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茉莉花是我国音制花茶的主要香花原料。因此,近两年来我们在闽北建阳、政和等地花区对茉莉梢、蕾形成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观察试验为茉莉花化控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一、幼蕾出现与蕾成熟观察表明,田间栽培的茉莉每年4月下旬至10月上旬均能陆续出现幼蕾。比较集中的蕾熟期为6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霉花;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伏花;9月上旬到9月下旬的秋花,优花约占全年产量的50~60%、秋花占30~40%,霉花占5~10%。定技观察表明,从母枝派芽萌动到蕾成熟大致须经历四个时期:激动期、分化期、膨大期、完熟期。其历期分别为4~6天、7~9天…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率的高低受授粉期气候条件的制约。为了探讨制种授粉期的最佳气象要素,对永泰县1985~1989年20个不同授粉期的制种产量与授粉期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无雨日率(授粉期无雨日占总日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和日平均相对湿度等五个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并将东洋乡(海拔320米)1980~1989年的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中旬的五种气象要素进行灰色聚类分析,探求在永泰县中稻制种的最佳授粉期。  相似文献   

3.
白花水八角是一种新生的稻田杂草。该草在佳木斯地区6月中旬为出苗盛期,下旬至7月中旬为分枝期,此期已在叶腋中开白色花、结实。每株可生20-30个蒴果,每果内含250-350粒种子,成熟后自然脱落、传播。全生育期为80-90d,危害水稻减产可达25%左右。可用48%苯达松及其与二甲四氯混用防治。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灌浆期.定期取样测量子粒体积、干物质重以及乳线形成的位置,寻找夏直播玉米最佳收获时期。结果表明.郑单958等中熟品种在9月中旬苞叶变白时.子粒体积最大.乳线形成50%左右.粒重仅为完熟期最大值的85%左右.此时收获.会减产10%以上。生产上.9月下旬收获.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可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我国为害棉花的害虫共有310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为便于指导防治,现将几种主要棉虫的发生为害期和防治指标介绍如下,供参考。棉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通常按季节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棉花出苗期至6月底,常年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份为伏蚜发生期,为害高峰期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0%。棉铃虫一年发生四代,个别年份可发生不完整的五代。一代主要为害小麦,卵盛期在5月…  相似文献   

6.
1补施盖顶肥每亩用硫酸铵5公斤,穴施或浇施在棉株基部6cm远处的土壤内。2适度浇水浇水需三看,即看天看地看长势,是超过10天以上,土壤含水量降至15%以下,叶片暗绿无光,主茎上部绿色不到10米时应立即浇水。3根外喷氮从8月中旬到9月中旬每隔10天亩用1~2%尿素液喷一次。喷时要选择无风天气,并要喷酒在棉株中上部叶片上,正反面都要喷到。4增施钾肥可在花铃期施适量的草木灰、饼肥或生物四肥等。5巧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棉花进入花铃期,选用喷施宝、翠竹牌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生灵等喷施1—3次,每亩用喷施宝5毫升、翠竹牌生长调节剂6~8毫…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塑料薄膜笼罩处理将香蕉试管苗的定植期提早在3月中旬,比常规种植提早20天,栽培成活率达100%,增产幅度为8.64%,每亩可增收404.40元。  相似文献   

8.
用P~(32)示踪法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在1~2片真叶期已开始吸收磷肥。至叶丛繁茂期,单株绝对吸磷量和对磷肥利用率均明显增高,但单株相对含磷量却明显降低;磷肥施到距种子2、4cm以下可显著提高甜菜对磷肥的利用率。至7月中旬利用率分别达4%和7.9%,比种、肥混施分别提高60%和2倍;磷酸二铵做种肥,其分解产生的NH_4对甜菜有毒害作用,可降低出苗率、保苗率,也影响对磷肥的吸收利用。采用种、肥分层施可缓解和避免NH_4~ 对甜菜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播期对不同熟期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3个不同成熟期类型马铃薯品种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处理,研究云南秋作区播期对不同熟期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及总产值的影响,为不同品种的合理播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云薯505’适宜播期为7月中旬,‘丽薯6号’为7月中旬到8月上旬,‘云薯401’为7月中旬到8月初。如以追求产值最大化为目的,3个品种均建议尽早播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引进的12份红麻新品种在福建福安进行多年多点丰产性对比试验鉴定和生产性对比示范,并分别以粤743,青皮3号为对照,结果表明,福红951、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1号、福红15号、金光无刺2号等6个品种,原麻产量比对照粤743增高14.4%-27%,其中福红3号、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5号比对照粤743增产20%以上;干茎产量比对照粤743增产9.15%-26%,其中福红3号、福红951、福红952、福红14号、福红15号比对照粤743增产16%以上。上述这几个品种是麻纺与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品种。栽培特性研究表明,在福建福安以4月下旬播种比较有利于一播全苗,4月底至5月底为苗期,日平均生长量为1.8cm;6月初至7月中旬为红麻旺长期,日平均增长量达4.75cm,7月中旬-9月中旬为稳长期,日平均生长量为2cm。在栽培上宜在5月底重施旺长肥,7月中旬后酌施稳长肥,以满足高产群体对肥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江西双季稻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明确水稻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的变化规律,是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和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分析了江西不同生态区(赣南、赣中、赣北)15个气象站近30年(1984-2013)逐日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参照水稻生产中常用的安全生产临界温度指标,研究了近30年来不同地区50%和80%保证率下双季稻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99-2013年(前15年)各地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较1984-1998年(后15年)发生明显变化,且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早稻覆膜育秧安全播种期平均提前了10d(气候变化倾向率-4.16d/10a,下同),早稻安全直播期提前了4d(-3.17d/10a),早稻安全移栽期提前了2d(-2.21d/10a)。晚稻安全齐穗期延迟趋势不明显(1.16d/10a),晚稻安全成熟期延迟了8d(3.56d/10a)。全年安全生产期天数在早稻覆膜育秧和直播条件下分别延长了18d(7.72d/10a)和11d(6.73d/10a)。安全生产期内温光资源总体呈温度明显升高、积温显著增加、日照时数无明显变化的特点。监测资料表明,近年来各地区实际生产日期作了相应的调整,但仍与安全生产日期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推算了近30年各站点80%保证率的安全生产日期,以就近指导各地稻作季节安排、种植方式选择及早晚稻品种搭配。最后,依据气候变化趋势,讨论了农艺措施的可能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系J210对早播的适应性以及为早播早熟型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2006-2007年在四川盆地气候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早播(从10月18日到11月5日每2 d一个播期,共10个播期)对J210生育进程、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J210的生育进程随播期的提前而提前,全生育期和灌浆持续期随播期的提前而增长;10月18-30日间播种,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变化不明显,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差异也很小,但粒重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而10月30日之后播种,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明显减少,籽粒灌浆速率和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增高;从产量看,以10月18日播种最高,但在10月28日之前播种减产不显著,在10月28日之后播种显著减产,10月18日播种比11月5日播种增产达29.92%.考虑到试验期间为暖冬年,认为J210在生产上的高产而又安全的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在进行更加高产的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选育时,可将育种材料的播期提前到10月20日左右,这样有利于育成更加适应早播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从人畜分粮的角度,分析水稻绿色饲料的最佳收割期、营养成分和营养素产量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简化麦茬稻栽培流程并促进小麦秸秆有效还田,在小麦收获前,麦茬稻撒播于大田(简称“撒播”,下同)且小麦收获后麦秸覆盖和土壤免耕栽培。结果表明,麦茬稻撒播栽培的播种期较插秧栽培推迟32 d(插秧栽培的育秧期),各生育期推迟天数随着生育期的发展逐渐减少,即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推迟31.0 d、24.7 d、18.7 d和12.7 d;全生育期也相应缩短19.3 d。撒播方式下,麦茬稻无分蘖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较插秧栽培增加3.36粒和0.27 g,产量仅降低1.60%。可见,麦茬稻撒播栽培方式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高效利用小麦秸秆。  相似文献   

15.
盆西平原麦区小麦早播早熟与超高产的气候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给盆西平原麦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早播早熟型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气候生态依据,深入分析了该区小麦生育期旬平均温度、旬降雨量和旬日照时数.结果表明,该区光、热、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从10月中下旬到翌年5月中旬的生态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弱春性小麦出苗、分蘖、幼穗分化、开花结实和籽粒灌浆的需要,适当提前小麦播期,有利于开发利用10月中下旬的光、热、水资源,并延长了小麦全生育期,有利于小麦高产.综合考虑该区气候生态条件和育种现状,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的目标播种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以10月20日、3月中旬和5月10日左右为宜;而产量结构以穗重型为宜,其构成因素为:穗数300×104/ha左右,穗粒数达60粒左右,千粒重50 g左右,产量7 500 kg/ha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控制土壤水分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势(-30~-35 kPa和-60~-65 kPa和正常灌水0 kPa)对水稻上育397、绥粳3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穗期处理对2个品种穗部各性状的影响最大,此处理下上育397、绥粳3号的穗数显著高于对照,而穗长、穗节数、穗颈节枝梗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及其他处理,但同一时期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长穗期处理时的产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其次是分蘖期和抽穗后1~10 d的处理对产量影响较大,多数处理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穗节数、穗颈节枝梗数与各粒位籽粒产量均呈正相关,且与中位粒和劣势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湘南双季稻区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湘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与两系杂交稻制种季别的关系,认为湘南双季稻区两系杂交稻制种以发展秋制为宜。秋制中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以8月上旬为最佳,抽穗扬花授粉期可安排在8月16日~9月5日之间,以8月下旬为优。对两系杂交稻秋季制种主要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两系杂交水稻两优航2号亲本(航2号与SE21S)特性及开花习性观察,结果表明:SE21S在福建沙县稳定的不育期较长,从7月至9月上旬具有稳定的不育期,在此时期进行制种安全可靠。两亲本的全生育期比较长,制种过程容易攻好苗架;且两亲本的播始历期非常接近,几乎没有播差期,花期容易相遇,两者抽穗高峰期花时相遇较吻合,是一个易制种获高产、稳产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19.
低盐锻炼提高水稻幼苗耐盐性及其与活性氧毒害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幼苗期低盐锻炼对水稻耐盐能力的影响。中国91和83-51幼苗经低盐(0.1% NaCl)锻炼后可降低盐处理(0.3% NaCl)对其生长的抑制; 低盐刺激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从而在盐胁迫时保持较高活性;虽然低盐也使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以及Na+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在盐胁迫时其增加速率明显减慢而低于未经低盐锻炼的苗株;相反,低盐锻炼时K+含量有所下降,但在盐胁迫时其下降幅度低于未经低盐锻炼的植株,至处理结束,两者水平接近。结果表明,幼苗期采用低盐锻炼的方法可以增强水稻的耐盐能力, 这与低盐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上部组织内清除活性氧的防护系统能力, 使其在随后的盐胁迫过程中由活性氧诱导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生的盐渍伤害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豆蚜生物学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表明,大豆蚜在济南地区每年可繁殖18-22代,世代历期、产仔历期及产仔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田间有翅蚜有2次迁飞高峰,分别为6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下旬;大豆上苗期仅见零星群体。8月上旬植株上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播种时沟施铁灭克、呋喃丹对苗蚜控制作用较好,田间蚜量高峰前喷一次氧化乐果或速灭杀丁,可基本控制蚜牙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