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骨质软化症是成年动物由于磷钙代谢障碍,骨组织发生进行性脱钙所引起的慢性骨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马、猪、山羊的钙缺乏,表现为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牛主要是磷不足而钙过高所致,其他各种动物因钙磷缺乏或平衡失调出现以消化紊乱、异嗜、跛行、骨质疏松及变形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以消化不良、运动障碍和骨变型为特征,多种家畜均易发。  相似文献   

2.
骨质软化症是成年动物因为磷钙代谢障碍,骨组织发生进行性脱钙所引起的慢性骨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马、猪、山羊钙缺少,表现为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牛主要是磷不足而钙过高所致。  相似文献   

3.
正1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饲料中钙、磷和VD缺乏或对钙、磷吸收障碍而引起幼龄仔猪骨钙化不全的一种骨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本病只见于幼龄仔猪。1.1病因主要原因是妊娠母猪体内钙、磷或VD缺乏;仔猪在发育时期,因饲料配合不当,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特别是VD缺乏;猪长期未受日光照射,致使猪皮肤中VD不能形成,或胃肠病、寄生虫病、先天发育不良等,都能影响猪体对钙、磷的吸收。中兽医认为是因心阴血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4.
<正>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常见于马属动物等大家畜,猪很少发生。本病的主要症状是面部明显的肿胀。本病是由于磷多钙少引起局部骨组织被破坏,并伴以脱钙、由瘤肿状的纤维组织所代替。本病常与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相伴行。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是一种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新陈代谢障碍疾病。与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如果日粮中糠麸多,粗饲料少有直接关系,饲料中钙磷的正常比例为2:1,应少用糠麸,多加骨粉、蛋壳等。2016年5月20日,普兰店区太平办事处唐家房社区吴  相似文献   

5.
黄火忠 《养猪》2005,(6):51-51
母猪软骨症是一种骨骼营养不良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饲粮缺乏钙和磷等无机盐,以及维生素D不足.缺少日光照射,从而引起猪体钙、磷代谢紊乱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1猪钙磷缺乏症 钙磷缺乏症是由饲料中钙和磷缺乏或者二者比例失调引起的,幼龄猪表现为佝偻病,成年猪则形成骨软病。临床上以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骨骼弯曲变形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骨软症是骨质进行性脱钙,未钙化的骨基质过剩,而使骨质疏松的一种慢性骨营养不良病,主要多见于牛、绵羊和断乳后的母猪。该病主要是由于草料内磷不足或缺乏,导致钙、磷比例失调而引起。近年来随着养牛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成为引起黄牛骨软症发生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8.
骨营养不良时主要发生钙、磷代谢障碍,并有血液生化及形态学的变化。许多究研者证明,骨营养不良时呈现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白细胞数增多,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杆状核左移,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减少,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清总蛋白、葡萄糖、胡萝葡素、碱贮以及钙、磷水平均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增  相似文献   

9.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代谢障碍所致动物的骨营养不良综合征。食物中钙磷不足或者比例失调,或阳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犬骨组织钙化不全,骨质疏松、变形的疾病称佝偻病:若发生在成年的叫骨软病。1病因食物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是导致佝偻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理想的钙、磷比例是1.2~1.4:1,并占饲料总量的0.3%。尤其要注意若磷含量过多,易引起钙、磷失调。生、熟肉中含钙较少,若平时饲喂去骨头的鱼或肉,就容  相似文献   

10.
高原 《动物保健》2002,(6):19-21
禽骨营养不良是由于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钙、磷比例失调所引起的幼禽骨骼钙化不全或成禽骨骼缺钙,使骨质变软、疏松、肿大变形、菲薄质脆易于折断、姿势异常,并产薄壳蛋、软皮蛋为特征的营养性疾病。各种家禽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雏禽和产蛋禽。雏禽称为佝偻病,笼养蛋鸡称为骨质疏松症(也称笼养蛋鸡疲劳症)。本病可根据临床表现和骨的特征性肿胀变形作出临床诊断。确诊可作日粮钙,磷和维生素D分析,骨矿含量(BMC)检查,血浆磷、蛋黄磷、骨磷含量测定,血浆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检测,骨r-羧基骨氨酸蛋白(BGP)化验,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 钙、磷缺乏是由于饲料中钙、磷不足或二者比例不当,维生素D缺乏从而引起机体钙、磷缺乏,使仔猪发生佝偻病,成年猪发生骨软症的代谢病.临床上以消化紊乱、异嗜癖、骨骼弯曲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软骨病是成年猪软骨内骨化完成后发生的一种骨营养不良疾病,主要因饲料中的钙、磷缺乏或二者比例失调而发病。病理特征是骨质的进行性脱钙,呈现骨质疏松,形成过剩的未钙化的骨基质。本文就猪产后软骨病的发病过程和防治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开展了30 d的饲养试验以确定可消化钙水平对饲喂不同磷含量日粮生长猪生长性能和骨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50.21±2.1)kg的生长猪180头,随机分为15组,每组12头猪,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日粮采用3×5因子设计,可消化磷水平分别为1.4、2.7、4.1 g/kg,可消化钙水平分别为1.3、2.5、3.8、5.0,和6.3 g/kg。结果表明,日粮可消化钙和可消化磷水平对生长猪末重、日增重、饲料报酬、骨钙和骨磷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在可消化钙磷比值分别为1.20∶1和1.25∶1,可消化磷水平为2.7 g/kg时,预测的最大体重为87.20 kg,日增重为1.23 kg。但由于方程的线性性质,没有得到预测的最大饲料报酬。随着日粮可消化钙水平的增加,无论饲粮中可消化磷水平是多少,平均日采食量均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可消化磷含量为2.7和4.1 g/kg时,预测的骨骼灰分最大值分别为55.8和60.1 g/kg,对应的可消化钙磷比值分别为2.03∶1和1.59∶1。综上所述,当日粮磷水平达到或低于需要水平时,过量的钙对50~85 kg猪生长性能具有负面影响。而当可消化钙水平高于需要水平时,饲粮中含有高于需要水平的可消化磷可以使猪的生长性能最大化。骨灰分最大化所需的可消化钙水平大于生长性能最大化需要的可消化钙水平,同时当磷水平达到需要量时,保证足够的骨矿化而不影响生长性能所需的可消化钙磷比为1.23∶1。  相似文献   

14.
佝偻病是在生长期的幼畜由于维生素D及钙、磷缺乏或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所致的一种骨营养不良性代谢病。  相似文献   

15.
1病因骨软症是成年牛因饲料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1.82:1呈正平衡,2.24:1呈负平衡)以及V。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造成的进行性脱钙(骨吸收),也称为骨营养不良症。骨软症在临床上是以消化障碍、异嗜、运动障碍、骨变形等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矿物质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钙、磷缺乏是由于饲料中钙、磷不足,或二者比例不当,或维生素D缺乏从而引起机体钙、磷缺乏,使小猪发生佝偻病,成年猪发生骨软症的代谢病。临床上以消化紊乱、异食癖、骨骼弯曲为主要特征。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发病率比较高,但是现代规模化猪场,由于饲料营养全面,猪群已很少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7.
1 病因骨软症是成年牛因饲料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 (钙 1 82∶磷 1呈正平衡 ,钙 2 2 4∶磷 1呈负平衡 )以及VD 缺乏 ,导致钙磷代谢障碍 ,造成进行性脱钙 (骨吸收 )也称为骨营养不良症 (妊娠泌乳期需大量钙磷 ,每升乳中含钙 1 2g ,磷 0 9g。干旱少雨气候作物吸收的钙磷少等原因 ,不能满足牛体对钙磷的需要时 ,就要从骨中溶出大量的钙磷来维持血中钙磷的平衡 )。骨软症在临床上以消化障碍、异嗜、运动障碍、骨变形等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矿物质代谢性疾病。因本病常发于高产奶牛 ,所以兽医工作者应给予充分重视。2 症状表现本病为慢…  相似文献   

18.
前言骨营养不良,是秦川牛、奶牛及其它牛易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它主要是由于钙、磷、维生素D等物质缺乏不足,钙、磷比例失调所致骨胳的钙化不全(指幼牛)和脱钙(指成牛),使骨的结构变松、变软、变脆,肿大变形,站立姿势异常,容易骨折为特征的慢性消耗性的营养病。骨营养不良在我国的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如1960~1961年在陕西的富平等县大量发生秦川牛骨营养不良。1972~1974年,陕西的渭南地区患病的耕牛(主要为秦川牛)  相似文献   

19.
<正>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由于日粮中钙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引起的成年动物骨组织进行性脱钙,骨基质逐渐被破坏、吸收,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的一种慢性营养性骨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马属动物。1病因分析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以及维生素D不足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常见于以下3种情况。1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或饲料中含有影响钙吸收的物质,如饲料中植酸盐、草酸盐及脂肪过多,可影响钙的吸收,促进本病发生。2日粮中磷含量过多而钙含量  相似文献   

20.
泌乳母猪发生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症诊疗报告施增斌(江苏省苏州市畜禽良种实验场,215128)1994年4月下旬,某猪场骤然发生产后母猪瘫痪无力和跛行病例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群发病,经诊断治疗后确诊为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症,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