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洪良  陈红梅  刘钰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83-9084,9144
根据桑蚕正常生长发育对光、温、水等各气象要素指标的要求,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合川地区桑树生长期以及春蚕、夏秋蚕、晚秋蚕饲养期的气象条件,总结出当地适宜桑蚕生产的有利气象因素和制约因子,以便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科学规避气象灾害,为蚕业生产提供有利的气象指导和气象服务依据,对进一步促进当地蚕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各级农业部门调查统计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评估2008年初冰冻灾害对广西蚕业的影响。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冰冻灾害造成少量养蚕房屋设施和桑苗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较轻;桂桑优62、桂桑优12及桑特优1号对低温冻害天气的适应性较强,伤害轻、恢复快;冰冻灾害对桑树生殖影响较大,造成桑树种子园雄花穗早谢萎凋,花粉粒较少,杂交不孕,结实率较低,种子产量减少77.6%;冰冻灾害天气对桑树的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生存影响不显著;冰冻灾害对广西蚕茧产量影响较大,桑树生长受影响,导致少养蚕0.5~1批,全区4月底前的发种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1.60万张,减少率达27.96%;广西蚕桑灾后恢复生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预测上半年的养蚕发种量可达去年同期水平,能够达到大灾之年蚕桑大丰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春季低温寒冻害是影响广西桑树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广西春季桑树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以及空间分布,可为优化广西桑树产业布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2~4月的日平均气温气象资料,根据广西桑树低温寒冻害等级指标,计算出广西桑树(2~4月)低温寒冻害发生频率,基于SURFER技术获得桑树低温寒冻害空间分布图,划分出广西轻度低温寒冻害区、中度低温寒冻害区、重度低温寒冻害区,为指导广西桑蚕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因桑树晚霜冻害的发生,给春蚕生产造成较大损失.通过对如皋市气象站2000-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结合桑树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揭示了如皋地区桑树霜冻灾害的发生规律,对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促进如皋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2011年9月份的降水、光照、气温和湿度等气象因素与常年的气象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蚕生育期、蚕期病害、蚕期消毒工作、蚕茧产量、蚕农收入、桑叶生长、桑叶采摘、桑蚕喂养工作及对桑树病虫草害发生危害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特殊气象条件对中秋蚕养殖的影响,提出了在多雨低温高湿气象条件下养殖中秋蚕要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桑树的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气候变化、气象异常等引起的对桑树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多种灾害.主要有霜害、冻害、风害、雹害、旱害及洪涝灾害等.发生这些灾害轻则降低桑叶产量和质量,重则造成桑树死亡.在桑树的管理过程中,要认真了解当地的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和气象预测预报,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好受灾后的补救工作,才能降低灾害的影响程度和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果业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陕西渭北果区是世界上完全符合苹果生长7项气象指标的优生区之一,但该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地形地貌复杂,气候脆弱。花期冻害、果实膨大期高温热害、冰雹、干旱、果实着色成熟期低温、连阴雨等是陕西省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随着大气温室效应加剧,近年来气候突发事件频发、气象灾害的危害程度和范围在不断增强,气象灾害给果业产量和品质带来显著影响。深入开展果业气候资源开发和灾害防御系列化研究,有利于趋利避害、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我省果业生产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16):101-102
蚕病为害一直是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的最大威胁。秋蚕期多变的气象环境、低劣的桑叶品质、猖獗的病害敌害增大蚕病为害秋期原蚕生产的风险,必须针对秋蚕期迥异于春期的生态特点,采取强化消毒防病,切断传染途径;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育环境;防治桑园害虫,严防农药中毒;及时诊断病蚕,控制病势蔓延的综合防控措施,保障秋期原蚕生产蚕作安全,谋取秋期原蚕制种量增、质优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秋蚕饲养量占全年饲养量的60%左右,饲养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桑园效益.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在中、晚秋蚕饲养期,前期常遇高温天气,后期又遇深秋低温季节,蚕室内外病原积累多,致病力强,桑树虫害多,桑叶老化品质差,农业用药频繁,容易诱发蚕病.由于中、晚秋蚕比春蚕难饲养,因此要夺取二秋蚕茧丰收,必须根据秋季养蚕的特点,切实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桑树叶是饲养桑蚕的饲料,加强桑树的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对饲养桑蚕确保丰产起着重要的作用.桑树卷叶枯病和白粉病是桑树生长季节发生的主要病害,如果预防和防治不好,会导致叶片脱落.  相似文献   

11.
在饲养桑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与幼虫的体质、病原体、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地控制幼虫病害的发生,在饲养桑蚕幼虫期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确保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元阳县常见桑树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叶是蚕桑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桑树病害常导致桑树抗病力下降,桑树长势弱,树龄缩短,生长发育不良,桑叶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进而影响养蚕数量。本文总结了元阳县片区内3种常见桑树病害的病害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以期为当地蚕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池市1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6—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从温度、降水、日照等方面,分析河池市蚕用桑树生长期内适宜的气象条件,指出低温阴雨、冰雹、暴雨、干旱、霜冻是影响当地桑树生长的几种自然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趋利避害的防御措施,以提高桑树产量及质量,进而提高蚕的饲养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4.
攀西、川南蚕区2012年春季再次遭遇前期低温、后期干旱天气,给全年蚕桑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为此,各级蚕业主管部门积极行动,组织龙头企业及蚕农采取多种措施抗灾夺丰收.今春攀枝花、凉山州、宜宾3个市州共计发放蚕种21.8万张,蚕茧产量达到17.5万担,均稳中有增,蚕农售茧收入2.89亿元,同比增加035亿元,春蚕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一、加强桑树田间管护去冬今春,宁南、盐边、高县、珙县等县加大桑树的冬春管理力度,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控,针对旱灾情况,及时调整桑树剪伐型式,组织群众结合春肥施用对桑树浇水抗旱,提高了桑树的发芽率,盐边县第一批春蚕增发蚕种16%.  相似文献   

15.
对桂中地区饲养原种蚕季节的历年温湿度与桑蚕最适宜的温湿度作比较,分析原种蚕蛹死笼率规律性,有目的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蚕室的温度和湿度,使原种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提高原种蚕茧产量和质量,降低死笼率,从而达到气象指导桑蚕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吴凡  李贤伦 《新农业》2023,(21):72-73
<正>目前,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四种,即暴雨洪涝、低温冻害、干旱、大风,均可以影响到农作物产量,严重时甚至可以直接威胁到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为此,必须充分明确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具体影响和影响程度,并做好早期的预防措施,以此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与有效。  相似文献   

17.
在蚕桑生产中,小蚕的饲养十分关键,小蚕饲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蚕的饲养管理,进一步影响蚕的抗性和蚕茧产量。本文阐述了小蚕标准化饲养技术,具体包括温湿度管理、小蚕桑叶采集与喂食量、扩座与匀座、蚕体及蚕座消毒、药物添食、眠起处理、提青、晌食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蚕桑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倒春寒天气对六枝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六枝特区1988-2008年的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同期的小麦产量数据,分析了倒春寒天气特征及其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倒春寒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并提出倒春寒年景小麦生产对冻害的防御措施以及小麦受冻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蚕病的发生往往会对整个养蚕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蚕种生产单位表现更为突出,而蚕病防治的效果对蚕种的产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近几年来采用春、夏、秋多批次饲养的繁育形式,蚕批连接,病原易于传播,家蚕容易发生病害.而作为生产蚕种的单位,在原蚕区饲养数量增大的前提下,养蚕环境复杂,更增加了蚕病防治的难度.因此,做好蚕种生产中蚕病防治工作,是生产优质蚕种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91-8292
以2010年为例,采用气候学的原理与方法,介绍了濮阳市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濮阳市全市气温正常,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冬季低温冻害和大雾天气、春季晚霜冻、初夏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盛夏暴雨洪涝灾害和低温阴雨天气、秋季干旱;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偏轻,气候条件总体上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