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棉所转基因抗虫棉综合配套技术及深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较全面概述了由中棉所(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下同)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棉的繁育推广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害虫防治技术及其深化研究进展, 并根据国际国内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邹奎 《中国棉花》2003,30(8):2-4
我国自主研制了 Cry A+ Cp TI双价抗虫基因及其它基因 ,并转育到 41个棉花品种中 ,开展了抗虫棉区域试验 ,已有 1 1个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抗虫棉品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突破性品种少 ,种子市场混乱 ,面临国外的严峻挑战。应高度重视其安全性评价工作 ,进一步规范抗虫棉品种试验、审定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推广种植,规范棉花市场,2006年8—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贸易公司先后在晋、冀、鲁、豫、陕、苏、皖、赣、鄂等9省召开了中棉所系列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现场观摩会100余场次,参会和到会代表及棉农近5万人次。展示的棉花品种有中棉所4l、44、45、46、47、48、52等。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使广大棉农充分认识到中棉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系列棉花品种的优势。目前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推广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尤其是中棉所47、中棉所48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广泛推广种植,引起了棉…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推广种植,规范棉花市场,2006年8—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贸易公司先后在晋、冀、鲁、豫、陕、苏、皖、赣、鄂等9省召丌了中棉所系列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现场观摩会100余场次,参会和到会代表及棉农近5万人次。展示的棉花品种有中棉所41、44、45、46、47、48、52等。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使广大棉农充分认识到中棉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系列棉花品种的优势。目前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推广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尤其是中棉所47、中棉所48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广泛推广种植,引起了棉…  相似文献   

5.
1999年南阳市首次大面积示范试种转基因抗虫棉0.8万公顷,2000年推广2.5万公顷,2001年推广5.3万公顷.3年三大步,应用面积成倍增长.引试推广仅3年,面积已占我市植棉面积的40%以上,已被应用区内90%的棉农接受和肯定.新棉33B、GK19、中棉所29等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应用后每公顷节省农药费975元,用功105个.2000年2.5万公顷棉花,仅农药一项就减少投资2000多万元,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品种多、乱、杂,良繁跟不上,配套技术滞后等,已严重地制约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和棉花生产发展.只有从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选育、引试、繁育加工及配套技术优化组合研究入手,进行种子工程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转基因抗虫棉的优势,促进南阳市棉花生产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 Bt基因和 Cp 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 2 0 0 0年到达 30 %。目前在我国所推广的抗虫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的时空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 ,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趋势,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棉在推广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潜在经济风险及生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种植转基因抗虫棉风险的对策措施,为正确评价Bt抗虫棉的生态安全性,制定转基因抗虫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及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旭 《中国棉花》2003,30(9):18
为积极配合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 ,展示、宣传最新农业科技成果 ,促进科技兴农再上新台阶 ,今天我们在河南省安阳市举办“国产优质转基因抗虫棉现场展示会”,以宣传和推广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最新成果 ,进一步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水平。这是我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内容 ,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产品科技含量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态环境意识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此次活动得到了农业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及河南省有关领导的关心与…  相似文献   

9.
抗虫棉田间去杂——卡那霉素喷雾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在黄河流域等棉区甚至出现了非抗虫棉不种的现象.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都是以抗卡那霉素基因作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抗虫棉.在科研和生产中,田间鉴别是否抗虫棉,除观察形态外,一般采用卡那霉素涂叶测定法,在棉花苗期或生长旺盛期,用卡那霉素溶液涂抹嫩叶,数天或十多天后观察叶片是否有变色反应来进行判别.如叶面涂药处出现黄斑,则为非抗虫棉,叶片无变色反应者,则为抗虫棉.此类抗虫棉的去杂工作即可据此进行.  相似文献   

10.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9708-41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我国第一代双价转基因抗虫棉.1999~2000年两年中间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高抗棉铃虫、适应性强、耐枯黄萎病.适合在黄淮棉区及新疆棉区(南疆)作麦棉春套或一熟春棉.同美国抗虫棉品种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预计在我国广大棉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棉作为棉花育种上的一项重大进展,受到了世界各产棉国的重视。我国自1990年开始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以来,引起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众说纷纭。本文通过阐述国内外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情况和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思路和措施,旨在使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抗虫杂交棉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状,又克服了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铃小、衣分低、易早衰等缺陷.有效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实践证明,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是实现棉花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首家技术先导型专业棉种公司—中棉种业长江有限责任公司于 2 0 0 3年 9月 5日在安徽合肥国家高新开发区落户 ,公司成立庆典大会、国产转基因棉科研中试基地暨公司新址奠基仪式在高新区隆重举行 ,会上还举行了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产业化经验交流。参加公司庆典及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中试基地暨中棉种业长江公司新址奠基仪式的领导有 :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 (原农业部副部长 )、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王首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奉伦、合肥市政府副市长安列、安徽省农委副主任张华建、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李增智博士、安徽省农科院院长杨剑波博…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稳定发展,农业部要求明确原则和目标,继续深化基础研究,因地制宜发展转基因抗虫棉,同时要求各地加强转基因棉田的害虫抗性治理,推进产业化进程并加强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陆兵  陈建军 《江西棉花》2006,28(3):20-22
本文研究分析了棉农采用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决策依据及影响其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由于棉农采用新技术的被动性和缺乏主见性,技术成果、棉农素质、推广队伍素质、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将影响棉农采用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晋棉50号(原品系名称SX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于2008年4月通过审定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晋审棉2008002).并于2008年4月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8)第003号,准予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66(原代号:中CJ03B)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常规陆地棉品系“中9018”为母本,以国产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为父本,配制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66的母本和父本自育成后,连年去杂去劣,自交保纯。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棉田黄萎病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从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至2007年,转基因抗虫棉的面积已占棉花总面积的69%。其中,黄河、长江流域和新疆棉区转基因抗虫棉的面积分别占98%、70%以上和30%左右。不少研究和报道表明,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红叶茎枯病及早衰发生严重,尤其是黄萎病近年在上述3个棉区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如2003年我国长江、黄淮流域棉区大面积发生危害,损失惨重,一般减产20%~30%,部分棉区严重的减产达60%以上,甚至绝产,年经济损失约1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密度和氮肥对抗虫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一批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和推广 ,使我国棉铃虫连年暴发危害的势头得到了最经济有效的扼制 ,增产作用及综合效益显著。但是由于转基因抗虫棉自身生育特点与普通常规棉差异较大 ,所以抗虫棉的栽培不能完全套用常规棉的技术。本试验以双价抗虫棉 s GK32 1为试材 ,对密度与氮肥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 ,以期完善转基因抗虫棉良种良法配套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地前茬棉花 ,土壤肥力中等 ,播前一周旋施二铵 375 kg· hm-2 。 4月 8~ 9日人工开沟带水点播 ,喷施除草剂后覆膜。供试棉花品种 s GK32 1 ,宽窄行配置 ( 80 cm + 4 0 cm)…  相似文献   

20.
亦农 《江西棉花》2003,25(5):F002-F002
由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和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研讨会”于 2 0 0 3年 7月 2 9日至 30日在深圳银湖旅游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北京、河北、山西、河南、辽宁、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东、深圳、江西、四川、新疆等全国主产棉区及相关省市的主管部门领导 ,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种子市场执法部门负责人、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 ,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优苏波夫先生和一等秘书乌斯马洛夫先生一行共 10 0多人参加。农业部、中国农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