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不施锌肥为对照,探讨了施用不同剂量锌肥对马铃薯植株锌的吸收、积累以及薯块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锌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薯块产量、大薯率和商品薯率,明显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马铃薯薯块中的锌含量。在江西省九江江湖平原洲地,对马铃薯施用30 kg/hm2硫酸锌的效果最佳,其植株发病率、死亡率最低,商品薯率和薯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钾量和施锌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索马铃薯需肥规律,保障马铃薯高产优质,以‘新大坪’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量为主处理,施锌量为副处理,研究不同钾肥和锌肥处理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增施钾肥和锌肥,可改善其结薯量、薯块质量、大薯率等性状,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其商品价值。不同施钾量和施锌量处理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钾肥和锌肥的交互效应不显著。综合比较,在施钾量180 kg/hm~2+施锌量9.0 kg/hm~2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施钾量90kg/hm~2+施锌量9.0 kg/hm~2的产量次之。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施锌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新1号’脱毒原种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锌肥浓度,探究在榆林地区喷施锌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榆林地区微量元素锌肥施用以及获得马铃薯高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锌肥浓度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单株块茎数以及VC含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产量、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粗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喷施一定浓度的锌肥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总的来看,锌肥浓度0.4%处理下效果较好,产量位居第一,较对照不施锌提高20.19%。  相似文献   

4.
以荷兰十五号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研究黄腐酸螯合锌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商品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够增加马铃薯产量,不同施用方式间无显著差异,增幅在2.23%~6.13%之间,喷施锌肥增产效果最佳,其次为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底施锌肥增产效果。同时施用锌肥能够提高马铃薯大薯重量,并且能够提高马铃薯商品率,但不同施用方式和不施锌肥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整体上在该地区施用黄腐酸螯合锌表现效果好的依次为喷施锌肥追施锌肥底施锌肥常规施肥。因此叶面喷施锌肥以及水肥一体化追施是科学施用锌肥,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腐酸对秋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析黄腐酸对秋马铃薯生育期、植株形态、块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黄腐酸可延长秋马铃薯生育期,增加植株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LAI,提高叶片有效净光合速率、单株薯块数、单株薯块重和商品薯率,从而提高产量。施用黄腐酸后可延长秋马铃薯生育期1~3 d,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块茎重和产量。在复合肥减半的情况下施用黄腐酸与复合肥常量施用下的出苗期和成熟期一致、生育期相当、净光合速率无差异性,特别是固体肥和液体肥配施后产量无差异性。[结论]施用黄腐酸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降低化学肥料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腐酸对秋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析黄腐酸对秋马铃薯生育期、植株形态、块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黄腐酸可延长秋马铃薯生育期,增加植株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LAI,提高叶片有效净光合速率、单株薯块数、单株薯块重和商品薯率,从而提高产量。施用黄腐酸后可延长秋马铃薯生育期1~3 d,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块茎重和产量。在复合肥减半的情况下施用黄腐酸与复合肥常量施用下的出苗期和成熟期一致、生育期相当、净光合速率无差异性,特别是固体肥和液体肥配施后产量无差异性。[结论]施用黄腐酸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降低化学肥料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外源钙施用对马铃薯形态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块茎钙含量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用钙肥可显著增强马铃薯植株长势,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商品薯产量、单株商品薯数及商品薯率、块茎钙含量,降低叶片中MDA积累,但随外源钙施用量增加,马铃薯单株结薯数有所降低。综合以上各因素,以钙肥水平57 kg·hm-2表现最优,且在氮肥150 kg·hm-2条件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以马铃薯庄薯3号为试材,以常规施肥磷酸二铵作对照(CK)处理,研究4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黑痣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降低黑痣病的发病率。其中,以恩益壁处理的促生防病效果最好,与CK相比,株高、茎粗、产量、商品薯率分别提高10.96%、7.89%、22.82%、8.77%;对病茎率防效达67.57%;对薯块防效达70.80%。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减轻土传黑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施锌及不同锌肥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对马铃薯的生物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锌肥(种薯处理+叶面喷施)和2种不同锌肥(无机锌肥(硫酸锌)和小分子螯合物有机锌(糖醇锌))对马铃薯‘新大坪’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锌(T2)和糖醇锌(T3)处理的马铃薯根、茎、叶干物质累积量在出苗后20~35d开始高于对照(T1).在生育期中进行的3次锌肥喷施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尤以叶片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幅最大,在出苗后85d,T2和T3处理的叶片干物质积累量比T1增加了76.3%和195.9%,根系增加了52.5%和82.9%,T3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T2处理.T2和T3处理的马铃薯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在干质量平衡期前明显大于T1处理,干质量平衡期后,T2和T3处理中由茎叶干质量和块茎干质量形成的剪刀差显著大于T1处理,T3处理大于T2处理,剪刀差的大小是判断块茎产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施用糖醇锌的增产幅度大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7,(3):16-17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分析锌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锌肥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增加马铃薯中淀粉、VC、可溶性蛋白和锌的含量;过量施用锌肥会抑制产量。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合考虑,本试验土壤中马铃薯最佳锌肥施用量为14kg/hm~2。  相似文献   

11.
锌是动物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实验用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氯化锌和醋酸锌给小白鼠饮水,锌浓度为100PPm。结果表明:肝脏、肾脏、眼球和血液中锌含量均以葡萄糖酸锌组最高,达峰值最快,依次为硫酸锌、氯化锌和醋酸锌,100PP锌对小白鼠有轻度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锌日粮对断奶仔猪血清锌和粪便排泄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80头"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公母各半、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Ⅰ、Ⅱ、Ⅲ和Ⅳ组),每组20头仔猪,分别饲喂在相同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锌(氧化锌,Ⅰ组)、1 000 mg/kg锌(氧化锌,Ⅱ组)、2 000 mg/kg锌(氧化锌,Ⅲ组)、3 000 mg/kg锌(氧化锌,Ⅳ组)的饲料,试验期6周.在试验的第14、28、42 d分别从各组随机采集6头仔猪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清锌的检测;试验的第1~7 d每日收集各组6头仔猪的粪便,以后每周收集1次,测定粪便中锌的含量.结果表明:高锌日粮能显著增加断奶仔猪血清的锌浓度;也可使断奶仔猪粪便中锌排泄浓度显著增加,易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锌是畜禽必需的微量元素,为动物体内多种酶发挥生理活性所必需.当今在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日粮中广泛添加氧化锌,可改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发生率.但以氧化锌作高锌锌源不可避免地带来猪在后期生长缓慢、皮毛外观欠佳等毛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锌与尿素以不同方式结合施用对土壤中锌有效性及尿素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探究氮锌相互作用机制,为锌与尿素科学配伍及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七水硫酸锌按0.5%和5%的重量份与尿素分别进行物理掺混(U+Zn)和熔融混合(UZn),制备含锌尿素试验产品:U+Zn0.5、U+Zn5、UZn0.5和UZn5。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锌与尿素以不同方式结合施用对土壤有效锌含量、土壤酰胺态氮含量、土壤NO3-N和NH4+-N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锌与尿素不同结合方式对锌有效性和尿素转化的影响机制。试验设置8个处理:①CK(对照),不施任何肥料;②U,施用普通尿素;③Zn0.5,单施ZnSO4·7H2O;④Zn5,单施ZnSO4·7H2O;⑤U+Zn0.5,施用含锌尿素U+Zn0.5;⑥U+Zn5,施用含锌尿素U+Zn5;⑦UZn0.5,施用含锌尿素UZn0.5;⑧UZn5,施用含锌尿素UZn5。其中,处理②、⑤、⑥、⑦和⑧的氮用量相同,处理③、⑤和⑦的锌用量相同,处理④同⑥和⑧的锌用量。【结果】(1)与单施锌肥相比,锌与尿素以物理掺混和熔融混合方式结合后施用均可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且熔融混合方式对锌有效性的提高效果强于物理掺混。在0.5%水平下,锌与尿素混合施用较锌肥单施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提高17.3%,而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平均提高了10.9%;在5%水平下,锌与尿素混合施用较锌肥单施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提高13.1%,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则平均提高了12.7%;在熔融混合方式下,0.5%用量(UZn0.5)的锌固定率较5%用量(UZn5)的降低了23.93个百分点。(2)与普通尿素(U)相比,4种含锌尿素均可减缓尿素水解,其中锌与尿素熔融结合较物理掺混结合更有利于延缓尿素水解,且以0.5%的用量时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锌与尿素结合可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NH4+-N含量,以UZn0.5提高幅度最明显。与普通尿素(U)相比,U+Zn5、UZn0.5和UZn5处理在培养后期可显著提高土壤NO3--N含量,且UZn0.5处理提高幅度显著高于UZn5处理。(4)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在培养后期可提高土壤矿质态氮含量,与U处理相比,UZn0.5和UZn5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7.6%和1.9%,且UZn0.5较UZn5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仍高出5.6%,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5)锌与尿素结合在培养前期可抑制土壤脲酶活性,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抑制效果更强;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可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脲酶活性,UZn0.5处理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的程度高于UZn5处理。【结论】锌与尿素结合(物理掺混、熔融混合)均可减少土壤对锌的固定,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以氮锌熔融混合效果更好。锌与尿素结合能够延缓尿素水解,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NH4+-N、NO3-N和矿质态氮含量,以熔融混合方式和锌添加量以0.5%效果较好。0.5%添加量的七水硫酸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制成含锌尿素产品,在生产中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选择24周龄的健康黄鸡(产蛋鸡)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用含锌60 mg/kg(对照组),400 mg/kg(试验1组)和800 mg/kg(试验2组)的日粮饲喂,试验期为30d,观察蛋鸡生产性能和精神状态,测定蛋中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蛋中锌含量13.3 mg/kg,试验1组蛋中锌的含量分别为16.7 mg/kg(15d时)和15.2 mg/kg(30 d时),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5.6%(15 d时)和14.3%(30d时);试验2组蛋中锌的含量分别为14.8 mg/kg(15 d时)和15.0 mg/kg(30 d时),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1.3%(15d时)和12.8%(30d时).结果表明,通过高锌日粮可以大幅度提高蛋中锌的含量,产蛋母鸡是饲料中锌向蛋中转运的良好栽体.  相似文献   

17.
利用开源式(Oligomerized pool engineering,OPEN)方法筛选具有较高特异性和亲和性的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ZFP).以已知三锌指蛋白为框架,使单个锌指关键位点氨基酸编码序列产生随机突变,构建3个人工锌指蛋白随机库,建立和完善应用人工锌指蛋白随机库筛选特异性锌指蛋白的技术平台.以人DYRK1A基因为例,测试和验证该技术平台的可行性和效率,分别获得对DYRK1A基因靶序列中左侧和右侧位点具有较高亲和性的50个三锌指蛋白;然后将得到的锌指蛋白与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FokⅠ连接,构建DYRK1A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s,ZFN),应用酵母验证系统测试DYRK1A锌指核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90%的组装锌指核酸酶能够在靶位点进行切割.  相似文献   

18.
以军曹鱼为试验对象,在以卵白蛋白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锌含量为5.65mg·kg~(-1))中分别添加0,10,20,30和40mg·kg~(-1)的硫酸锌和蛋氨酸锌,试验共设9个处理,每处理组三重复,每重复15尾鱼。试验期8周。试验结束时测量各组鱼体重,抽血,分离血清,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锌含量,剖取肝脏、肌肉和骨骼分别制成混合样品分析锌含量。结果表明:基础饲料组成活率、增重率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低,与锌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各添加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其肌肉、骨骼、肝脏和血清锌含量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当饲料中锌添加量为10mg·kg~(-1)时,锌源对增重率、肌肉和骨骼锌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蛋氨酸锌显著优于硫酸锌;锌添加量为20mg·kg~(-1)时,锌源对增重率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锌添加量为30mg·kg~(-1)时,锌源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清锌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以增重率和骨锌含量为判据,蛋氨酸锌相对于硫酸锌的生物学效价分别为117.72%和140.3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日粮中不同锌与维生素A水平对獭兔血清及各组织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日粮锌水平可显著提高肝脏和肾脏锌含量;提高日粮维生素A水平,锌与维生素A在肝脏、肾脏、胰脏、胫骨、被毛Zn沉积方面上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20.
锌源及锌水平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锌源和锌水平对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采用2×4因子试验设计,选用硫酸锌和蛋氨酸锌2种锌源,306、0、90、120 mg/kg 4个添加水平,构成8种试验日粮。将1日龄AA肉仔鸡384只,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结果表明:锌源和锌水平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