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释放异色瓢虫对北京温室甜椒和圆茄上桃蚜的控害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异色瓢虫在温室条件下对桃蚜的控害能力及效益,在甜椒和圆茄生产温室中以生物农药防治为对照,开展释放异色瓢虫控制桃蚜的示范试验,分析天敌害虫的种群动态变化,并计算防治成本。结果显示:异色瓢虫能够持续控制甜椒温室中桃蚜种群密度,其定殖率在蚜虫暴发高峰期时最高,为64%;且甜椒产量及经济效益高于生物农药防治。在圆茄温室中,前期释放的异色瓢虫使桃蚜高峰延缓1周出现;在增加瓢虫释放量后,1周内桃蚜种群密度下降了79%,且瓢虫定殖率达到86%,控害效果较好。表明通过生产期全程监测天敌-害虫的种群动态,在植株定植15 d后每周确定益害比,通过2~3个月持续释放异色瓢虫,可有效、持续控制整个生产期桃蚜为害。  相似文献   

2.
杏树桃粉大尾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杏树桃粉大尾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杏树桃粉大尾蚜4月初开始发生,6月初达到高峰期,7月中旬逐渐消退.其天敌主要由桃瘤蚜茧蜂[Fovephedrus persicae(Froggatt)]、大灰后食蚜蝇[Metasyrphus corollae (Fabricius)]、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 (Goeze)]、菱斑巧瓢虫[Oenopia conglobata (Linnaeus)]、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和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构成,各种天敌在时间上对桃粉大尾蚜有明显的跟随效应.采用时间生态位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各种天敌与桃粉大尾蚜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明确桃粉大尾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基础上,为桃粉大尾蚜天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园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的跟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安徽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进行了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跟随效应的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与害虫半变异函数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变程之间的关联度,与害虫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本文分析了花蓟马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4月13日—7月8日)、茶短须螨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5月13日—8月5日)内,茶园中5种主要天敌对两种害虫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花蓟马与斜纹猫蛛、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半变异函数变程的关联度分别为0.658 3、0.614 6、0.607 1、0.753 8和0.647 1,茶短须螨与斜纹猫蛛、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半变异函数变程的关联度分别为0.718 9、0.615 6、0.701 0、0.676 5和0.697 6。表明与花蓟马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是龟纹瓢虫、斜纹猫蛛和异色瓢虫,与茶短须螨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是斜纹猫蛛、粽管巢蛛和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滇东北温凉地区和滇南暖热地区夏玉米田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系统调查,明确了云南南北两地玉米上的害虫优势种及其天敌优势种的发生动态规律,以期为玉米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滇东北昭通地区害虫优势种是玉米蚜,发生高峰期为抽雄散粉期和蜡熟期;天敌优势种是异色瓢虫,发生高峰期滞后于玉米蚜。滇南普洱地区玉米抽雄散粉期之前害虫优势种为黄脸油葫芦,发生高峰期为小喇叭口期;抽雄散粉期之后害虫优势种是玉米蚜,发生高峰期为完熟期;天敌优势种是异色瓢虫和黑带食蚜蝇,两种天敌的发生高峰期和玉米蚜吻合。因此,昭通地区防治重点为玉米蚜,防治适期为玉米抽雄散粉期之前。普洱地区防治重点为黄脸油葫芦,可从从苗期开始采取防治措施;玉米蚜的发生时间较晚、为害较轻,可在玉米吐丝期之后对其进行防治。田间施药的时间应注意避开天敌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正在花生生长过程中,害虫的为害,可造成花生减产,为了有效防治花生害虫,笔者介绍花生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1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花生出苗后至开花前,蚜虫、叶螨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是防治的重点。1.1保护利用天敌花生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重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等,田间每百墩花生蚜量在4头左右,瓢蚜比为1∶100~120时,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的为害。合理布局作物,实行麦田与花生田插花种植,可以增加瓢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棉田主要害虫防治及自然天敌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作者系统调查研究了湖南长沙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消长动态和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长沙转基因棉田群落结构较丰富,有节肢动物11目20科33种。棉田主要害虫有棉叶蝉、小绿叶蝉、朱砂叶螨、棉蚜及烟粉虱;主要天敌有八斑鞘腹蛛、鳞纹肖蛸、龟纹瓢虫、六点食螨蓟马和日本通草蛉。6月上旬前重点防治朱砂叶螨和蚜虫,7月中旬重点防治小绿叶蝉和棉叶蝉。八斑鞘腹蛛和六点食螨蓟马是前期优势天敌,鳞纹肖蛸是中后期优势天敌。鳞纹肖蛸、龟纹瓢虫和日本通草蛉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应加以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7.
2014-2015年,调查研究了成都地区黄秋葵蚜虫发生特点、其天敌资源种类和优势天敌类群发生动态,发现成都地区为害黄秋葵的蚜虫主要是棉蚜,其天敌资源有5目8科21种,优势种有棉平突蚜茧蜂、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大草蛉。棉蚜发生量在黄秋葵移栽40d即达到高峰期,后逐渐下降,棉平突蚜茧蜂发生动态与棉蚜的发生动态具有较强的跟随关系,瓢虫、草蛉和食蚜蝇的发生动态差异较大,与棉蚜的发生动态跟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间作黑麦草Loliumperenne、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对苹果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生草果园的天敌昆虫种类明显增加,增加种类有11种之多;主要天敌昆虫的发生期提前并延长近1个月,天敌丰富度指数高于清耕果园。同时,随着种草年限的延长,对果园主要害虫如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和小绿叶蝉Empoascaflavescens种群抑制效果达到90%UX_L,且发生高峰期不明显,苹果主要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编后话     
解放以来,我国利用昆虫天敌防治害虫(亦即害虫生物防治),不断出现优异的成绩。其中,在天敌昆虫方面,主要有赤眼蜂、红铃虫、金小蜂、荔蝽平腹小蜂、苹果绵蚜日光蜂,紫胶虫的白虫小茧蜂,柑桔黑剌粉虱的寄生蜂,澳洲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各种草蛉、各种蚂蚁等;在昆虫微生物方面主要有苏芸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蚜霉、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在益鸟方面,主要有大  相似文献   

10.
美国杂交杏李园害虫中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与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生态位宽度较宽,占据空间较大,为害虫优势种群,在空间维度上害虫之间存在较大竞争;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enctata Wesmael)在各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大草蛉是重要的优势天敌,且天敌与主要害虫在空间上相遇机率较大;天敌之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表明主要天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竞争关系;美国杂交杏李园天敌对主要害虫在时间维度上有较强的追随效应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黄秋葵田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主要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调控机制,为黄秋葵田害虫的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目测法和5点取样法调查记录黄秋葵田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并对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田内共发现6目13科21种昆虫,害虫优势种分别为棉蚜和棉大卷叶螟,两者在田间均呈聚集分布。天敌优势种分别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其中蚜虫生态位宽度值最小,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集中,主要在6月。棉大卷叶螟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长,主要在7—9月。蚜虫与瓢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为0.8593,瓢虫对蚜虫有明显的跟随效应,是蚜虫的优势性天敌。棉大卷叶螟与蜘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7220、0.7175、0.6797,这三类天敌对棉大卷叶螟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对其种群具有协同控制效果,是控制棉大卷叶螟的三种优势天敌。以上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在时间生态位上有一定的同步性,在田间管理时应加强对这些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以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两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核桃云斑天牛田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是核桃树的严重蛀干害虫,隐蔽性强,化学、物理防治方法难以奏效,昆虫病原线虫可以主动寻找寄主并在蛀道内建立种群,省工长效。本研究评价了不同剂量(250、500、1000、2000和4000 IJs/mL)的2种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对核桃云斑天牛卵和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种线虫对天牛卵和幼虫的最终防控效果随施用剂量增大而增强。施用剂量为4000 IJs/mL的小卷蛾斯氏线虫和嗜菌异小杆线虫对该天牛卵的校正防治效率分别达65.0%和39.5%,对幼虫的最终校正防治效率分别达93.8%和82.4%;2种线虫在2000 IJs/mL剂量下对天牛卵的校正防治效率分别达48.8%和32.3%,对幼虫的校正防治效率分别达85.9%和83.4%。从而说明,适宜剂量的昆虫病原线虫对云斑天牛幼虫的田间防控效果好于对卵的效果,可以作为云斑天牛的有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新疆额敏县野果林苹果巢蛾主要寄生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野果林遭受苹果巢蛾Yponomeuta padella Linnaeus的严重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寻找其有效天敌,保护这些珍贵的果树资源,2008-2009年,对额敏县野果林苹果巢蛾的寄生性天敌资源展开了调查.通过野外采集及室内饲养,发现了寄生于该害虫卵、幼虫及蛹的3种寄生蜂,即:卵-幼虫跨期寄生蜂--巢蛾多胚跳小蜂Ageniaspis fuscicollis(Dalman),蛹期寄生蜂-黄柄齿腿长尾小蜂Monodontomerusdentipes(Dalman)和幼虫-蛹跨期寄生蜂--全北群瘤姬蜂指名亚种Iseropus stercorator stercorator(Fabricius);其中巢蛾多胚跳小蜂为优势种,寄生率可达95.98%.本研究为苹果巢蛾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起源于北美洲,一年生草本植物,靠种子繁殖。豚草在入侵地逃离了天敌等生物因子的制约,种群得以快速发展,并暴发成灾,对人类健康、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从原产地寻找天敌,开始豚草生物防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先后从国外引进了5种植食性昆虫,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应用等开展了研究,最终确认豚草条纹叶甲和豚草卷蛾是2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天敌昆虫。这两种天敌昆虫在野外释放后,仅有豚草卷蛾能在野外成功建立种群,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豚草种群的蔓延。随后,2001年,在南京市郊的豚草上发现一种来自北美的广聚萤叶甲,经过寄主专一性测定后,发现其具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同时,这种叶甲气候适应能力、繁殖力和对豚草控制潜力均较强。在中国,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生态位互补的生物防治技术已被提出,并在南方各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取了非常理想的控制效果。然而,广聚萤叶甲尚未能在北方建立种群,这给北方豚草的生物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通过野外创造有利于广聚萤叶甲成虫越冬的人工保护生境,或通过人工冷驯化和筛选获取高产耐寒种群,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是虫生真菌的主要类群之一,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广的虫生真菌之一。由于绿僵菌能在自然土壤环境下长期存活,对地下害虫的控制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从蛴螬僵虫上分离出一株寄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EF-1α基因5'端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 var. pemphigi。菌株培养的试验表明,乳糖有利于该菌株的菌丝生长,葡萄糖有利于该菌株产孢,KNO3为该菌株最适宜的氮源,在乳糖和KNO3为碳氮源时,C/N比为34:1有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添入微量元素Mn能促进产孢。在灭菌土中含5×106孢子/g时该菌株的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校正累积死亡率为57.14%,幼虫逃逸率为4.76%。  相似文献   

16.
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岭南花椒Zanthoxylum austrosinense果实、椿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果实和四数九里香Murraya hunanensis叶中提取植物精油,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试3种精油对家蝇的熏杀、击倒作用及其混配增效作用。3种植物精油对家蝇的6 h熏杀LC50值分别为岭南花椒果实精油 7.55 μg/cm3、椿叶花椒果实精油11.08 μg/cm3、四数九里香叶精油11.41 μg/cm3;在熏蒸浓度均为10 μL/345 mL时精油对家蝇的熏蒸击倒效果KT50分别为岭南花椒果实精油16.80 min、椿叶花椒果实精油24.69 min、四数九里香叶精油23.33 min。将岭南花椒果实精油与椿叶花椒果实精油以体积比7:3和9:1混配,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30.00和136.08;将岭南花椒果实精油与四数九里香叶精油以体积比9:1混配,其共毒系数为123.71。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精油对家蝇均有熏杀、击倒作用,其中岭南花椒果实精油与椿叶花椒果实精油或四数九里香叶精油以适当比例混配后具有增效作用,可利用其开发高效环保的植物源灭蝇剂。  相似文献   

17.
黄色黏虫板在3种果园对蚜虫及其天敌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减少黄色黏虫板(简称黄板)对果园害虫天敌的影响,明确黄板在果园中的使用方法,于2014年5月4日至9月30日在山西省太谷县的苹果、梨、桃园中进行了黄板诱集蚜虫及其天敌的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在3种果园黄板可以诱集8目32科的昆虫,主要类群为蚜虫、叶蝉、瓢虫、食蚜蝇、草蛉和蚜茧蜂等。在苹果园和桃园中诱蚜量呈双峰谷线状,在梨园中呈三峰状;各果园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变化趋势与蚜虫一致且有跟随效应,但苹果园和梨园诱集的捕食性天敌均在8月下旬至8月底出现高峰期,而桃园中捕食性天敌水平一直较高。3个果园在花期至幼果期即5月4日至6月22日益害比最小,苹果园仅为1:202.8,而在其它时段的益害比均大于1:150,甚至最高可达1:19.4,表明在果园中使用黄板的害处大于益处,建议在果园中慎用黄板诱蚜。  相似文献   

18.
柑橘木虱寄生性天敌调查及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既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虫,又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虫媒,对我国柑橘产业存在潜在威胁。进一步调查柑橘木虱的寄生性天敌资源,明确其种类和鉴别特征,对筛选优势天敌种类并开展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结果有柑橘木虱初寄生蜂2种,分别为亮腹姬小蜂Tamarixia radiate(Waterston)、阿里食虱跳小蜂Diaphorencyrtus aligarhensis(Shafee,Alam et Argarwal);重寄生蜂4种,分别为新种小斑塔姬小蜂Tamarixia micromacula Wang et Huang,sp.n.(姬小蜂科Eulophidae)、沃氏卡棒小蜂Chartocerus walkeri Hayat、黄食虱跳小蜂Psyllaphycus diaphorinae Hayat(中国新记录属、新记录种)、恩蚜小蜂Encarsia sp.♂。记述了寄生性天敌分类鉴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发生概况,描述了新种小斑塔姬小蜂,提供了寄生性天敌的形态特征照片。新种模式标本及其他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相似文献   

19.
桃李间作对桃树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和2007年,对桃李间作果园和单作桃园害虫和天敌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主要害虫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和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种群动态的比较分析,发现桃李间作可以增加桃树上山楂叶螨的种群数量;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发现,当梨小食心虫密度高时桃李间作可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天敌功能团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桃李间作对天敌群落的影响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