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荷兰雌性系黄瓜171为试材,研究了硝酸银不同含量和处理时期(一叶一心和三叶一心、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及三叶一心和五叶一心)对诱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00毫克/千克的硝酸银于黄瓜二卧一心和四叶一心时喷施,  相似文献   

2.
以荷兰雌性系黄瓜171为试材,研究了硝酸银不同含量和处理时期(一叶一心和三叶一心、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及三叶一心和五叶一心)对诱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00毫克/千克的硝酸银于黄瓜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时喷施,可取得最佳效果,具体表现为所诱导的雄花数目多,第一雄花出现的节位低,死株率低。黄瓜雌性系化学药剂诱雄方法研究(摘要)@刘剑辉$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150069  相似文献   

3.
黄瓜雌性系诱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欧洲温室型黄瓜雌性系 6 5G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化学试剂 (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银 )及其浓度和处理时期(一叶一心和三叶一心、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及三叶一心和五叶一心 )对诱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4 0 0mg/kg(毫克 /公斤 )的硝酸银于黄瓜二叶一心和四叶一心时喷施 ,可取得最佳效果 ,具体表现为所诱导的雄花数目多 ,第一雄花出现的节位低 ,死株率低。  相似文献   

4.
以中杂302为试材,将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分为5个阶段(Ⅰ:播种至出苗;Ⅱ:出苗至子叶平展;Ⅲ:子叶平展至二叶一心;Ⅳ: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Ⅴ: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分段设定9个营养液浓度组合,研究潮汐灌溉条件下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养分积累量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Ⅰ阶段,灌溉1.0×营养液,番...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和比久对一串红穴盘苗矮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第1阶段(胚根伸长期)、第2阶段(子叶展齐期)用多效唑处理一串红穴盘苗,发现浓度越高,幼苗保存率越小,约50%左右;调整浓度后在子叶展齐期、二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用多效唑和比久处理.结果表明:30 mg/kg PP333处理后,一串红株高在不同处理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以二叶一心时处理植株株高最矮,为6.09 cm;B9处理各时期和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2种生长延缓剂处理均使一串红花期提前7~10 d.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多效唑处理效果优于比久,以30 mg/kg的多效唑在二叶一心期喷施一串红1~2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金冠58 为接穗,以果砧1 号为砧木,设一叶一心、二叶一心、三叶一心、四叶一心4 个不同生理苗龄处理,研究不同苗龄对番茄嫁接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操作难易程度、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嫁接切口愈合组织细胞观察、定植后植株的生长情况及嫁接成活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番茄贴接的适宜嫁接苗龄为2~3片真叶期。  相似文献   

7.
药渣蚓粪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添加药渣蚓粪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蚓粪处理的出苗率均高于对照处理,并以10%蚓粪+90%草炭处理出苗率最高。二叶一心期时,添加蚓粪处理的幼苗株高、茎粗、全株干重和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四叶一心期时,添加蚓粪处理的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并以10%蚓粪+90%草炭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1品种选择选择耐低温、坐果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产量高、抗病能力强、色泽亮、果实大小均匀、耐储运的无限生长型品种。2适时播种采用工厂化育苗,苗龄45天,四叶一心时定植。3定植3.1采用地膜覆盖,膜下软管微喷技术。3.2大垄双行(行距1.2米,株距40厘米),按100米施  相似文献   

9.
董克锋 《中国蔬菜》2007,1(6):49-49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强光、高温、暴雨、多虫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不利于番茄生长,导致9~10月为番茄供应淡季。为此,山东省鱼台县农业局通过改变传统越夏番茄栽培方式,利用日光温室双干矮化整枝技术进行番茄堵淡栽培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m2产量6000~7000kg,累计推广面积逾2000hm2。1选用适宜品种越夏番茄栽培必须选用耐贮运,商品性好,相对耐强光高温、耐潮湿、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大红果品种,主要以进口品种为主,如百利、FA1422等。2适期定植采用工厂化育苗,6月上旬穴盘播种,苗龄35~40d(天)、四叶一心至五叶一心时定植。3施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西葫芦的苗期进行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结果表明:乙烯利100~200ul.1-1浓度范围喷施2次,既分别在一叶一心、三叶一心期处理,西葫芦生长表现最好.平均总雌花数增多,雌花率较增大,早期产量提高,同时对西葫芦的商品性和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氯化胆碱浸种对黄瓜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50、100、200、400 mg/L的氯化胆碱(CC)浸种对二叶一心期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C溶液浓度在50~200 mg/L时,随CC浓度的增加,黄瓜种子的发芽率随之增加;但当CC浓度增加到400 mg/L时,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显著低于对照。二叶一心期的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及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也表现出与发芽率相似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随着C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CC处理增加了黄瓜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之CC有改善黄瓜幼苗根系发育、增加物质积累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其最适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12.
以辣椒为试材,采用浸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6溶液浸种对4℃低温处理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对12℃低温处理下两叶一心期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B6诱导辣椒抗性及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低温胁迫下经100 mg·L-1的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经10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显著降低,根系活力提高;经8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处理后辣椒幼苗根长、株高、鲜质量高于对照;经4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均提高。因此,适宜浓度的维生素B<...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夜间温度对西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将育苗期分为3个阶段,并分别设置了4个不同的夜温,研究育苗各阶段不同温度下西瓜嫁接苗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从砧木播种至嫁接,夜温保持10℃较为合适;嫁接后至幼苗二叶一心,夜温控制在16~17℃较为合适;幼苗二叶一心至成苗,夜温保持17℃嫁接苗生长较为健壮。  相似文献   

14.
以厚皮甜瓜“玉菇”为试材,待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分别用200、300、400、800 mg·L-1腐殖酸进行灌根;四叶一心时,采用昼/夜温度为10℃/5℃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甜瓜幼苗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光合荧光、根系活力、丙二醛(MDA)、电解质渗透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对甜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腐殖酸在甜瓜抗冷应用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腐殖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了低温胁迫条件下幼苗细胞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且300 mg·L-1处理均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的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其中以腐殖酸浓度为300 mg·L-1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地区菠菜潜叶蝇的盛发期,进行了不同菠菜品种、生育期与潜叶蝇发生为害关系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尖叶品种的抗虫性强,圆叶品种较感虫,进口红莲草(红梗)圆叶品种为敏感品种。菠菜三叶一心期前抗虫性强,七叶期后为最感虫阶段。初步分析了品种间抗虫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避虫控害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5加强田间管理 5.1肥水管理 定植缓苗后,或直播的瓜苗四叶一心时,营养生长加快。为使植株尽快形成较大叶面积,为日后坐果和果实膨大奠定基础,移栽时或播种前底肥不足的地块,要及时追肥。可于伸蔓前在植株附近开沟,每667m^2施硫酸铵15-20kg或尿素7.5-10kg,施肥后浇水。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品种硬粉8号为试材,选用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智能温室条件下潮汐灌溉营养液供液维持时间和间隔时间对番茄穴盘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长至五叶一心时,幼苗全株干质量和壮苗指数均随着供液维持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随间隔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供液维持时间8~18min、间隔时间198~348min,番茄穴盘苗质量达到理想状态,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水肥供给方案。  相似文献   

18.
黄瓜植株次生代谢物质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弱光黄瓜纯合品系M67和不耐弱光黄瓜纯合品系M14为试材,经光强为80μmol·m-2·s-1的弱光处理后,测定不同时期幼苗叶片中次生物质含量及PAL1基因的表达量,研究了弱光处理对各时期黄瓜幼苗植株次生物质代谢的影响,以期为黄瓜耐弱光机理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弱光处理后,除M67的一叶一心期幼苗叶片中总酚含量无显著降低外,其它时期2个品系的幼苗叶片中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M14在子叶初展期下降幅度更大;木质素方面,M67各时期幼苗叶片中木质素含量较对照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以一叶一心期升高幅度最大;类黄酮方面,与对照相比,M67各时期幼苗叶片中类黄酮含量无显著降低,M14各时期均显著降低,以两叶一心期幼苗叶片中类黄酮含量下降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除M67两叶一心期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无显著降低外,2个品系各时期PAL活性均显著降低,此外,各时期M67叶片中CsPAL1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而M14叶片中PAL活性和CsPAL1基因显著降低。受弱光胁迫后耐弱光品系植株能通过保持更稳定的次生代谢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自引进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以来,蔬菜从露地生产走向了保护地生产,使茄果瓜类蔬菜提前上市半月左右。但随着塑料大棚的不断兴建,蔬菜上市时间再次集中,早熟的优越性也相对丧失。如何利用同等的设施,取得高效益,我区菜坝村研究了番茄高效益大棚栽培技术,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亩产量达万斤,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选早熟或早中熟高质优产粉红系列品种如苏粉1号、2号或霞粉。 2.一般在11月底播种,当苗一叶一心时移植,移在营养钵或营养土苗床上。从二叶一心开始温度保持  相似文献   

20.
番茄叶色黄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张贺  李景富 《中国蔬菜》2010,1(14):31-35
在番茄普通栽培品种中蔬4号06884中发现能稳定遗传的叶色黄化突变体06883,该突变体新出叶最初为绿色,四叶一心时第一片真叶开始转黄,果实转色慢,硬度大耐贮藏。通过该突变体和栽培品种中蔬4号的正反交试验的遗传分析证明,该突变材料的叶片黄化性状由1对隐性主效核基因控制,该性状可以用来作为指示性状鉴定杂种纯度。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突变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经连锁分析表明,该基因与LEaat006、LEtat002和Tom196-197连锁,与它们的连锁距离分别为8.9、16.3和18.7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