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 ,尤以穗瘟危害严重。在缺少优良抗病品种的情况下 ,穗期药剂保护至关重要。筛选优良药剂品种是一项关键工作。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几种药剂中以灭稻瘟 1号、农昌、金灿表现最佳 ;稻乐、稻丰收、好禾保、三环唑·硫、加收热必、瘟格新也有较好防效 ,农夫菌星对稻瘟病没有防效。只在破口初期施用 1次药剂 ,在重病年份或重病地区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必须抓住时机在齐穗期施第 2次药剂 ,且药要足 ,水要够 ,雾要细 ,喷均匀。  相似文献   

2.
咪铜·氟环唑对水稻稻曲病和穗颈瘟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防治稻曲病、穗颈瘟常用的药剂组合40%稻瘟灵乳油+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为对照处理,设置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个剂量进行稻田施药防病试验,调查并比较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 d,喷施1次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制剂用量60 g/667m~2处理,对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82.65%、94.93%,为3个用量处理中最高,与对照药剂处理防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生产中常用的稻瘟病防治药剂为对照,开展稻田施药试验,调查新型复配杀菌剂三环·嘧菌酯防控稻瘟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5%三环·嘧菌酯悬浮剂3个用量处理对水稻穗瘟均具较高防效。其制剂用量40 mL/667m2处理在第2次药后24 d的病指防效为74%,与对照药剂40%氰菌胺悬浮剂处理的防效相当,显著高于另两种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和6%春雷霉素水剂处理;其50、60 mL/667m2处理的防效更高,第2次药后24 d均达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施药处理。  相似文献   

4.
75%肟菌·戊唑醇WG防治水稻穗瘟、纹枯病、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全生育期用药3次,每次每亩用药12g和15g 2种处理,对稻穗瘟防效分别达82.11%和84.47%,对纹枯病防效分别达93.86%和96.39%,对稻曲病防效分别达84.05%和91.61%,对水稻穗瘟、纹枯病、稻曲病综合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用42%咪鲜·甲硫灵WP进行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咪鲜·甲硫灵WP使用量1050g/ha时对叶瘟的防治效果为81.74%,优于传统药剂40%稻瘟灵WP防效(76.33%)和6%丙多·多WG防效(62.24%),与20%三环唑WP防效(82.15%)无显著差异;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为91.34%,与各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旱育秧立枯病的有效药剂,通过秧盘试验和室内致病菌离体毒力测定,结合考察药剂对秧苗生长的影响,对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和福美双以及内吸治疗性杀菌剂稻瘟灵、 FDA1 霉灵等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 FDA1 霉灵、甲基硫菌灵和稻瘟灵对致病菌离体毒力虽然不高,但由于 FDA1 霉灵和甲基硫菌灵对水稻秧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稻瘟灵能显著提高秧苗抗低温胁迫能力,这3种药剂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65%~81%;而离体毒力虽然高,但对秧苗生长不利的三唑酮、丙环唑和烯唑醇等三唑类药剂效果稍差,防效为51%~75%。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稻瘟灵是防治该类病害的一种较理想的单用或混用药剂;针对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受环境影响大、病原种类多等特点,指出在研究防治药剂时应采用活体筛选为主、离体筛选为辅的筛选方法,而且提倡不同杀菌谱品种的混用。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穗颈瘟防治中,选用32.5%苯甲·嘧菌酯SC、20%稻瘟酰胺SC、40%富士一号WC、75%三环唑WP、25%吡唑醚菌酯SC、20%三环唑SC和10%春雷·三环唑WP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SC的防效最高,达到92.19%,其次为20%三环唑SC和75%三环唑WP,防效分别为85.9%和67.99%,这3种药剂的防效极显著优于其他试验药剂。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防治稻瘟病,以稻瘟净、异稻瘟净为主要药剂。由于其残效期短、内吸性差,因而施药次数多,防治费用加大,不够理想。本试验初步证明稻瘟灵对穗颈稻瘟、叶稻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增产显著,优于稻瘟净及异稻瘟净。对已发生穗颈稻瘟的重病田尚能有效的挽回部份损失。  相似文献   

9.
李威  粟俊  范刚强 《江西植保》2013,(2):174-177
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都有一定防效。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5.74%、85.19%;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8.25%。综合防治效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效最好,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对稻曲病和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在实际生产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黎永健 《广西植保》2014,27(3):18-20
为了筛选出防治稻瘟病效果较好的药剂,试验采用5种防治稻瘟病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共施药3次,每次间隔14 d,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 20 g/667 m2、25%咪鲜胺EC 100 g/667 m2对水稻叶瘟、穗颈瘟的防治效果略优于20%三环唑WP 85 g/667 m2、2%春雷霉素RT 120 g/667 m2,与40%稻瘟灵WP 80 g/667 m2的防效差异显著。其中75%肟菌·戊唑醇WG 20 g/667 m2对水稻叶瘟、穗颈瘟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增产率达20.18%,增产效果明显且无药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人才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 1986 年被我国学者提出建立,近年来在九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目前正处在形成阶段。该学科以研究人才系统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 以揭示人才地域分布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为核心,以研究区域人才资源配置和区域人才资源开发理论与技术为实践任务;由人才地理学总论研究、人才地理学理论研究和人才地理学应用研究三大块构成了学科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特点入手,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的4种主用作用机理,全面阐述毒理机制,并总结研究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机理的意义,为植物源农药的更深一步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影响啶虫脒在我国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啶虫脒是一种新型高效杀虫剂,本文概述了影响啶虫脒在我国发展的几个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咸水资源的利用途径,以宁夏海原县咸水灌区为例,并借助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生态经济观点,从土质、土壤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作物品种和土地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咸水农业利用的可能性。并简要提及灌溉后的环境预测。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城市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今后有着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但是,在其发展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产业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城市功能区与城市工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要达到并实现各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必须走可持续的城市协调发展之路。本文在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根据乌鲁木齐市未来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区与工业布局的对策与建议。根据国际商贸城市与可持续城市发展要求,初步提出了乌鲁木齐市的发展方略:乌鲁木齐市及以其为核心的城镇群区域,在新疆,尤其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具有最重要的战略地位。以乌鲁木齐国际商贸城市为远景发展目标,通过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与功能区结构调整,加速城市及其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断改善各方面的环境,提高总体的集聚与辐射能力。通过结构与功能调整,在扩大和提高一、二产业的规模与效益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金融、保险、商贸、科教、交通、信息等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6.
40%氟硅唑乳油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0%氟硅唑乳油是防治葡萄白粉病痛害的治疗性杀菌剂研究结果表明,40%氧硅唑乳油6000~8000倍,在葡萄白粉病发生初期用药,间隔10d施药1次,能有效控制住葡萄白粉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The epidermis and its cuticle are the first line of defence of the plant against a hostile environment. They reduce desiccation, the assaults of pathogens and insects and, more recently, the attacks of toxic sprays and aerial pollution. All aerial surfaces of a plant have a cuticle and there may sometimes be found internal cuticles as well. The epidermal cell/cuticle sandwich is as diverse in structure, dimensions and chemistry as the plants on which it is found. Examples of many of these diverse structures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and their possible role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state of knowledge of ergosterol biosynthesis is reviewed briefly in order to provide a contextual framework for the following papers which deal with its inhibition, the compounds that cause this inhibition, and their mode of action. The paper concentrates upon the post-squalene segment of the process as it occurs in fungi because th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inhibitors of ergosterol biosynthesis are fungicides that block steps within that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位对河套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我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河套灌区年引水量将由年均引水量的50多亿m3逐渐减少到2010年的40亿m3。由于引黄水量的减少,地下水位开始下降,土壤表层盐份相随减少,灌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地下水位继续下降将会对灌区生态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效应?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参考本地区过去及其它地区的实验资料,对灌区年灌溉引水量及地下水位变化做了分析,并对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讨论。建议灌区年引水量保持现有水平;在小区域抓紧试验观察地下水位进一步降低带来的影响;利用灌溉间息水补充生态水,避免地下水位进一步降低,以保持或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区的桑寄生科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植物据资料记载[1,2],共30属,850种,欧洲、亚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均有分布[3],主要在热带与亚热带;产于我国的有6属、40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