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作为园林绿化变化最为丰富的要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具有强烈的运动感。不同类型的植物,通过丰富的配置形式及不同的季相变化,能够营造出各式各样的景观效果,构造出不同变幻的景观空间。随着季节的不断轮回,季相景观的营造主要是通过植物不同的季相变化来予以实现。以福建厦门市为例,分析了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效用,并细致探讨了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的设计要点,以期为塑造多样化的植物季相景观,丰富园林景观内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审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季相变化的主体,植物造景是空间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现从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概念及景观特点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了园林植物在春、夏、秋、冬各季相变化的审美特点,并提出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景观营造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是园林设计各要素中唯一具有生命、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要素,利用它特点鲜明的季相变化做好规划设计是丰富园林整体景观效果的重要手段。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分为色彩和空间两个方面来论述,包含了叶、花、果、枝干的色彩季相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的植物空间特征,再从美感与功能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景观效果的影响,试图较为全面地阐述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特征及其对景观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情趣的集中体现,拥有丰富的文化形态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而植物景观配置是古典园林整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植物景观这一窗口,可以窥见蕴含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民族文化。本文紧密围绕我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这一即定主题,对于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做历史沿革、配置方式以及经验传承等层面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内外植物景观季相设计的理论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潮州市厦寺公园、凤城公园开发建设现状,从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配置入手,分析了2个公园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规律;并在此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园林学、生态学、造林学、植物景观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发现并找出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改进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厦寺公园、凤城公园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形、公园用地情况、不同景点的不同要求、公园园林植物构成、林相状况以及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情况等,对2处公园重点景区的植物群落提出了林分景斑特色规划,最后在景区设计、植物品种选择、有害昆虫防治方面提出了适合这2处公园现阶段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园林景观的布置是我国城市居民的重点关注内容之一,为了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且具有生命活力,相关人员在布置园林空间的过程中应注意植物季相的变化,通过选择季相适宜的植物来使得园林空间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给人极致的视觉体验。本文从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特点入手,对园林空间受植物季相变化的影响展开相应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季相变化及其本身的姿态、色彩等景观作用是园林设计中富有生命的素材,园林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的景观效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园林植物的特性入手,介绍了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艺术效果、配置要求以及与其它园林要素的配置技巧。  相似文献   

8.
植物材料是景观中的主导因素,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彩叶树种将会在景观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季相变化。春色叶、秋色叶、斑色叶将会充分展现园林的色彩美、季相美、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城市景观道路的植物配置,是集植物、景观要素、道路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景观构象。本文在植物配置上,从适地适树,景观性、安全性,总体与局部关系的结合,园林植物与园林要素的关系和植物季相变化等均有叙述。  相似文献   

10.
高慧聪 《花卉》2021,(10):121-122
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园林空间营造中有关于植物季相变化的应用,从整体上列举了空间的类型、氛围以及景观层次的营造,并具体研究了四季时较为合适的营造园林的植物。同时简述了空间营造时应用的林业技术,在本文结尾给出了园林的绿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植物是季节变化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营造丰富、具地域特色的季相景观,加强景观与人的联系,是植物景观规划和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植物季相变化从颜色、质地、形态等多个方面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对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季相变化的多个方面,分析了景观季相变化对人心理建设的影响,以福建农林大学(南方)和保定竞秀公园(北方)为例,通过总结两地的景观季相变化特点,提出基于心理积极影响的季相景观营造优化措施,以期为两地季相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古典园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将花草树木等自然植物景观和建筑融合到一起,构造出依山傍水、美轮美奂、自然和谐的中国古典庭院建筑。古典园林中体现出的美学具有历史价值和实践价值。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乡村和农业的建设,农村园林的景观设计是美丽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农业园林的美景关系着乡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东北地区校园植物景观与季相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针对植物叶、花、果等部分器官在不同季节的景观特性进行分析,强调了校园植物在东北地区的季相变化,为以后东北地区院校改善校园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无数的文化遗产,其中古典园林是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植物景观是古典园林景观布置的关键因素,对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化,而且也对我们发展现代景观艺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空间布置进行介绍,对空间构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介绍花境的概念、作用、特点以及花境设计要点,包括植物选择、色彩设计、季相变化、立面效果、地形等因素,对花境在福州公园、城市道路景观的应用以及如何用花境创造节约型园林进行景观建设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植物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尤其在修复我国南方园林的过程中,需要对园林中的各种植物的相互配置进行更合理的设计和修复,通常会采用不同于其他文化风格园林的形式进行修复,通过自然的方法进行配置,将植物树木融入到山水景观当中。因此,本文将针对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园林景观修复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园林作为城市的重要绿化措施,对生态环境保护较为重要,而影响园林空间的因素之一就是植物的季相变化,本文分析了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岳飞墓(庙)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岳飞墓(庙)植物景观总体上以常绿树种为主,配以一定数量的落叶树种,在体现纪念性园林庄严肃穆气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季相变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立面层次结构合理,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关系协调,营造了江南地区纪念性园林的典型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9.
古典园林是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配置不可缺少。植物景观配置不仅能表现古典园林的生机,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分析这些文化意蕴,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弘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20.
植物是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可以随着季相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利用色彩数值化的方法分析植物在不同季节中的色彩变化,并根据色彩数据的推算结果,对植物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色彩搭配进行优化,以期为园林色彩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