLA与Nmass、Pn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果树种类在同一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方式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植物生长和资源利用效率紧密相关,研究湿地植物种间和种内SLA和LDMC的差异能够指示植物对湿地环境的适应机制,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胶东半岛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SLA和LDMC,并与鲁西南微山湖红荷...  相似文献   

8.
了解城市木本植物叶水平固碳能力差异,从叶功能性状探讨对固碳能力的驱动路径,明确植物在长期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性状来保持碳收获最大化的权衡策略。以城市公园20种常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片碳储量(Cmass)、单位叶面积固碳量(WCO2)以及叶功能性状指标,以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路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叶性状对固碳能力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木本植物的叶水平固碳能力具有较大差异,WCO2在4.70~26.06 g/(m2·d)之间,平均为11.623 g/(m2·d),具有更明显的种间差异;Cmass在352.410~565.290 mg/g之间,平均为458.319 mg/g,具有更明显的种内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叶功能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叶干质量(LDW)、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厚度(LT)、比叶质量(LMA)、单位质量叶氮含量(Narea)、光合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叶经济谱对城市热环境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植物功能性状及叶经济谱对城市热环境的响应,有助于从功能生态学角度理解植物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以北京热环境高温点和低温点常见绿化树种国槐、栾树和洋白蜡为研究对象,测定地表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叶功能性状指标。结果(1) 城市热环境地表温度表现为高温点(HTR)显著高于低温点(CTR)(P < 0.05);土壤含水量则表现为CTR相对大于HTR,但未达到显著水平。(2)城市热环境对不同树种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对国槐、栾树的影响主要源于高温胁迫,对洋白蜡的影响主要源于干旱胁迫。(3)在城市热环境中,叶性状关系与全球尺度基本一致,比叶面积(SLA)与叶绿素含量(CHL)、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组织密度(LTD)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 0.01);CHL与LDMC、LTD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1);LDMC与LTD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5)。气孔密度(SD)与气孔面积(SS)、气孔开度(SA)、SLA之间分别呈负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4) RDA结果显示,植物功能性状指标中SLA主要受地表温度的正向影响(R2=0.97,P < 0.05),但土壤水分含量对它们具有负向影响(R2=0.75,P < 0.05);地表温度对LDMC、LTD、CHL有正向作用,但土壤含水量对它们有负向作用。结论全球叶经济谱在城市热环境中也同样存在,总体上向“快速投资-收益”型一端偏移,在HTR植物具有低的SLA,小的SS和SA,高的CHL、LDMC、LTD和SD,以适应高温、干旱的特殊生境。因此,在城市绿化植物配置时,在热环境高值区应选择耐高温、耐旱的树种,同时采取降温、灌溉等措施来降低高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番茄不同节位叶片形态特征与干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3个番茄品种植株叶片的形态特征及干物质含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番茄不同节位叶片之间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干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叶长差异不显著;月光、樱桃番茄SLA、LDMC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佳丽与月光、樱桃番茄之间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平均值差异显著。各品种叶面积与叶长、叶宽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LA与LDM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和红花檵木(Lorpetalum chindense var.rubrum)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遮荫处理下两种彩叶灌木叶形、叶色及色素变化。结果表明:随遮荫程度加大,两种灌木的叶面积逐渐缩小,叶形均由长条形向椭圆形变化。不同遮荫处理都对叶色变化有显著影响,金叶女贞由明亮的金黄色变为暗绿色,红花檵木由暗红褐色向红褐色转化,红色变浅;遮荫使两种灌木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升高,与遮荫程度呈正相关;随遮阴程度加强,金叶女贞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下降,红花檵木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上升;遮荫时间越长,红花檵木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越低,但遮荫时间不影响金叶女贞色素含量。遮荫程度可显著降低两种灌木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其可溶性糖含量也表现了出差异性,含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12.
甜荞叶龄模式、叶片生长速度与叶形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第1 ~10 层真叶叶龄模式的回归方程为 Y = 4 .33 + 3 .14 X 。叶片长、宽和面积从下至上逐叶增大,第4 叶最大,往上逐渐减小,顶部叶片最小。叶形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叶片大小的变化趋势相反,以顶部叶片最大,第3 叶最小。3 叶期为植株体内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13.
烤烟上部叶烤青问题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部烟叶烤后含青将大大地降低烟叶的质量、等级和价格,严重时会导致烟叶丧失可用性.应采取综合技术措施,确保上部叶充分变黄并及时定色,防止发生烤青现象.  相似文献   

14.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露地栽培条件下,人为控制厚皮甜瓜单株留叶数,形成不同的叶果比,分析甜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探讨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果比减小叶片生理活性增强,表明增加库的能力,可以增强叶片的生理活性,但叶果比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叶片的生理活性不仅不增强反而会减小,这是因为源的减少促进了叶片的早衰,黄河蜜、银峰、玉金香适宜叶果比分别为66、48、30,说明对一个特定品种来说,都有一个源库协调的问题,过多或不及,均不利于延缓叶片的衰老.相同叶果比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下降幅度和丙二醛上升幅度,黄河蜜>银峰>玉金香,说明大果型品种对摘叶处理反应比银峰中果型和小果型更为敏感.生产实践中,通过整枝减小叶果比,对特定的品种形成适宜叶果比来延缓叶片的衰老,大果型品种叶果比>中果型>小果型.  相似文献   

15.
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叶绿素含量与叶片衰老的关系,分别利用复合杂交后代的34份和130份材料,研究水稻生育后期自然强光对不同叶绿素含量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材叶片SPAD值在42时,叶绿素含量降解最快.高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42以上)在灌浆初期较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42以下)叶绿素降解慢,但随后却高于低叶绿素含量材料的降解.说明在灌浆初期高叶绿素含量材料相对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对强光的耐受性好,随后由于高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降至42左右,其叶绿素降低速度反而较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快.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东北春大豆杀菌剂的施用量,在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进行一种叶面遮盖剂喷施,研究其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控效果。以无人机喷施杀菌剂为施药对照,以不喷施任何药剂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喷施叶面遮盖剂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效达72.50%,同时有增产的效果,其增产率为16.00%。同喷施杀菌剂防控大豆灰斑病相比,叶面遮盖剂的使用更符合目前减施增效的农药使用政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银杏叶片质量和面积之间是否符合异速生长关系,并分析叶形对异速生长指数的影响。[方法]使用360片成熟的银杏叶片,根据长宽比的中位数将样品分为2组,使用不偏长轴法拟合叶片质量和面积的对数转换数据。[结果]发现银杏的叶片质量和面积之间存在异速生长关系,且异速生长指数大于1,表明叶片质量的增加与叶片面积的增加并不同步;同时还发现长宽比较小的叶片其异速生长指数的估计值更小,表明叶形特别是长宽比能显著地影响叶片质量和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结论]银杏叶片质量和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反映了叶片单位面积上干物质投资对叶片面积的收益递减规律,而宽叶片收益递减的效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银杏叶片中呈90°以上的扇形所占比例较大的生物学现象。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叶序枇杷叶之间抗氧化指标的变化,为枇杷叶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在同一地区的6个枇杷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自顶端向下采集树冠外围枝条上的第1、第3、第5、第7、第9叶序的叶片,检测总酚、黄酮、总三萜酸质量分数,并用FRAP法、ABTS法和DPPH法分析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个抗氧化指标在供试枇杷品种枝条不同叶序叶片间存在差异。‘大五星’、‘马克’、‘佳伶’3个品种枇杷叶6个抗氧化指标均随叶序的增加而上升,但此趋势在其他3个品种枇杷叶中变化不明显。6个枇杷品种间各个抗氧化指标大小顺序一致,‘大五星’枇杷叶片最高,其次为‘马克’、‘佳伶’,‘白茂木’与‘麦后黄’相差不大,‘长崎早生’最小。枇杷叶FRAP值、ABTS值和DPPH值与总酚、黄酮和总三萜酸质量分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进行枇杷叶抗氧化开发利用时,应考虑枇杷叶品种和采摘叶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海拔1200米到2150米范围内,云南大叶种茶树叶片的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层和海绵组织层的厚度及其两者的比值均随海拔上升而增加,但海拔上升到2350米时,上述各种数值则减少,只有角质层变厚。  相似文献   

20.
以8个主产烟区不同基因型初烤烟叶C3F样品为试材,测定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指标,分析烤烟主要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叶片结构与有机酸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熟度、叶片结构、外观质量总分与烟碱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色度与酸碱比间显著负相关;(2)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与香气量间,成熟度、身份与燃烧性间,叶片结构与浓度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3)有机酸含量与柔细度、燃烧性间均显著正相关;烟碱含量与刺激性间显著正相关,与灰色间显著负相关;酸碱比与刺激性间显著负相关,与灰色间显著正相关;浓度与总氮间显著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间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生产过程中调节烟碱、有机酸、还原糖、总糖、总氮等化学成分的含量,同时重视烟叶成熟度,并使烟叶厚薄适中,对指导优质烟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