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比较不同条件下制得的活性干菌种对天然胶乳的凝固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最佳载体B与湿菌体配比为2∶1,菌体培养时间为2~3 d,所制得干菌种对胶乳的凝固效果最好,所制成的活性干菌种和液体菌种一样能进行鲜胶乳的连续凝固。  相似文献   

2.
用划线分离的方法从天然胶乳中分离出106株细菌,再从中初筛出16株产酸菌,并通过不同产酸菌对天然胶乳凝固效果复筛实验,最终筛选出3株凝固效果较好的菌种,分别命名为NRC1、NRC2与NRC3。实验结果表明:此3株菌都能有效缩短天然胶乳的凝固时间,并且在凝固过程中具有臭味小,发胀不明显等特d点;单菌种微生物凝固NR和酸凝固NR的性能对比,具有快速塑性值较大,塑性保持率稍低,拉伸性能好等特点。测定3株细菌的16Sr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NRC1与NRC3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NRC2为变形杆菌属(Proteus),均属于肠杆菌科。  相似文献   

3.
研究农业因素如季节温度、品系、化学刺激对鲜胶乳快速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鲜胶乳生物快速凝固的效果影响非常大;多数橡胶品系鲜胶乳的凝固效果差异不明显,存在鲜胶乳较稳定的品系;化学刺激橡胶树的割胶制度对鲜胶乳生物凝固的速率影响较小,除第一刀所产鲜胶乳的凝固速度较快外,其余各刀所产鲜胶乳的凝固速度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4.
论述国内外微生物凝固天然胶乳的研究历程,并对其凝固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探讨影响微生物凝固的因素以及对天然橡胶的硫化性能影响;指出问题所在,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鲜胶乳生物凝固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凝固液的pH值及鲜胶乳的凝固效果为考核指标,研究了生物凝固液的制备工艺,第1次培养生物凝固液其清水∶菌种∶糖蜜比例为100∶0.5∶5,对鲜胶乳进行凝固后所得乳清加糖蜜继续培养生物凝固液,其乳清∶糖蜜比例为100∶5。结果表明,采用乳清制备的凝固液比用清水、菌种、糖蜜制备的凝固液其凝固效果更好,胶乳每次生物凝固所得乳清只加糖蜜重复培养生物凝固液,至少可循环利用20次以上。而温度越高,生物凝固液pH值降低越快,当pH值降至4.0以下,即可用以凝固胶乳。  相似文献   

6.
对多年来天然胶乳凝固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作比较分析,指出盐凝固将有望取代目前常用的酸凝固,满足制胶工业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鲜胶乳生物凝固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物凝固液用量、鲜胶乳浓度、气候条件、氨含量等因素对鲜胶乳生物凝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剂适宜用量为10%;鲜胶乳浓度对凝固影响较小;当全天最高气温在25DC以下时,胶乳完全凝固需16h以上;氨含量达0.02%时即可显著影响胶乳的凝固,用量达到0.08%时。胶乳不能凝固;添加辅助凝固剂可加快胶乳的凝固。  相似文献   

8.
工艺因素对鲜胶乳快速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凝固工艺对鲜胶乳快速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自选菌种和自制的微生物培养剂A制备的生物凝固液凝固鲜胶乳的效果最理想,其用量少于1%时,胶乳凝固不完全;用量超过3%时,增加用量并不能加快生物凝固鲜胶乳的速度。增加凝固辅助剂用量可以加快鲜胶乳生物凝固的速率。胶乳的浓度由34%稀释到26%时,对胶乳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不大,胶乳的浓度稀释到22%以下时,凝块较软而对胶乳生物凝固的速度稍有影响。生物凝固液的培养时间对胶乳生物凝固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这种影响1~2d时最显著。同时凝固液中培养剂的浓度为5%时达到较好的凝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菠萝酶对天然胶乳的生物凝固和脱蛋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菠萝的副产品--菠萝皮汁和菠萝干酶作为天然胶乳的生物凝固剂,对胶乳具有良好的脱蛋白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菠萝酶活力愈高,对胶乳的脱蛋白效果愈好;菠萝皮汁以 乳凝固和脱氮效果优于等酶活力的菠萝干栈,按此工艺生产天然胶,氮含量可控制在0.2%以下,但生胶的Po值较高,湿胶料较难干燥。  相似文献   

10.
自然凝固和乙酸凝固的天然橡胶动态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和动态力学热分析仪(DMA)对同一批新鲜天然胶乳的乙酸凝固和自然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生胶、混炼胶及硫化胶的弹性模量(G′)、弹性扭矩(S′)、损耗因子(tanδ)、储能模量(E′)、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损耗模量(E″)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凝固的生胶、混炼胶及硫化胶的G及S′比乙酸凝固的生胶、混炼胶及硫化胶的高,tanδ较乙酸凝固的生胶、混炼胶及硫化胶的小;在低温时,自然凝固NR硫化胶的E′比乙酸凝固NR硫化胶的低,Tg及E″较乙酸凝固NR硫化胶的高,但当温度大于-80℃时,自然凝固的硫化胶的E′则稍高.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鲜胶乳、凝块、绉片为原料形式,探讨加工工艺对生物凝固天然橡胶(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凝块和绉片为原料的产品PO稍大,PRI明显降低,但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较高;在胶厂进行鲜胶乳生物凝固,适宜的熟化时间为16~18 h;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以绉片为原料的产品P0、PRI值有下降的趋势,以凝块为原料的产品性能优于绉片;根据凝块、绉片原料的清洁度,压绉次数可以减少为3~6次。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仪,对4种不同制备工艺的鲜天然橡胶(NR)[(NR-1)醋酸凝固鲜天然胶乳,(NR-2)微生物快速凝固鲜天然胶乳,(NR-3)微生物凝固乙醇胺混合鲜天然胶乳和(NR-4)自然凝固蛋白酶混合鲜天然胶乳]的生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主要鉴定其中的挥发性裂解产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定性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50℃裂解温度条件下,4种制备工艺NR生胶的裂解碎片都生成了顺式结构的1,3戊二烯单体(NR-1还生成了2-甲基1,3-丁二烯单体)的特征离子;同时也生成了大量的二聚体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和1,4-二甲基4-乙烯基环己烯及三聚体β-蛇麻烯和甘葡环烃等,但它们的组成即相对百分含量存在差异。其细微结构的差别为:NR-3和NR-1都含有少量含氮杂环、羟基和羰基基团;NR-2结构较简单;NR-4含有氯甲酰氧基和羰基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凝聚法,以鲜胶乳为原料制备粉末天然橡胶(PNR),研究了胶乳凝聚影响因素、产品粒径分布和产品干燥条件,并测试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胶乳的pH值为9.3~9.4,硫酸铝用量为3.70%~3.77%为宜,胶乳浓度对产品收率影响不大;隔离剂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在2~3份为宜,产品粒径处于1.0~4.0 mm的比例在83%以上。与酸凝天然橡胶相比,制备的PNR的灰分含量、氮含量、挥发物含量、P o和PRI都较高,丙酮溶物含量和门尼粘度较低;PNR混炼胶的M min较小,Δt30相差不大;PNR混炼胶的M L和V M较小,t10和t90较大,硫化速率较慢;P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和500%定伸应力较高,扯断伸长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