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智权 《食用菌》2011,(6):49-50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Fr.)Sing]幼嫩时中部稍微下凹,因其菌盖扁平、呈半球形,菌盖表面湿润时具有水浸状花纹或呈半透明状,故在东北黑龙江地区都称之为花脸蘑。花脸香蘑子实体中不仅富含人体抗自由基、抗衰老、抗癌微量元素硒、锗、锌,还具有抗补体、抗炎、免疫抑制和促进血小板凝聚以及抗流感病毒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欢  徐宁  王春晖  刘波  孙叶光 《食用菌》2019,(3):57-58,61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又名紫晶品蘑、丁香蘑、花脸蘑、紫花脸香蘑等,是名贵食用菌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1-2]。目前国内对花脸香蘑栽培实践的报道很少,仅在浙江、吉林、黑龙江等地有栽培试验报道。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通过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对花脸香蘑菌种进行纯化复壮[3],并规模化栽培示范成功,总结出大棚阳畦花脸香蘑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花脸香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的分类学地位及分布、生物学特征、菌株鉴定方法、驯化栽培以及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花脸香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4.
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无机盐以加入MgSO 4 0.5 g, KH 2PO 4 1 g(/L)最好;菌丝体在碳氮比20∶1~100∶1范围内均能生长,在20∶1~30∶1时最佳;菌丝培养不必添加维生素;菌丝体在pH7、8、9时生长均较好.经正交试验结果确定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最佳培养基为(/L):蔗糖20 g、豆粉6 g、MgSO 4 0.5 g、KH 2PO 4 1 g.  相似文献   

5.
香型蘑菇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是夏秋季生长在山坡草地、草原、菜园等地的一种野生食用菌。气味浓香,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该菌在市场上价格昂贵,贵阳地区售价每千克鲜菇为16~30元。为开发这一美味食品,我们于1990年开始采集不同地区生长的花脸香蘑种二十多个进行分离、驯化、栽培。经五年多的艰辛试验,终于研制成功性能稳定的香蘑新种——花脸香蘑L-607及其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郑焕春  栾泰龙  施汉钰  李淑玲 《食用菌》2011,33(2):10-10,12
黑龙江省香蘑资源以紫丁香蘑、粉紫香蘑、花脸香蘑为主。香蘑菌肉细软,气味香浓鲜美,干后香味更是大增,是一类非常美味的食用菌,在欧洲颇受推崇,是很有国际市场开拓前景的种类。黑龙江省三道关自然保护区内有粉紫香蘑、花脸香蘑的分布,为此,三年来笔者对保护区内香蘑生长以及气候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台蘑是泛指生长于山西省五台山上的一些优质野生菇类,主要种类有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肉色杯伞(Clitocybe geotropa)、香杏口蘑(Tricholoma gambosum)、紫丁香蘑(T.umdum)、粉紫香蘑(Lepista personata)、垩白桩菇(Leucopaxillus albissimus)、黄白杯伞  相似文献   

8.
花脸香蘑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华  赵兵  莫绍芬 《食用菌》2004,26(3):12-13
桂林市地处广西北部,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春、秋两季,在草地、菜园边、新植果园、甘蔗宿根地及堆肥边等地,经常可看到一种紫红色的菌,本地群众称之为鸡肉菌。此菌气味香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查阅文献初步确定为Lepista sordida(Fr) Sing即花脸香蘑,其特征:菌盖宽3~7.5cm,扁半球形至平展,有时中部稍下凹、薄,  相似文献   

9.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香菇(Lentinula edodes)、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杨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 6种食用菌进行中药渣固体发酵,采用热水浸提法取得不同食用菌菌质中的粗提物,比较不同部分提取物中多糖含量,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样品处理后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水提醇沉物中香菇多糖含量最高(25.56%),白灵菇多糖含量最低;水提醇溶物中花脸香蘑多糖含量最高(22.55%).各种食用菌的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小鼠NK细胞活性均有显著增强作用,其中香菇、杨树菇的水提醇沉物表现明显的剂量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水浸提法,以粗多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 (Fr.) Sing.]菌丝体发酵全液中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 ℃、提取次数3次、pH 12、乙醇终浓度70%;在此优化条件下,花脸香蘑发酵全液的粗多糖得率达4 mg/mL.  相似文献   

11.
姜雪  庞惟俏  杨洋  郭德军 《北方园艺》2016,(22):152-156
以采自黑龙江省的2株野生紫色食用菌B5和BF8菌株为试材,采用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不同香蘑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香蘑在分子水平鉴定和品种亲缘关系的分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B5和BF8子实体、菌丝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2株菌株的28SrDNA高保守区序列和ITS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93%和89.84%。B5菌株鉴定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BF8鉴定为紫丁香蘑(Lepista nuda),它们为同属不同种的2种食用菌。  相似文献   

12.
花脸香蘑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勇  彭卫红  贾定洪 《食用菌》2007,29(3):41-42
花脸香蘑Lepistasordida(Fr.)Sing又名紫花脸蘑,花脸蘑,丁香蘑,为野生名贵食药用菌,具有很高开发价值。该菌气味香浓,味道鲜美,色泽宜人,鲜食和干食口味俱佳。该菌营养丰富,各种氨基酸比较齐备,特别是钙、铁、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铜、锌、碘等含量较高,具有养血、益神、补肝之功效,常食有利于治疗贫血崩漏、久病体虚、神疲、健忘等症,能使肌体及时排毒并增加食欲。  相似文献   

13.
以花脸香蘑菌株“ts916”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供试物质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无机盐中,适量质量浓度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而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抑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当硫酸镁质量浓度为1.5 g·L-1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4.88 mm·d-1。供试维生素(VB1、VB2、VB6、VC、叶酸和烟酸)在一定范围内均可显著促进花脸香蘑菌丝的生长,其中当VB6质量浓度为4 mg·L-1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6.63 mm·d-1。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2,4-D、NAA抑制花脸香蘑菌丝的生长,GA3的添加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表型鉴定和ITS测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香蘑属2个菌株。结果表明,2个供试菌株1株是花脸香蘑,另1株是紫丁香蘑。对香蘑属菌株进行驯化研究发现,花脸香蘑菌丝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子实体的最适宜发育温度为22℃~26℃,利用玉米秸秆发酵料栽培,成功驯化花脸香蘑菌株。紫丁香蘑菌丝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没有获得子实体。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交试验对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花脸香蘑功能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配比为:花脸香蘑提取液浓度为50%,甜味剂(白砂糖)2%,酸味剂(柠檬酸)0.06%,稳定剂(海藻酸钠)0.05%,制成的饮料酸甜适口,有花脸香蘑特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1个野生香蘑属(Lepista)真菌的子实体为试验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得到分离菌株JZ020,然后根据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样品进行分类鉴定。以小麦、荞麦、稻草、木屑和棉籽壳为原料,从5种培养基中筛选出适合菌株JZ020菌丝生长的原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供试样品经ITS序列分析证实其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且此结论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5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适合菌株JZ020生长的原种培养基为小麦培养基、荞麦培养基和稻草培养基。其中小麦培养基和荞麦培养基,成本较高,菌丝老化较快,在生产上急需菌种时可选用。最适合生产上推广的原种培养基为稻草培养基,不仅菌丝生长速度快,老化慢,较耐贮存,而且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7.
《浙江食用菌》2011,(6):50-50
花脸蘑属口蘑科、香蘑属,又称丽香蘑,有紫花脸和白花脸等品种,口味鲜美,是东北、内蒙及北方许多地区家喻户晓的野生茵品种。多年来,各地科研人员虽努力驯化,但成功的报道不多,因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干品多为野生采集加工,价格高昂,且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8.
野生香蘑属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野生香蘑属菌株为研究材料,进行ITS测序,并以10个GenBank香蘑属菌株ITS序列为参照,应用DNA—MAN、MEGA4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No.1、2、4、5、6与GenBank花脸香蘑菌株聚为一类,应视为花脸香蘑菌株,而No.3菌株与肉色香蘑及GenBank中3个水粉杯伞AY521248、DQ149727、DQ149728都具有0.308的遗传距离,其分类地位有待予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药(食)用真菌进行了大量研究,花脸香蘑作为优质药用及食用种类,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等药用价值,具备极大的开发潜力。从培养方法、成分组成以及药理活性等3个方面对花脸香蘑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花脸香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金顶蘑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的一种木腐菌,又名金顶侧耳。其子实体呈覆瓦状丛生,菌盖基部下凹为喇叭状,边缘平展呈波浪状,许多菌盖层叠簇生在一起,宛如一束金色花朵,色彩绚丽。金顶蘑富含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