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为认识青稞内生固氮菌群落组成,丰富内生固氮菌资源,明确产地对青稞内生固氮菌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纯培养技术分别对在拉萨、林芝、日喀则栽培的藏青2000根部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及高固氮酶活性菌株的溶磷、溶钾及产IAA特性,最后,通过16SrDNA基因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了高固氮酶活性菌株的分类学地位。结果显示,通过Ashby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内生固氮菌37株,其中,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的11株,占总分离菌株27%,有6株菌株具有分泌IAA的能力,2株具有溶钾能力,1株具有溶磷能力。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11株高固氮酶活性的菌中,有5株菌属于Bacillus,为优势菌属,其余菌株分别属于Gemmatimonas、Sphingomonas、Devosia、Agrobacterium、Mesorhizobium和Burkholderia。  相似文献   

2.
测定15种具结瘤固氮能力的豆科植物根瘤的固氮酶和吸氢酶活性,测得其中灰金合欢,银合欢K8和毛萼田菁(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等根瘤具有较高吸氢酶和固氮酶活性,在银合欢根瘤固氮系统中注入外源H2,可提高固氮酶活性,这表明吸氢酶有助于提高固氮效率,检测13株从9种豆科植物分离得到的根瘤攻在自生条件下的吸氢酶活性,有12株根瘤可测出吸氢酶活性,其中84L和53菌株表达较高活性,84L和53菌株在自生培养的的吸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氮培养基,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4株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LS01、LS04、LS05和LS06。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及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LS01属于Microbacterium sp.,LS04属于Streptomyces sp.,LS05属于Micromonospora sp.,LS06属于Sarocladium sp.,在无氮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4 h生物量均达到最大且能够分泌吲哚乙酸(IAA)。利用乙炔还原法对4种菌的固氮酶活性进行测定,固氮酶活测定结果表明4种菌均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因此,Microbacterium sp.LS01,Streptomyces sp.LS04,Micromonospora sp.LS05和Sarocladium sp.LS06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并能分泌IAA,在制备大豆生物菌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共生匹配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马中雨  李俊  张永芳  樊蕙  李力 《大豆科学》2008,27(2):221-227
大豆与大豆根瘤菌的共生体系是共生固氮的代表,开展根瘤菌与大豆品种的匹配性组合研究,为发挥这一共生体系的固氮效率和指导大豆育种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选取不同种类与来源的大豆根瘤菌代表菌株18株,与11个我国主要的大豆核心种质品种进行共生匹配性试验,测定了其中5个大豆品种与14个根瘤菌所结瘤的固氮酶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豆根瘤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结瘤固氮差异,快生大豆根瘤菌表现出比慢生根瘤菌更严格的大豆品种匹配性;其中USDA110、USDA110-A、113-2、WHG12、HH103、B16比其他供试菌株表现出广谱的结瘤特性,且USDA110、USDA110-A、113-2、WHG12、DE333、2048菌株形成的根瘤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在供试大豆品种中,商951099、郑92116和北京黑豆表现出较高的结瘤、固氮特性;商951099和郑92116这对材料与所供试18株大豆根瘤菌均结瘤且差异性不明显,而绥农14和绥农20、合丰25和固新野生大豆这两对材料表现出明显结瘤差异性。因此,实践中应根据大豆品种和大豆根瘤菌菌株的匹配性关系,选用共生效果好的菌株接种,或选用与之匹配的大豆种质材料育种,以达到提高共生固氮功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培的方法,设3个磷水平,7个菌株,通过对株高、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固氮酶活性、茎叶氮含量、茎叶磷含量的测定及综合分析,确定使热研2号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达到最佳促生性能的磷浓度。结果表明:7个菌株在中磷时鲜重和含氮量最大,低磷不利于鲜重和含氮量的增加;经主因子综合分析,菌株YM11-1、RJS9-2、PN13-3在高磷时对热研2号柱花草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菌株LZ3-2、BS1-1、PN13-3在中等磷条件下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菌株FS3-1-1在高磷和中磷都有最好的固氮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6.
花生品种间根瘤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大粒种大于小粒种。特异固氮酶活性,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小粒种略高于大粒种,全生育期固氮酶活性出现两次高峰,与单株根瘤量的增长相一致。氮素种肥能抑制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其抑制程度与氮肥量呈正相关,抑制时间发生在生育前期。固氮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旱稻生物固氮研究是院共同体“多年生早稻选育研究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的突破口集中在如何解决固氮酶活性表达上。要判断早稻是否具备固氮作用,必须进行固氮酶活性检测,乙炔还原法是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是根据固氮酶具有底物多样性原理,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乙炔是否被还原形成乙烯及乙烯量的多少而间接测定是否有固氮酶活性及其高低。本文将通过介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田栽培及盆栽试验两种方法,对工程菌株UB37及野生菌株UB1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对玉米植株的固氮效果进行观测,利用公顷产量、棒三叶面积以及植株干重、全N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工程菌UB37的固氮效率比野生菌UB1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拉萨青稞田自生固氮菌,丰富当地固氮菌资源,以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环境负效应,本研究从6种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定位试验的青稞田土壤中进行固氮菌的分离、纯化,观察其菌落形态特征并测定各菌株的固氮酶活性,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了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结果显示,通过分离和纯化,共得到自生固氮菌50株,其中13株菌具有高效固氮酶活性,分别属于假食酸菌属(Pseudacidovorax)、芽孢杆菌属(Bacillus)、红球菌属(Rhodococcus)、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施用化肥会减少土壤中高效固氮菌种类,不施化肥或施用有机肥能丰富土壤中高效固氮菌种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栽培及盆载试验两种方法,对工程菌株UB37及野生菌株UB1在不同施肥水平睛,对玉炷植株的固氮效果进行观测,利用公顷产量、棒三叶面积以及植株干重、全N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工程菌UB37的固氮效率比野生菌UB1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4):423-429
Abstract

The nitrogen-fixing activity of root nodules was examin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nodule size in peanut. Root nodules of field-grown peanut were collected at flowering through harvesting stages and classified into five groups of size using a circle template. Then acetylene reduction activity was measured to evaluate nitrogen-fixing activity for respective size groups. In addition, the diameter of the cross-section of each root nodule and rhizobium-infected areas on the cross-section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ogen-fixing activity of root nodule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ir size. In the root nodules in the medium size group (1.5? 2.0 mm in diameter), nitrogen-fixing activity per unit fresh weight of nodule was highest at the flowering stage and rapidly decreased thereafter. The nitrogen-fixing activity of root nodules larger than 2.0 mm in diameter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their size. Colors of rhizobium-infected zones varied with their size: white in small nodules; red in medium-sized nodules; and greenish in larger nodule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leghemoglobin is highest in the medium-sized nodules. Nitrogen-fixing activities of the medium-sized nodules might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nitrogen fixation in the whole root system during pod-filling because medium-sized nodules had high activity and were large in number. Classification of root-nodule size based on the circle template is a simple, rapid, and useful method to evaluate nitrogen-fixing activity of root nodules.  相似文献   

12.
盐粳5号A是盐都县农科所用盐粳5号与六千辛A杂交转育而成的优质抗病不育系,2001年10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委会技术鉴定,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利用其与恢复系盐93005配制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盐优1号杂种优势明显,高抗稻瘟病,于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方法及发病地区初步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组织分离法是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有效方法,在选择性培养基上,采用此方法分离到病原菌的成功率达86.7%。1997年-1998年调查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呼兰县、牡丹江市、东宁县、密山市、穆棱市、佳木斯市、集贤县、吉林省舒兰市的大豆田中存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  相似文献   

14.
桑树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严重,严重影响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雷尔氏菌不同种间致病力和宿主各不相同,其防治策略也相应不同,准确地分离鉴定病原菌是青枯病有效防控的先决条件。本研究采集、分离了海南省琼中县桑青枯病发病桑园(‘桂桑优62’)桑树根部、茎部病原菌,并通过致病性、生理小种、生化变种测定,结合16S rDNA、特异性引物、复合PCR检测体系、序列变种等分子鉴定方法初步确定了病原菌的种类和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引发海南省琼中县桑青枯病的病原菌属于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理小种5(race 5)、生化变种Ⅴ(biovar Ⅴ),病原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属演化型Ⅰ(phylotype Ⅰ)即亚洲分支菌株,序列变种12(sequevar 12)。这些结果将为海南桑青枯病的有效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产示范方的机插水稻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考查了机插常规粳稻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素积累等群体特征。2008年对江苏武进区邹区(品种为武香粳9号)、漕桥和前黄镇(品种均为武运粳7号)等3个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方,2009年对江苏省如东县(品种为宁粳3号)的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机插稻产量与颖花量的相关达极显著,要达到10.5 t/hm2以上的产量,每1m2颖花量需≥ 45 000;籽粒产量10.5 t/hm2以上高产机插水稻的花后干物质积累占籽粒产量的70%~80%;高产机插稻氮素积累的优势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和抽穗后两个阶段。足够的颖花量是机插粳稻高产群体的基本特征;保证后期氮素供应、发挥后期干物质积累优势、促进大穗的形成是提高机插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三唑酮在小麦白粉菌防治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测定了陕西省4个市19个乡镇的166个小麦白粉菌菌株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平均EC50为34.66mg.L-1,平均抗药性水平为16.58倍,80.72%的菌株产生了抗药性。其中,高抗菌株(抗药性水平>40倍)占9.64%,中抗菌株(10倍<抗药性水平≤40倍)占37.35%。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宝鸡市岐山县高店乡和益店镇以及眉县横渠镇小麦白粉菌抗药性高于其他地区。说明陕西省关中大部分地区的小麦白粉菌已对三唑酮产生了抗药性,且抗药性呈增加趋势,但与全国范围相比,抗药性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用单一的回归分析法不易得到一个满意的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南县为例,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主要的影响因素,克服多重共线性问题;然后再对选择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对影响耕地数量变化因素的影响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南县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四大类因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国家政策和农业集约化。并且指出不能只靠政策手段来解决耕地保护问题,需要通过经济、制度和科技相结合的措施才能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按照《EurepGAP综合农业保证通则》,对海南省澄迈县荔枝种植区4个监控区大气、农田土壤和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进行定点、定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澄迈县荔枝种植区大气无污染,土壤和灌溉水中综合污染指数显示清洁或尚清洁水平,监测项目值均低于EurepGAP标准,未造成污染。海南省澄迈县荔枝种植区达到EurepGap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摸清德庆县古树名木资源状况,并提出保护对策.[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查询、访谈、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德庆县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广东省德庆县现有古树名木249株,其中一级古树占比1.6%,二级古树占比11.6%,三级古树占比86.8%,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分布.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良好,生长环境整体较差,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