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硫肥在大豆、花生上施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增施硫肥可增产8.11%~12.27%,并促进结实率和百粒重的提高;花生增施硫肥可增产10.00%~13.75%,能促进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潜江市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2011年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的要求,通过对早、中、晚稻田间氮磷钾的对比试验,研究潜江市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效果,为水稻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增施氮磷钾肥都表现出增产效果,其养分因子增产效果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低,早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80.67%83.67%、12.67%83.67%、12.67%18.00%、0.90%18.00%、0.90%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61.30%、17.9461.30%、17.9419.76%、10.33%19.76%、10.3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78.17%、5.65%78.17%、5.65%15.69%、5.68%15.69%、5.68%8.92%;不同类型水稻作物配方施肥下作物百千克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各不相同,早稻分别为2.43、0.52、3.08kg;中稻分别为2.86、0.51、2.90kg;晚稻分别为3.77、0.74、4.34 kg。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类型、不同施肥数量及施肥方法其氮磷钾利用率不一样;氮肥利用率中稻>晚稻>早稻,磷肥利用率晚稻>中稻>早稻,钾肥利用率早稻>晚稻>中稻,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高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以一种富含钾硅钙的微孔肥为研究对象,于2012和2013年设置了不同用量微孔肥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微孔肥施用量对花生产量、秸秆和籽粒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且花生产量随微孔肥的用量增加而增加。与CK相比,ML(600 kg/hm2)、MM(900 kg/hm2)和MH(1200 kg/hm2)处理的花生产量比不施肥增加27.0%79.25%,比K0处理(施化肥)增加8.9%79.25%,比K0处理(施化肥)增加8.9%53.2%。连续2年的养分分析显示微孔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含量,且微孔肥的用量越高,花生秸秆和籽粒中的氮、磷、钾、硅和钙的含量越高,在2012年,微孔肥处理的秸秆氮、磷、钾、钙和硅含量分别比CK增加51.8%53.2%。连续2年的养分分析显示微孔肥可以显著提高花生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含量,且微孔肥的用量越高,花生秸秆和籽粒中的氮、磷、钾、硅和钙的含量越高,在2012年,微孔肥处理的秸秆氮、磷、钾、钙和硅含量分别比CK增加51.8%80.8%、39.6%80.8%、39.6%45.2%、174.7%45.2%、174.7%216.8%、34.5%216.8%、34.5%58.2%和16.3%58.2%和16.3%34.4%,比K0分别增加46.3%34.4%,比K0分别增加46.3%74.3%、35.2%74.3%、35.2%40.6%、34.8%40.6%、34.8%55.4%、17.5%55.4%、17.5%38.1%和10.4%38.1%和10.4%27.6%。2013年的结果与2012年基本一致。在花生籽粒中,微孔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钙和硅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但与K0相比,除了籽粒的磷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之外,其余养分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微孔肥是提高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植株养分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且用量越高,增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硫肥和钼锌微肥对花生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增施硫肥和钼锌微肥对花生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N、P、K大量元素的基础上,增施硫肥和钼锌微肥可提早花生出苗1-3d,提高产量.其中增施硫肥能促进花生成熟,使成熟期提早1-2d,且花生产量以单增施硫肥的最高为5746.67kg/hm2,增幅为14.63%;增施钼锌微肥延长花生的生殖生长期,使成熟期延缓2-3d,提高花生产量5.95%-6.25%.  相似文献   

5.
氮硫配施对水稻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 ,早稻施硫和晚稻施氮均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 ,增产率分别达5 .1 %~ 9.9%和 32 .6%~ 38.5 % ,但早、晚稻施氮、硫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晚稻施硫能明显增加株高 ,但在同时施氮的条件下 ,结实率会明显下降 ;增施氮肥和硫肥 ,均能明显提高水稻对氮、硫的吸收量 ;施用硫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3.74~ 1 1 .4个百分点 ,施用氮肥可提高硫肥利用率 1 2 .8~ 35 .3个百分点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 ,在水稻生产中以 1 2 0kg/hm2 氮与 30kg/hm2 硫配合施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明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在红壤旱地上应用的改土培肥效果及其不同用量的产量效应,在典型红壤丘陵区选取3个不同试验点,设计不同用量处理并以花生、红薯、烟草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2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红壤旱地上施用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可有效调节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改土培肥效果,其中土壤pH值提高了0.150.19、土壤容重降低了50.19、土壤容重降低了56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26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22.8 g/kg;在花生、红薯、烟草上应用,其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5002.8 g/kg;在花生、红薯、烟草上应用,其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5002000、22502000、22503000、15003000、15001800 kg/hm2,与对照(不施改良剂量)相比分别增产8%1800 kg/hm2,与对照(不施改良剂量)相比分别增产8%11%、9%11%、9%14%、6%14%、6%9%,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91个代表土样分析表明,闽东南耕地土壤平均有效硫含量为22.3 mg/kg,缺硫土样占60%.施用20~60kg/ha的硫素,水稻可增产6.1%~15.4%,花生和甘薯分别增产6.4%~20.7%,7.2%~12.1%;甘蔗施用30~90kg/ha硫肥增产7.0%~37.9%.农产品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增施硫肥能改善品质.水稻、花生和甘薯的硫肥最佳用量为40 kg/ha,而甘蔗的最佳施硫量为60 kg/ha.  相似文献   

8.
水稻硫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施硫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增施硫肥可以增加产量,硫肥施用量为15kg/hm2时产量最高,比不施硫增产7.51%,并促进有效穗的形成和每穗实粒数的提高。水稻增施硫肥可增加叶面积指数,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及茎鞘物质向籽粒的转运。  相似文献   

9.
多年多点肥效对比试验表明,在有效硫含量低于临界指标的土壤上,无论施用国产的硫磺、石膏和普钙,还是进口的S95、S90和硫磷铵,与不施硫的对照相比,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除花生外,硫磺和石膏之间、S95和S90之间,以及硫磷铵与普钙之间的增产效果都不显著;水溶性较高的硫肥增产幅度都较大,花生配施含钙硫肥的增产作用较其他硫肥品种好。施用不同硫肥品种,早稻增产7.8%~17.0%、晚稻增产4.4%~8.3%、甘薯增产5.1%~22.1%、花生增产11.7%~23.1%。在缺硫土壤上增施硫磺或石膏,稻谷和薯块的粗蛋白含量提高2.5%~10.9%,花生的粗脂肪含量提高5.5%~8.2%。  相似文献   

10.
南方土壤由于长期脱硅富铝化过程,土壤中全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均较低,研究硅对提高中国花生的产量对和品质有重要意义。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硅肥后,花生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结荚期施用硅肥增产效果大,增产效果在13.5% ̄25.6%之间,平均增产达20.1%;从施用成本和增产效果综合分析,建议在热带砖红壤地区花生硅肥施用量为30kg/hm2(SiO2);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影响效果不同,总的来说低水平的硅[30kg/hm2(SiO2)]的效果好于中高水平。仅在结荚期施用30kg/hm2硅提高花生的百仁重;在下针期和结荚期施用30kg/hm2可提高百果重;基施(30kg/hm2)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荚数;花生施用硅肥后对花生仁的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花生施硅适宜于食用型品种;花生施用硅肥能明显降低花生成熟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对磷的影响则表现为,基施硅肥90kg/hm2可提高植株中磷的含量,而结荚期追施150kg/hm2的处理降低植株中磷的含量;对钾的影响则表现为复杂的规律,其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秦加能 《农技服务》2011,28(3):301-302
进行了不同施硫肥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有效硫18.6mg/kg水平下,舒城县沙泥田上水稻增施硫肥增产效果显著,增施纯硫15kg/hm~2水平下增产430.5kg/hm~2,增产4.9%,每1kg硫增稻谷28.7kg;增施纯硫30kg/hm~2水平下,增产447kg/hm~2,增产5.1%,每1kg硫增稻谷14.9kg;增施纯硫60kg/hm~2水平下,增产501kg/hm~2,增产5.8%,每1kg硫增稻谷8.35kg;增施纯硫90kg/hm~2水平下,增产543kg/hm~2,增产6.2%,每1kg硫增稻谷6.0kg。水稻增施硫肥,生长健壮,叶色嫩绿,扬花期、灌浆期较对照推荐施肥早1~2d,增产的主要因素为增加每穗实率数,平均每穗增加8.1~9粒。增施硫肥经济效益显著,常规施肥比增施纯硫15kg/hm~2增产值1033.2元/hm~2,纯硫30kg/hm~2增产值1 072.8元kg/hm~2,纯硫60kg/hm~2增产值1202.4元/hm~2,纯硫90kg/hm~2增产值1303.2元/hm~2。产投比:施硫处理比常规对照高0.22~0.26。  相似文献   

12.
《江西农业学报》2022,(4):28-3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施用红中牌生物有机肥比对照处理(当地施肥模式)的籽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为2.32%10.43%,纯收入增长率为6.73%10.43%,纯收入增长率为6.73%24.59%。在施用红中肥的3个处理中,单纯施红中肥的方式比施“红中肥+化肥”的方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开展水稻施硫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硫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对增加水稻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产量农艺经济性状有促进作用;施用硫肥2 kg/666.67 m2比不施硫肥增产稻谷36.6 kg/666.67 m2,增产8.73%,方差分析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硫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函数曲线图呈抛物线状关系;推荐水稻硫肥施肥量为2 kg/666.67 m2;随着施用硫肥量的增加,净产/净投比下降,但合理施用硫肥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增加产值、净产值、产/投比。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减施氮肥对花生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北方黄淮海和南方红壤旱地产区选用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北方选用 ‘花育25号’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T0)、施N 157.5 kg·hm-2(T1)、施N 157.5 kg·hm-2+CaO 450 kg·hm-2(T2)、施CaO 450 kg·hm-2(T3)、施N 67.5 kg·hm-2+CaO 450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T4)、施N 67.5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CaO 450 kg·hm-2(T5)共6个处理;南方选用‘湘花2008’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S0)、施N157.5 kg·hm-2(S1)、施N 157.5 kg·hm-2+ CaO 568 kg·hm-2(S2)、施N 112.5 kg·hm-2(S3)、施N 112.5 kg·hm-2+CaO 568 kg·hm-2(S4)共5个处理,研究了减氮增钙及氮、钙肥施用时期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碳氮代谢酶活性,根瘤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T1)相比,减氮增钙(T4)处理明显提高结荚期根瘤数量和鲜重,提高生育后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叶片中的碳、氮酶活性提高,产量提高4.5%。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产量提高10.8%;基施钙肥处理(T4)与花针期追施钙肥处理(T5)相比,产量提高228%。同时,与S1相比,S2处理的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15.6%和29.8%。与S1相比,氮肥减施+基施钙肥处理(S4)的产量提高27.7%。表明氮肥减施后钙肥的增产效果更明显,且作为基肥效果更好。因此,无论是北方黄淮海花生生产区、还是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区,增施钙肥是花生产量提高的有效措施,可作为氮肥减施后保障花生稳产的重要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硫肥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硫肥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硫肥可以增加水稻产量,硫肥施用量为15 kg/hm2时产量最高,比不施硫肥增产7.01%,并促进有效穗的形成和每穗实粒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高硼环境下施用硫肥对油菜硼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硫肥缓解油菜硼毒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油菜华油杂9号为试验材料,在高硼灰潮土上(全硼含量13.44 mg·kg -1,有效硼5.03 mg·kg -1)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硫水平(0、20、50、100、200、500 mg·kg -1)对油菜果荚、叶、茎、根部的硼含量及硼的分配、细胞壁的提取率、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结果】 随着施硫量增加,油菜各部位的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硫50 mg·kg -1时,油菜鲜重生物量最高,可达364.5 g/株。施用不同量硫肥后,油菜硼含量及分配均为果荚>叶>茎>根,表明果荚为硼的主要累积器官。增施硫肥,油菜果荚的硼含量呈下降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 -1,油菜果荚硼含量和分配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4.8%和15.0%。油菜果荚细胞壁提取率增加43.0%,其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无显著变化,继续增施硫肥至200 mg·kg -1,油菜果荚硼含量、硼分配比和细胞壁硼均下降至显著水平,且细胞壁硼分配比显著上升。与果荚不同,增施硫肥后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则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 -1,油菜叶、茎和根硼含量分别增加15.0%、32.9%和34.9%,其分配比例分别增加13.4%、29.6%和18.6%,同时油菜叶片、茎和根部细胞壁硼含量显著增加12.3%、22.9%和14.9%,表明增施硫肥增加了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 【结论】 硫肥可通过增加油菜生物量,限制硼从根、茎、叶到果荚的转运,以及增加油菜果荚细胞壁硼含量来缓解高硼对油菜果荚的毒害,最佳施硫量为50—100 mg·kg -1。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蓖麻饼粕肥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明确蓖麻饼粕肥的最佳施肥量,以四粒红为试验品种,设置不施肥(CK)、施化肥(HF1、HF2、HF3,施用量分别为175、350和700 kg/hm2)、施蓖麻饼粕有机肥(BM1、BM2、BM3,施用量分别为2 500、5 000和10 000 kg/hm2),共7个施肥处理,比较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BM2、BM3处理增产0.35%~0.67%;HF1、HF2、HF3处理增产了1.55%~4.44%;BM1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达到了440.22 kg/667m2,较CK处理增产46.67%;此外,BM1处理的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在幼苗期时,BM3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处理,而在收获期时,BM3处理的6种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因此,BM3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较CK处理变化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蓖麻饼粕有机肥2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秸秆还田与合理的施氮模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以水稻品种齐粳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秸秆还田和增施氮肥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秸秆不还田(A1),秸秆还田(A2),即秸秆全量还田(0.054 kg·盆-1);常规施氮(B1,施氮比例为基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4∶3∶1∶2),分蘖肥增氮10%(B2),调节肥增氮10%(B3),穗肥增氮10%(B4)。以常规施氮作对照,就秸秆还田与增施氮肥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枝梗数,各部位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平均减产5.59%,增施氮肥水平间产量呈B3>B2>B4>B1,调节肥增氮10%(B3)处理较常规施氮(B1)增产14.61%,主要由于穗数、结实率、千粒重提高,同时干物质积累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中量元素——硫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2011年在玉田县中产田地块进行了夏玉米施用硫肥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硫肥比不施硫肥平均亩增产玉米26.5kg;平均百粒重增加1.00g;穗均增重9.5kg。其中增产率为4.6%,每公顷增收476.95元。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优质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以及无机养分平衡调控等技术措施对中低产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协调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全面提高中低产田土壤肥力水平和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施氮肥达到一定的量,可以促进玉米稳产和地力提升,在P2O5 90kg/hm2基础上,适宜施氮量为180~210kg/hm2,适宜施钾量为100~140kg/hm2。增施优质有机肥1000kg/hm2,玉米增产6%~7%左右,连续施优质有机肥,玉米增产9%~18.5%,有机肥对玉米高产稳产和地力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