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种和选育抗虫的松树良种,是防治松毛虫的措施之一,为了解火炬松、湿地松两种国外松的抗虫性能,我们于1975年第一、二代松毛虫发生时,在马鞍山市林场进行了试验观察。一内容及方法试验内容: 选用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三种松树的针叶,分别单独饲养马尾松毛虫,以马尾松为对照组,观察在无其它食料的情况下,松毛虫对各种松树的适应性,从而比较此两种松树的抗虫性能。分别选用马尾松针叶与火炬松针叶,  相似文献   

2.
根据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导,我国南方各省总结了林木引种的经验,选出不少适于本地气候条件的外国优良树种。就国外松而言,通过试验对比,已从所引种的二、三十个树种中选出了湿地松、火炬松、晚松、加勒比松等几种松树,它们都具有比本地马尾松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性,并已开始在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这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0cm(火炬松)~12.63c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生长差异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佐治亚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年生的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马尾松生长对比试验的树高、直径、材积等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松树在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生长差异主要存在于3种国外松与马尾松之间。直径、材积生长差异不仅存在于3种国外松与马尾松之间,3种国外松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以火炬松的生长量为最大,马尾松最小,晚松和湿地松居中。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Ccm(火炬松)~12.63e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问生长差导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佑治亚种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4种国外松都能适应宝应运河堤及相似地区生长。引种成功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容器苗带土(松菌根真菌)造林。  相似文献   

6.
对国外松幼林进行了人工辅助授粉促进结实时,需要采集贮藏松树花粉.为了探索简单易行的松树花粉采集和贮藏的方法,我们于1981年春光集了火炬松、湿地松、刚松、晚松、海岸松、马尾松、黑松等六种松树的花粉干燥之后放在试管内,并在低温、真空条件下贮藏20个月,保存良好.现将试验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松树种类较多,除已普遍作为山地造林的马尾松、黑松外,又陆续从国外引进了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短叶松、等松树,特别是火炬松和湿地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良特性,已逐步成为我省淮河以南丘陵山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因此,研究掌握火炬松、湿地松等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以便人工促进开花结实,开展人工杂交育种,不断提高种子产量,以及选育良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未,我省正在进行火炬松、湿地松的人工辅助授粉试验.为了进一步搞好这一项工作,特将有关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作些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省先后引种国外松达20多种,经多年栽培筛选,目前可以在我省推广的有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长叶松等。湿地松、火炬松已在全省大面积造林;晚松、长叶松因缺种源,只有零星种植.多年的引种实践证明,湿地松、火炬松生长快、干形好、抗病虫害能力较强、适应性广,是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黔中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云南松及黑松的光合日进程、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二氧化碳的日净积累量,光一光合强度曲线特征、光合午间降低等光合生态特性方面的异同及几种松树的蒸腾强度、耗水量、针叶自然失水过程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松树的遗传基础不同;并指出该地区引种湿地松和火炬松较马尾松效益高及该地区不宜引种黑松和云南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选择枣庄市砂石山棕壤进行晚松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晚松在砂石山的阳坡、阴坡造林均生长良好,阳坡优于阴坡无冻害现象发生,抗病虫。8年生晚松的胸径和树高发别为7.53cm和3.50cm,晚松比黑松生长快,但比火炬松生长慢。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力资源利用和养分循环综合评价杉松混交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奇 《林业科学》1997,33(6):513-527
杉木和松树混交试验,都是按66%杉木加34%松树(湿地松、加勒比松、热带松、火炬松、晚松)混交组合的,只有对照区是杉木纯林。试验林的密度为2500株/hm ̄2,其中杉木1650株10.66hm,松树850株/0,34hm ̄2。均是一年生实生苗于1983年春季造林,小区面积全是0.2hm ̄2。10年生时进行了生产力调查,并计算了生物能积累,辐射能利用,养分利用效率和归还串等。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火炬松混交林生产力最高达到6.55t/hnta,养分利用效率好,每吨养分可生产生物量73kg/hna‘·a:杉木加勒比松混交林辐射能利用率最大达到3.97%,生物能积累总计为17336kJJm2·a,养分归还率最好达到4.86%。从生产力、辐射能利用率、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归还率等综合比较,得分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杉木晚松混交林)杉木加勒比松混交林杉木湿地松混交林杉木火炬松混交林杉木热带松混交林)杉木林。总之,经营杉松混交林经济效益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2.
刚松 (Pinusrigida)原产北美洲东部 ,是我国引种的几种国外松树 (如刚松、晚松、火炬松、班克松)中抗寒性较强的树种。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班克松、刚松、晚松、火炬松 (由大到小排列 ) ,而且刚松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等特点 ,尤其是对松毛虫和松干蚧具有较强的抗性。为今后更好的发展这一树种 ,扩大其栽培范围 ,现将刚松种子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 圃地选择及整地圃地应选择靠近水源 ,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的地块。圃地于育苗前 1a的初冬深翻 ,以破坏病菌、害虫的越冬环境。并结合深翻施足底肥 ,一般每公顷施腐…  相似文献   

13.
国外松针叶束繁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产美国的湿地松、火炬松与晚松,经我省引种造林,表明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材质好、病虫害少等优良特性,因而广为群众所喜爱,已成为丘陵地区大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双峰县黄龙林场,于1983~1985年切取湿地松、火炬松、晚松等1年生实生苗针叶束,采取水培、砂培与土培繁苗,成苗近5万株,分别于1984~1986年3年的春季,与湿地松1年生实生苗对比营造试验林4片。1994年3月的造林地,海拔高440~480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在进行松树杂交及促进松树结实的研究中,需要采集松树花粉进行贮藏。为探索简单易行的花粉采集和贮藏方法,我们于1981年春季采集了火炬松、刚松、晚松、海岸松、马尾松、黑松六种松树的花粉,放在试管内进行干燥,并在低温、真空等条件下贮藏20个月,保存良好。现将研究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麻江引种国外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麻江开展湿地松、火炬松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和火炬松的各项生长指标都高于乡土树种(马尾松),说明在麻江引种湿地松和火炬松,从初期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F2代湿加松和火炬松引种试验林早期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进湿加松、火炬松家系建立了引种试验林,并以本地马尾松做对照。4 a生调查结果表明:F_2代湿加松和火炬松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本地马尾松,湿加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闽北地区具有推广造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前 言 浙江引种原产美国南方的湿地松(Pinusi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开始于1947年。多年的引种结果证明,湿地松、火炬松和晚松(P.serotina)不仅比马尾松生长快,而且对马尾松毛虫具有一定的抗性,因而深受群众欢迎。近几年每年都从美国进口种子,而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我省的树种资源,提高林业生产水平,我院从1964年始,曾先后从林业部引进的松树种中得到湿地松、火炬松、海岸松、意大利松等进行栽培试验。1982年。又从北京种苗局得到辐射松、湿地松、加勒比松三个国外松树种,作进一步引种试验。为使所得数据可靠,我们严格按照田间试验设计的要求,并用乡土树种云南松作时照进行栽培对比试验。4年来的生长情况证实,辐射松在参试的4个树种中名列前矛。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场从1988年开始进行马尾松、黄山松、湿地松、火炬松4种松树的扦插试验,1990年获得成功。1991年进行了重复试验,又获得新的突破,现已投入大田生产。1992年上述4种松树已扦插育苗达13万株,生长良好。根据1990和1991年2年的试验调查表明,这4种松树扦插生根率,扦插苗抽梢率、成苗率都达到85%以上。1年生马尾松、黄山松扦插苗平均高23.2cm,地径0.5cm,比实生苗分别高2.3cm和0.15cm;1年生湿地松、火炬松扦插苗平均高为25.9cm,地径2.4cm,比实生苗分别高2.4cm和0.1cm。另外,扦插苗比播种的实生  相似文献   

20.
美国火炬松第3代种子园不同家系育苗与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个美国火炬松(Pinus taeda)第3代种子园优良家系引种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家系苗高、地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对1年生火炬松苗高、地径生长性状与混合马尾松家系进行t检验,表明:火炬松表型好,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显著优于马尾松,经过选育后可显著提高现实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