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44-145
江西地处中国中部,是一个农业大省,与此同时,江西也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欠发达省份之一。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对江西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分析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运用eviews软件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说明了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江西省经济增长和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红叶  杨立社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185-186,19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从西藏东南部实际出发,在调研总结当前藏东南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若干对策,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佐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的积极作用,凸显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义,推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档次。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相关数据为依托,在梳理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基础上,采用直接测量和模型测算两种方法估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结果分别达到23%和25.2%,相差不大,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今后要更加重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工作力度,并提出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是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的前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土地经营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所在,同时,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也促进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向着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本文主要结合朝阳县农机化的现状,就农机化在对于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发挥好农机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湖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长株潭作为湖南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独特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在分析长株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对策.认为其中劳动力内转移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农民择业创收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而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与变化,又会对地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制约或推动作用。受本地经济欠发达特别是农村二、三产、比发展滞后的制约和影响,临夏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一开始农民自发转移到目前政府有组织输转,一直以异地转移模式为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劳务输出为主。历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中,转向本地区以外的人员一直高达70%以上,并且还在逐年增加。其中,转向本省外的人员也在40%之多。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主要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本文就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文章还指出限制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项基本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阐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新时期推进农牧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西藏实际出发,在调研总结当前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部门抓好农牧民转移就业、推动农牧民增收起到一定的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变不利于农村女性转移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村女性文化素质,加大对用工单位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为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等措施,以期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1.
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钢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114-115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合理有效地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决定了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处于非均衡状态,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如何进行有效转移,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持续有效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往只主张大力发展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入大、中城市,进而以"城镇化"取代"城市化 ",致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369-37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客观经济现象。对2007—2009年以来有关研究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和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以期对农地经营权流转和金融业支持农地经营权加速流转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健全,是发展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造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的目标,也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制不够健全,存在着缺乏市场流转中介组织,缺乏土地的定级及价格评估机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身的法律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达到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对当地的经济建设,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也相应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力输出地的农村状况。但是,在经济效益不断显现的同时,其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暴露出来。因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研究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当前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为例,基于2004—2013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考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转移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化肥,加重了中国化肥施用的面源污染;并且由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增加速度高于劳动力转移速度,未来劳动力转移会继续放大化肥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化肥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除应用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政府的农业治污减排政策应适应农业劳动力日益稀缺的现实,以确保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近乎为零的农业部门流大量地流向了边际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其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致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并未达到理论预期目标,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持续下降、农业生产女性化和留守儿童教育边缘化等问题。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效应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进行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能极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四年来,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各级政府在管理方面,存在着“错位”和“缺位”现象,政府职能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发挥,制约了阳光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按“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实施原则,如何定位政府的主导推动作用,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有效发挥,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转移总量大且呈上升趋势,省内转移增加,以兼业转移为主且转移目的多元化的特点;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注意不能以农业衰退为代价,要避免城镇化发展中的无序性以及城镇经济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作用,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资金与制度支持,发挥地方特色发展特色产业以吸纳劳动力就近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20.
刘雁  王征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72-5373
概括了目前农村妇女劳动力市场参与行为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总结出市场参与行为变化的理论依据,为以后大批的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