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优63     
协优63是协青早A与明恢63配制而成。该组合于1988年3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主要特征特性协优63单株分蘖力强,主茎总叶数17叶,地上部5个伸长节间。株高100~110cm,上部叶片窄而挺直,上三叶长度比汕优63略短,后期熟相好,功能叶寿命长。全生育期143天左右,与汕优63相近。富有效穗18.24万;每穗总粒数109.36粒、实粒数92.7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32.82g,亩产589.04kg。该组合植株矮子汕优63,杆粗壁厚,耐肥性较好,抗倒性强。大面积均无稻…  相似文献   

2.
寒优1027     
寒优1027的母本寒丰A由上海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父本T1027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所育成,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配组的中熟晚粳稻杂交组合。199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寒优1027单季株高100cm左右,双季85cm左右,主茎叶片数17~18片,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中等偏强,成穗率较高,亩有效穗可达20万以上,每穗总粒数140粒左右,实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7~28g,出糙率83%,精米率74%左右,腹白小,透明度高,米质优良,食味好。耐…  相似文献   

3.
1.花有3号(原代号88-977)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盐粳902AXC57I的FI作花药供体,1986~1988年花培选育而成。在天津市春播生育期165~170天,中晚熟品种。株高105cm左右,茎秆坚硬而富弹性。株型较紧凑,剑叶角度较小,主茎叶片17~18张。穗纺锤形,平均穗长19cm,平均穗粒101粒,结实率95.6%。籽粒椭圆形,无芒,种尖秆黄色,千粒重26~27g。米质优,食味佳。糙米率824%,精米率74.2%,整精米率677%,至白率10%,糊化温度碱值7.0,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7.8%,蛋白质含量9.8%。耐肥性较强,抗倒伏性较强,分…  相似文献   

4.
(1)H45: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用slot选X沈农976的F。进行花药培养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58天,在辽宁属中晚熟品种。株高85~95厘米,分案力强,成穗率高,株形紧凑,茎秆粗壮,活拜成熟。一般栽培条件下,亩收获穗数可达30万以上,平均穗长15厘米左右,每稳粒数102粒,结实率89.2%,千粒重24~25克。该品种抗倒性强,冷害抗性3级,叶瘟抗性3.3级,穗瘟抗性7级。米质较好,精米光亮洁白,米饭柔软,食味较好,糙米率82.18%,精米率74.91%,整精米率6877%,至白度1.4%,透明度1级,’糊化温度7.0,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1…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协优46亩产超500kg的苗、穗、粒结构,并总结了协优46亩产超500kg的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协优3550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3550组配育成的华南晚籼型组合(3550恢复系是青四矮16/IR54杂交选育而成)。1988~1989年晚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弱感光性迟熟组区域试验,亩产386.6和512.35kg,比对照组合汕优桂44分别增产10.8%和15.6%,达极显著值。1992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性晚稻组合.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95~100cm,茎秆坚实、叶片厚直、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每穗粒数120~130粒,后期耐寒…  相似文献   

7.
松粳8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第二水稻研究所选育,品种来源:松93-8×通306。粳稻,株高90.3cm,穗长17.5cm,平均每穗粒数103粒,千粒重25g。糙米率82.3%~82.7%,精米率74.0%~74.4%,整精米率71.0%~73.5%.粒长5.3~5.7mm,粒宽2.9mm,长宽比1.8~2.0.垩白大小4.2%~6.4%,垩白米率3.5%~6.5%,垩白度0.1%~0.3%,  相似文献   

8.
龙斌 《中国稻米》1997,(1):38-39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6年4月审定通过了10个水稻品种,简介如下:(1)I优802:系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所以明恢63×紫圭已单株幼穗通过60Co-γ射线处理并进行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川恢802作父本,I-32A作母本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型紧凑,分菜力较强,穗平均着粒153.2~157.2粒,结实率79.96%~82.40%,千粒重28g左右,糙米率80.0%,精米率70.5%,整精米率45.90%,加工、食味品质与汕优63相当。1994~1995两年四川省区试平均单产8516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59%,1995…  相似文献   

9.
秀岭A/C57     
秀岭A/C57即秀优57,系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选育。经多年试验、示范和试种表现,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耐旱省水,耐秋寒,灌浆较快,对氮肥效应高等特点,是目前北方稻区大面积种植的高产优质组合之一。已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北方粳稻二档优米;在宁夏评为优质粳米且已审定推广。1主要特征特性株高100~105cm,株型紧凑,叶包较深,功能叶片挺立,根系发达,耐旱性强,分蘖较多,成穗率高,每亩易获30万穗,每穗10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6~27g,糙米率83%,精米率70%,灌浆较快,转色好,…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3个水稻新品种。(1)津稻308:系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1989年从本所育成的品系85-1235中系统选育而成,株高100~110厘米,株型紧凑、茎秆坚硬,叶片宽厚上举.分基力较强。大穗大粒型,每稳120粒左右.千粒重27~28克,颖尖褐色,无芒或项芒。糙米率81.9%、精米率74.6%,整精米率69.6%,垩白率8.5%、至白度0.3。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5~170天,抗倒伏、耐盐碱、抗旱、丰产稳产、抗稻瘟病,对稻飞虱忍耐力强。不实率较高、不耐瘠薄。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1992年平均亩产523.6公斤,较对…  相似文献   

11.
常优64     
常优64是湖南省常德地区农科所用本所选的常菲22A与测64—7配组育成的。1986年参加地区区试,1987年地区品审定组审定通过,并大面积示范推广,同时湖北、广西等省也引种种植,1988年在常德地区推广将近100万亩。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为中熟杂交晚籼,在湘北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08天,比威优64短1天。株叶型适中,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穗粒结构好,一般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75%以上,千粒重27.8g。该组合米质好,出糙率81.6%,精米率69.2%,整精米率59.3%,米粒长形,半透明…  相似文献   

12.
D优49     
D优49系四川省泸县种子公司于1984年冬在海南岛用D汕A与测49测交配组而成的一个中熟杂交早稻组合。1主要特征特性D优49株型紧凑适中,株高80cm左右,剑叶着色较深,秆粗紧韧,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在川南双季稻区的栽培条件下,每亩有效穗一般23万左右,穗平着粒125粒左右,结实率80%,千粒重27g。全生育期124天,米质中等。出糙率达82.5%。几年来的试验示范中,尚未发现稻瘟病与白叶枯病,中抗纹枯病。2产量表现1987~1988年参加四川省双季稻区试早稻组试验,D优49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3.
优质晚粳新品种优丰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育成,1999年9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湖州市区进行示范种植。一般单产为 500 kg/667m2 左右,高产田可达550kg/667m2 以上,表现出产量稳、米质优的特点,是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质晚粳新品种。 一、特征特性 1.形态特征 优丰植株较矮,作单晚种植株高90cm左右;叶片宽大厚挺,叶色较深;中后期上部叶片挺直,下部叶片着生角度较大;穗型较大,穗长17cm左右,每穗总粒数110~115粒,结实率高达90%~95%;谷粒较细小,…  相似文献   

14.
两优1019品种来源:SE21与明恢1019配制而成。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作连晚全生育期130d左右,与汕优63相当。株型松紧适中,剑叶直立,叶色深绿,颖尖色为紫黑色,抽穗整齐,穗大粒多,着粒密度好,丰产性好。一般株高100~110cm,茎粗6.8~8.0mm。穗长26.3cm,穗形紧凑,主茎15~16片。每穗总粒数160粒左右,结实率82%左右,千粒重25~26.0g。一般单产可达7500~8250kg/hm2。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8%,精米率74.4%,整精米率55.0%,粒长6.1mm,长宽比2.5,垩白粒率79%,垩白度22.9%,透明度3级,…  相似文献   

15.
(1)冀粳16号:由河北省稻作研究所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京越1号×花76~49,1997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110cm左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叶片宽厚、直立上举,叶色浓绿。稳长15cm,密穗型,每稳粒数85粒,千粒重26g。谷粒呈黄色,颖尖无色,有顶芒。属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77天左右。前期生长旺盛,发苗快,后期落黄好,活棵成熟不早衰。分桑力强,成穗率高,抗逆性强,耐肥抗倒,耐盐碱,抗干旱,抗稻瘟病和精曲病,中抗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高。大田一般每667m’产量600kg,最高750kg。适宜冀东、…  相似文献   

16.
汕优10—35     
汕优10—3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一个中熟杂交早稻组合,1986年湖南省邵阳市农科所从温州市农科所引进,1987年推荐参加邵阳市早稻良种区域试验,表现高产、优质、田间抗性好。根据区试结果汇总,该组合平均亩产459.97kg,最高亩产达519.25kg,居中熟组7个参试品种(或组合)的首位,比对照1T,光增产6.94%,比对照2竹系26增产9.73%。平均株高76.7cm,每亩有效穗25.5万,每穗总粒数95.2粒,每穗实粒数78.0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5.0g,出糙率79.9%,…  相似文献   

17.
四优2号     
四优2号(V41A/IR24)由福建省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育成。株型紧凑,株高80~100cm,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强,叶片厚而挺直,叶色浓绿,叶鞘紫色。每穗130~150粒,结实率80%~90%。谷粒长形,颖尖紫红色,千粒重27g。米质好呈半透明,饭柔软可口。较抗青、黄矮病,不抗稻瘟病。一般亩产450~500kg,高的可达600kg。1976~1984年累计推广面积为1909万亩,南方几省也有少量栽培。生产上同时推广的还有四优3号(V41A/IR661)四优2号  相似文献   

18.
(1)豫校8号新乡市农科所以新稻68-11为母本、郑粳107为父本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属模型非糯品种。全生育期145天。株高105cm。分率力弱,成穗率80%左右,米质优。粗蛋白含量10.1%,粗脂肪0.68%,赖氨酸0.43%,总淀粉85.9%,直链淀粉18.6%,胶稠度100mm,糙米率83.0%,精米率75.2%。中抗白叶枯病,耐肥水,抗倒力强。1993~1995年省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526.9g,比对照新精68-11增产10.7%;1996~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67.1kg,比对照新稻68-11增产10.8%。适宜于河南北中部粳稻区及河北邯郸地区高肥水田…  相似文献   

19.
Ⅱ优64     
Ⅱ优64(Ⅱ—32A/测64—7)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为迟熟晚籼组合。生育期比同期播种的威优6号短5~7天。据1983~1984年配合力测定,产量比对照威优6号增产5%~10%,两年均获参试品比的第1名。该组合作晚籼种植,分蘖力中等偏上,繁茂性较好,穗型较大。在肥力较高的情况下,每穗可达130粒以上,结实率70%,千粒重26~27g。米质较好,基本上无“三白”,食味中等偏上。该组合对肥力适应性较强,在较高肥力水平下.秆粗坚韧,耐肥抗倒。在一般肥力条件下,也表现良好。作晚籼种植,一般株高8…  相似文献   

20.
汕优63     
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1981年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其恢复系明恢63是从IR30/圭630的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于迟熟中籼类型,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汕优63株高100~110cm,株型适中,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较淡,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9左右,米质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5kg和431.4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