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机械化插秧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强度。从育秧、水田整地、水稻插秧机的使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机械插秧的质量要求是:漏插率小于5%,伤秧率小于4%,均匀合格率大于85%以上,每穴(蔸)一般插3—5株,插秧深度约10mm,做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1)插秧作业路线。合理安排装秧地点及插秧机作业路线,可提高插秧作业的效率。第一种作业路线:插秧时,先在田埂周围留下一排即4行宽的余地,插秧机从田块的左侧下田,插第1排、第2排……;最后沿田埂四周插完留下的一排的4行,插秧机再出田。  相似文献   

3.
李雷 《南方农机》2012,(2):16-17
机动插秧机插秧质量的好坏衡量标准主要参数如下:每穴株数、机械伤秧率、勾秧率、漏插率、插秧均匀度合格率、漂秧率等。提高机械插秧作业质量的措施有:育苗的农艺标准、整地标准、机械调整、正确使用操作等。一、育苗农艺标准(一)苗床土质量。筛过的苗床土不能混有茎  相似文献   

4.
插秧机插秧质量的好坏商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其衡量指标主要是每穴株数、机械伤秧率、钩秧率、漏插率、插秧均匀度合格率等:影响插秧质量的因素主要有育秧与整地情况、插秧机的制造质量、调整与操作等。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江宁区积极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机插秧质量来看,不同品牌、不同机型的插秧机有着不同的特点,各种因素对机插秧作业质量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2年吴江市盛泽镇引进PF455S手扶步行式插秧机2台,在插秧作业时插秧机操作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严格控制插秧深度 插秧深度可通过插秧深度调节手柄来操作,共有4个档位,当这四个档位不能达到插深要求时,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械插秧作业质量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水稻机械插秧作业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块准备、秧苗质量、机具性能和机手操作技能等方面。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所需的沉淀时间不同,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整出适合机插的田块,并育出适宜机插的合格秧苗,为水稻机插秧提供必备条件。插秧机操作手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要熟练掌握插秧机的操作要领,了解插秧机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调整注意事项,正确操作、维护和保养插秧机,使插秧机能以最佳技术状态投入作业,保证机插秧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插秧技术是一项既省工、省时,又能增产的新型技术。机插秧作业效率高,一般来说,4行手扶步行式插秧机作业效率2.5~4亩,小时,6行高速插秧机作业效率4~9亩/小时。如何才能确保机插秧工作顺利进行呢?下面介绍机插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机动水稻插秧机作业受机器、秧苗、土地和人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作业时必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插秧机的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确保作业质量 ,一般在作业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插秧机在作业前必须进行人员培训 ,熟悉掌握驾驶和操作技术。机组人员要充分了解所使用机器的性能、调整和使用方法 ,并在作业前进行各项保养、试插试验 ,符合农艺要求方可进行正式插秧。二、作业时要按照正确行走路线进行。机器尽量直行 ,转弯时不能插秧 ,靠行间距要一致 ,通过水渠或高埂时 ,应搭木板或抬起船板 ,不能强行通过 ,更不能在机器前方硬拉。否则将损…  相似文献   

10.
是哈尔滨市阿城区种植面积比较大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点已集中在秧苗育栽环节.机械化插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是不言而喻的,但许多农民对机械化插秧如何操作及作业质量缺乏信心,购买插秧机时犹豫不决,影响了插秧机的推广进度.  相似文献   

11.
今年江苏省宝应县插秧机推广工作与往年相比取得较大突破。2005年东洋PF455S步行式插秧机新增240台,现有保有量达352台,作业面积达7.2万亩,群众对这项技术给予了充分的认可。通过今年对插秧机作业情况的跟踪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以利于今后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从实践来看,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殷铭 《农机化研究》2023,(7):112-116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新型插秧机的设计速度与实际插秧效率,针对其主要结构优化展开研究。基于插秧机的构造框架,融入工业三维设计仿真技术,搭建用于新型插秧机机构三维仿真设计的理论模型,经各组件关键参数设计阈值确定后形成合理的插秧机组件三维物理模型,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展开建模下的结构适用性分析,得到相应的仿真结果。同时,进行插秧机三维设计后的实地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三维虚拟仿真与联合作业试验之间获取的评价参数误差相差不大,验证了虚拟仿真的准确性,且虚拟仿真设计下的新型插秧机的结构紧凑性相对提升了6.65%,插秧的准确度相对提升了9.56%,综合插秧效率达94.85%。该设计思路充分利用了成熟的虚拟仿真技术,为插秧机具及类似农用机械的改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开展了水稻机插秧试验示范工作。2009年全市插秧机保有量已达3300台,通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现在就其结构特点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对机插秧作业质量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插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农民对机械化插秧如何操作及作业质量缺乏信心,购买插秧机时犹豫不决,影响了插秧机的推广进度。一、农艺一些农民认为机械化插秧宽行密株会影响产量。手工插秧,密行密株,机器插秧,宽行密株。宽行栽种浪费农田,减少了产量,空田还容易长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宽行密株是科学设计的,已成为国内插秧机的通用设置,行距一般在30厘米左右。宽行密株非但不会降低产量,反而能够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其道理有二:首先,宽行密株的格局改善了秧苗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使秧苗不但长得快,分蘖多,而且…  相似文献   

15.
对于水稻机插秧初学者来说,当遇到机插秧作业质量问题时,一定要从简单处着手,从简便易行方法开始,首先看秧苗是否达到机插秧苗的要求,再看本田准备是否符合要求,最后从插秧机调整操作、使用维护不当方面认真分析原因,从而解决水稻机插秧作业中易出现的漏穴、漂秧、折根、断根、带秧、倒秧、推秧、送秧不畅、送秧不均、陷车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插秧机的作业故障次数、提升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对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分插机构的传动部件改进为非圆齿轮行星系,并针对传动装置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为了验证水稻插秧机的结构是否合理,对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插秧机的结构合理,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水稻育秧、插秧是水稻栽培中的重要环节,是水稻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所谓插秧机械化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水稻插秧,包括了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秧的秧苗培育、适宜的整地技术和符合机插水稻生育特性的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等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系统工程,需要将农机技术及其作业的工艺流程与农艺技术及其操作规范、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多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以来,淮安市的水稻机插秧推广步伐大大加快,特别是2006年,该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拼搏,狠抓落实,机插秧工作呈现了超常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喜人态势。全市新增水稻插秧机1080台,保有量超过了2800台,拥有2台以上插秧机的大户129户,服务组织16个,实现机插面积超过31000hm^2。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广大机手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利用全国各地水稻种植茬口的差异,进行跨区水稻机插作业,延长了水稻插秧机的作业时间,增加了单机的作业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分析农机大户或服务组织开展机插秧服务作业成本、收益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插秧机开展社会化服务作业的的主要成本构成要素以及不同作业服务模式的成本收益差异,为农机大户或服务组织更好地开展机插秧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机动插秧机如在作业前不能按时按规定进行系统保养和必要的调整,在作业中不按操作规程使用,加之所培育的秧苗质量或本田整地质量不高,插秧机在作业中易出现以下故障。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产生的原因:①秧苗床土水分不足;②插秧深度调节不佳;⑨本田表土过硬或过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