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采自永泰、连城等地的芙蓉李炭疽病果实和叶片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福建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该菌在温度10~3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在CA、PCA、OA和PDA等4种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在pH值为4~13均能生长,pH值为5~9时生长较好;当温度低于25℃时,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2.
温度是影响黑木耳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适宜温度下,黑木耳菌丝生长迅速、健壮,抗逆性强。据报道,黑木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32℃,33℃以上对菌丝生长不利。也有报道,最适温度为24~32℃,达38℃菌丝即受到抑制。此外,还有不同温度的报道资料,不一一列出了。我们于1984年7、8月,在一间西晒的小房里栽培黑木耳,白天温度达35℃以上,菌丝生长仍然良好,9月中旬正常出耳。本文叙述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供试菌种引自湖南益阳县微生物所的黑木耳7号菌株。试验采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装棉籽壳培养基30克(含水量60%),经20磅/cm~2灭菌1小  相似文献   

3.
合欢枯萎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养基种类、温度、光照、pH、微量元素及不同氮源和碳源等方面对合欢枯萎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25~35℃,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该菌的致死温度为60℃;菌丝在pH 6~12之间均能生长,以pH 6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黑暗条件有利于病菌产孢;病菌对蔗糖和可溶性淀粉利用较好,对硝酸钠和硝酸钙利用较好;微量元素中硫酸锰有利于菌丝生长,硫酸亚铁能够较好地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对漏斗大孔菌(Favolus arcularius(Batsch):Fr.)的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40℃,最适温度35℃左右;培养基适宜pH为pH3~11,最适pH为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5.
关艳丽  郭玲玲  韩冰  李莹 《食用菌》2022,(3):22-23+26
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鉴定采自锦州市义县头台乡的一株野生真菌;并初步研究该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野生真菌为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pH为6.5~7.0,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省北镇市中安镇采集的湿腐型韭菜灰霉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辽宁省韭菜灰霉病菌为葱鳞葡萄孢(Botrytis squamosa),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适宜氮源为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膏,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 H为6.0;p H为5.0~11.0及10~30℃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超过30℃菌丝生长缓慢,35℃停止生长;菌核产生对p H和光照敏感,p H为5.0~6.0、12 h/12 h光暗交替培养均有利于菌核产生,p H> 6.0及24 h连续光照则抑制菌核产生。  相似文献   

7.
蓝莓叶穿孔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产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蓝莓叶穿孔病样为供试病菌,采用柯赫氏证病法则、形态学测定、ITS和EF-1α序列比对鉴定和常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技术,研究了该病的致病菌,致病菌的分类地位、致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蓝莓叶穿孔病的致病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该菌在供试条件下菌落生长以PDA为最优培养基,30℃为最佳生长温度,最佳pH 5,最佳氮源为甘氨酸,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孢子萌发最佳条件为30℃,pH 5,2%甘氨酸,2%葡萄糖。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  相似文献   

8.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速率,确定黑木耳培养最适温度;探究不同温度和时间高温胁迫后菌丝恢复生长情况,以确定黑木耳高温胁迫最适条件。结果发现,黑木耳最适培养温度为30℃,高温胁迫最适条件为44℃处理2 h;在此最适高温胁迫条件下研究黑木耳菌丝恢复生长情况,发现不同黑木耳菌株菌丝恢复生长速率、菌丝尖端直径、产色素情况等方面差异显著。本研究为黑木耳耐高温品种选育提供筛选方法,为开展高温胁迫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红毛丹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红毛丹灰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该菌危害红毛丹为首次报道。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毛丹灰斑病菌在10~35℃下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PDA和C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病原菌在pH 3~11都能生长,pH 4~8生长较好,pH6生长最佳。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60℃10 min。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以木糖、甘露糖、山梨糖和蔗糖最好。PDA培养基中添加2%的不同的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荔枝霜疫霉病病果进行组织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所得病原菌为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30℃,适宜pH值4~6,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供试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山梨酸和甘露醇较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氮源中,酵母浸膏较有利于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山西省太谷县疑似镰孢刀菌引起的甜瓜果实新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柯赫氏法则明确其致病性。基于形态特征以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转录延伸因子(EF-1α)、组蛋白(Histone 3)和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mtSSU)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均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温度为20~35℃菌丝生长较快,20~25℃产孢量最大;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和木糖等碳源适合菌丝生长,产孢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病原菌在多种氮源上均能较好生长,产孢的最佳氮源为酵母粉;pH为8时菌丝生长最快,不同pH处理的产孢量间差异不显著;病原菌在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能较好生长,不同光照条件下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菌丝致死温度为61℃(10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10 min)。  相似文献   

12.
草莓根腐病菌C16-4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近年来设施草莓根腐病普遍发生并逐年加重的现状,明确北京地区引起设施草莓根腐病的主要致病真菌的种类。【方法】以草莓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株上共分离纯化得到5个菌株,对主要致病菌C16-4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最利于C16-4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PDA;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碳源为麦芽糖和淀粉。菌丝在10~35℃均可以生长,在本试验所设温度范围内,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分别为25℃和30℃。菌丝在pH值为5~7时均可以生长,最适pH值为7,中性条件下利于产孢。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在全黑暗情况下产孢量最大。【结论】通过培养性状、形态特征、致病性测定结果和ITS序列分析,将C16-4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echt)。  相似文献   

13.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品种黑15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液体培养基、pH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配方1,最适宜pH为7.0,最佳培养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4.
灰肉红菇的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分离出1种丝状真菌,显微观察没有锁状联合,经ITS鉴定属于丛赤壳菌属。该种真菌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比一般腐生真菌慢,最适生长温度是25℃-28℃,在30℃时生长速率显著降低,最适pH值是5—7,符合红菇的生境条件。培养基中添加红菇宿主柯树的根、叶以及红菇子实体粉、活性炭能显著促进其生长。对该真菌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红菇的生长特性,为后续红菇研究积累资料,其本身是否是1种丛赤壳菌新种,以及是否与红菇的生长、菌根形成有关系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新发现的越橘镰孢果腐病菌(Fusarium acuminatum)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产孢最适培养基为OA培养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产孢最适温度为21℃;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最佳氮源分别为酵母粉和尿素;pH 5~6适宜菌丝生长,pH 6产孢最佳;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但全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为51℃(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7℃(10 min)。病菌生长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病菌生长的影响最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21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菌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咯菌腈、丙环·嘧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0.5000 mg·L~(-1)。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咯菌腈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越橘镰孢菌果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防效较好,能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萱草叶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药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庆荣  韩双  赵莹  李海洋  梁峻玮  高洁 《园艺学报》2013,40(12):2513-2519
 针对中国新发现的萱草叶枯病病原菌Kabatiella microsticta 的生物学特性和对药剂的敏感性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25 ~ 30 ℃,最适温度28 ℃;菌丝生长最佳培 养基为PDA、PSA 和CA,产孢最佳培养基为V8 汁培养基;D(+)–麦芽糖和L–白氨酸分别为菌丝生 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和氮源;pH 5 ~ 9 适宜菌丝生长,pH 7 产孢最佳;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但有利 于病菌产孢;病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9 ℃,10 mi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12 种杀菌剂的 敏感性:病菌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戊菌唑、丙环唑、氟硅唑、肟菌 · 戊唑醇、腈菌唑的敏感性较高, 其EC50 < 1.0 mg · L-1,EC90 < 5.0 mg · L-1。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病害发生规律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荸荠秆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湖北地区荸荠秆枯病的发生规律,研究了其对不同理化环境和营养条件的需求.试验结果表明,荸荠秆枯病菌( 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5~30℃;病菌菌丝最适宜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B)中生长,最适宜在绿豆汁培养基(MBA)上产孢.p...  相似文献   

18.
pH值和温度对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册  刘雍  程继鸿  陈青君 《中国食用菌》2010,29(1):35-36,51
为了确定北京怀柔地区的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最佳pH和温度,为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平板培养法分别研究了不同pH值及温度对该地区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玉米粉培养基上,墨汁鬼伞菌丝体在pH 5~10范围内均能生长,pH6~8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稍慢,pH为9时菌丝浓密,生长速度最快,为最适pH值;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3℃~29℃,适宜温度为21℃~25℃,25℃生长最快,13℃生长缓慢,33℃则不能生长。怀柔墨汁鬼伞是一种喜碱性、中低温型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条件处理下,对菌丝生长和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不同温度及pH对榆白涩病病菌菌丝、病原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榆白涩病病菌的生长速率受温度条件影响较大,5~30℃,菌丝生长量与温度呈正相关,25℃最适合菌丝生长;5~35℃,病原孢子的萌发率与温度呈正相关,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30℃。pH值在3~11范围内病原菌丝均可生长;菌丝生长最适的pH值为9,pH值在3~11条件下孢子能够生长;最适孢子生长的pH值为8。  相似文献   

20.
大樱桃褐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腐病在辽宁大樱桃产区严重发生,对大樱桃褐腐病菌(Monilia fructigena)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从温度、光照、pH以及营养条件几方面对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及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樱桃褐腐病菌菌丝在PSA培养基、25℃、pH 6.0及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好;产孢最佳条件为PDA、木糖、NH4H2PO4、25℃、pH 6.0;分生孢子在可溶性淀粉、NH4H2PO4、25℃、pH 7.0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