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兔是节粮型草食小动物,其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中国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等方面对国内外2019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方面均作了较多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是针对选择和环境及添加物对家兔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是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产仔数及精液蛋白方面的研究较多,其次是生长、肉质、毛色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繁殖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公兔精液的保存方法及添加物对家兔精液品质、产仔数和受胎率的影响。国内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也主要包括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家兔繁殖,但国内的研究重点在分子育种研究,其中品种与遗传多样性及皮毛性状功能基因的研究较多,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常规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的方法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而传统育种性状评定和家兔繁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综述可为家兔的育种和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兔是中国传统的畜禽品种,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分别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2020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家兔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较多研究,在传统育种上主要针对选择和环境因素对家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分子育种上对生长及肉质相关基因、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研究重点集中于分子育种,包括对皮毛性状、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兔业是节粮、环保、低耗草食畜牧业中的代表性产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的相关研究是推进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不断进步,为家兔育种提供了更加先进全面的技术手段。作者从家兔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2个方面对国内外2021年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外在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上均作了一定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择与环境效应的影响。国内开展的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数量相较国外更多,主要以分子育种为主,包括品种与遗传多样性、皮毛性状功能基因、脂肪和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及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传统育种主要包括选择和环境效应对家兔生长与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生产性能测定等。本综述旨在为家兔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遗传育种对家兔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两个方面对2012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养兔大国,但家兔遗传育种基础研究薄弱。文章对2013年国外家兔遗传育种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家兔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园地     
育种组工作会议在安徽召开 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育种组工作会议日前在以饲养粗毛型长毛兔、建有谢桥兔毛大市场、拥有 2个生态农业“全球 500佳”称号而闻名全国的安徽省颍上县召开,育种组成员及有关专家共 36人出席会议。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主任委员阎汉平研究员与会指导,并就家兔育种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详见本期第 3页)。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在认真分析我国家兔育种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修改了《全国家兔比赛暂行办法》(原《全国家兔比赛章程》)和《长毛兔比赛规则》,对有关专家起草的《肉兔比赛规则》、《獭兔比赛规则》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我国家兔育种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我国家兔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品种引进种类繁多、品种培育硕果累累、选育方法不断创新。同时,总结了家兔育种的主要经验,指出存在的某些不足;并针对目前中国国情,对今后家兔育种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相对宏观的层面,总结了近30年来我国家兔育种工作的变化与进展,分析了我国家兔育种工作的现状,并对我国家兔育种的走向作了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国内外家兔育种现状、育种体系和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讨论现阶段家兔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兔产业良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2015年国内、外家兔的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给家兔育种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国外家兔传统育种主要集中在不同肉兔品种性能比较,而分子育种以胴体品质为主要性状,同时在家兔遗传多样性方面也有涉及,高效繁殖技术依旧是国外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精液冷冻保护剂开发和精液品质研究两方面。国内传统育种研究内容重点在地方品种、培育品种种质评定等方面,生长、胴体、毛皮等性状的分子育种则仍旧为国内遗传育种研究重点,繁殖相关研究集中在母兔繁殖性能和公兔精液品质研究两方面。总体来说,国内、外各有侧重,但国内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特别是繁殖性状分子基础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家兔繁殖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精液冷冻研究及添加物和环境对家兔繁殖的影响。2018年国内在家兔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研究较多,传统育种主要对一些地方品种种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子育种主要集中于肉质、皮毛和繁殖性状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相关分子标记和基因;但家兔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传统育种主要研究了选择与性状评定和遗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筛选生长与肉质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国外分子育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筛选分子标记或研究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而国内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作者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2014年国内、外家兔的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给家兔育种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2014年国外家兔传统育种主要集中在不同肉兔品种性能比较,而分子育种以毛色和生产性能为主要性状,同时在家兔基因组特征高通量测序挖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也有涉及,当然,高效繁殖技术依旧是国外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精液冷冻保护剂开发和胚胎冷冻方法研究两方面。而国内传统育种研究内容重点在地方品种、培育品种种质评定以及与国外品种比较等方面,亮点是国内已经较为重视家兔配套系和现代育种软件系统开发。毛皮、生长、胴体等性状的分子育种则仍旧为国内遗传育种研究重点,繁殖相关研究较少,且方向分散,是国内繁育研究薄弱环节。总体来说,国内、外各有侧重,但中国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特别是高效繁殖技术和生产性状分子基础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第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于1999年4月25日至27日在安徽省固镇县召开,委员会委员、育种组及经营管理组成员、特邀代表共43人出席了会议,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主任委员阎汉平研究员亲临会议并指导,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常务...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唐福坤报道:5月21-22日,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育种组的专家们聚集在安徽颍上县谢桥镇小张庄村的花园别墅内进行了为期2天的专题讨论,初步拟出了全国家兔选育比赛的办法。 多年来,家兔业发展冷冷热热,并不顺利。这除了市场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品种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分。为了引导家兔业健康发展,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推行群选群育,育种组的专家们一直致力于家兔育种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经过多年的摸索,已提出了一套鼓励群众选育的办法,制订家兔选育比赛标准,就是他们多年工作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养兔大国,然而家兔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滞后,近年稍有起色。作者就2013年国内家兔遗传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家兔育种者提供参考。2013年,中国在家兔传统育种方面主要开展了对九嶷山兔等品种资源的介绍或调查,以及肉兔、獭兔等最佳杂交组合的筛选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2013年中国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对毛发(毛色、毛囊发育)、生产(生长、屠宰和肉质)及抗病等性状的相关候选基因多态性和表达的研究,获得一批功能基因和潜在分子标记;繁殖技术方面主要是针对人工授精时母兔发情前处理和公兔精液稀释与保存方法的改进进行了一定研究;2013年家兔肌肉蛋白组学研究的启动是该领域的研究亮点。这些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家兔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2016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家兔繁殖)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家兔育种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国外传统育种包括遗传评估、选择及杂交、因子效应分析,分子育种主要涉及生长、繁殖及抗病等性能,而繁殖相关技术为国外研究重点,主要包括胚胎冷冻、精子特性、药物及营养等对家兔繁殖的影响研究。国内传统育种包括品种选育、杂交及性能测定,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及繁殖方式和光控繁殖等,分子育种技术则为国内研究重点,主要涉及遗传多样性评估,生长、皮毛、繁殖、抗病性能及CRISPR/Cas9技术等。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外繁殖技术研究成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育种组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育种组2002年度工作会议于8月10~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召开。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主任委员阎汉平,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杜玉川,兔育种组成员以及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武川县各级部门的代表,共计5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大家就近年来獭兔种质及长毛兔的兔毛纤维质量问题作了深入讨论,并结合各自生产实践,提出了下列建议:①尽快讨论制定獭兔选种技术参数及白色美系、德系、法系獭兔鉴别要…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家兔繁殖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精液冷冻研究及添加物和环境对家兔繁殖的影响。2018年国内在家兔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研究较多,传统育种主要对一些地方品种种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子育种主要集中于肉质、皮毛和繁殖性状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相关分子标记和基因;但家兔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传统育种主要研究了选择与性状评定和遗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筛选生长与肉质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国外分子育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筛选分子标记或研究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而国内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作者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的计划和要求,与第九次全委会同时召开的第11次育种组会议讨论起草了《全国家兔比赛章程》和《长毛兔比赛规则》,为筹备和组织全国家兔比赛创造了基本条件。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计划于明年首次组织全国长毛兔比赛,以促进家兔良种推广和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20.
1开展家兔测定势在必行家兔测定是现代家兔育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家兔育种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兔种质量监督的基本手段。家兔测定结果是制定品种标准、确定选育方案、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的定性定量依据。在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选育,并改进饲养方法,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