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选取4月史氏鲟幼鱼380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吻长、尾长、尾柄高、眼径、眼后头长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史氏鲟4月龄幼鱼外部形态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明确了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全长、体高、眼径、尾柄高;全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395**),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5.60%);眼径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160**),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4152);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Σd=0.882,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全长、体高、尾柄高和眼径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2.751+3.018x1+12.472x2+50.765x3+35.335x4。  相似文献   

2.
随机选取一龄黄姑鱼幼鱼362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吻尖至背鳍起点长、眼径、眼间距共12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00**),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6.00%);眼间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066**)。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627 6);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d=0.904,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104.906+4.336 x1+11.654 x2+14.015 x3+7.138 x4+8.761 x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5月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随机测量了150尾个体的体重与12种形态性状——全长、体长、体宽、体高、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间距、尾柄长、尾柄高和躯干长,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形态性状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构建了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2种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 01),但仅全长、体宽、体高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显著水平,其中,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0. 483),体宽、体高主要通过全长间接影响体重;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重为因变量(Y),全长(X1)、体宽(X3)、体高(X4)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110. 879+6. 053X1+12. 525X3+11. 320X4。综上,当以体重为主目标对5月龄大口黑鲈进行选育时,应以全长为主要选择性状,体高和体宽为辅助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取63尾淡水黑鲷袁分别测量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口裂、吻长、头高、头长、眼间距、眼径、眼后头长、躯干长、尾柄高、尾柄长和体重共15个形态学指标,并分析各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并结合通径分析的方法计 算以其14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依变量的决定系数、通径系数、相关系数以及复相关指数。结果表明,淡水黑鲷的14个形态性状和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头高、体厚、尾柄高和躯干长为影响淡水黑鲷体重的四大主要形态性 状,其中对体重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头高(P2=0.360)这4个性状对体重的相关指数R2=0.915,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432.346+40.705x1+25.396x2+55.718x3+28.862x4(x1为头高,x2为躯干长,x3为尾柄高,x4为体厚),为淡水黑鲷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牙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跟踪测定2032尾牙鲆5月龄与8月龄的体重、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剔除了与体长有共线性的全长,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特征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牙鲆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体高、尾柄高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头长、吻长、尾柄长对体重直接作用相对较小;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系数分析结果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不同月龄牙鲆多元分析结果有所差异;最后建立了体长、体高、尾柄高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牙鲆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牙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跟踪测定2032尾牙鲆5月龄与8月龄的体重、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剔除了与体长有共线性的全长,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特征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牙鲆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体高、尾柄高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头长、吻长、尾柄长对体重直接作用相对较小;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系数分析结果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不同月龄牙鲆多元分析结果有所差异;最后建立了体长、体高、尾柄高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牙鲆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机选取117尾体长在260~350 mm的野生清水江鲤个体,分别测定其体质量、体长、全长、体高、体厚、头长、尾柄长、尾柄高等8个形态学指标,研究清水江鲤外部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确定了清水江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剔除了与体长存在显著性共性的全长指标,构建了显著性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清水江鲤形态性状中,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尾柄长等5个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高的通径系数最大,为0.582,尾柄长的通径系数最小,为-0.123;决定分析结果同通径分析结果趋势一致,显著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为0.911;采用逐步引入-剔除自变量的方法,建立以尾柄高(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厚(X_4)和尾柄长(X_5)估计清水江鲤体质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Y=-1 217.894+1 048.363X_1+329.480X_2+438.304X_3+453.326X_4-354.932X_5,经检验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尾柄长是影响清水江鲤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8.
对以色列红罗非体重、全长、体长、体高、体宽、眼间距、头长、吻长、尾柄长和尾柄高共10个性状进行测定,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回归方程中不显著的体长、头长、吻长、尾柄长和尾柄高6个自变量,计算以全长、体宽、眼间距和体高4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和相关指数,分析以色列红罗非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有4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0.864,0.799,0.717,0.74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通径分析中,4个形态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直接影响体重的主要指标,其中全长(P4=0.669)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分析所得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R2=0.779,说明所得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重为因变量(Y),全长(X1)、体宽(X4)、眼间距(X5)和体高(X3)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251.653+14.782X1+43.654X4-28.607X5+9.344X3。因此,在以色列红罗非保种与选择育种里,可用全长、体宽、眼间距和体高作为选育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9.
随机挑选100日龄的初孵斑点叉尾仔鱼524尾,测定其全长、体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长、头宽和体质量等8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斑点叉尾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因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斑点叉尾全长、体长等7个形态性状均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为r2=0.916,这表明主要自变量都已被纳入。通过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分析,确定全长和体高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对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头长、躯干长、体长、全长、体高、体宽、眼间距、眼径、吻长、尾柄高、尾柄长等12个性状的测量数据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的直接作用最大,体高、体宽和眼间距主要通过体长间接影响体质量,这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54。可见,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是影响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