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实验室试制的200903001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对健康易感兔进行最小免疫剂量测定。将疫苗以0.25、0.5、1.0ml/只三种不同剂量组免疫健康易感兔,同时设置非免疫对照组,免疫14d后进行攻毒保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25ml/只剂量组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均达不到免疫保护标准;0.5、1.0ml/只剂量组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免疫保护均为10/10。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0.5ml/只。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野毒WF株和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作为种子,研制出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蜂胶灭活苗,并对疫苗进行了免疫剂量、免疫产生期、免疫保护期、保存期等试验,确定出二联苗免疫剂量1.0mL,二联苗在免疫后5天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免疫后10天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80%,二联苗分别在免疫后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仍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1个MLD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8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8个月。  相似文献   

3.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分别与两种单苗进行免疫效力、免疫持续期及保存期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免疫保护率为100%(10/10),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免疫保护率为90%(9/10),而两种单苗的免疫保护均为100%(10/10);二联苗和单苗免疫后第3天对兔病毒性出血症产生部分免疫力,至第10天产生坚强免疫力而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第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二联苗和单苗免疫6个月后,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免疫保护为100%(10/10),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免疫保护为90%(9/10);二联苗和单苗在2~8℃和室温条件下保存15个月后,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免疫保护为100%(10/10),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免疫保护为90%(9/10)。二联苗中两组分的配比科学合理且两者之间无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研制5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共计16.3万头份。疫苗安检、菌检均合格,效力检验试验对兔病毒性出血症总保护率为100%,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总保护率为84%,疫苗分派山东多家养兔单位应用,反馈信息表明,疫苗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水貂出血性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肺炎克雷伯杆菌病三联灭活疫苗的质量,本研究对该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了疫苗的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剂量免疫的安全性试验,最小免疫剂量、免疫期等效力试验以及疫苗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该三联灭活疫苗对2月龄以上水貂安全,最小免疫保护剂量为0.5 m L(绿脓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含量分别为3.0×10~9 cfu/m L、3.0×10~9 cfu/m L和2.5×10~9 cfu/m L),免疫剂量为1.0 m L/只时即可为水貂提供8个月的完全免疫保护,疫苗在2℃~8℃贮藏15个月仍保持原有的免疫保护效率。本研究研制的该三联灭活疫苗使用安全,对受试动物能够提供100%的免疫保护。本研究为水貂出血性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病的预防和该三联灭活疫苗的正确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 5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了动物试验 ,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近期效检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为 1 0 0 %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保护率为 92 %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保护率为 88%。在免疫期试验中 ,免疫 6个月后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保护率为 1 0 0 % ,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 79%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的保护率为 88%。在保存期试验中 ,4~ 8℃保存 1年仍有效。  相似文献   

7.
以蜂胶为佐剂制备兔病毒性出血症蜂胶灭活疫苗,并对疫苗进行了安全、免疫剂量、免疫保护期、疫苗保存期等的研究,确定疫苗的最适免疫剂量为0.5m L,免疫后7~180天均可提供100%的保护率,疫苗可保存18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急性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多呈散发。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与兔病毒性出血症混合感染时,常常被误诊,给兔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日,接诊了一肉兔病例,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病毒性出血症混合感染,经药物治疗,并进行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的紧急免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苗由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中试车间生产3批,共计生产40万头份.疫苗效力试验对兔出血症的保护率为100%;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86.7%.疫苗在甘肃省的平凉、庆阳的几个区县进行区域试验,经抽样检测抗体水平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疫苗安全有效,确认本疫苗的生产工艺成熟、可行.所生产的二联苗能有效预防该两种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联合多杀性巴氏杆菌(Pm)、产气荚膜梭菌(Cp)的免疫效果,将3种抗原与铝胶佐剂混合制成三联灭活疫苗,进行安全检验、最小免疫剂量测定及免疫持续期研究。结果表明,3批疫苗以4.0 mL/只免疫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兔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 mL/只,免疫后14日,血清RHDV HI效价为1∶16~1∶64,攻毒后免疫兔均健活(5/5);免疫后21 d,用Pm和Cp分别攻毒,免疫兔80%以上(4/5~5/5)保护;免疫持续期可达210 d。RHDV VP60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可与Pm、Cp联合制备疫苗,解决了传统RHDV组织灭活苗生产过程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问题,同时实现了一针三防。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是危害家兔的三种重大传染病,目前对于这三种病的预防主要依靠疫苗免疫,但这些疫苗多为单茁,使用肘不但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应激。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干粉灭活疫苗的研制报告刘毅英,同育英,张青龙,董爱娥,曹益,刘彦川(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西宁810006)本文叙述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干粉灭活疫苗(以下简称兔二联干粉苗)的毒(菌)种、制造...  相似文献   

13.
筛选出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瘟强毒株GMH881和兔巴氏杆菌C51-17株,研制出了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对疫苗进行了免疫剂量、免疫产生期、兔出血症抗体测定、免疫保护期、保存期等试验:确定出二联苗免疫剂量1.0 mL;二联苗在免疫后5 d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二联苗免疫后7d对兔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80%以上;二联苗的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测定,结果表明,二联苗免疫家兔后7d HI抗体均可达22.75,15 d明显上升,二联苗HI效价30 d达到最高峰,可达28.0,二联苗在60~120 d均可维持在27.0~25.5水平,到180 d时抗体水平面略有下降为25.25,二联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14.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以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四季均有发生,但以秋冬和早春多发,主要发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呈群发性,一般在感染后2~3天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兔病毒性出血症在临床上易与兔巴氏杆菌相混淆,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室检验来确诊该病,提出正确的防治措施。现将某兔场兔出血症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筛选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瘟强毒株GMH881和兔巴氏杆菌C51-17株,研制出了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铝胶灭活苗,对疫苗进行了免疫剂量、免疫产生期、兔出血症抗体测定、免疫保护期、保存期等试验;确定出二联铝胶苗免疫剂量1.0 mL;二联铝胶苗在免疫后7 d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二联苗免疫后10~14 d对兔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75%以上;二联铝胶苗的兔病毒出血症抗体测定结果表明:二联铝胶苗免疫家兔后7 d,HI抗体均可达25.0,15 d明显上升,二联苗HI效价60~90 d达到最高峰,最高可达210,二联苗在120~180 d仍可维持在27.0~29.5水平。二联铝胶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铝胶苗4~8℃条件下保护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下旬经治一起疑似兔病毒性出血症与兔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取病兔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下形态观察、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并取病死兔的肝脾制成混悬液进行人"O"型红细胞凝集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等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该病料分离菌培养特征、涂片镜检及生化试验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征基本吻合,试验组小鼠于20h发生死亡;悬液能够凝集人"O"型红细胞,兔回归试验出现兔病毒性出血症症状及兔致死结果;说明该病例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过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的紧急免疫及高敏药物的治疗,疫情最终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3株本室分离的病毒作为种毒,研制了兔病毒性出血症油乳剂灭活疫苗和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所研制的两种疫苗无菌及理化检验均合格,将疫苗大剂量接种实验兔无任何不良反应,两种疫苗免疫实验兔后用强毒攻击,均获得保护,免疫持续期至少5个月。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0月15日,吉林省兽医科学研究所某研究室从长春市某大型兔场购入4月龄大耳白兔共8只.据场家介绍该兔已注射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巴氏杆菌、兔魏氏梭菌三联苗,选购时观察精神状态良好,遂将其购回编号每2只为一组放入笼中.当晚便开始发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瘟强毒株GMH881和兔巴氏杆菌C51-17株,研制出了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确定出二联苗免疫剂量为1.0mL;二联苗在免疫后5d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二联苗免疫后7d对兔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80%以上;二联苗免疫家兔后7d兔病毒性出血症HI抗体可达22.75,15d明显上升,二联苗HI效价30d达到最高峰,可达28.0,二联苗在60~120d均可维持在27.0~25.5水平,到180d时抗体水平略有下降,为25.25,二联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20.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高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体外培养、分子生物学、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等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