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改革,我省几年来西瓜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各地瓜农除了利用洲地、农田种植西瓜外,还积极开发山地资源——“请西瓜上山”。这是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纵观我省山地的自然条件,西瓜栽培有其潜在的积极因素,也有其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克服的问题。如何根据山地的土壤和气象特点,结合西瓜的生物学特性,创造更有利于西瓜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华琼 《西北园艺》2000,(4):31-32
西瓜延后栽培,不仅能使人们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吃上清甜可口的西瓜,而且瓜农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延后西瓜不需育苗,从播种到采收仅需60~70天,只要栽培得法,西瓜亩产可达2500~3000千克,效益极佳,但延后栽培西瓜由于整个生育期都处在高温高湿季节,故栽培管理难度较大,现将我地西瓜延后高产高效栽培新法介绍如下: 1 选种选地 延后西瓜生长期较短,且正值强光、高温、多雨季  相似文献   

3.
伏播西瓜,商品瓜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上市,这不仅可以延长西瓜的供应期,使人们在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前后吃上清甜可口的西瓜,而且效益比较高。一般从播种至收获只需60~70天,只要栽培得法,每667m^2可产西瓜2500~3000kg。由于伏播西瓜整个生长期都处在高温高湿季节,烈日和暴雨较多,故栽培管理要比其它季节的西瓜更为精细、严格。  相似文献   

4.
西瓜割蔓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割蔓再生栽培减少了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等栽培环节,节省了生产费用,延长了生长结瓜周期,大大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效益,在西瓜早熟栽培中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现将割蔓再生栽培西瓜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设施栽培的发展,西瓜的生产期延长,可通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实现西瓜的周年栽培。现根据陇东生产经验,总结出西瓜周年生产管理要点。1茬口安排秋冬茬温室西瓜栽培:8月中旬育苗,9月中下旬扣膜,12月底至第2年1月采收。冬春茬温室西瓜栽培:11月育苗,12月定植,第2年4—5月采收。春大棚西瓜栽培:1月育苗,2月定植,5月采  相似文献   

6.
西瓜搭架栽培又叫支架栽培,是让西瓜茎蔓沿着人工支架生长、结瓜的一种栽培新技术。采用搭架栽培的西瓜,由地面匍匐生长转变为直立或半直立生长,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及光能利用率,也能抑制某些病害的发生,一般亩产5000—6000公斤,  相似文献   

7.
西瓜割蔓再生栽培是在第1茬瓜采收后,剪去老蔓,立即浇水施肥,促使西瓜植株基部潜伏芽再萌发新枝,培养其重新结瓜。西瓜割蔓再生减少了栽培环节,延长了生长结果周期,大大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经过我县技术人员多年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西瓜割蔓再生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巧。  相似文献   

8.
西瓜秋季延迟栽培,指的是7月份播种,10月份收获上市的西瓜。适当发展西瓜延迟栽培,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八九月份的市场需要,保证人们在中秋、国庆节前后吃上鲜甜的西瓜,丰富节日市场供应,而且通过贮藏,还可以延至元旦、春节上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技术要点是: 一、整地起垄 西瓜延迟栽培,要注意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整地时,亩施腐熟优质粪肥2500~4000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山特有的气候条件栽培西瓜,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项栽培技术。由于高山西瓜播种迟,收获晚,不仅延长了西瓜的供应期,而且此时大部分平原丘陵地区的露地西瓜均已落令,市场上瓜价上升,经济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本市的西瓜栽培经历了从地膜栽培、小拱棚栽培,再到大棚春早熟栽培和秋季大棚延后栽培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探索出大棚西瓜一种多收的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移栽,4月下旬开始采收,陆续采收到11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11.
陕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适宜温室西瓜栽培。近几年,陕北的富县、甘泉、延长等地大量种植温室西瓜,效益较好。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基层的生产实践,对温室西瓜栽培谈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2.
赵玉伟  张骅  王亚江  王玥 《蔬菜》2016,(6):50-51
为进一步提高当地西瓜种植效益,2012-2015年,以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为平台,开展了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示范。该项技术通过适当改变大棚盖膜方法、采用膜下滴灌施肥、适当稀植等栽培措施,并根据西瓜不同生长期的生育特点,调控棚内适宜温湿度及改善肥水供应,使西瓜上市时间延长至10月中旬,可连续采收5~6批瓜,成为深受瓜农欢迎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调整西瓜生产周期、延长供应期,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栽培管理等技术环节总结小果型西瓜秋冬季设施栽培技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小果型西瓜早春设施再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果型西瓜又称迷你西瓜、袖珍西瓜、礼品西瓜等。其幼苗弱,前期生长慢,分枝性强,雌花出现较早且着生密,易坐果,果型小,果实发育期短;果实养分输入的容量小,对植株自身营养生长影响不大,结果周期性不明显,持续坐果能力强,可以多蔓多果栽培,多茬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春栽培一般采用大棚三膜覆盖(即大棚、小拱棚、地膜三层覆盖)栽培为主。早春设施采用再生栽培技术,可以延长供应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西瓜山地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姜绍丰(福建三明市经作局365000)西瓜上山是一条避免与粮、棉争地,开发立体种植的新途径。福建山区面积较大,几年来山地果园的大面积开发,为发展山地西瓜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福建山地西瓜栽培占西瓜总面积...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南方多雨潮湿地区的气候特点、西瓜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选地与建棚、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分批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中小果型西瓜全程避雨栽培的具体技术措施。该栽培技术不仅可在西瓜生长前期提前定植,进行早熟或特早熟栽培,而且还可在后期进行秋延迟栽培,延长了西瓜的供应期。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开发利用海拔400~700m山地资源,近年课题组积极引导当地山区农民发展西瓜-松花菜山地高效栽培模式,对品种、茬口安排、关键技术、产量及效益等进行试验研究和示范,既提高了山区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保障了市场供给,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8.
选用适应性强的小果型西瓜品种,采用塑料大棚或连栋温室等设施进行早熟或特早熟栽培,利用西瓜植株基部不定芽易多次抽生不定蔓的特点,在第1批西瓜采收后通过加强肥水管理促发新蔓,选留1~2条健壮新蔓后剪除已结果的老蔓,并向叶面喷施高效叶面肥补充营养,进行第2批西瓜的生产,依此可进行至少4批西瓜的生产。小果型西瓜一种多收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达到了减少栽培环节、延长西瓜供应期、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鸡东县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增温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小气候,西瓜上市期可比地膜栽培提早15 d以上,而且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可提前和延长结果期,因而增产效果较明显.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0.
西瓜双拱棚早熟栽培技术朱仰元陈淑华在我地区改用双拱棚早熟栽培可使西瓜上市期提前40天左右,且产量提高到3500kg,早上市价格高,供应期延长,亩增产值可达2500多元,经济效益显著。一、品种选择宜选用早熟、高产、抗寒、抗病的短蔓品种,如郑杂五,该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