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食用菌属鲜活农产品,以鲜食为佳。在"一荤一素一菇"合理膳食结构的推动下,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等部分食用菌已由田间大棚、房前屋后的季节性栽培逐渐转变为现代化、规模化、立体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的工厂化栽培。在不断满足市场周年均衡供应的同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高。本文通过SWOT分析,剖析了现有工厂化栽培、传统大棚栽培等食用菌生产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借鉴高密惠德模式、东平利群模式、及莒县京华模式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引领传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对策,以期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毅 《中国食用菌》1995,14(4):14-15
食用菌集约化规模栽培趋势浅析黄毅福建农业大学(福州350002)1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模式研讨目前我国商业性食用菌栽培种类仅有十余种,纵观全国食用菌栽培模式,由于受几千年传统生产习惯影响和目前国情所决定,至今大多是以小农经营为主的栽培模式,即在各菌类相...  相似文献   

3.
余荣琳 《食药用菌》2012,(5):271-274
采用数据对比食用菌传统大棚栽培模式、单层钢结构厂房栽培模式、立体化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栽培模式对土地的利用情况,得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相较传统生产模式对节约土地具有积极的作用;立体化多层厂房还具有节省保温材料并降低能耗,提高防火安全性能,大幅缩短物流距离的优势。比较单层轻钢结构厂房与立体化多层厂房的建设成本,并给出立体化多层框架厂房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元  周廷斌 《食用菌》1998,20(5):31-32
1 组合栽培模式的特点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是将食用苗栽培引入农田与粮、菜、果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组合,实现农田的高产出,农产品的优质、经济和高效。国内近年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模式,有些已示范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类组合栽培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间作、套种等组合栽培模式不同,其主要特点:①经济效益高——食用菌是该类模式产生高效益的主体,其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6.
《蔬菜》2009,(2):39-39
山东省农科院通过实施“适宜周年栽培珍稀食用菌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课题研究,实现了食用菌周年栽培,建立了食用菌不同季节品种搭配栽培技术模式。食用菌营养丰富,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多功能食品,但因生产易受温差影响,季节性很强,实现食用菌周年栽培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草菇生长所需最佳环境,提高菌菇品质,简述了草菇生产环境控制系统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在采用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的菇房中草菇栽培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的改良,建立一个适合草菇栽培的自动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国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因其相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将成为未来食用菌生产的主流趋势。叙述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并对中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做了客观的SWOT分析。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鲁 《北方园艺》2002,(1):56-57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生产技术有了全面进展.现从菌种菌株、消毒灭菌、栽培原料、生化手段、栽培区域、栽培模式、专业化和产业化、初加工和深加工等方面,阐述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潘湖生  刘江毅  王琴  易如昕  赵琰 《食用菌》2019,(3):62-62,64
针对部分食用菌产区在生产中存在栽培种类单一而导致菇农收入季节化差异明显,同时也造成栽培设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笔者在江西樟树市中州乡西塘村食用菌合作社指导食用菌栽培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情况,总结出一套平菇-秀珍菇-草菇轮作周年栽培技术模式,可充分提高栽培食用菌大棚的使用率和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徐寿海 《食药用菌》2015,(3):147-152,195
介绍香菇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包括香菇长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香菇短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以及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长棒式栽培机械涵盖了输送、装框、灭菌、接种、封膜、培养和注水等香菇生产全过程。短棒式栽培机械有带套环短棒生产装备、热合封口短棒生产装备。比较说明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相对于传统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栽培基质的研究重心应从传统的可行性研究、配方筛选、成分分析,转向新型基质适宜食用菌生长的作用机理、菌株筛选、食用菌的营养品质、食品安全、新型基质菌糠的再利用,以及工厂化生产的栽培工艺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药用价值,其产业有着巨大市场潜力以及发展空间,经济效益显著。相较于传统"手工作坊"种植栽培模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提升了食用菌品质及其附加值,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阐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分析;然后分析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最后,研究食品安全法控制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问题。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作用;加强事前监管作用,健全食用菌生产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建设,提高监管方式创新能力;严格事中过程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主诚信自律意识,督查企业做好食用菌生产安全工作,规范企业主体诚信自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保持高压严惩态势,提升事后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4.
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灌南县食用菌栽培模式以工厂化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纯白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白灵菇等高  相似文献   

15.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利群 《食用菌》2012,34(5):38-39
双孢蘑菇属于中低温型食用菌,高温反季节栽培食用菌在北疆有多种模式,双孢蘑菇的生产也常借用这些生产模式,不同的反季节栽培模式都有其优缺点.通过调查与实践发现,高海拔、高纬度及机械制冷都存在高投入、高风险的问题,而利用遮阳网加喷雾的简易降温措施,在北疆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做到了投入低、效益高,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平菇和鸡腿菇属于不同温型的食用菌[1],两者既有食用菌栽培上的共性,又存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笔者根据两者对气候、温度等的不同需求以及栽培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在不额外增加生产设备及投资的前提下,在单栋大棚内实现了这两者的周年栽培[2],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益。1栽培模式1.1第一种周年栽培模式即在当年秋冬季栽培平菇,翌年春季栽培鸡腿菇。一般平菇在8月上中旬-10月上旬制备栽培种,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德荣 《广西园艺》2005,16(5):55-56
近年来,食用菌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广西乃至全国得到了高度重视和长足的发展,已由过去传统的段木栽培向袋料栽培转变。然而,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食用菌产地都会有大量食用菌废料产生,特别是老产区和规模生产区,废弃的食用菌原料及生产后的废料尤其多。如果不对这些废料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将会给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轻则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重则导致病虫害大量蔓延与危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食用菌栽培中产生的废料,含有大量菌体蛋白、多种代谢产物及未被充分利用的养料。用棉籽壳栽培平菇一个生产…  相似文献   

19.
瓶式栽培和袋式栽培是食用菌产业两种栽培模式,瓶式栽培有一定局限性,而袋式栽培适合所有菌类企业化生产。不同菌类袋式栽培对塑料薄膜袋材质与规格要求不同,对其中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和类比,涉及的食用菌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香菇、黑木耳、猴头菇和银耳等。  相似文献   

20.
正白籽插接商品种苗的推广应用改变了山东设施黄瓜的栽培模式,将传统的越冬长季节栽培变为秋冬茬和早春茬连茬栽培,大大降低了长季节栽培过程中促控结合的管理难度,生产的黄瓜具有果皮油亮、品质优良、丰产抗逆、畅销度好、增效显著的优势。嫁接技术作为设施黄瓜栽培的主要配套技术在山东被广泛应用。近几年随着山东工厂集约化育苗的兴起,黄瓜嫁接方法从传统靠接方式转变为插接方式,砧木品种白籽南瓜替代了传统的黑籽南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